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为探索农村居民和温室清洁供暖新模式,降低农业生产生活清洁供暖成本,提高农作物产品产量和品质,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费县引进北京中柏能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吴良柏博士团队,建设了太阳能清洁供热供暖与高效温室一体化示范项目。
该示范项目坐落于费县胡阳镇,建设内容主要包括500吨太阳能跨季集热蓄热系统、供热供暖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雾化降温系统、在线计量监测系统、保温系统等。示范项目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采用了二十多项新技术,年产热水6000吨/亩,可为5000平方米大棚或者1000平方米建筑进行供热供暖,年可节能50吨标准煤,减少燃煤消耗70吨标,减排二氧化碳130吨。
二、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结合我县气候环境条件和项目目标,将太阳能集热蓄热供热系统与高效温室系统一体化,建设太阳能清洁供热供暖与高效温室一体化系统,其中跨季蓄集的热能可用于周边用户(包括农户、温室大棚等)供热供暖和农业生产,高效温室系统用于生产优质果蔬,在满足作物高效生长的同时,对外净输出清洁能源,实现零碳排放和零污染物排放。
技术路径示意图
该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太阳能年综合利用效率不低于40%(其中冬季不低于30%),跨季蓄热效率不低于70%,太阳能保证率不低于90%;年输出清洁能源50吨标准煤/亩,输出清洁能源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30吨/亩。
三、项目运行情况
截至目前,示范项目运行良好,为1600平方米大棚和农户住宅进行供热供暖,经受住了2020年冬季历史性寒潮的考验。整个冬季大棚室温不低于12℃,冬季棚内种植的夏季作物生长良好,农产品品质显著改善;农户住宅室温不低于14℃,受到供暖农户的好评。从运行成本看,在农村建筑供暖负荷是城镇建筑2至3倍的情况下,实现农户供暖成本约20元/平方米,农户供暖成本仅1200元/户左右(按60平方米),低于城镇集中集暖。
四、技术运营模式
采用企业托管的模式,示范项目由北京中柏能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行运营管理,统一供暖,显著减少政府和农户供暖管理压力,整个冬季不间断供暖,显著提高农户获得感。系统没有污染物排放,没有爆炸起火风险,不用担心阶段性气荒或电力供应紧张等能源保障与安全问题。
五、项目效益
该新型清洁供热供暖系统与燃气锅炉、空气能、电暖器、现有太阳能+辅助系统等清洁供热供暖方式相比,在节能环保、安全和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一)经济效益方面
从运行成本看,大棚和农户住宅供暖运行成本比天然气或空气源热泵下降50%以上,农户供暖成本仅1200元/户左右(按60平方米),与散煤接近,每年可为政府和农户节约清洁供暖运行费用2000-3000元/户,为低成本清洁能源替代农村供暖散煤提供了新的路径。
(二)社会效益
一是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该示范项目采用高效太阳能供热供暖与设施农业一体化系统,推进太阳能清洁供暖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属于国内外首创,为低成本实现北方地区农户和温室清洁供热供暖提供了新的路径,可协同推进冬季清洁供暖、碳达峰碳中和、大气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清洁供暖+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新样板。
二是为拓宽了太阳能利用范围。将太阳能与高效温室一体化,可以解决太阳能能量密度低、占地面积大、影响作物生长的难题,为太阳能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三是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本项目规模化应用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就业,就业人员人均收入达5-6万元/年,起到产业致富的典范作用。
(三)生态效益
一是节约能源资源。该系统利用太阳能供热供暖,年产热水6000吨/亩,可为5000平方米大棚或1000平方米建筑进行供热供暖,年节能50吨标准煤/亩,比天然气、热泵系统等方式供暖节能80%左右。
二是污染物零排放。新型系统年节能50吨标准煤/亩,相当于于减少燃煤消耗70吨/亩,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将有力促进大气污染防治。
三是有利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新型系统对外净输出清洁能源,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吨/亩,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新的路径。
六、典型经验和做法
(一)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创造性地将太阳能与高效温室一体化设计与应用,可协同推进冬季清洁供暖、碳达峰碳中和、大气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打造清洁供暖+产业发展新模式,为低成本实现北方地区清洁供热供暖提供了新的路径。
二是采用采用农户清洁供暖采用企业托管的模式,统一供暖,显著减少政府和农户供暖管理压力,整个冬季不间断供暖,显著提高农户获得感。
三是系统没有污染物排放,没有爆炸起火风险,不用担心阶段性气荒或电力供应紧张等能源保障与安全问题。
四是通过高效利用太阳能,可降低居民供暖成本,每户约1200元/季,与散煤相当,受到农户好评。
(二)可推广的经验
一是将农村清洁供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清洁供暖+产业发展新模式。二是采用企业托管的模式,农户和温室统一供暖,显著减少政府和农户供暖管理压力以及农业生产成本,整个冬季供暖不间断,显著提高农户获得感和农业产出。
三是高效利用太阳能,可真正降低居民供暖和温室供暖成本,政府没有运行补贴负担。
七、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该系统属于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融合,创新程度较高,短期内难以被接受。二是新系统应用涉及能源、农业等多个部门,需要跨部门协调。三是该系统同步建设高效温室系统,初始投资偏高。四是清洁供暖尚未有国家财政支持资金,清洁供暖改造负担较重。
(二)有关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和省府将该新技术、新系统、新模式纳入清洁供暖推广范围,促进示范项目推广应用。二是建议国家和省府加大对临沂市清洁供暖资金支持力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近期,由中冶南方都市环保总承包的新余钢铁高效发电一期烟气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项目顺利通过168h性能考核。检测显示,粉尘排放浓度稳定低于2mg/Nm,SO2排放浓度稳定低于15mg/Nm,脱硫效率超99%,污染物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双工艺协同+智能设计构建全工况治理系统针对新余钢铁2×320t/h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5〕313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
