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12-24 15:42来源:国家能源局关键词:生物质热电联产山东省能源局征集案例可再生能源供暖案例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阳信县作为2+26通道城市辖属县,在稳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清洁取暖改造的同时,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的指示精神及国家能源战略,积极挖潜农林畜业废弃物、借力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通过算好“环境、民生、发展”共赢账,切实有效破解农户因气源不足“用不上”、价格过高“用不起”、安全担忧“不安心”等现实难题。
一、项目基本情况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县域面积793平方公里,人口46万,是闻名的中国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农业(肉牛)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梨树枝条、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原料比较丰富。阳信县作为2+26通道城市辖属县,在稳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清洁取暖改造的同时,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的指示精神及国家能源战略,积极挖潜农林畜业废弃物、借力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通过算好“环境、民生、发展”共赢账,切实有效破解农户因气源不足“用不上”、价格过高“用不起”、安全担忧“不安心”等现实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完成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8.1万户,供暖面积覆盖全县9个乡镇(街道)。
二、技术方案及路线
在县城区、部分乡镇办驻地及村庄推行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在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公共场所以及部分有条件的村庄,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机组分布式取暖”;在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偏差的村庄,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初步构建了“农户就地收集、企业就近加工、全域就地使用”的阳信方案。
(一)生物质热电联产区域集中供暖
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模式主要依托山东阳信县金缘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热电联产清洁供热项目。金缘集团主要以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提取农作物秸秆中的半纤维素生产糠醛、木糖,把生产后的废渣作为锅炉燃料生产高压蒸汽发电,同时利用余热为周边农村供暖,实现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公司于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2年2月投入生产运营。企业年发电量7200万千瓦·时,对外供热蒸汽22.75万吨,供暖面积5.12万平方米,14个村2713户通过金缘集团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供热项目实现冬季集中清洁取暖。同时,禾怡园现代农业项目通过金缘集团集中清洁供热实现蔬菜大棚冬季生产。2018年,阳信县入选了山东省首批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示范县。2019年,阳信县温店镇入选山东省首批绿色能源示范镇。2020年3月9日,山东省能源局又把阳信县列入全省的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重点县,将在巩固试点成果、扩大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
(二)生物质锅炉区域集中供暖(分布式清洁取暖)
对于中小学校、卫生所等公共建筑和村庄规划较规范、经济条件较好、村班子及群众基础好的村庄,积极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暖。2018年,全县共改造23个村3550户。对于生物质锅炉采暖村、中小学校等地,该县采取合同能源管理(EPC)等方式,由专业企业管理运营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形成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力服务为特征的生物质锅炉供暖新兴产业,开创了农村取暖能源化管理的先河。同时在北京化工大学等专家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引进欧洲生物质锅炉知名企业----奥地利kWb公司生物质锅炉落户阳信县程坞学校,成为全国农村学校冬季生物质清洁供暖首例。
(三)生物质户专用炉具供暖(分散式清洁取暖)
在人口居住分散、不宜铺设燃气管网的农村地区,推广户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炉具,有效替代农村散煤,解决农村居民户用取暖及炊事的用能需求。2017年,阳信县投资700万元建成利民生物质能技术有限公司,承担颗粒燃料生产供应、专用炉具引进等前期工作。同时在一个乡镇两个村500余户进行了整建制的分散式取暖试点改造,拉开生物质试点工作的序幕。
2018年,全县改造25034户,其中分散式生物质炉具361个村18771户,分布式生物质锅炉机组23个村3550户,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14个村2713户,一个乡镇实现全覆盖。建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企业(生产线)8处,年生产能力5万吨的牛粪成型燃料资源循环利用项目1个,两炉二机3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1个。
2019年,全县改造537个村21286户,探索实施了以生物质炊事取暖炉(水暖炉)为主的农村“厨房革命”,推动生物质炉具与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和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初步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提升、清洁供热一体化新突破和农民能源意识、满意度的新提高。
2020年,全县改造565个村35583户,阳信县累计完成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8.1万户。加上之前“煤改气”“煤改电”改造的用户,全县80%以上的农户采用清洁取暖,实现了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的共赢。
三、取得成效
