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生物医药。
(1)发展思路与目标。
紧抓健康中国建设机遇,聚焦生物药、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医药研发及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集聚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及创新要素,不断提升医药产业基础能力和生物医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全省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陕药”品牌。力争到2025年,医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左右。
(2)发展重点。
现代中药。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鼓励开展中药大品种上市后再评价,筛选一批重点中药名优品种,进行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研发及生产,创制一批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加快发展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病、流感等免疫功能性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中药新药。鼓励中药制造重点企业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提高陕产大宗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和品质,建成国内优质药源基地。
化学制药。紧跟国际医药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发展针对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开发临床疗效显著的化学新药。鼓励医药企业开展临床需求量大、专利过期的通用名药物的研发和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加快临床急需、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药开发。提升高端制剂发展水平,重点发展新型注射给药系统、口服调释给药系统、经皮和粘膜给药系统、儿童等特殊人群适用剂型等,扩大高端化药制剂生产能力。
生物制品。围绕省内优势医药创新资源,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药品,推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质药物、生物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积极发展再生医学产品和表面改性植入器械、新型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可修复医用替代材料,加快组织工程和蛋白药物控制释放材料体系、吸附分离等新产品研发。积极研发新型临床诊断试剂,开发用于生物芯片检测、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的高端精密检测仪器。
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开发新型数字影像设备、临床检验设备、抗体检测试剂盒、光声诊疗设备等高端医疗诊断设备,充分发挥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优势,探索非标医疗器械和耗材研发生产。支持多功能防疫和康复机器人等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的研发,开发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产品,构建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制造体系。
医药研发与医疗健康服务。围绕新药发现、甄别和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研发咨询申报等研发服务和生产外包服务,加快引进包括合同研究组织(CR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合同销售组织(CSO)的3C服务平台和企业,促进药品、医疗器械研究成果产业化快速落地。积极开展基因测序、分子诊断、细胞治疗技术等前沿医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医疗机构联合药企等,探索药品研发与诊疗融合路径,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治疗方案,推动健康养老、康复医疗服务发展。健全药品流通网络,推动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形成智慧型供应链体系。
(3)空间布局。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形成以西安为核心,咸阳、汉中、铜川、安康、商洛和杨凌示范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重点推动西安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高端医疗器械、医药研发与医疗服务等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咸阳现代中药、生物制品、高端医疗器械发展,支持汉中、杨凌示范区等建设全省重要的中成药生产基地,引导铜川、安康、商洛等市(区)现代中药创新发展。
(二)做优做特五大传统产业。
顺应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趋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加快促进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纺织5大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1.冶金。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充分发挥省内资源优势,结合区域市场需求,加快冶金产业升级步伐,推动产品质量提升,持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冶金产业高端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冶金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左右。
(2)发展重点。
黑色金属。以推动钢铁深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效,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围绕区域内下游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钢铁产业向高性能钢材、特种钢材、绿色建材、优质板材发展,提升高品质钢材的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及比重。
有色金属。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着力发展铝镁产业链,提升金属冶炼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镁、铝、钛、钼和其他稀贵金属等优势品种的深加工产业,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3)空间布局。
冶金产业重点发展榆林镁铝冶炼和深加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突出发展宝鸡钛材冶炼深加工,结合渭南和商洛矿产资源特点,积极发展钼等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推动渭南、汉中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西部钢制品产业集群。
2.建材。
(1)发展思路与目标。
积极提高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产品比重,鼓励开发新型建材产品,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提升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严格执行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办法,努力推动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材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左右。
(2)发展重点。
