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山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近日发布202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显示,2021年山东能源供给充足,原煤产量9312.0万吨;供应天然气23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6%;净接纳省外电量1187.4亿千瓦时,增长2.5%。
详情如下:
202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更大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实举措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省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有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8309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29.0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33187.2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43879.7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4∶39.1∶53.5调整为7.3∶39.9∶52.8。
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24.2万人,比上年增长1.3%,完成年度目标的112.9%。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45.1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4%,比上年降低0.16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温和可控。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0%;食品价格与上年持平,非食品价格上涨1.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4.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0.3%,购进价格上涨9.5%。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年末常住人口10169.99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18.42%,15-64岁人口占65.66%,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9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94%,比上年末提高0.8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5.04万人,出生率7.38‰;死亡人口74.83万人,死亡率7.36‰;人口自然增长率0.02‰。
“六稳”“六保”落地见效。坚持精准高效调控经济运行,统筹推进实时监测报告、定期分析研判、政策集成供给、“四进”督导落实等系列工作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超过700亿元。能源供给充足,原煤产量9312.0万吨;供应天然气23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6%;净接纳省外电量1187.4亿千瓦时,增长2.5%。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行业增长面拓宽,规模以上工业34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2.9%,比上年扩大9.7个百分点。基层运转保障有力,全年分配落实常态化直达资金1630亿元,支持实施2.2万个项目,超过1亿人次和5万户企业受益。
二、重点战略
动能转换加速突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减焦化产能180万吨,整合转移地炼产能780万吨。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投资项目1.2万个。裕龙岛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达产。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为31.7%,“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1.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万家,比上年增长38.2%,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6.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十强”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1%、32.2%和17.5%。光电子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3.1%、34.6%、65.2%和38.7%。软件业务收入7970.4亿元,增长29.3%。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新识别认定监测帮扶对象1.56万人,累计纳入5.17万人,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产业集聚发展加快,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7个,绿色发展先行区2个,农业产业强镇78个。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0.4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4.5万户,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133家。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累计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3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排查农房2345.9万户,动态开展危房改造1.7万户,新增清洁取暖208.4万户,完成改厕4.3万户。
海洋强省建设扎实有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成海水淡化工程41个,日产能达45.1万吨;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处,累计达到59处,占全国的39.3%。沿海港口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7.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446万标准箱,比上年分别增长5.5%和8.0%;集装箱航线、外贸航线总量分别达到313条和221条,航线数量和密度均居我国北方港口首位。海洋科技创新加速起势,累计建成全省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24家,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中心156家。省部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挂牌运行,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落户青岛。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积极处置各类生态自然灾害,打捞清理浒苔181.4万吨,治理互花米草面积7600公顷。
“两新一重”建设加力提速。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并开通5G基站10.1万个,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15个,“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5万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开展,紧扣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谋划布局637个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高质量推进国家和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重大工程加速竣工,建成通车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菏泽至兰考段(山东段)2条高铁,改扩建京台高速德州至齐河(鲁冀界)段等4条高速公路,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319公里和7477公里。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码头等6个泊位竣工验收,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累计达到358个。
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形成。聚焦制度创新和特色产业发展,自贸实验区对标CPTPP,加快建设联动创新区,形成189项制度创新成果,3个片区特色产业培育成效明显。举办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等活动,签约重点外资项目311个,投资总额351.2亿美元。认定5家省级跨境电商平台、10家产业园、20家公共海外仓,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双过千亿元”。
绿色发展蹄疾步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849.2万千瓦,占电力装机容量的33.7%,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9μg/m3,比上年改善15.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8,比上年改善10.1%;优良天数平均比例71.1%,比上年改善2.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平均3.6天,比上年改善六成。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按153个计算)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5.2%,比上年改善13.1个百分点,提升比例全国最高;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92.3%,比上年改善0.8个百分点。省控以上48条入海河流全部达到或优于四类。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加快“一群两心三圈”建设,全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稳步推进,三大经济圈分别实现生产总值31074.6亿元、35534.7亿元和164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7.8%、8.3%和8.6%,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0%、43.2%和20.8%。济南、青岛合计实现生产总值25568.7亿元,增长7.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5%。