阳信县先后荣获了中国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典型模式示范基地(全国仅三个)等荣誉称号,生物质清洁供热案例先后两次入选国家能源局编撰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典型案例汇编》,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入选该《汇编》的县区。
经济效益方面:就用户而言,按当前补贴政策,生物质清洁取暖较煤改气、煤改电,改造成本分别低38%、3.2%,分别节省5140元、280元,使用成本分别低52%、51%,分别节省2140元、2080元。就企业而言,按阳信现有每年产生的秸秆、牛粪、树枝、锯末测算,年可生产颗粒燃料100万吨,按每吨均价1200元测算,仅颗粒生产产值就可达12亿元。目前,不管取暖季还是非取暖季,生物质燃料市场均供不应求。
生态效益方面:经专业机构检测,阳信生产的木质颗粒燃料燃烧后,颗粒物浓度在20-45毫克/立方米之间,氮氧化物浓度在169-200毫克/立方米左右,林格曼黑度小一级,SO2检测不出。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阳信县2017-2019年连续三年空气质量实现大幅改善。2019年,PM10均值同比改善4.1%,PM2.5均值由2017年的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5微克/立方米,综合6项指标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6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6,在山东省县(市)区中改善幅度位列第四。
社会效益方面:三年以来,参加试点的农户普遍反映,改用生物质清洁取暖符合农村传统生活习惯,而且操作简便,比用气、用电安全系数更高。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结果显示,阳信的名次一直在滨州市排名第一,位居山东省前列。
四、典型经验和做法
(一)新探索创出新模式
一是系统思考、发掘优势。统筹谋划群众冬季清洁取暖、蓝天保卫战、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立足废弃木材、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生物质原料富集的独特优势。
二是试点探路、梯次推进。为确保把好事办好,稳妥有序推进,2017年10月,选取村两委战斗力较强的225个村1000余户试点,以分散式取暖和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两种方式进行改造。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增加25034户,2019年增加21286户,2020年增加35583户。
三是三种模式、一体推进。依据现有技术状况,结合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探索实施了“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生物质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生物质燃料+锅炉机组”分布式取暖和生物质热电联产余热集中供暖三种模式,积极打造生物质清洁取暖和电代煤、气代煤等多能互补的全国清洁取暖县域示范区。
(二)新版块构建新体系
一是三大板块、优化布局。科学编制《阳信县生物质清洁取暖总体规划》(2018—2022),重点打造中东西三大板块。
二是构建体系、变废为宝。通过组建区域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服务中心,配备专业打包、破碎、运输设备,提升收集效率,合理规划和布局燃料生产线,让农民在田间地头就能实现生物质燃料加工。同时,合理配置颗粒燃料生产中心,提升集中制粒能力,确保燃料充足供应。
三是补贴引导、产业带动。对于分散式取暖模式,每户炉具最多补贴2000元。对于集中供暖方式,村内锅炉购置和锅炉房及供暖管网建设每户一次性补贴5000元,暖气片每组最多补贴1000元。燃料每吨补贴600元,每户每年最多补贴1200元。对困难群众,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每吨300元的运行补贴,每户每年最多补贴600元。建成国有企业利民生物质能技术有限公司,承担颗粒燃料的生产供应、炉具引进等前期工作。2019年,引进央企中广核建设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积极与国内顶尖生物质炉具、锅炉等企业合作,在本地制造炉具和锅炉,降低运输和使用成本。
五、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炉具行业整体技术可提高空间大,产品外形、质量虽有大幅提高,但部分炉具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农户使用方法不当,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二是排放标准不规范。目前对于生物质燃料、炉具和锅炉,国家尚未制定统一规范的排放标准。建议加强对生物质能供暖排放的技术指导,尽快研究出台明确的排放标准,为生物质能取暖大范围推广提供依据。
三是政策支持不完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涉及原料收集、加工转化、能源产品消费、伴生品处理等诸多环节,政策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尚未建立生物质能产品优先利用机制,缺乏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终端补贴政策支持。
四是农宅保温效果差。农村居民住宅墙体基本没有保温措施,且门窗密封性差,导致取暖过程中热量损耗较大,不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供暖成本。
五是生物质燃料方面:由于燃料的国标没有出台,一些不法厂家,为了谋取私利或短期利益,燃料市场出现了鱼目混杂、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政府要加强整合规范监管力度,确保生物质燃料的质量
(二)相关建议及后期优化思路
生物质改造工作的推进应以增强生物质清洁取暖的长效性、可持续性为目标,重点围绕市场化运作、多方式利用、运行体系建设方面,继续深化探索,实现生物质清洁取暖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构建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强化支撑保障。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区域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服务中心,配备专业打包、破碎、运输设备,提升收集效率。二是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优化推广机制。三是丰富生物质能利用方式,推进多能互补。四是强化生物质能科技研发,提升技术水平。五是先行先试,积极推动农村新能源革命进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CBC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议程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7日,河南新密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其中包括发展低碳经济。建立健全绿色制造体系梯度培育机制,着力培育一批省级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努力打造一批省级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谋划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4个。抓好河南花家
