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张立宽
我国地热发展将迎来新的黄金期
记者: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地热能的综合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您对我国地热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是怎么理解的?
蒋向明:当前,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最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中,80%以上来自于化石能源的使用。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首要任务就是促进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我国已经明确将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供暖的重要方式,正在积极研究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加快营造有利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政策环境。这组数据印证了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2020年我国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达40.6吉瓦,占全球的38%,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地热供暖装机容量7.0吉瓦,地热热泵装机容量26.5吉瓦,分别比2015年增长138%、125%。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3.9亿平方米,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其中,水热型地热能供暖5.8亿平方米,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8.1亿平方米。“十三五”期间,我国地热能以多种形式替代化石能源的作用逐渐显现,成为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的主要方式。
根据《意见》,到2025年,各地基本建立起完善规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流程,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信息统计和监测体系基本完善,全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全国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到203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及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力争比2025年翻一番。另外,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和相关七省(市)人民政府10月联合发布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指出,鼓励各地积极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大力支持新型储能、储热、热泵、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等技术应用,探索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可以说,我国地热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地源热泵技术是实现浅层地热供暖(制冷)的主力
记者:目前,我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近14亿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即到2025年,全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到2035年力争比2025年翻一番。您认为主要通过哪些技术可实现国家制定的目标?
蒋向明:浅层地热能一般是指深度小于200米、温度小于25摄氏度,中浅层地热能一般是深度200~1500米、温度25~40摄氏度,主要利用地缘热泵技术,实现供暖(制冷)。我国浅层地热能分布广泛、应用前景广阔。我国中东部共143个地级以上城市,是最适宜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地区,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4.6亿吨,可实现建筑物供暖制冷面积210亿平方米,可基本满足地区供暖制冷需要。
浅层地热能利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地源热泵技术。这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源的低品位热源,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技术,实现对建筑物供暖、制冷、热水三联供系统的能源供给,是目前浅层地热能最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地源热泵主要分为地埋管热泵、地下水热泵和地表水源热泵。
实践中我们在河北邯郸建设的河北工程大学4号能源站,夏季设计日峰值冷负荷为19979千瓦,冬季设计日峰值热负荷为15834千瓦,供暖面积为21万平方米。单能源站制冷量达到近20000千瓦的地源热泵项目在华北地区比较少见,为华北地区大规模使用地源热泵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
还有我们在河北定州农村煤改地源热泵技术,利用“一拖二拖三”或“二拖四”,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一拖二”即一个室外机带动两个室内机运转的机型,室外埋设1个地埋换热管,可满足60平方米制冷供热面积;“一拖三”满足90平方米制冷供暖面积,室外埋设2个地埋换热管;“二拖四”满足100平方米以上制冷供暖面积,室外埋设2个地埋换热管。
另外,我们在西部的宁夏和内蒙古地区利用“地源热泵+太阳能联合系统”开展浅层地热供暖示范工程,由于单供暖地区建筑热负荷较大,容易破坏地下温度场平衡,加入太阳能后,地源热泵在供暖季运行时土壤温度的波动相对较小,可保证联合系统的高效、平稳运行,开创了高寒地区“地热+太阳能”供暖模式,实践效果非常好。
在江浙和西南地区,水源热泵的推广应用也很成功。比如,四川营山医院供暖面积约12万平方米,空调总冷负荷约为9649千瓦,空调总热负荷约为4983千瓦,应用污水源热泵,冬、夏季应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冷热源,为整个建筑群冬季供热、夏季空调制冷,实现该区域的恒温。
中深层地热“取热不取水”引领技术变革
记者:地源热泵技术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占地面积大、易形成冷堆积、地源热泵系统在密度高规模大的城区建筑或者温度较低的寒带地区应用受到限制等弱点;而中深层地热又存在钻孔水量不足、干孔、砂岩回灌困难、区域水位下降套管腐蚀等问题,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技术为中深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创造新的路径?
蒋向明:中深层地热能一般指深度1500~4000米、温度40~100摄氏度,属于水热型地热能,可用以满足温泉洗浴、供暖或一般工业需求。针对中深层地热能钻孔水量不足、干孔、砂岩回灌困难、区域水位下降、套管腐蚀等系列问题,我们转变思想,改进中深层地热采热技术,研发出“取热不取水”技术,为地热资源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新方向。
实践中,我们在河北工程大学建设的“U型井”,垂直深度2500米,水平距离684米,就是“取热不取水”技术的典型案例。
其特点是:供暖初期和后期的中温天气,采用地热能供暖。供暖中期的寒冷低温天气采用地热能+燃气补充,该对U型井能够为7万~8万平方米的节能建筑物提供热源,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40吨,可减排二氧化碳2725吨、二氧化硫8.8吨、氮氧化物7.8吨、粉尘70.7吨。而且,地热井不需要维护,不需要更换设备,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砂岩回灌、钻孔水量不足等难题。
经过专家组鉴定,该项目取得三项成果:一是首次成功钻探了我国第一眼大口径长距离换热U型对接井,在我国中深层地热能“取热不取水”开发利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在不扰动地下热水系统实现保护性开采、提高地热供暖换热量方面取得系列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引领了我国北方地区地热供暖方式的变革,可作为中深层地热“取热不取水”技术重要的示范基地,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
地热+多能互补是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新方向
记者:前不久发布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鼓励各地积极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大力支持新型储能、储热、热泵、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等技术应用,探索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您认为如何推进地热+综合能源系统技术体系创新?
