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生态环境局、宁东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厅机关各处室、派出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精神,加快推进我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按照国家安排部署,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1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肩负的共同责任。中国一直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展现了气候雄心和大国担当。
宁夏是全国重要生态节点、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生态通道,稳定季风界线、联动着全国气候格局,调节水汽交换、改善着西北局部气候,阻挡沙尘东进、维护着全国生态安全。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赋予我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也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攻坚期、战略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精神,加快推进我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宁夏地处中国内陆,位于中国季风区西缘,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十三五”期间,全区整体气温偏高,高温事件频发、高温日数偏多,且主要出现在中北部;降水偏多,尤其是夏季强降水事件频发、降水日数偏多,过程日降水量屡创历史新高;整体日照时数偏少。气象灾害以干旱、暴雨洪涝、冰雹、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为主。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十三五”期间,全区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全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1550万吨。其中,能源生产与加工转换、工业和建筑业是主要的碳排放领域,2020年能源生产与加工转换领域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为13560万吨,占比为62.9%;工业和建筑领域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为7291万吨,占比为33.8%。
(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
低碳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区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增长趋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2020年达到3920.55亿元,实现了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8.6 : 41 : 50.4,第三产业强势稳定增长。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规模日益壮大,落后产能淘汰和“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农业绿色低碳化水平显著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果显著,农作物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14%,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4%。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扎实推进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切实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积极调整化石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0年全区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为81.0%,较2015年下降1.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0.3%,较2015年提高2.5个百分点。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推进宁夏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2020年新能源装机占比43%,比2015年提高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区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18.7%,较2015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达到21%,较2015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20年工业能源消费占比达到89%左右,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较2015年下降7.7个百分点。
城镇化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建筑领域,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100%,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为56.2%;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三五”期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991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配建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不断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推动建设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交通领域,深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银川市公共交通在机动化出行方式中的分担率为34.15%,固原市公交都市创建取得显著进展;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积极促进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公路建设防灾减灾标准得到有效落实,切实增强了公路寿命周期内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增强。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精准造林“四大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资源面积稳步增长,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8%,石嘴山市跻身国家森林城市,中卫市、固原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永宁县、泾源县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全面开展了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全区湿地总面积稳定在310.8万亩,160.05万亩主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不断加强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建成了全区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平台、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和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实施了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森林病虫鼠(兔)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试点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强化。银川市、吴忠市获批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为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有力支撑;开展了利通区中华、上桥、永昌等低碳社区试点建设,以吴忠三中、吴忠九小等为代表开展了低碳示范校园创建工作;组织开展金积工业园区、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经济开发区、伊利乳业、锦和星等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设工作,绿色低碳试点示范的带头引领作用逐步强化。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积极开展气候监测,智能化气候业务工作初显成效。初步构建了生态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开展了森林、草原、水体、农田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监测、预报和评估,开展了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53亿立方米,防雹保护面积达到1.2万平方公里,效益明显。旱作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作物病虫害、蔬菜病虫害监测预报、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等基础监测预警工作稳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防控等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水资源配置保障网络不断完善,城市和农田防洪能力稳步提升。生态移民试点工程成效显著,实现了保护生态与扶贫开发的双赢。
