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王双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 现为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201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玛丽居里学者)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催化剂缺陷化学、燃料电池、有机电催化。目前,已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atalysis, Nature Commun., Chem, JACS, Angew. Chem, 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5篇,SCI总引用16000余次,h-index为68。
王钻开,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香港青年科学院创始成员。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微电子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伦斯勒理工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2008-200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2018年入选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2019年入选国际仿生学会Fellow。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机械系统和微观传递现象等。在Nature Physics、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Science Advances、PRL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90余篇。曾获第35届世界文化理事会特别青年嘉奖,香港城市大学杰出研究奖以及国际仿生学会杰出青年奖。培养的博士生荣获美国材料学会杰出研究生金奖和银奖(目前香港地区唯一的金奖和银奖)、 上银优秀博士论文银奖等。
王润国,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见习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基弹性体材料、乳液聚合、轮胎胎面材料。
邢华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和2003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07-2009年浙江大学师资博士后,2009年留校,2013-2014年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访问学者研究。面向高纯低碳烃、电子化学品和高纯药物单体制备需求,主要从事分离材料、吸附分离、萃取分离、痕量组分反应脱除等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Science, 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授权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50余项。兼任中国化工学会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超临界流体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化工功能材料智能设计与制造杭州市工程中心主任,《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和《过程工程学报》编委。主持或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重大企业合作课题30余项,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的资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亚洲杰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奖、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论文、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中国石化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等荣誉,指导多名学生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
李先锋,男,汉族,1979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于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2009年在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加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
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技术特别是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工作。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排名3),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排名2)等科技奖励。在Energy Environ. Sci., 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 Adv. Mater., Chem. Soc. Rev., Sci. Bull. 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50余篇,引用10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50余件。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 J. Energy Chem., Sustainable Energy & Fuels (RSC), 储能科学与技术等杂志的编委。
段昊泓,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独立PI,博士生导师。2009年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导师:严纯华教授),2014年于清华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导师:李亚栋教授),2015-2018年在牛津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Dermot O’Hare和Edman Tsang教授),2019年加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研究兴趣包括纳米催化、电催化、生物质的催化转化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近几年致力于开发电催化生物质和塑料资源制备高值化学品和燃料的新方法和制备高效催化剂。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 Catal.、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等国际学术期刊27篇,申请2件PCT、1件美国专利、2件欧洲专利和10件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美国化学会C&EN和英国Chemistry World等网站报道,得到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atalysis和Chem等期刊的亮点报道。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学进展》、《中国化学快报》和《Advanced Chemical Research》等刊物的青年编委。
郭玉国,研究员(二级),国科大岗位教授,博导,“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1978年出生于山东。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2007年被聘为马普固体研究所Staff Scientist。2007年加入中科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6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现兼任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委员和“化学电源”分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和副秘书长。应邀担任美国化学会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编, Nano Research、Energy Storage Materials、ChemElectroChem、Solid State Ionics、eScience、《中国科学:化学》、《电化学》、《储能科学与技术》等10余种国内外期刊的编委。
长期从事能源电化学与纳米材料的交叉研究,在高比能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电池技术及其关键材料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致力于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开发出的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实现了产业化。在Nat. Mater.、Nat. Energy、Nat. Commun.、Sci. Adv.、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Chem、Joule、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50余篇,他人SCI引用超过40000次,h-index为106,2014-2020连续七年被科睿唯安评选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出版电池材料方面英文专著1部,并著有英文专著章节1章。其中由Springer Nature出版的《Nanostructures and Nanomaterials for Batterie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一书得到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国际锂电池技术先驱John B. Goodenough教授亲自为该书撰写序言。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92项,美、日、德、英等国外发明专利授权11项,成果转化多项。
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杰出青年中关村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国际电化学会ISE Tajima Prize、国际能量存储与创新联盟青年成就奖、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卓越研究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球杰出青年创新家TR35、美国国家地理新兴探索者、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FACS杰出青年化学家、首届“SCOPUS寻找未来科学之星”纳米科学领域金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电化学会青年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奖等奖励和荣誉。
郭凯,教授,博导。现任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获得者。
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化学系;曾就职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英国AF ChemPharm 公司。以绿色化工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1)微流场技术(微化工技术)研究,开展微流场技术工程应用研究、工艺过程开发、装备开发研究,成功突破了微流场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瓶颈;2)生物基材料研究,重点研究生物基尼龙、生物基聚氨酯、生物基聚酯等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基无毒增塑剂、生物基固化剂、生物基增稠剂等生物基材料助剂。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英国VapouTec公司等十余项企业开展横向合作,多项技术在化工、材料、医药等行业获得产业转化,实现了生物基聚氨酯、生物基无毒增塑剂、聚酯多元醇以及多个精细化学品和原料药的产业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一百四十余篇,参与编写书籍两部;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内外专利五十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三项;获中国工程院闵恩泽能源化工奖、侯德榜化工奖、冯新德高分子奖。