三、改革与创新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三年整体任务完成占比超90%,省属企业通过混改引入社会资本289亿元,省属控股上市公司45家,资产证券化率超60%。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全省流转承包地面积超过4400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46%;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巩固提升,8.6万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同步换 届,累计发放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超过9亿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大幅减轻群众就医用药负担。山东省第二批(鲁晋联盟)药品省级集采和第二批(鲁晋冀豫)医用耗材省级集采分别平均降价45.8%和70.8%,已累计为全省节约医药费134.7亿元。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区域全覆盖。扎实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出台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综合预算、零基预算、刚性预算、绩效预算、透明预算、可持续预算“六个预算”改革。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大力推进“双全双百”工程,创新推出70项“一链办理”主题集成服务,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限较之前均压减70%以上。全省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0%以上,2767个事项实现全程无人工干预“秒批秒办”。开展电子证照应用专项行动,超过300类电子证照实现“亮证即用”。迭代升级“爱山东”APP,接入服务事项超过2万项,注册用户突破7000万。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328.0万户,比上年增长12.0%。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2.1%。新登记市场主体235.6万户,增长6.4%。
质量强省建设成效明显。年末有效注册商标205.7万件,比上年末增长27.8%。其中,驰名商标804件,地理标志商标850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9610件,增长3.8%。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1个,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清单产品17个。年末累计批准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51个。44个品牌入围202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评选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290家、服务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00家。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建设,累计发布现行有效地方标准3432项,建设开展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77个和1460个。
创新动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升,发明专利授权36345件,比上年增长35.9%;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244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0776件,增长21.1%,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量14.85件,增加2.45件。科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建设6家山东省实验室,省级“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发展到31家;院士工作站数量达到444家。企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9万家,居全国第3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10人、齐鲁首席技师1806人、高技能人才340万人、获得“山东惠才卡”人选7243人。
四、农业
农业发展稳中有增。农林牧渔业产值1146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1100.1亿斤,增加10.8亿斤,连续8年过千亿斤。
林牧渔业平稳发展。林地及非林地林木覆盖资源合计400.2万公顷,森林资源合计330.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9%。猪牛羊禽肉产量815.1万吨,比上年增长12.9%;禽蛋产量(不含小品种)455.4万吨,下降5.3%;牛奶产量288.3万吨,增长19.4%。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820.7万吨,增长3.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06.6万吨,增长4.0%;淡水产品产量114.1万吨,增长3.3%。年末专业远洋渔船563艘。
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稳固。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13亿元,整治渠系1.3万公里,配套完善建筑物1.6万座、计量设施2.6万座,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90万亩。高标准创建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4个。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重点培树67个骨干基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7%,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加速提质。全部工业增加值27243.6亿元,比上年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8.0%,利润总额增长20.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省重点调度的120种重点产品中,78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增长面为65.0%,比上年扩大12.5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7个百分点。
建筑业实力增强。建筑业总产值16412.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9297家,比上年增加1216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52家,增加70家。
六、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支撑有力。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387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5%。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达到1.2万亿元,增长23.7%,营业利润增长7.0%。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表现亮眼,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8.0%、24.4%、26.9%和37.2%。
旅游复苏提振强劲。接待游客7.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27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6%和37.5%。国家A级景区1193家,其中,5A级景区13家。星级饭店492家,旅行社2729家。文旅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成功举办第二届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第五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和“山东人游山东”“好客山东游品荟”等活动。文旅促进消费取得新成效,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1.5亿元,新增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6个、第二批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试点市3个,国家级文旅消费试点市达到7个。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60个、景区化村庄285个。
邮政电信持续向好。电信业务总量1002.0亿元,比上年增长30.1%;邮政业务总量642.8亿元,增长30.3%。快递业务量56.0亿件,增长34.8%。全省电话用户总数为12356.0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1248.5万户。全省(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863.7万户,增长12.1%,其中100M以上用户占比达到97.3%。移动互联网用户9368.0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为97.5部/百户。移动基站总数达60.9万个。
