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碳达峰、碳中和催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为未来新能源跨越式增长提供物质基础。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将成为我国第一大装机电源。
但新能源高比例增长带来的系统成本上升、发电出力不稳定,将使得电力平衡保障矛盾愈发突出。加之清洁低碳转型背景下,我国煤电定位如何转型等问题,也将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此背景下,能源安全可靠、经济可行和绿色低碳三大目标应如何统筹兼顾?围绕这一话题,近日,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接受了《中国城市能源周刊》记者专访。
2030年新能源有望
成我国第一大装机电源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发展将呈现哪些新趋势、新特点?
张运洲: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截至今年7月,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超过10亿千瓦,其中,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共为5.6亿千瓦。
就当前来看,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布局呈现进一步向负荷集中的“三华”(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倾斜特点。其中,今年1—7月,“三华”地区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2117万千瓦,占比达到80%,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
伴随新能源发展步入平价上网时代,“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装机有望翻番,逐步实现增量替代。
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有望突破10亿千瓦,装机占比约30%,发电量占比约18%;预计2030年,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40%,有望成为我国第一大装机电源,发电量突破23%。
在电力碳排放达峰前(预计2028年达峰),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发电将是增量替代主体;2030年后,新能源发电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逐步成为存量替代。
此外,“十四五”时期,分布式光伏发展将提速,在新能源分布式开发空间大的中东部地区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就近利用。
系统性成本与电力平衡是两大“拦路虎”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新能源电力的平价上网,对于电力供应成本有何影响?
张运洲:相关国际实践表明,新能源电量渗透率超过15%后,即会引发电源、电网系统成本的大幅上升,这也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一大难题。
以德国为例,在近20年时间里,德国居民电价上涨了近90%,平均销售电价上涨了23%;英国近15年居民电价上涨了60%,平均销售电价上涨了51%。国外经验表明,尽管新能源发电自身成本持续下降、可实现平价,但其引发的系统性成本将大幅度升高。
就国内而言,未来,伴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与初始投资成本持续下降,发电成本也将进一步下降。预计到2025年,陆上风电度电成本将下降到0.3元/千瓦时,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为0.47元/千瓦时,光伏发电度电成本0.29元/千瓦时,光热发电度电成本0.85元/千瓦时。
总体来看,“十四五”初期,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总体低于燃煤发电,光伏发电成本低于陆上风电;“十四五”末期,海上风电、光热发电成本仍然较高。
但要注意到,尽管近年来,新能源本身成本不断下降,为了保障电力平衡以及电力调节的需要,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仍需要建设大量抽水蓄能或新型储能等提高电力平衡能力。同时为满足新能源利用率,电网主网架需要进一步扩张,电力供应成本相应也会提升。
从中长期来看,建议引入“新能源等效上网电价”的概念,将系统成本显性化,真实反映新能源高比例渗透后引起的成本变化。与此同时,为统筹好新能源系统成本上升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议不断优化新能源开发规模、布局和时序;完善系统成本疏导机制,充分利用有效市场和政府力量,形成科学成本分摊机制,保障电力系统各主体的合理权利。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未来,新能源成为我国电源装机主体,新能源发电出力不稳定导致的电力难平衡问题如何解决?
张运洲: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特征,其发出电力在负荷高峰期往往远低于装机规模,致使负荷高峰时段的电力平衡难以保障,这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第二大难题。
特别是仅依靠分布式能源难以满足新增电力的需求。以国家电网经营区内的中东部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发展为例,其开发潜力为9亿千瓦,可提供1-1.2万亿千瓦时电量,但仅能满足中东部2030年全部用电需求的15-20%。
为解决这一难题,可采取组合措施。在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海上风电,并通过本地其他电源和跨区受入清洁电力的方式解决电力供需缺口问题。
未来,要进一步破解新能源装机大幅攀升带来的电力系统可靠性与电力供应保障问题,应尽快明确新能源对电网支撑的功能定位,引导新能源从单一的电量供给向与各类电源协同运行转型;加快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加快分布式光伏与电网统筹规划,尽快出台推动海上风电发展的相关政策。
未来十年煤电装机、发电量仍有增长空间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势下,煤电有何出路?
