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报道正文

今冬明春电力保供仍是考验 协调“源网荷”实现多能互补

2021-12-22 08:30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韩逸飞关键词:多能互补电力供应源网荷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深冬将至,冬季用电高峰就要到来,如何保证今冬明春电力供应的安全平稳?日前,在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低碳安全保供”为主题的能源电力供需安全研讨会上,与会人士认为,要充分挖掘多能互补的潜力,统筹采取各项措施防范化解电力供需面临的风险挑战。

今冬明春电力保供仍是考验

南方电网公司规划部规划业务经理王科表示,今年5月以来,我国南方区域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需求快速增长。经济恢复、出口迅猛增长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走高推动了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二是能源供应不足。电煤价格上涨的幅度和火电企业长期大幅亏损,导致大量机组非计划停运或少发电。

入冬之后,电力保供则面临着新的考验。

据了解,今年受“双拉尼娜”现象影响,出现极端低温的概率大增,或导致电力供应面临严峻考验,预计今冬明春国家电网运营区的最大负荷将达10.2亿千瓦。

“当前燃料供应形势较好,但随着气温降低,冬季负荷增加,电煤的供应将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技术管理处处长周济表示,“当前的有序用电、精准管理要求‘限电不拉闸,限电不限民生’,这对调度工作形成较大压力,另外,还涉及冬奥保电的任务,可能造成重点区域的保供压力较大。”

协调“源网荷”实现多能互补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认为,保障电力的安全供应是能源转型的基础。随着降碳进程加快推进,能源电力保供将进入各种风险交织、多种因素叠加的新阶段,要统筹采取各项措施防范化解电力供需面临的风险挑战。

“在供给侧,要继续发挥煤电保证电力可靠供应的压舱石作用,按照优先、就地、就近平衡原则,在负荷中心安排一定规模有支撑作用的清洁高效煤电,储备一批应急备用煤电。”张正陵表示,“在电网侧,要坚持区域统筹平衡,加大灵活柔性输电等技术的应用,发挥送受端互补特性,提升跨区输电通道灵活运行的能力和运营效率。”

张正陵进一步指出,在需求侧,要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能用电助力,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电能替代,全面开展可调节负荷用户的建设,充分发挥系统的调节作用。

在华能集团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周朝阳看来,要充分发挥各类电源的协同作用,共同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未来,我国要继续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快大容量、高安全的化学储能的开发,以及氢能技术的应用,共同保障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

有关专家认为,要推动终端用能形成多元化格局,推进化石能源清洁消费利用,大力发展终端综合能源。结合现阶段的电力供应保障条件,高效有序推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坚持因地施策原则,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直接利用。

坚持新能源发展方向不动摇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耀华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50%;2045年前后,发电量占比将超过50%。未来,新能源在保障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周朝阳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能源电力保供压力的困难下,也不能放慢新能源发展的步伐。“到2030年,新能源的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到2060年,新能源装机超过50亿千瓦,发电量占比超过60%,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我国电量供应的主体。”

业内认为,新能源的特性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其当前无法被单独依靠,实现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需要多能互补,集合各种电源之长,与电网侧、负荷侧协同发力。同时,必须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持续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国出现了电力紧张的局面,也显现出新能源在高峰时段的电力支撑能力仍然有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很长时间,但不能因为电力保供的压力,就放慢新能源发展的步伐。”周朝阳认为,必须要统筹好能源保供与降碳减排的关系,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一批新能源的大型基地。

原标题:多能互补,确保电力供应安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能互补查看更多>电力供应查看更多>源网荷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