蒋向明:关于综合能源服务,我们有自己地热方面的优势,多年前已经在推进,我们把它称为地热+多能互补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地方能源整体规划,建设多种能源有机整合、集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
比如,我们的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项目,全校师生3万余人,除图书馆为一星绿色建筑外,其他均属于“三步节能”建筑。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098亩,一期建筑供热面积约78.2万平方米,空调面积为22.6万平方米,包括3个能源站、4个洗浴热水系统,日设计最高用水量490立方米,总投资约1.2亿,项目运营20年,采用PPP项目形式规划运营。
首先我们确定了规划原则:即总体规划、分布式实施,依靠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经济可行原则,全面促进清洁能源有效利用;然后根据能源规划和地质条件确定能源方式:即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能、燃气、生活污水和太阳能等五种能源。2018年初开始建设,2019年9月全部投入运行,实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被评为绿色无烟校区和河北省重点示范工程。
此外,我们还在深入研究探索深层储能技术,就是将不稳定的太阳能等转化为稳定连续的地热能,弥补能源供需在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以及物联网供热技术,即构建物联网智慧能源系统,实现节能优化运行;还有高温地热发电技术,针对我国“十三五”地热发电仅完成既定规划目标的3.6%这一困局,积极研究地热发电技术,降低成本,加快地热发电的发展步伐,特殊地区还可以研究采用“取热不取水”技术发电。
总之,“十四五”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地热能是一种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我们要大力推进地热+多能技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7月10日,滨州市沾化区关于解释转发《关于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等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提升光伏发电质效,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稳妥有序推进海上光伏项目建设。2024年积极推进鲁北风光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提高建筑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低碳化,在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学校、医院、酒店、写字楼、大型商超、城市综合
谷歌与CommonwealthFusionSystems(CFS)的新合作,迈出了迈向聚变能源未来的坚定步伐,签署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聚变能源购电协议。根据协议,谷歌将从CFS的首个商用聚变电站(200MW,位于弗吉尼亚州切斯特菲尔德)购买无碳能源。此外,谷歌还计划对CFS进行了第二次资本投资,以支持该公司从近期的突破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辽宁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7月1日,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按规定优先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公司认真落实陕煤集团“保碳、去碳、减碳、固碳、易碳”的“五碳”发展战略规划,将新发展理念融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之中,积极布局“双碳”新赛道,竭力跳出“唯煤”舒适圈,勾勒出了一幅“立足煤、延伸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速交通强国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技术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长沙召开。会议以“交能创新融合,加快强国建设”为主题,旨
7月14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华赴京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座谈,就深化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张焰对谭华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说,当前,中核汇能正深入贯彻落实“3060”碳达峰、碳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购买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近日,江西省省长叶建春率江西省代表团访问了西门子能源位于德国柏林的总部,与西门子能源执行委员会成员安妮珞(Anne-LauredeChammard)举行会谈,双方就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进行了深入交流。江联重工集团董事长丁杰、西门子能源工业汽轮机和发电机高级副总裁TobiasPanse等参与会见。访问
近期,葡萄牙电力公司(以下简称“葡电”)董事会主席安东尼奥·洛波·泽维尔一行到访三峡集团。在参观三峡工程期间,泽维尔接受了中能传媒记者专访,就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效益、能源企业引领转型发展、葡电与三峡集团合作前景等话题分享了观点。“三峡工程的效益远不止于能源”访问期间,泽维尔参观了三
美国科技巨头正在与地热初创公司合作,寻求用清洁但可靠的能源为能源密集型的数据中心供电。(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在过去一年中,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寻求提高其能源使用的低排放形象,已经达成了几项交易。其中一种是24/7低碳能源来自核能发电,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核电厂最大的所有者
近日,“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创建名单中已建成并稳定运行的项目开展了省级验收。经专家现场验收和评审,确认德州市康博公馆小区康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等6个地热能项目验收合格,授予“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其中中深层地热能项目3个,77口开采井。现予以公布。
11月11日,由中国石化部署实施的国内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正式完工,进入开发利用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华南地区深层地热资源勘探获突破,对进一步探索形成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高温地热发电、制冷及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助力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福深热1井位于海南省海
今天,立冬啦~北方的小伙伴家里的暖气陆续要来了,每年一到供暖季,南方的小伙伴们都在调侃“你在北方的暖气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冻成冰棍”。今天,小石头给南方的小伙伴带来一个暖暖的好消息。近日,由中国石化部署实施的国内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正式完工,进入开发利用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10月28日至2024年11月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电章丘2×400MW级燃机项目5号机组投产发电10月26日,山东省“十四五”重型燃气机组示范项目——华电章丘公司2×400MW级燃机热电项目5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山东省首批、济南市首台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7月14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华赴京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座谈,就深化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张焰对谭华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说,当前,中核汇能正深入贯彻落实“3060”碳达峰、碳
入夏以来,南粤大地热浪频袭,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7日,广东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达到15974万千瓦,电力保供迎来关键“大考”。广东能源集团坚决履行电力保供主体责任,2025年上半年,广东能源集团实现上网电量约7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3%,为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据
7月10日,滨州市沾化区关于解释转发《关于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等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提升光伏发电质效,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稳妥有序推进海上光伏项目建设。2024年积极推进鲁北风光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11日消息,2025年1月至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指电力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其主要来源包括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新能源在广东蓬勃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省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超785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ABB电气位于芬兰波尔沃的智慧建筑工厂是首批迈向净零排放和更可持续运营的工厂之一。自2021年以来,这座占地71,000平方英尺的工厂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创新能源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当地团队采取创新措施,利用环境条件创造优势。例如,ABB首个季节性地热储能系统利用改造的空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