张运洲:新能源发展浪潮下,煤电发展争议一直较大。预计到206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约45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将超20亿千瓦,光伏装机规模将达是接近26亿千瓦。
尽管未来新能源装机将大规模跨越式增长,但就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其仍无法满足全社会新增电量需求。“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一方面持续推进水电、核电等电源的建设,另一方面煤电装机与电量仍有一定增长空间。
预计到“十五五”后期,煤电装机容量将会稳定在12.5亿千瓦左右。随后煤电发电量将逐年下降,2030年前,煤电发电量逐步达峰并进入峰值平台期。
为统筹考虑能源发展与能源安全、降碳的关系,“十四五”时期,建议煤电发展按照增容控量思路,保障煤电调节性与保供性,逐步控制其电量供应;同时要加速推进煤电加装CCUS,并将其作为重大脱碳技术集中攻关;未来,将CCUS与生物质发电、氢能联合应用,推进负排放工程规模化;其次要推动出台鼓励煤电机组作为应急备用电源的支持政策。结合容量市场,解决该类机组的生存问题,确保在极端场景下发挥托底保供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广东茂名电白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泵水轮机模型第三方验收试验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机械实验室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茂名电白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共装机4台300MW单机容量
“受制于资源、气价、电价等多方面因素,投资大、成本高、效益差成为当下气电的独有标签,部分项目进入了‘气电价格倒挂、运行小时数下降、项目经济性下降、进一步压缩运行小时数’的恶性循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为数字解决方案为例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在能源电力行业,随着通用算力的飞速发展、算法模型的不断进化和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多
国家能源集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百大工程”项目为重点,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落实国家沙戈荒基地规划布局任务,积极打造“五个示范”项目,引领国家“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高质量建设。创新实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支持数据中心通过电力市场双边交易、绿证交易等方式,积极消纳绿色电力,提升绿色算力供给水平,到2030年,全省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
5月5日,国网河南鹤壁供电公司10千伏桥31号富士康I回等6条线路完成新型配电网建设并正式投入自愈运行,实现县域配网自愈线路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国网鹤壁供电公司市县城区已经投运110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63.58%;全域投运192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54.86%。据统计,2025年该公司配电线路自愈动作56次,
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专责谢平平的电脑上,新能源场站运行数据实时跳动,各种图表和曲线展示着各场站的运行状态。“新能源跟传统能源的差异还是挺大,占比越来越高以后,带来的很多问题是此前没有遇到过的。”谢平平说。保障新能源消纳和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广东可再生能源
5月8日,我国首个“交流改直流”输电工程——扬州至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简称“扬镇直流一期工程”)已安全稳定运行满一年,累计输送电量62亿千瓦时;日均输送新能源电量约600万千瓦时,累计输送新能源电量近2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6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60万吨/年。2022年12月
全球新能源行业瞩目的2025德国慕尼黑光伏储能展览会(IntersolarEurope2025)正式启幕!特变电工新能源创新呈现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聚焦大型电站、工商业及户用三大核心场景,向世界分享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大型电站场景:全维度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面对全球新能源规模化
5月9日,国网河北电力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2024年,国网河北电力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健全“电力+气象”“电力+应急”合作机制,打出机组顶峰、网间互济、电网补强、柔性资源调节“组合拳”,成功应对早晚峰最大负荷双创历史新高、多轮极端强对流天气等考验,全社会最大负荷5204.1万千瓦,电网连
5月9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河北电力”)在石家庄举行发布会并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披露2024年其聚焦保供电、助转型、促发展、惠民生的履责实践。在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方面,国网河北电力健全“电力+气象”“电力+应急”合作机制,打出机组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受制于资源、气价、电价等多方面因素,投资大、成本高、效益差成为当下气电的独有标签,部分项目进入了‘气电价格倒挂、运行小时数下降、项目经济性下降、进一步压缩运行小时数’的恶性循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
5月9日,上海浦东新区对夏叶斐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建议》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目前,公共充电场站市场竞争激励,充电价格稳中有降。为鼓励专用充电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市级财政也对专用充电设施充电量给予补贴,并将补贴上限提高。原文如下: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
