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交易碳配额评论正文

两会聚焦 | 两会代表“双碳”之音(碳交易篇):让汽车企业参与CCER进入碳市场!

2022-03-10 08:36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全国碳市场两会聚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全国两会,“双碳”目标成为关注热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为今年两会对”双碳“产业的关注定下了基调。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

今年两会,关于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各领域各行业代表做出了怎样的建议呢?

北极星碳管家网为您整理如下:

九三学社中央:

衔接好碳排放交易政策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加强统筹衔接,对于免费取得配额应征收碳税,后期实施有偿分配之后,可以对碳排放交易覆盖的企业给予碳税税收减免,同时设置碳价基线,当碳交易价格低于基线时,相关企业不仅需要参与碳交易制度,还需以碳税的形式支付差价。考虑到部分属于碳税征收范围的企业也可能参与自愿减排交易(CCER),可对企业从碳交易市场中购买的排放量给予免税政策。

民进中央副主席黄震:

建设电力、石油、天然气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黄震表示,我国能源需求还在不断增加,碳排放仍处于上升阶段,尚未达到峰值。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我国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

黄震建议:

一、加快“双碳”法制体系建构,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立法,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法律保障。

二、大力推进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燃料、碳捕集与利用和储能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三、加快能源与碳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

四、建设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建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数据库,并加强产品碳排放核算结果对企业的激励引导作用。

五、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对推动沿海地区能源转型、提高能源自给率,以及迈向海洋强国等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六、沿海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做好规划,完善相关配套财税、用海用地、审批备案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海上风电绿证优先交易,逐步推行绿证强制性认购办法,通过绿证交易使发电企业获得部分收益补偿。同时,尽快出台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

应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

李稻葵建议: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在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下,各地区、各部门为直接或间接碳排放支付同样的单位费用,与此同时,各主体也可按照同样的碳价从碳汇或碳捕获得收益。

李稻葵表示,从结果上看,任何地区或部门的碳排放对“双碳”目标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减排的成本却大相径庭。他指出,要推动全国的减排,必须在减碳成本最低的地区和部门进行减碳,而不是对各个地区和部门“一刀切”。

对于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的具体措施,李稻葵提出了六点建议:

1.建议尽快推出从碳排放的源头征收的碳排放税,引导碳税税负向下游传递;

2.建议将部分碳排放税留给征收地的地方政府,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相关地区的碳转型;

3.建议将归属中央的碳排放税由中央负责“双碳”工作的部门使用,主要用于补贴碳替代技术研发以及补贴碳汇产业;

4.建议在碳税推出后宣布碳税税率提高的时间表,引导低碳项目的投资;

5.按照碳税税率补贴碳汇和碳捕获项目;

6.建议匡正碳交易市场,防止碳交易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政协委员李正国:

建议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明确权利属性

李正国表示,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型权利,各界对其权利性质存在争议,目前有财产权说、行政管制权说等多种观点,但至今未形成定论,未来还需法律进一步明确。在“双碳”背景下,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被特定的重点排放企业广泛交易,以实现各自配额的平衡。整体来讲,当前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经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如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需要明确,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核查制度、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干预机制以及碳泄露的应对机制等还需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

对于以上问题,建议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在《条例》中明确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兼顾区域公平,合理确定碳排放配额总量与配额分配;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制,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责范围与界限;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核查体制,规范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程序;健全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干预机制,避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市场失当;建立碳泄露应对机制,因地制宜地引入增值税减免以及碳泄漏补偿等措施;加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碳税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等制度的衔接,增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落地性和持续性。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有序扩大碳交易覆盖范围

南存辉表示,现阶段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供应相对充足,影响了碳市场交易价格和流动性,造成碳排放权价格整体偏低且具波动性,以及交易活跃度不高等问题,难以对企业减排形成有效激励。同时,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单一,仅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其交易目的同向、风险偏好相似,且具有很强的行业同一性。

