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全文:
顾爽: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顾爽,来自于上海电气,目前负责的是数字化建模和大数据的团队,同时也在开发载荷相关的控制算法。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智能双大脑-边缘计算与风机先进智能控制技术。
昨天上海电气的展台发布了一系列数字化的产品,覆盖了从风机端到原端所有的应用场景,在风机端这两款产品是WT-AGERT和EDGE-AGENT,今天的演讲内容主要是包括做这两个产品背后的逻辑,为什么要做这两款产品,需求是怎么来的,怎么做这两个产品,以及现在上海电气围绕这两个产品打造的数字模型在这个范围之内是怎么应用的。
首先要看为什么做这个产品。其实做载荷控制的人知道,现在风机控制越来越难,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于载荷控制的需求越来越多了,放眼看几年以前载荷控制转速调平,功率调稳,大差不差都可以,但现在我们对于载荷,成本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降载,除了降载的控制以外,还有寿命的控制,上海电气也在做延寿控制,在延寿控制基础之上还有场级协调的控制,后面这两个需求其实和前面这些控制不在一个维度上,做实时控制都知道,我们需要的是控制器能够实时的响应,风机的动态能够实时去控制它,但是寿命和场级协调控制,其实需要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功能。
如果仅仅把这些功能放到控制器里去做,会发现力不从心,控制里包括PRC做实质性的控制。有没有更好的架构能够来满足现在风机开发控制上面的需求,我们进行了一年多的探索,也正式的推出了双大脑的架构,采用两部分来做这件事情,快的系统和慢的系统,快的系统对应着之前的实时控制系统,慢的系统就是智能终端,目标是做边缘侧的分析,所以会把传统上面的载荷控制、功率控制,转速控制,以及一系列快速响应安全保护的逻辑,仍然放PRC或者工业控制的控制器中。
我们从中抽出了需要数据积累、需要数据分析,需要边缘计算这一部分的内容放到了智能终端做,发现这个框架非常清晰,快速的响应有快速的响应,慢速有慢速的响应,我们做了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是在于确保了快系统和慢系统之间能够有一条高速稳定的通讯数据通道,数据终端占用很小CPO负荷的情况下,能够满足数据这个功能。所以有了这个架构之后发现,从硬件的层次上面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现在逐步就开始打磨数字孪生技术,在做数据孪生基础上,还做哪些工作呢?
今天主要讲三个部分,一是WT-AGENT控制器,另外是EDGE-AGENT智能终端,还有是基于模型的控制。再讲完了这三个基础之上,我们再会讲上海电气想要做的数据孪生技术的架构和实现的方法。
首先来看智能主控WT-AGENT,花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很多的资源,再重新打磨的控制算法,为什么要这么做?主要是要满足现在的需求,打铁还得自身硬。从需求端开始,从客户的需求、运行的需求、载荷控制的需求、风机的需求一条一条做了非常详细的梳理,每一条需求落地之后会采用V字型的逻辑,将来PRC采用这个方法。我们也是采用相同开发方法,采用V字型在不同的阶段用了模型在环、硬件在环、传感用的方法,对于每个开发周期当中的所有需求,都进行了充分的验证,这个验证给我们带来好处就是在开发的阶段,就可以保证代码是可靠性非常高的代码,到现场部署时就会非常方便的连接到现场的实际,然后控制系统可以开始工作了。
在WT-AGENT里面第一类是必须要强调的,就是现在框架采用了这个方法,有了这个控制器之后,有两个点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数据终端,进行数据采集,然后汇总、存储功能。这个产品非常小,拿在手上会发现这么小的盒子,能够处理大量毫秒级的数据,存储非常可靠,存储我们做了大量的压力测试,在测试情况下,会发现数据终端不会丢任何的数据,所有的在运行的关键性数据都会非常可靠的保存下来,这际上提供了后面各种各样的分析。有了数据之上,这个终端另外一个定位就是边缘计算的平台,再拿到数据的基础之上做些分析型的动作,比如说数字孪生技术,塔架和叶片也都针对了相应的算法去计算相关的寿命,数字孪生是非常好的平台,在上面可以无时无刻体现情况,所以智能终端这两个定位,我认为是解决数字孪生技术非常两个重要的基础。
第三方面我想讲一下,数字孪生技术另外一个技术就是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现在很多风电界的朋友也都推出了基于模型的控制,其实大家背后的想法也是比较相近的,传统控制上面越来越多的局限性,为什么这么说?风能直径增大,叶片要减重,塔桶要减重,我们漂浮式,海上风机,还有载荷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控制学上来讲它都是一个分线性的问题,而且分线特性越来越强,对于控制器来说,实际上稳定的预度就会越来越小,导致了非常头疼的事情,就是如果要去采用传统方法去调控制器,要做大量的工作去优化,到底是转速波动的呢?还是要去看塔桶的载荷,这两个之间怎么去平衡?