来源:《中国电力》2025年第2期引文:许文俊,马刚,姚云婷,等.考虑绿证-碳交易机制与混氢天然气的工业园区多能优化调度[J].中国电力,2025,58(2):154-163.编者按目前,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为此提出“双碳”目标。工业生产作为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实现工业园区
南省近日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更名为“博鳌零碳示范区”,意味着示范区实现全域零碳运行。这是中国首个以更新改造模式实现区域整体零碳运行的样本。记者25日探访该示范区,了解一个“近零碳”区域如何“进零碳”。博鳌零碳示范区以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博鳌东屿岛为核心。2022年初,示范区
来源:《中国电力》2025年第2期引文:李金,刘科孟,许丹莉,等.基于共享储能站的多能互补微能源网外衍响应双层优化[J].中国电力,2025,58(2):43-56.编者按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电力行业对以传统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意识逐渐增强,绿色能源来源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显著。以风能和光伏为代表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加速发展看开局。哈电锅炉锚定“首季开门红”目标,聚焦用户需求,高水平履约践诺,齐心协力推动合同兑现。近期,一批项目迎来新节点。新疆兵准信泓项目1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日前,哈电锅炉研制的新疆兵准信泓2×6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1号锅炉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
煤炭兜底、多能互补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增强风险应对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以天然气产业为落脚点,分析了多能互补的基本形式和实现条件,认为要提高极端情况下天然气行业的多能源转化能力,就需要提高不同区域和不同主体间热网、电网、气网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分布式/分散式利用重点领
2月27日,马钢北区三期煤气发电项目脱硫脱硝PC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北京佰能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491449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603993.5元;第三中标候选人:安徽欣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5880500元。本项目为马鞍山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江山市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万吨/年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公告期为2025年2月24日至2
季节性酒店,春夏秋季旅游季高峰时期,太阳能系统供应酒店客房用热水需求;冬季客房入住率不高,热水富裕,将多余热量供给客房采暖防冻使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首山公园·古城画苑,建筑面积96m2,节能建筑,于2020年4月配置了希奥特户用型分布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该项目为兴城市首个配置远程监测控制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海创基地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于2004年10月,总占地面积304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超过50%,海创基地大楼曾被称作“亚洲第一单体建筑”。
江汉油田矿区地热供暖项目由中石化新星湖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和经营,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2017年12月建成投产,总供暖面积212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47万平方米、民用建筑165万平方米。
西藏仲巴县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项目,目前已正式运营,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供暖。项目供热面积:88,200㎡,太阳能集热面积:32175㎡。
西藏浪卡子县城太阳能供热工程采暖项目采用大型太阳能短期储热采暖技术路线,出资方式为财政资金。建设理念,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保护高原环境。
拉萨市才纳乡常规能源相对匮乏,却拥有我国最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于6700MJ/m2。适用太阳能的供暖应用。
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使集热器联箱中升温,集热循环泵把采暖贮热水箱中的水打入太阳能集热器中进行循环加热。
山东省禹城市分布式地热能清洁供暖项目遵循“证照齐全、透明计量、以灌定采、采灌平衡、梯级利用、绿色节能”的指导方针,主动对接政府监管,确保地热水同层回灌,且回灌率满足政府要求,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
东营龙源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通过利用埋深1800~2100m东营组热储层地热水资源作为热源,在牛庄镇聚华小区域附近布置生产井5眼(备用1眼)及回灌井5眼(备用1眼)作为热源,替代现有燃煤锅炉(28MW)热源,项目总投资金额为6100万元。
西安大兴新区三民村再生水源热泵集中供热(冷)项目于2016年全面建成,截止2020-2021年度供热季,实际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本项目采取直管到户的服务模式和智慧化的运维平台,实现了无人值守,热源稳定,供热效果良好,用户满意度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