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山东省发改委近日印发《2025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涉及:华能烟台电厂华能烟台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华能烟台发电厂2×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一期)、鲁丽集团有限公司寿光市滨海产业园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等多个电力项目,全名单如下:[$NewPage$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1日,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能投集团的鹊山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实现并网。一排排储能电池舱在运维人员的精准操作下顺利启动,为济南能源供应增添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新材料产业园区,济北生物质热电联产厂内。该项目规划建设总容量为200MW/400M
各相关单位: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
10月31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沈阳)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普及分布式光伏开发应用,大力实施工商屋顶和公建屋顶加装分布式光伏工程,推动新建建筑和基础设施光电光热一体化设计建造。进一步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高标准建设新民市、康平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推进沈北
沈阳市人民政府10月31日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沈阳)实施方案》(沈政发〔2024〕10号),沈阳市将重点打造3个示范,聚焦2个环节,共20项工作任务。其中: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包括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4项重点任务;打造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示范包括推动制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31日,辽宁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沈阳)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建设友好型“新能源+储能”电站,推进60万千瓦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建设,支持产业园区、工商业企业、大数据中心等灵活配建用户侧新型储能电站。依托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
据“清风德州”公众号消息,山东永能节能环保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刘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纪委纪律审查和德州市夏津县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山东永能节能环保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隶属于国有全资企业-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季节性酒店,春夏秋季旅游季高峰时期,太阳能系统供应酒店客房用热水需求;冬季客房入住率不高,热水富裕,将多余热量供给客房采暖防冻使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首山公园·古城画苑,建筑面积96m2,节能建筑,于2020年4月配置了希奥特户用型分布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该项目为兴城市首个配置远程监测控制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海创基地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于2004年10月,总占地面积304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超过50%,海创基地大楼曾被称作“亚洲第一单体建筑”。
江汉油田矿区地热供暖项目由中石化新星湖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和经营,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2017年12月建成投产,总供暖面积212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47万平方米、民用建筑165万平方米。
西藏仲巴县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项目,目前已正式运营,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供暖。项目供热面积:88,200㎡,太阳能集热面积:32175㎡。
西藏浪卡子县城太阳能供热工程采暖项目采用大型太阳能短期储热采暖技术路线,出资方式为财政资金。建设理念,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保护高原环境。
拉萨市才纳乡常规能源相对匮乏,却拥有我国最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于6700MJ/m2。适用太阳能的供暖应用。
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使集热器联箱中升温,集热循环泵把采暖贮热水箱中的水打入太阳能集热器中进行循环加热。
山东省禹城市分布式地热能清洁供暖项目遵循“证照齐全、透明计量、以灌定采、采灌平衡、梯级利用、绿色节能”的指导方针,主动对接政府监管,确保地热水同层回灌,且回灌率满足政府要求,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
东营龙源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通过利用埋深1800~2100m东营组热储层地热水资源作为热源,在牛庄镇聚华小区域附近布置生产井5眼(备用1眼)及回灌井5眼(备用1眼)作为热源,替代现有燃煤锅炉(28MW)热源,项目总投资金额为6100万元。
西安大兴新区三民村再生水源热泵集中供热(冷)项目于2016年全面建成,截止2020-2021年度供热季,实际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本项目采取直管到户的服务模式和智慧化的运维平台,实现了无人值守,热源稳定,供热效果良好,用户满意度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