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交通氢燃料电池汽车政策正文

探索氢燃料电池高端乘用车产业化!《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2022-04-11 09:27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关键词: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区块链。

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强化区块链底层平台研发,加强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物联网、能源电力等领域推广应用,高水平建设国家级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

(1)建设区块链应用场景。

加强技术和产业载体建设,打造若干个基于特定行业、特定场景,形成鲜明应用特色的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试验区。引导现有大数据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数据开放与共享试验区等产业载体,率先在园区内推进各类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稳定、安全的区块链环境,提供通用基础接入和增值能力。围绕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与计算、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跨链交互等共性技术开展攻关,以场景需求为牵引,推动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融合应用实现群体性技术突破。以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为切入点,加快推动区块链基础技术规范、信息系统通用测评规范、可信身份标准、数字货币、信创等方面的重点技术体系和产品等标准研制及推广应用。

(2)加快区块链推广应用。

拓展区块链的行业应用,在政务、社会治理、金融、社会民生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基于区块链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区块链与物联网融合,加强区块链技术在生产设备上的身份辨识可信、身份管理可信、设备的访问控制可信等工业安全方面的应用,建立机器、车间、企业之间的可信互联数字机制。推进工业企业内部与外部数据的互信共享,在个性化制造、库存削减、物流联运、风险管控、质量控制等方面加强业务协同,实现产业链信息流、物流、现金流、感知流“四流合一”,打破数据孤岛,打通工业大数据流动体系。

3.太赫兹。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强化太赫兹通信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太赫兹技术在工业控制、安防设备、无线通信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商业应用。

(1)前瞻布局科技攻关。

加强前瞻性部署,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支持,推动企业、高校、政府等共同组建技术联盟,围绕太赫兹研发与产业化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如高功率辐射源、高灵敏度探测器、核心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关键组件和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协调各方资源协同攻关,寻求差异化突破。

(2)加快促进产业化应用。

引导制订科学合理的太赫兹产业布局规划,选择在广州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条件、最能够取得率先突破的细分应用领域如基础科学研究、材料无损检测、质量检测、安全检查等优先发展。开展区域合作,以产业链、价值链为纽带,通过上下游配套合作,共建区域性产业集聚区,推行“资本+股权”“资源+项目”“资产+政策”等产业模式,推动太赫兹产业加快发展。

4.天然气水合物。

稳步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开发和产业化,支持建设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州深海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

(1)推进可燃冰勘查开发。

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模式,加快开展可燃冰资源调查评价,摸清资源量和开发利用潜力。组织力量研究全面涵盖陆域和海域的可燃冰勘查、开采、采出气预处理、海上储运及终端应用等行业技术规范,尽快出台相关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研究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等以独资、参股、合作、提供专业服务等方式参与投资开发可燃冰资源的具体办法。

(2)提升可燃冰开采技术水平。

加强开采技术科技攻关,开展降压法、加热法、化学抑制剂法和二氧化碳置换法等开采技术研究。推动钻井、完井、固井以及水平井、压裂等关键施工技术研发,提升采出气体收集、预处理、海上储运、终端接收应用技术,形成相对完整的可燃冰开采施工及储运技术体系。积极推进可燃冰开采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全面提升可燃冰开采的设备技术水平。

5.纳米科技。

依托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纳米智能技术园、纳米生命与健康技术科技园等产业平台,加快建设纳米产业的创新中心、中试基地、试验场景,努力建成中国纳米谷。

(1)推动在材料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发展纳米氧化钛、介孔氧化硅等无机纳米粉体(颗粒)材料,作为各种不同用途的着色染料。促进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替代金属材料,用于发动机齿轮、油过滤器等汽车结构件。发展窄分布超细微纳米纤维织物,用于各类过滤、防护产品。发展纳米级别的陶瓷纤维、二氧化硅纤维用于各类高强、阻燃、高温隔热需求场合的新型复合材料。发展纳米功能塑料和纳米功能涂层,推动海洋重防腐、长效防污、减阻、抗粘、超硬、防覆冰、环保等功能的海洋领域特种涂层涂料的研制。

(2)推动在环保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促进纳米材料和技术在空气污染控制、水质控制、土壤污染控制等领域的开发应用,通过催化、吸附等方式实现无二次污染的常温净化。发展高效吸附剂、催化剂、絮凝剂和多功能膜等纳米材料,以及以微纳米气泡为代表的先进纳米技术和联用技术,推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体的高效低成本治理。发展特殊结构与形貌的纳米材料用于研发自然水体或工业废水中低浓度抗生素、农药和重金属等的新型快速检测方法,实现土壤污染物的分离、检测和甄别。

(3)推动在信息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开发与现有集成电路中硅基工艺相结合的新型纳米材料、低功耗柔性器件以及新型纳米光电器件和传感器件。加快石墨烯、氧化锡、黑磷等新型低维晶体材料研发,开发高性能及安全环保的纳米抛光材料、电子浆料和电子墨水等产品。发展纳米纤维能量转换器、高灵敏度可穿戴纳米压电传感检测系统、智能电子皮肤、织物传感器、弹性织物电路和柔性织物天线等纳米技术产品。研发新型光电转换机制的纳米级像素成像芯片,推动摄影、摄像、高分辨X射线衍射成像等设备性能进步。