(三)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紧要关口、落实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动美丽新宁夏建设的重要阶段。“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更加凸显,经济加快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我区构建清洁能源等九大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绿色制造业会得到快速发展。能源革命深入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置能力会显著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终端能源利用的电气化技术、电力生产中的深度脱碳技术、生物质制氢造气发电技术等会得到规模应用;以特高压直流输电、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先进储能、绿氢化工、零碳建筑为主的新型低排放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国家支持我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红利更加凸显。
同时,“十四五”推动我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产业结构偏重,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高碳排放特征明显,六大高耗能行业对能耗总量的影响远大于对增加值的贡献;短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难以替代传统产业成为支撑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缺少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兴产业增长动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困难较大。能源结构偏煤,受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规划等影响,“一煤独大”的能源消费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煤炭消费持续增长,高碳化的能源结构给能耗“双控”和碳强度控制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任务艰巨。生态总体脆弱,我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显著的生态战略地位既是优势,但也对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三山”等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成为重大课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产业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突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生态系统碳汇,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深入开展试点示范,不断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深化交流合作,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推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建设好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与其他各项规划之间的衔接,统筹考虑,整体推进,确保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减缓适应,同步推进。积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优化、环境保护、增加碳汇等措施,遏制排放快速增长势头。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提高我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先行先试。加强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发挥科技进步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注重应对气候变化制度改革和创新,强化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宣传和普及,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达到16%,碳达峰基础夯实,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有效增强。
三、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一)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
开展全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确定达峰目标,识别达峰关键因素,明确碳排放达峰的重点任务和具体项目,绘制宁夏回族自治区碳排放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分阶段、分层次、分领域开展碳达峰行动。探索开展宁夏回族自治区碳中和研究,形成全区碳中和目标愿景、路线图及行动方案,选择典型区域开展碳中和示范区创建,为全国实现碳中和愿景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宁夏样板。
专栏1:自治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推动银川、吴忠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并争取率先达峰;推动全区部分高耗能行业尽早达峰。“十五五”时期,推动全区大部分地市碳排放总量保持稳定并争取达峰;推动全区煤炭消费尽快达峰、重点领域及行业基本实现达峰,全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基本稳定。到2035年,确保全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稳中有降,能源清洁转型基本建成,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不断提升,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更加成熟,形成低碳生产和生活模式,为有效支撑全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鼓励重点区域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碳排放达峰及碳中和行动,明确重点区域的达峰目标,绘制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强化率先达峰的配套措施。
专栏2:重点区域达峰行动
宁东基地与自治区同步达峰:加强对宁东基地的重点碳排放企业(国能集团宁煤公司、宝丰能源、中石化长城能源、神华国能宁夏煤电鸳鸯湖发电、神华国能宁夏煤电、京能宁东电厂、和宁化学、枣泉电厂和马莲台发电厂)的碳排放管控。从能耗总量控制和宁东基地煤化工发展方向等角度,对宁东基地“十四五”初步规划的项目进行严格评估,有规划有步骤地上马新项目,坚决杜绝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为煤化工下游行业留出能耗空间。
银川市率先达峰:重点依托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银产业园做大做强光伏制造产业,形成以光伏硅材料为核心,耗材、辅材和配套设备企业集聚发展的全产业链体系。加快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彻底“脱钩”,协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固原市、吴忠市尽早达峰: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驱动,广泛布局新能源项目,打造红寺堡区光伏产业园、风电、光电、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基地,深入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合理制定清洁能源利用率目标,稳步提升清洁能源电量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在本地清洁能源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清洁能源外地消纳体制机制,全力做好新能源并网服务,加快项目接入,促进各类清洁能源实现大跨步发展,积极推动形成规模化清洁能源外送能力。
中卫市、石嘴山市不晚于自治区达峰:做好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经验总结与推广工作,以平罗县首朗吉元冶金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综合利用项目为试点,打造区域工业废气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电能替代”成效,建设中宁县、平罗县前进农场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围绕风能、光能等新能源产业,高标准建设中宁光伏基地和贺兰山、香山平价风电基地。因地制宜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石嘴山市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建设创新型山水园林工业城市,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贺兰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试点成效。中卫市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和全域旅游示范城市。