我们调参的工作用传统的框架是越来越难,基于模型的控制速度算法不一样,他的控制性参数并不是KP、KI、KD的这些值,不是PID之值,基于模型控制参数实际上就是参数目标,我希望转速上面响应带宽是多少,叶片载荷控制到什么上面,有了模型的东西之后,这些参数是不会变的,或者说很容易做平衡,剩下的事情是谁在做?是模型本身在做,整个机组设计出来,叶片的长度、重量、弹性变化之后,我们的轮部的重量变化之后,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所有控制器的参数是完全自定义的,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优势。有了这个框架之后,不用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开发控制器的这种参数,可以把工程师放到更为重要的一个场景去解决问题。
模型控制方法有非常好的效果就是模块化,因为任何部件之间,可以通过模型的方法把它结合起来,通过气动可以把叶片和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模型的表达,可以把传统链和塔桶结合起来,所以在这个方向如何导入新的算法。比如说我们想用新的传感器,其实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传感器装到这个风机上,那就是好的控制策略,并不是这样的,因为通过模型这样的算法之后,可以做最优传感器的策略。
在很多程度上来讲,风机的传感器很多情况下是有的,比如说如果装了IPC传感器,不管是装在叶片上也好,还是装在什么地方也好,装了IPC传感器,是不是还需要别的传感器,塔底的传感器,还需要净控的传感器呢?基于模型算法可以回答出这个问题,从模型传播的角度,把这事情推断出来,可以根据客户风场实际的风况,然后来判断风机需要用什么配置,需要什么传感器导入,什么样的技术,所以通过这个模型的方法,会把所有在载荷控制上面的需求和技术完全是在一起的。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最优控制策略,因为它非常直观,可以去控制载荷,参数设置,可以去调响应速度,参数就是响应速度量,你会发现很容易在这两个之间做一个平衡,而且整定这些各种各样不同的控制目标也可以通过参数做一个直观折中,而不是说要设PID,调大了多少,调小了多少,可以显示把控制目标做折中。所以说模型的控制最主要就是提供了最优传感器的策略,是我们最优控制的策略,可以在我们的开发效率,在机组运行性能,在载荷控制方面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好处。到这里我们在上海电气现在做的就是数字孪生技术非常基本工作,一个是WT-AGENT,基于MBD的开发,另一个是EDGE-AGENT,数据终端存储的数据提供边缘计算的能力。MBC的算法,另外一个模型的概念,基于模型去做控制。
在此之上,现在究竟是怎么做数字孪生,可能很多同事也会听到,在行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数字孪生,在机械设计的时候,有数字孪生的技术,在控制上面有数字孪生的技术,上海电气在控制方面的数字孪生的想法,首先我觉得可能提出一个概念也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究竟数字孪生和模型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会经常觉得又是模型、又是数字孪生,做控制很多年之前,都是在做模型,现在为什么都来做数字孪生?背后之间有什么联系?从我们的解读来看,数字孪生一定是对应了物理的实体,我们上海电气现在所讲的数字孪生,它是对应着风场上面一个具体风机的塔桶和具体的叶片,模型它其实是一种技术手段,是我们获得相关信息建模数据方法,所以在我们的理解上面他们其实是不同的东西,数字孪生一定是对应了一个本体。
数字孪生的技术从数据输入这边开始,有传感器,有观测型的数据,像刚才我也讲高感知这些概念,有了传感器输入之后,首先有我们MBC的方法,获得了其他的一些数据,在这基础之上,最上面这层是我们MBC的框架,就是基于模型的控制,下面这块就是关键的非常重要的数字孪生,数字孪生现在目标关注的是状态、载荷、性能、寿命这几个维度,通过我们打造出来的叶片孪生、塔架、变流器、驱动链这些孪生它都是围绕着四个维度去,也就是说我的孪生放在终端里面向外体现出来的数据,是按照这四个维度来出现的。
这四个维度其实是到我的上面MBC最高层运行工况调度上来,通过寿命这些情况来切换具体的运行成本,要么是降功率,都是基于数字孪生的结果进行控制的,我们终端其实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各个有志同道合,想在里边做一些模型,这些分析技术的一些同事和厂商,我们一起能够把这个生态环境做起来的。非常谢谢。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我国第一个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诞生于2010年,距今已经14年。发展至今,我国也已跃升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第一,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势不可挡。作为行业领先的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亨通集团在电力传输、海洋能源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日前举办的CWP2024展会上,亨通电力产业集团(以下简称
近年来印度光伏装机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印度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国家电力计划(NationalElectricityPlan,NEP)和国家太阳能任务(NationalSolarMission,NSM)等政策,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印度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根据现行目标,到2030年,印度非化石燃料装机容量达5
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无尽的能源宝藏。作为中央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新疆正以强大的能源实力,通过“疆电外送”工程,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贡献着力量。“外送通道”展实力新疆是能源的宝库,拥有丰富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居全国第二,风能资源位
6月13日,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光伏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光伏届的顶流盛会,15个展馆,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共云集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3500+企业参展,规模空前。伴随近年来光伏装机量的爆发式增长,土地资源的紧张、用地
