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2021、2022年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
1-2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6%。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5%。制造业中,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下降1.4%,其中,建材行业同比下降7.0%,黑色行业同比下降5.0%,化工行业同比增长4.9%,有色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1%;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3.9%,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同比正增长,分别为20.0%、10.1%、7.5%、4.9%和3.6%;消费品制造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0.1%,其中,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同比正增长,分别为7.6%、2.3%、1.9%和0.9%。
1-2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同比增长均超过10%,分别为12.4%、11.8%、11.3%和10.2%。
1-2月,17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发电生产情况
截至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3.9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4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占总装机容量的47.4%,占比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水电3.9亿千瓦,同比增长6.0%。火电13.0亿千瓦,同比增长3.1%,其中,燃煤发电11.1亿千瓦,同比增长1.9%,燃气发电10809万千瓦,同比增长5.9%,生物质发电3878万千瓦,同比增长23.2%。核电5328万千瓦,同比增长4.4%。风电3.3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分别为30778和2664万千瓦),同比增长17.5%。太阳能发电3.2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分别为31524和57万千瓦),同比增长22.7%。
截至2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22.3亿千瓦,同比增长6.6%。水电3.5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1亿千瓦;火电12.9亿千瓦,其中,燃煤发电11.0亿千瓦,燃气发电10652万千瓦;核电5328万千瓦;并网风电3.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2.1亿千瓦。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3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1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全国水电发电量前三位的省份为四川(405亿千瓦时)、云南(298亿千瓦时)和湖北(151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61.0%,增速分别为11.6%、7.6%和-2.4%。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98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分省份看,除西藏、云南、甘肃、广西、福建、青海、天津、北京、宁夏、河北、贵州、新疆、辽宁和重庆同比下降外,其他省份火电发电量均同比增长,其中,增速超过30%的省份有四川(30.4%)。
1-2月份,全国核电发电量6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
1-2月份,全国并网风电厂发电量106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5%。
三、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情况
1-2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597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8小时。
图2 2005年以来历年1-2月份利用小时情况
分类型看,1-2月份,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08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8小时。在水电装机容量排前10的省份中,除贵州、广东、四川、湖北和青海外,其他省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其中,湖南、福建和广西增加超过100小时,分别增加233、162和111小时;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75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26小时,其中,燃煤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797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4小时,燃气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98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9小时。
分省份看,全国有17个省份的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四川、新疆和甘肃超过900小时,分别为997、945和916小时,安徽、湖北、江西、陕西、青海、内蒙古、重庆、北京和河北超过800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川、安徽、湖北、河南、江苏、新疆、陕西、河北、湖南、浙江、江西、内蒙古、山东、山西和上海等15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同比增加,其中四川增加119小时,安徽、湖北、河南和江苏增加也超过50小时,分别增加95、65、61和53小时;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195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48小时;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23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96小时;全国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82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0小时。
图3 1-2月份风电装机较多省份风电装机容量和设备利用小时
四、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情况
1-2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99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其中,华北送华中(特高压)1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华北送华东1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东北送华北5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华中送华东2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2%;华中送南方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26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8%;西南送华东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
1-2月份,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23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其中,内蒙古送出电量3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山西送出电量2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新疆送出电量18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四川送出电量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3%;安徽送出电量15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云南送出电量1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7%。
五、新增装机情况
1-2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2349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790万千瓦。其中,水电194万千瓦、火电②473万千瓦(其中燃煤250万千瓦、燃气35千瓦、生物质94万千瓦)、风电57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086万千瓦,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09、217和761万千瓦,火电和核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少投产195和115万千瓦。
六、电力投资完成情况
1-2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71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水电123亿元,同比下降19.6%;火电70亿元,同比增长31.9%;核电60亿元,同比下降8.3%;风电124亿元,同比下降27.9%。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89.5%。
1-2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13亿元,同比增长37.6%。
注:
① 从2018年5月份开始,三次产业划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的通知》(国统设管函〔2018〕74号)调整,为保证数据可比,同期数据根据新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
② 本年新增火电装机统计口径包含应急调峰储备电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能质量是电力服务的“生命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环境的“硬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能源高质量发展。甘肃能源监管办以“强监管、补短板、促提升”为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提升全省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推动12398热线电能质量类投诉工单持续下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南方电网公司近日正式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南方电网公司近日正式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又是一年迎峰度夏季。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今夏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13次超过1亿千瓦。随着梅雨消散,副高北上,高温成为主导。气象部门预测,本周浙江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8#x2103;,意味着浙江电网进入常态化负荷过亿阶段,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时刻。这几年,高温引发电力供应紧张,持
近年来,英国电力系统饱受可再生能源并网积压困扰,高峰时期超过770吉瓦新能源项目等待接网,这一数字远超英国目前60吉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提交并网申请到接入电网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6年,其中约有30%的装机需等待长达10年以上才能并网。并网积压问题导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为落实《佛山市推进电网投资倍增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计划(2025-2027年)》,加快推动电网建设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佛山市实际情况,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
近日获悉,上半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共开工建设35~500千伏电网工程88项,变电容量981.1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238.0千米;建成投运35~500千伏电网工程86项,变电容量884.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1954.1千米,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58%、57%,超额完成上半年电网建设任务。今年,山东电网有400余项35千伏及以
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各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
近日,随着220千伏北苑变电站开工建设,河北石家庄供电公司市区双“1+4”电网工程项目的9座变电站全部开工建设。近年来,石家庄市政府提出全力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这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需求。石家庄供电公司于2020年规划了市区双“1+4”电网工程项目,即在城市中心、四角布局建设5座220千伏变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提高四川省电网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加快全省电网规划建设,着力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
6月30日,广东电网公司“两个工程”同步移交试点工程——中山110千伏源和智能变电站投运。据了解,该工程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工程”)同步投运,该工程在电网建设第一环节建成数字电网,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同步移交生产运行,可有效提高建设、移交、维护、检修效率,避免电网工程
7月7日,山西省2025年首个迎峰度夏500千伏重点电网工程——介休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近日建成投运。据介绍,介休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500千伏变电站一座、容量200万千伏安,线路81.746公里,向南接入500千伏霍州变电站,向北与500千伏晋中变电站相连。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超67.8亿!上半年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超65.05亿!上半年220kV、330kV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33项,总投资规模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超67.8亿!上半年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894.92亿3项特高压!上半年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220kV、330kV电网工程40项,总
2025年1-6月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情况:一、发电设备产量根据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统计,2025年1-6月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15313.3万千瓦,同比增长67.0%。水电机组:795.5万千瓦,同比增长26.4%。其中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687.3万千瓦,占水电机组产量的86.4%;单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下机组108.2万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省份2025年6月各类型电源规上发电量排名情况,包括总发电量、火力发电量、水力发电量、核能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1、总发电量2025年6月,规上总发电量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内蒙古681.3亿千瓦时、广东省591.4亿千瓦时、江苏省505.5亿千瓦时、四川省504.7亿千瓦时、山东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7月17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公布了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名单,由南方电网公司申报的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能源),是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能源领域唯一入选单位。据悉,可信数据空间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基于共识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0%。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分三大门类看,6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
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816亿元,同比增长6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平稳增长,电力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平稳增长。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增速比5月份放缓1.2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04万吨。1—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原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浙江省规上外贸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较5月同比增速高1.4个百分点。特别是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发布《联合声明》后,用电增速达2.2%,较会谈前回升2个百分点,外贸企业运行总体稳进向好。2025年,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对浙江外贸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国网浙江电力与浙江省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