引导重点部门和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明确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部门碳排放达峰年份和达峰目标,加快推进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碳排放达峰,推动形成重点部门和行业碳排放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区内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高耗能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达峰行动,开展碳排放达峰研究,明确企业碳排放峰值目标和达峰路线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7日,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建设地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经四路西,中轴路北,经三路东,远鑫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15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明斯恩泽”)完成企业名称变更,正式更名为“恩泽(广东)氢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恩泽氢能”)。康明斯恩泽氢能成立于2021年12月,由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设立的恩泽基金与康明斯按50:50比例共同出资组建。康明斯恩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6日,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豫东垦区老海堤东侧、内部农路南侧。制氢规模为1500Nm³/h,制氢站与集中式光伏就近布置,采用集中式光伏所发绿色电力进行制氢,提升绿氢制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上午,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仪式在吉林省洮南市举行,在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吴靖平,白城市委书记李洪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大勇,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首批绿色甲
当地时间7月14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氢能”)与巴西GreenWorldEnergyHydrogen(GWE)在巴西MatoGrossoDoSul的CampoGrande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正式签署了供货协议。根据协议,明阳氢能将向GWE的多个绿色发展项目提供成套制氢装备和技术支持,其中包括1000Nm³/h及2000Nm³/h的A
为了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内蒙古将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在电解铝、纺织品(山
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106609,招标人为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上午,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仪式在吉林省洮南市举行,在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吴靖平,白城市委书记李洪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大勇,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首批绿色甲
当地时间7月14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氢能”)与巴西GreenWorldEnergyHydrogen(GWE)在巴西MatoGrossoDoSul的CampoGrande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正式签署了供货协议。根据协议,明阳氢能将向GWE的多个绿色发展项目提供成套制氢装备和技术支持,其中包括1000Nm³/h及2000Nm³/h的A
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106609,招标人为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国华投资国华(赤城)风电有限公司氢气运输服务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用自有新能源电源开展电解水制氢,项目总氢气产能为4000Nm/h,一期建设2000Nm/h(折合4272kg/d),二期预留用地(规模2000Nm/h)。产品氢纯度为99.99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科力远披露,公司目前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有河北省合计400MW/1000MWh规模、山东省合计400MW/800MW规模、内蒙古合300MW/1200MWh规模、广东100MW/200MWh规模的8个独立储能及共享储能项目。预计将于今年3-4季度逐步释放。另有各类型储能应用场景储备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8日,山西吕梁经开区3MW绿电离网制绿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成功试车,标志着吕梁经开区在绿氢制取方面实现新突破。首套单槽2MWAEM制氢系统在吕梁经开区成功试车该项目位于吕梁经开区新材料园区,为吕梁经开区国有公司组织实施。其核心为国内企业研发的全国首台单体2MW纯国产化AEM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中核集装箱式水电解制氢装置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为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21.341万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为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39万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为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38万元。根据招
7月9日,志臻能源伊犁州伊宁县100万千瓦光伏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规模化制氢、氨部分)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招标。招标公告显示:志臻能源伊犁州伊宁县100万千瓦光伏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规模化制、氨部分)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己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本项目己具备招标条件,
7月9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甘肃俊瑞武威市凉州区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甘肃俊瑞武威市凉州区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监理中标候选人公示。全过程管理服务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第1名:成都市市政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投标报价:3461.5万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
7月7日,中集安瑞科能源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上海”)与江苏中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纯”)正式签署氢能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采用液驱氢能压缩机在绿氢以及氢交通领域的优势展开探讨并达成一致,充分发挥各自在氢能产业链上的技术专长与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7日,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建设地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经四路西,中轴路北,经三路东,远鑫公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绿氨技术创新企业中科亿氨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亿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中科创星投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市场推广和团队扩充。据悉,中科亿氨成立于2025年2月,以“做绿氨行业引领者,用世界领先科技,创造洁净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6日,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豫东垦区老海堤东侧、内部农路南侧。制氢规模为1500Nm³/h,制氢站与集中式光伏就近布置,采用集中式光伏所发绿色电力进行制氢,提升绿氢制
7月15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会议聚焦中澳经贸合作新机遇,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协同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受邀出席,与中澳两国近30位工商界领袖就未来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两
近日,晶澳科技与阿联酋清洁能源领导者马斯达尔(Masdar)达成全新合作,将为其在阿塞拜疆开发的Banka和Bilasuvar光伏发电项目供应全部1GW高效DeepBlue4.0Pro光伏组件。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更为阿塞拜疆的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阿塞拜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上午,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仪式在吉林省洮南市举行,在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吴靖平,白城市委书记李洪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大勇,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首批绿色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