水泥与混凝土制品。发展特种水泥和高端水泥制品,优化产品结构。严格落实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要求,有效压减过剩产能,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鼓励混凝土企业加大对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化生产的研发力度,支持利用固体废弃物加工高性能混凝土。积极开发与装配式建筑相适用的产品体系,拓展在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市政景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
平板玻璃。发展建筑节能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功能性玻璃产品,进一步推广应用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板材、真(中)空玻璃、安全玻璃、个性化幕墙、光伏光热一体化玻璃制品,实现从传统的建筑玻璃逐步向高档次玻璃及功能性加工玻璃转变。支持平板玻璃企业升级改造生产线,重点发展功能性玻璃,鼓励原片生产深加工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平板玻璃深加工率,提高玻璃产品的整体设计、节能、智能等水平。
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轻质、高强、多功能、复合化、配套化的新型墙体材料,高掺量、高孔洞率、高强度、高保温性能要求的墙体材料,以及页岩空心砖、烧结页岩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多孔砖等,大力发展建筑构件、建筑墙体保温等产品。
建筑用陶瓷材料。大力发展玻璃陶瓷、建筑功能陶瓷、装饰建筑陶瓷,推动产业聚集。(3)空间布局。
建材产业重点推动咸阳、铜川、渭南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水泥、玻璃、建筑陶瓷规模,提升质量水平,推动榆林水泥、玻璃、建筑陶瓷等发展,做大安康新型墙体材料规模。
3.食品。
(1)发展思路与目标。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目标,聚焦特色羊乳、富硒食品、粮油、果蔬、酒水饮料和功能食品等领域,重点发展安全健康、营养方便、休闲养生型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推动富硒食品和乳制品产业链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加快促进食品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力争到2025年,食品产业总产值实现稳定增长,年均增速达到5%左右。
(2)发展重点。
富硒食品。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坚持“资源性开发在陕南(安康)、功能性开发在关中(西安)、辐射带动陕北”的发展思路,以富硒食品全产业链提升为目标,重点发展富硒茶多酚、生物碱等精制提取,速溶茶粉、茶糕、茶点等系列产品,以及富硒速溶降脂茶、润肠茶、绞股蓝微粉含片等茶保健品。促进富硒魔芋向精深加工转变,加大魔芋仿生食品、保健食品和魔芋胶、面膜等医疗美容用品开发。大力发展富硒矿泉水、果蔬汁等富硒饮品,积极发展富硒米、肉、油、薯等通用富硒食品,开发米糠油、植物蛋白、生物食品添加剂等衍生产品。加快构建富硒食品标准体系,加强富硒商标、地理标志和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
粮油。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发展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小米、黑米等粮食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开发绿色、健康、营养、安全的粮油主食产品,积极推广杂粮、富硒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粮食产品。鼓励粮食企业多途径实现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果蔬。聚焦苹果、猕猴桃、柑橘、梨等特色水果及设施蔬菜,重点发展干鲜果蔬精深加工、浓缩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天然果肉原汁、罐头等产品。
酒水饮料。以服务大众消费为导向,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省内凤香型白酒企业,提升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拓展省外市场。加大果酒等产业发展,增产国际流行的干白、干红葡萄酒。
功能食品。发挥红枣、核桃、杂粮、食用菌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保健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等特殊膳食食品。加快杜仲、茱萸等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类饮料产业发展,开发适合健康消费趋势的功能型饮品。
乳业。按照“做优牛乳、做强羊乳,牛羊并举、以羊为主”的原则,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乳制品全产业链为目标,大力开发营养健康、特色鲜明、功能性强、适合不同人群的乳制品,积极发展低温液态奶、低乳糖奶、益生菌酸奶及果味乳饮品产业,开发适宜中国及亚洲黄种人食用的婴幼儿配方高端羊乳粉、特殊需求婴幼儿奶粉,以及奶酪、乳清粉等乳制品。强化乳制品质量安全,支持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3)空间布局。
食品产业重点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一体即以关中为主体,推动西安重点发展功能食品、乳业,宝鸡重点发展粮油、酒水饮料和乳业,咸阳重点发展粮油、乳业,杨凌示范区重点发展酒水饮料、功能食品和乳业。两翼即以陕南为主体,推动安康重点发展富硒食品、功能食品等;以陕北为主体,推动延安重点发展粮油、果业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常州亚太热电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该项目为改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常州市横山桥镇芳茂村是家巷222号常州亚太热电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项目厂区现有#1抽凝机、#2抽凝机技改为2台背压机B30,新建#3循环流化床锅炉(220t/h)替代原先1台煤粉炉(220t/h,转为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日均产量1404万吨。原煤生产平稳增长。据海关统计,1-6月全国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下降11.1%。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1.8亿吨,同比增
7月14日下午,陕西煤业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会。会议深入贯彻陕煤集团半年工作会等相关会议精神,全面总结煤炭板块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按照集团公司“五个强化五个拓展”新部署,全面打赢“六场攻坚战”,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奋力完成目标任务,助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
据各盟市上报的能源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区动力煤价格小幅上涨,焦炭、天然气价格小幅下降,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一、煤炭6月份,全区动力煤月度平均坑口价格为310.54元/吨,与5月份相比(下称环比)略涨0.16%,与2024年6月份相比(下称同比)下降16.45%。其中,东部褐煤平均坑口价格为328.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7月14日,苏能股份发布公告称,近日,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收到非独立董事、总经理张志远先生的书面辞职申请。因工作调整原因,张志远先生申请辞去公司非独立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