现代汽车日前在2024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全新Nexo将于2025年正式发布,新车定位氢燃料电池中型SUV,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据了解,现行Nexo于2018年首发,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球累计销量超3.7万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之一。商用车市场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但氢燃料
商用车市场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相对较慢。未来,氢燃料电池如果更多应用于乘用车,还要突破哪些瓶颈?现代汽车日前在2024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全新Nexo将于2025年正式发布,新车定位氢燃料电池中型SUV,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据了解,现行Nexo于2018年首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南到广东、北到大连,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振华”)从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起步,自2010年以来,已完成近60个大型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建设,施工版图从南通辐射南北,形成了由点及线,连线成片的整体规模化海上风电施工,成为国内海上风
随着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加速构建,储能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机构预测,到2030年储能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国内累计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面对储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各路企业纷纷切入这一赛道,浙江爱贝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贝能科技”)就是其中一员。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专业的产品,爱贝能科
日前,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完成吊装,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装备制造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上风电“跑步”入场大风机时代,对行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火热的海上风电“蓝海”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迎接平价、凸显价值?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全球
日本海上风电拍卖已结束。1.8GW容量的招标结果最迟将于2024年3月底公布。日本政府已经完成了第二轮大型海上风电招标的受理工作,日本计划在四个地区建设总计1800MW装机容量的风电项目。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这一轮拍卖结果最迟将在2024年3月底前公布,也有可能提前至今年12月份,这要取决于拍卖过程的
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过5GW,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8%左右;度电成本下降至约0.33元/度,单机容量18MW机组已经下线;三峡“引领号”、海装“扶摇号”、海油“观澜号”漂浮式风电项目实现创新突破。我国海上风电正在引领世界,产业迎发展空间利好,风机大型化、深远海风电、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是未
1月11日,2025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风电产业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800多人欢聚一堂,回顾过去一年的创新成果和高光时刻,畅谈中国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致敬那些为风电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发现美好,汇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一年一度的新春茶话会,已经成为
第九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将于6月20日-22日在浙江省宁波洲际酒店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科技赋能,融合发展,推进深远海风电平稳有序发展”为主题,围绕海上风电发展政策、风电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内容进行探讨,为推动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跃升发展,打造沿海地区绿色发展新动能并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提供
6月6日至7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聚链协同低碳赋能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成功召开,大会聚焦打造海上风电新质生产力、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挑战与技术突破、风电企业“走出去”机遇挑战、海上风电制氢等热点话题,汇聚行业专家、企业先锋与行业
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的深刻洞察,北极星将于2024年6月6-7日召开“聚链协同低碳赋能——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点击查看详情)”,同期于6月5日也将举办“海上风电投资、开发及建设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届时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
大唐集团【大唐绥化庆安一期30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中选框架供应商候选人公示【大唐河南周口启航太康30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中选框架供应商候选人公示【大唐吉林一汽农安试车场自带负荷配置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中选框架供应商候选人公示【大唐云南巨龙