交通运输稳步回升。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客运量2.8亿人,比上年下降5.8%;货运量33.3亿吨,增长8.0%。铁路、公路、水路完成旅客周转量705.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6%;完成货物周转量12002.1亿吨公里,增长16.1%。
七、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6.0%。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9∶32.4∶65.7。重点投资领域中,民间投资增长8.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3.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6%,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8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房地产开发投资9819.7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住宅投资7694.5亿元,增长5.5%。开发规模稳步提升,商品房施工面积突破8亿平方米,达82771.7万平方米,增长3.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0712.6万平方米,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14272.8万平方米,增长7.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632.0万平方米,增长6.1%。商品房销售额12155.6亿元,增长9.9%。其中,住宅销售额11044.1亿元,增长9.2%。
八、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复苏提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餐饮收入3828.2亿元,增长22.4%;商品零售29886.3亿元,增长14.4%。城镇零售额28081.0亿元,增长15.3%;乡村零售额5633.5亿元,增长15.2%。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华润电力唐山丰润有限公司2x350MW机组锅炉原煤仓防堵改造工程招标公告招标公告SZBGG2025040108号华润守正招标有限公司受招标人委托,对华润电力北部片区2025年度第26批招标华润电力唐山丰润有限公司2x350MW机组锅炉原煤仓防堵改造工程进行公开招标。一、项目基本情况招标人:华润电力唐山丰润有限公司
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4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协会会长梁嘉琨,党委委员张宏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张宏主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负责同志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9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运营数据显示,发电量为121.8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19%;上网电量为114.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54%;煤炭产量为435万吨,同比下降10.51%。注1:根据煤炭生产过程和用途,以及陕西能源煤电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特点,为便于投资者更加了解公
近日,安徽省能源局数据公布1—2月全省能源运行情况。1—2月,全省用能需求总体平稳,电力、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裕,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完成,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放缓。1—2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3个百分点。电力装机规模稳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8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1—2月全省能源运行情况。文件明确,1—2月,全省用能需求总体平稳,电力、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裕,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完成,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放缓。1—2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3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2024年以来,安徽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绿色转型取得新进步,改革创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9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运营数据显示,发电量为121.8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19%;上网电量为114.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54%;煤炭产量为435万吨,同比下降10.51%。注1:根据煤炭生产过程和用途,以及陕西能源煤电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特点,为便于投资者更加了解公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2024年以来,安徽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绿色转型取得新进步,改革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1-2月份全区能源生产情况。数据显示,1-2月份,全区工业发电量402.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其中,火力发电量295.37亿千瓦时,下降0.3%。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08.21亿千瓦时,增长27.6%。详情如下:一、原煤生
2月份,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85.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1%。全省全口径发电量9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3%。全省原油产量32.49万吨,同比下降9.88%;原油加工量74.00万吨,同比下降0.54%。天然气产量1.4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4%;天然气消费量3.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原煤产量50.52万吨,同比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7.7亿吨,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97万吨。原煤生产增速加快。据海关统计,1-2月全国进口煤炭7611.9万吨,同比增长2.1%。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3.9亿吨,同比增加2570万
煤炭供强需弱,煤价震荡寻底——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1—2月份,原煤生产增速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7.7亿吨,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春节后煤矿复产速度明显快于需求恢复,主流煤矿
3月23日,上海能源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94.9亿元,同比下降13.6%;归母净利润为7.16亿元,同比下降26.2%。2024年,上海能源原煤产量858.16万吨,商品煤产量627.41万吨,掘进综合进尺24,661米,发电量38.17亿度,铝材加工产量4.49万吨,铁路货运量1,399.83万吨,设备制修量1.93万吨。上海能源
近日,一张关于燃气涨价的不实信息图片在网络群组流传,引起当地网民关注,纷纷议论燃气价格上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经查,该信息由网民郑某发布。经核,郑某使用某AI工具,提出带有“南宁”“燃气”“涨价”等关键词的询问后,AI工具给予了以上回复。郑某得到信息后,在未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将该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根据各种官方、非官方等机构的公开数据,整理2024年中国各类电源装机及发电量统计表如下,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那些事儿”作者:郎木晨烟)电量单位为万亿千瓦时,装机单位为亿千瓦。1.水力发电中,抽水蓄能装机586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的5064万千瓦,增长15.9%。2.截至2024年12月,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564家“双百企业”名单,详情如下:“双百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3.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5.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
4月11日,广东管道洪湾电厂二期供气项目顺利完成置换、升压、稳压、设备调试等试生产流程,标志着广东管道正式具备向下游洪湾电力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下称洪湾电力二期)供气条件。洪湾电厂二期供气项目是广东管道为保障洪湾电力二期机组用气需求而建设的配套天然气输送工程。项目在原洪湾末站基
春回大地,大地吐纳新绿,深藏地下的储气库正悄然积蓄能量,供暖季的余温散去时,储气库也开始未雨绸缪抓紧“囤货”,通过季节性调峰,确保供气充足稳定。4月3日,作为全国最大的储气库——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注气压缩机已经撸起袖子开干,它担负着西气东输管网沿线城市以及北疆地区的天然气供应重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