建议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提升碳交易市场立法层级与效力。加强碳市场配额制度研究,合理评估现有配额发放制度的松紧尺度,在考虑企业履约、减排成本的前提下,适时收紧免费额度,引入配额拍卖制度。有序扩大全国碳市场交易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将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纳入交易主体,改善市场活跃度。同时,通过金融创新盘活存量碳资产,适时增加碳期权、碳期货、碳债券等碳金融衍生品,逐步完善金融服务。进一步健全碳排放监测核查体系的政策法规,推动完善第三方核查机构资格标准,建立可持续性第三方核查制度,推进核查市场化,保障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

此外,建议建立绿电与碳排放权联动体系,加强绿电与碳排放权交易衔接,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促进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一步融合,推动地方碳普惠市场建设。建议将企业用于配额清缴抵销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比例,从不超过5%提高至10%,完善碳市场向新能源等产业的价格传导机制。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

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纳入碳交易管理

尹同跃表示,为确保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将发电、石化、钢铁、有色等行业纳入碳排放管理的重点对象,通过全国碳交易安排的市场化手段,使企业履行碳排放的义务。汽车行业推动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将有效改善汽车使用环节碳排放。相比传统燃油乘用车,现有新能源乘用车每年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1500万吨左右。目前,汽车行业因制造环节碳排放较少,未纳入碳排放管理重点行业,但是如果能考虑新能源汽车在使用阶段对碳排放量减少的有效性,应该利用碳交易手段积极鼓励行业车厂转型新能源车生产。

在此背景下,尹同跃建议:

一、工信部等部委重点研究新能源汽车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的效果,将它作为鼓励传统车厂转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抓手,从而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二、扩大碳交易行业范围,将汽车行业包括在内,让汽车企业参与CCER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

三、鼓励跨行业企业通过碳市场交易推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汽车行业将受惠跨行业碳交易得到转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经济效益。

中信资本董事长兼CEO张懿宸:

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建设 引入更多市场参与主体

张懿宸在今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提案》中提到,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实践尚在起步阶段,碳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可提升的空间,最为突出的是两点:一是市场活跃度不足。二是碳价格相对偏低。

张懿宸表示,我国碳市场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制度设计之初即已充分考虑到碳市场建设需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提出有计划性地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至电力以外行业的碳排放、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碳配额的分配管理等政策方案。

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张懿宸还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加快碳市场相关立法工作。当前,管理碳市场的主要文件仍为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2月以部门规章形式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3月30日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并已列入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建议加快推进该条例立法进程,并考虑后续进行更高级别法律的立法工作,以明确碳中和相关工作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并指导碳市场、碳交易等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提升监管的专业能力。监管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建议明确监管主体进行碳市场相关领域的监管和业务指导。同时,建议生态环境部通过补充专业人手,及与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加强碳监管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三、逐步引入更多市场参与主体。当前,从交易主体看,全国交易系统仅允许电力行业的2225家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市场活跃度较低。建议参考成熟碳市场,引入金融机构等其他有参与意愿的市场主体参与碳交易,并开发运用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以提升碳市场活跃度,同时完善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四、推动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建议监管机构加强对碳服务和咨询机构的管理,从根本上改变碳服务行业进入门槛低、服务机构专业水品良莠不齐的现状,比如可在部分行业环节(如碳交易、碳资管等)进行牌照化管理,制订明确标准,并对持牌机构予以专业支持和辅导,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管理,从而引导碳服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五、加快培养专业化人才。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制订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各个碳相关行业加强碳核算、碳交易、碳数据管理等专业领域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并加强上述领域的专业化认证,从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碳市场专业人才。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

建议推广碳账户机制,促进绿电消费

武钢建议在全国碳市场建设和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国各企事业单位碳账户机制,通过将绿电消费纳入碳排放核算体系,激励企事业单位碳减排与绿色转型,推动“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石化金陵石化董事长张春生:

完善碳税、碳交易等碳减排根本制度

张春生建议,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存在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配额分配仍需优化、推广应用范围较小等问题,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机制,科学制定配额分配机制,适时将石化、建材、钢铁等行业纳入碳市场,设计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准入机制。


( 来源: 北极星碳管家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权交易查看更多>全国碳市场查看更多>两会聚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