产地煤价稳中小幅探涨,全国多地高温,电力负荷增长明显,“迎峰度夏”特征显著,市场情绪持续提振。上周,环渤海港口发热量5500、5000和4500大卡市场煤价格分别上涨了8、8、9元/吨。本周,市场流通环节采购意愿有所增强,电厂和站台拉运需求较为平稳,大部分煤矿库存有序下降,煤价调整以小幅上涨为主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中煤集团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立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纪委纪律审查和安徽省池州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纪委、池州市纪委监委)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在南部海域深层首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涠洲10-5南油气田平均水深37米。探井WZ10-5S-2d钻遇油气层211米,完钻井深约3362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400桶,日产天然气16.5万立方英尺,实现了中国海域首个变质砂岩、板岩潜山勘探的重大突破。中国海油近年来持续加大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发挥辽宁城市群和产业集群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智慧产业园区,建设地市级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鞍山、本溪、辽阳、盘锦、葫芦岛等市围绕智慧钢铁、智慧矿山、数智油田、智慧化工等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阜新、铁岭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上市,最高涨幅达215.09%,这一涨幅超越了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首日191.14%的峰值,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华电新能收盘价涨幅收窄至125.79%,但其市值仍近3000亿元,一举超越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风光巨头。这也意味着,华电新能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以创新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延续并发展MNS系统的质量标准与制作工艺,确保更安全、可靠、持续的用电需求荣获2025中国自动化+数字化产业年会(CAIMRS2025)配电产品“新质”奖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基础设施,
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域地位愈发重要。2025年,中国炼油一次产能或将突破9.8亿吨/年。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国内炼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浪潮。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引领“炼化一体化”转型
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106609,招标人为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国华投资国华(赤城)风电有限公司氢气运输服务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用自有新能源电源开展电解水制氢,项目总氢气产能为4000Nm/h,一期建设2000Nm/h(折合4272kg/d),二期预留用地(规模2000Nm/h)。产品氢纯度为99.999
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根据7月15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上次调价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对比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自2025年7月1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30元和12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中石油、中石化、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远景在赤峰打造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Plus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荣获带温室气体(GHG)指标绿氨Plus证书的项目。这一里程碑式成果标志着远景在绿氢及绿氨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能力获得国际权威认可,更意味着中国绿色氢氨产业在国际舞
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大唐南京发电厂大唐南电二期2×745MW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1号机组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该项目为扩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马渡村大唐南京发电厂内,总占地面积14.50公顷、建筑面积32742m2,与“大唐南电二期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补单项目”共用。项目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在南部海域深层首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涠洲10-5南油气田平均水深37米。探井WZ10-5S-2d钻遇油气层211米,完钻井深约3362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400桶,日产天然气16.5万立方英尺,实现了中国海域首个变质砂岩、板岩潜山勘探的重大突破。中国海油近年来持续加大
据各盟市上报的能源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区动力煤价格小幅上涨,焦炭、天然气价格小幅下降,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一、煤炭6月份,全区动力煤月度平均坑口价格为310.54元/吨,与5月份相比(下称环比)略涨0.16%,与2024年6月份相比(下称同比)下降16.45%。其中,东部褐煤平均坑口价格为328.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主要为数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859.39万千瓦,同比增加8.71%。其中:煤电840万千瓦,占45.18%;气电342.56万千瓦,占18.42%;风电343.02万千瓦,占18.45%;光
一、全省供应情况6月份,全省管道天然气消费量24.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6.0%。1-6月份,全省管道天然气消费量15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二、全省消费情况6月份,城市燃气天然气消费量14.7亿方,同比增加2.6%;发电天然气消费量8.4亿方,同比增加7.1%;直供工业天然气消费量1.8亿方,同比增加38.1%。1
据快报统计,2025年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1—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68.9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3%。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7月1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套国产化LNG(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装置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累计发电突破110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160吨,植树约34.1万棵。这标志着国内LNG冷能发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对我国加快LNG冷能利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平稳增长,电力增速加快。一、电力生产情况规上工业电力生产增速加快。6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增速比5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65.4亿千瓦时。1—6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45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扣除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