5月12日,中节能太阳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记录表。活动中,中节能太阳能表示,136号文明确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标志着光伏发电行业向市场机制驱动的充分转变,从长远来看,亦有利于推动光伏行业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推动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河南省发改委发表了《关于征求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针对《河南电力现货市场2025年第一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征求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河南将于5月份适时开展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给出了此次参与试运行的发电侧经营主体、独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本专题的前面两篇文章,我们务务虚,探讨了一下在之前的目录电价计划时代和当下的交易电价市场时代,整个电力系统对于用户侧负荷调整的需求逻辑。在计划时代,过高的系统峰谷电量差一方面会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也会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而通过用户侧分时定价的方式,弥合峰谷差减少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转发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对《关于进一步明确贵州电力市场保底零售价格的请示》的批复,根据文件显示,原则同意中长期模式或非整月现货结算试运行下,保底零售价格按照电网企业上月对外公示的1.5倍代理购电价格执行;原则同意整月现货结算试运行或正式
2025年5月7日,思格新能源亮相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光伏储能展(IntersolarEurope2025)。此次展览思格不仅带来了覆盖从家庭到工商业的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还发布全新一代智能能源管理平台mySigenApp3.0。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思格全面展现其在AI智能化、系统集成化与场景适配能力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全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电力市场零售交易实施细则》的通知,为加强和规范海南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管理,维护零售市场秩序,保护各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力零售市场健康发展,海南电力交易中心结合零售市场运行实际修订形成了《海南电力市场零售交易实施细则
2025年5月7日至9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光伏与储能专业展览交易会Intersolar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隆重举行。展会期间,思格新能源展台捷报频传,连续完成多项重磅战略签约,累计签约储能规模超过1.2GWh,合作范围覆盖芬兰、丹麦、荷兰、保加利亚、西班牙、瑞典、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本次集中签约的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压力使得能源市场、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无法稳定发展,进一步破坏的风险始终存在。同时,由于能源系统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电力供应愈加影响着经济、区域发展以及许多其他领域,电力安全和可负担性在许多国
受用电量激增的影响,欧美国家大量服役年限即将到期的核电站获延寿批准。这为中国核电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激增,让科技巨头们转向押宝核电技术。微软公司与美国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Energy)达成重大合作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回复了人大代表关于“两高”项目源头防控、实施光储充一体化工程、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建议。重庆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单位持续推动市内能源结构优化,强化市内可再生能源资源挖潜开发,持续开展电网设备节能降碳更新改造,积极支持光储充一体化工程在“两
5月8日,河北大部地区出现降水天气,局部达到大暴雨量级。国网冀北电力第一时间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启动响应机制,全面部署防汛保电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民生用电可靠供应。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通过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实时数据共享,精准推送暴雨预警信息至各级责任人,分析研判降雨影响区域,针对
为进一步筑牢企业发展根基,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营销、审计、法律专业巡视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以专业的视角、严格的标准,审视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工作,发现潜在问题与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确保巡视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深刻认识巡视整改意义,是推动整改工作的思想基石。增强落实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8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市政协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装机规模达到1.56GW/3.15GWh。下一步,重庆能源局将支持拓宽收益渠道,督促市内新能源企业按要求落实配储,并鼓励依托储能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提升容量租赁收益,鼓励新型储能项目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电力
4月30日,随着500千伏郎红甲线5033断路器合闸成功,由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贵州电网首个实现跨省灵活转供电的“一厂两网”工程——500千伏二郎电厂正式投运。该项目的投运,使同一电厂可同时向贵州、重庆两大电网供电,标志着西南区域电网协同发展迈出关键一步。二郎电厂位于贵州省习
5月8日,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ThesmarterEEurope)期间,远景科技集团面向全球发布《2025零碳行动报告》(下称《报告》),宣布自2022年起连续第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于2024年成功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提前一年达成RE100承诺,彰显出其在绿色能源转型领域的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
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济南与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转型,
近日,贵州黔东电厂、二郎电厂首次成功转送贵州电网,标志着贵州、湖南、重庆三省市首次实现电力灵活转网互济。今后,黔东电厂可同时向贵州、湖南电网供电,二郎电厂可同时向贵州、重庆电网供电,有效促进省市间电力互补互济,提升应急状态下电力保障响应速度。贵州水电、煤炭资源丰富,新能源发展势头
贵州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电网全网负荷、电量同比均大幅增加,全网统调最高负荷达2037万千瓦,同比增长10.6%;全省供电量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贵州旅游用电量增速较快,特别在吃、住、行、游等方面,用电量均有大幅增长,创下新高。这不仅彰显了贵州假期文旅经济的蓬勃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