温宗国现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获基金委优青、杰青。
获资助领域为环境与生态管理。温宗国主要从事环境系统分析及规划管理、环境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已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青年科学家金奖等。学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合作出版论著10多本,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在Nature Sustainabilit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多篇、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多项。主持包括国家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课题30多项。担任国家“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全国科技领军人才联盟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等学术兼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近年来,中国石油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紧跟低碳发展行动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伴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速,太阳能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其中包括:国家标准验证点(石油管及装备新材料)——承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承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水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本办法规定的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具体安排标准如下:(一)节能增效项目、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低碳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开展数字能源服务衍生业务。对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投资主体每年按响应收益的
7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的通知》,由新能源院申报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国家标准验证点成功获批,这是国家能源集团获批的首个国家标准验证点,也是CCUS领域唯一国家标准验证平台。近年来,新能源院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党组决策部署,2024年牵头建成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电机组延寿改造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不仅是我国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更涉及电力系统的安全保供、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天津国能盘山电厂1号机组跨代升级改造为代表的示范项目(国内首个实现整体更新延寿3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5日至7日,中国华电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到华电甘肃区域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华电力量。座谈
日前,山西阳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阳泉市加快推动建筑领城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50%,新建居住建筑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30%。新建建筑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提升土壤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能力,2025年土壤与地下水风险防控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定于2025年7月23-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6日,吉林化纤自带负荷配置3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项目总装机容量299.85兆瓦,规划部署42台单机功率7.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轮毂中心高度160米、风机叶片长106米、叶轮直径216米。公司承建1标段,包含13台风机,合计92.95兆瓦。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持续让自然财
近日,由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EPC总承包的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大型储能项目,正式宣告成功并网运行。此项目为全国已并网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商业储能项目,项目建设规模达88MW/163.68MWh,犹如在株冶有色的厂区内,悄然布下了一座由22套高效4
近日,隆基与墨西哥知名光伏组件回收机构Rafiqui达成合作,将携手推动墨西哥光伏组件回收产业的基础设施发展,为光伏组件的回收与再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强化区域循环经济与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墨西哥在光伏组件回收与利用方面的选择比较有限,当地的废旧组件通常被送往垃圾填埋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92%。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3.56万元/吨,环比上涨6.27%。本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报价区间提升至4.5-5.0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25%-35%,但新订单成交量有限。此次提价主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799号建议的答复,提到,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全省纯电动公共汽电车占比97.48%,新增公交车新能源占比100%,新能源公交推广比例全国领先,纯电动巡游出租车占比55.3%。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累计建成充电桩33.61万个,高速公路服务
ABB电气位于芬兰波尔沃的智慧建筑工厂是首批迈向净零排放和更可持续运营的工厂之一。自2021年以来,这座占地71,000平方英尺的工厂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创新能源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当地团队采取创新措施,利用环境条件创造优势。例如,ABB首个季节性地热储能系统利用改造的空气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6日,中能建(上海)成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建上海成套”)与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储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林洋集团总部隆重举行。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能建上海成套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家庆,中能建上海成套副总经理王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8月26日发文,征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聚焦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建设等领域,涵盖大气、水、土壤、固废等各类污染要素,征集区域、产业园区、企业、公共机构等减污降碳实践以及专业机构减污降碳技术解决方案等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市生态环境局关
8月8日,在第二届世界氢能产业博览会上,杰宁携全球首台换氢重卡隆重面世。杰宁全球首创的换氢系统构建了新型氢供应技术体系,采用可再生能源制备绿氢、工业副产氢作为能源源头,以母站直接供氢的“换氢模式”优化氢供应链,实现换氢站替代加氢站,解决加氢站设施投建难审批难,初期投资及运营成本高,
在庐山西海,搭载着氢燃料电池的旅游商务船穿梭在湖岛之间;走进兰考县,不见昔日风沙,但见一幅“绿电+乡村振兴+生态”的画卷;在黄海之滨,“硬核”供暖跨过海阳到达乳山,让绿色和温暖同在。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陆,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正在以更新、更绿、更可靠的形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工信局公布了人大代表关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建议答复。呼和浩特工信局表示,截止去年年底,建成2座重卡充换电站,合计推广新能源重卡125辆。下一步,正在编制《呼和浩特市换电重卡低碳运输试点项目规划方案》,对全市充换电站布局进行了进一步规划。目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重庆钢铁超低排放清洁运输改造和评估监测情况进行了公示,重庆钢铁成为重庆市首个完成超低排放清洁运输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的企业。今年以来,重庆钢铁全面对标找差,加快推进矿石及辅料采购、产品及副产品销售采用水运、铁运、氢能源及“国六”以上车辆运输,让清洁运输和“国
近日,搭载申能旗下氢能企业鲲华科技125kW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全国首台6吨氢能装载机、山西鹏飞集团首批氢能通勤客车正式投运。本次交付的东风牌11米通勤车和徐工牌6吨装载机,均搭载由鲲华科技子公司山西鲲鹏氢能配套的125kW氢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全国首台6吨氢能装载机,徐工牌6吨装载机将用于工厂大宗物
近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电力公司)首个矿山重卡“油改电”项目在鞍钢矿业公司关宝山矿区正式履约,由辽宁电力电动汽车公司提供的5辆60吨纯电动矿卡正式投入使用。这是辽宁电力公司积极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实现了清洁能源替代的首
1月28日上午,往返于天津港与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之间钟摆运输线路上的首批27辆氢能重卡发车,标志着天津港至河北定州氢能重卡新示范应用场景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在天津港举行,该应用场景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组织领导,天津港集团和天津荣程集团联合实施。2018年以来,荣程集团积极响应我市运输结
一、制定《天津市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答: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作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2022年8月,国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