5月24日,明阳巴斯夫湛江徐闻东三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取得项目核准批复。该项目是国内首个获得核准的中德合作海上风电项目,也成为湛江徐闻东海域新增规划的三个海上风电场址中首个核准的项目。明阳巴斯夫湛江徐闻东三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总装机容量500MW,总投资约63
5月21日,深能海洋能源(汕尾)有限公司举行揭牌成立仪式,标志着深能海洋能源公司整体正式入驻汕尾办公。近年来,随着全球海上风电产业迅速发展,深圳能源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绿色海洋能源战略,大力加快海上风电业务布局。2023年,集团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先后取得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等150万千瓦
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的深刻洞察,北极星将于2024年6月6-7日召开“聚链协同低碳赋能——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点击查看详情)”,同期于6月5日也将举办“海上风电投资、开发及建设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届时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
5月27日,华电连续发布3个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架)采购招标公告,规模总计1400MW,其中包括华电阳江三山岛六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详情如下:根据招标公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新疆华电木垒80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新疆木垒县以东约32公里,项目规模800MW,标段一为400MW,标段二为400MW。单机容
近日,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基础建造、施工及风机安装(标段Ⅰ);风机基础建造、施工及风机安装与海上升压站下部结构建造、施工及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安装(标段Ⅱ);风机基础建造、施工及风机安装(标段Ⅲ)招标公告。公告显示,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
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的深刻洞察,北极星将于2024年6月6-7日召开“聚链协同低碳赋能——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同期于6月5日也将举办“海上风电投资、开发及建设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届时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科研院校、领军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1、中广核500MW风电项目电气风电、金风科技预中标!4月11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0MW陆上风电项目及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开标,三个项目总计装机容量500MW。其
近日,华电集团发布《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通知》的公告。公告显示,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22560.0000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2136.00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7日,大唐陕西榆阳100MW风电项目和大唐陕西澄城8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电气风电预中标100MW,投标报价2.08亿元,含塔筒单价2080元/kW;三一重能预中标80MW,投标报价1.3744亿元,不含塔筒单价1718元/kW。项目概况:大唐陕西榆阳100MW风电项目位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公开招标结果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该项目,将为其提供48台陆上卓越平台机组。电气风电与中广核已有十余年的合作历史,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也是继电气风电在2025年成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4月11日,中广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0MW陆上风电项目及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开标,三个项目总计装机容量500MW。其中:电气风电预中标300MW,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2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7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6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此次公示含27个项目,除了标段14-西秀区新场风电场(65MW)、标段15-西秀区南蔡官风电场(75MW)、标段27-贵州省威宁县新光100M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能源集团杭锦旗防沙治沙11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一期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扎兰屯100万千瓦风储项目南区30万千瓦风储工程、内蒙古蒙能斓海新能源有限公司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30万千瓦风电)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示。
3月31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迎来了成立十周年。自进入风电装备赛道以来,东方电气风电产业实现了挺进全球TOP10的腾飞巨变,来自350余个风场的15000台风机,迎着东方的风,将绿色能量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万家灯火。东方风起勇闯能源新赛道2004年,随着我国风电产业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