(4)推动在生物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推动纳米技术在组织修复与替代材料、诊断与治疗、基因与细胞等方向的研发和推广,发展具有组织诱导功能的纳米医学材料,用于新型器官三维(3D)打印、新型组织工程和新一代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制能够穿过生物屏障并进入病灶组织或疾病细胞的功能化靶向纳米载体材料和纳米机器人。发展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新技术,改善药物溶解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发展纳米辅助基因快速测序、纳米颗粒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和调控机体免疫反应等技术推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

四、构筑“123+N”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

立足广州市城市空间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基础,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努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城、多节点”的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图1.png

图1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图

(一)一核。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串联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黄花岗科技园、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充分发挥大院大所集中、人才资源集中、科技和金融服务机构集中的优势,着力提升创新要素集聚策源功能、辐射带动功能和产业服务功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核心区。

1.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开放合作先行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制度创新试验田。依托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重大创新平台,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应用创新示范,建设创新型数字经济总部优势集群。充分发挥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势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作用,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创意以及各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等新型国际化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

2.广州国际生物岛。

加快推进以广州实验室、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中以、中英等生物产业国际合作,加快引进高水平生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善产业创新发展生态,聚焦国际化高端人才与尖端项目,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打造国际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高地。

3.天河智慧城。

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圈,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工业软件、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信创应用等领域,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软件产业先导区。推动现代都市工业发展,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卫星及应用、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领域发展壮大。依托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等平台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联合研发创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引领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广州科技创新轴的关键节点。

4.黄花岗科技园。

以健康医疗、5G、互联网及软件服务、新一代地理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建设创业企业的孵化器或加速器、国际人才创新工场和海外高端人才成果转化基地,逐步形成涵盖项目发现、团队构建、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后续支撑等的全链条创业生态系统,打造科技服务和科技金融、“互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区。

5.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

围绕中山大学及周边众多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单位,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引进移动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识别、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纳米级芯片、基因工程、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区。

(二)两带。

1.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

充分发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带动作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智能检测、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布局智造合作区、科技合作园、研发创意产业园等重大战略发展平台,联合共建若干产业链条完备、辐射带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

2.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

链接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南站科技服务区、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等产业平台,充分发挥沟通粤港澳、联系泛珠三角腹地的交通枢纽功能,争取香港纳米技术及先进材料、资讯及通讯技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等研发中心落户。大力发展智能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海洋工程、下一代互联网、高端医疗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

(三)三城。

1.南沙科学城。

依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联动协同发展区建设,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生物等领域,共建共享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构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建设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构建海洋科学与工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教融合生态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全球开放合作枢纽,与港澳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2.中新广州知识城。

聚焦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等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和区域协同创新,打造世界级知识经济新标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科教服务与数字创意、智能制造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引导培育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场。

3.广州科学城。

以“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辐射带动”为导向,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平板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创新产业集群,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和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一批产业急需的“卡脖子”和“短板”技术,建成若干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重大工程设施基础平台。联合顶级科研院所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布局一批高水平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建成国际一流的中国智造中心。

(四)多节点。

立足各地产业优势和功能特色,推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在白云、荔湾、花都和从化等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医药健康、智能汽车、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特色园区基地建设,培育新增长点,实现产业协同互补、集聚集群集约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百花齐放”“群星争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平台。

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态梯次发展

(一)集群:支撑形成竞争新优势。

突出抓创新、强主体、拓开放、促融合,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生态,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有序联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梯次化、体系化发展格局。

1.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集群综合能级跃升。立足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集聚区作用,因地制宜、因业布局,培育壮大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成果推广、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提高产业集群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集群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技术应用推广。推动集群智能化发展,建立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示范平台,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建立一体化产业组织模式。建立产业链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模式。加快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融合,推动建立一批以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平台企业为主体的集群发展促进中心和联盟,构建创新和合作机制,引领促进集群主体创新创造。深化“放管服”、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促进集群创新要素跨区域、跨领域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

强化产业集群城市综合功能。推动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区、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建立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产城综合体,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2.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

建立新型生态架构。建设“开源平台+领军企业+行业应用”生态架构。发挥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的产业生态引领和带动辐射作用,促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产业链供应链互通,形成完整的产业上下游耦合关系,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

强化创新融合发展。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前沿技术、高端人才、资金等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充分发挥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联盟等组织的纽带作用,推动园区内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融合发展,建设产城良性互动的产业社区。

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引领带动集群企业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智慧物流、现代供应链、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孵化和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建设和拓展工程,开展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推动重大产品集成创新和实践应用。

(二)区域:辐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

发挥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综合优势,强化引领带动作用,增强外溢辐射功能,促进广州都市圈层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积极融入和推动国内大循环。

1.着力打造广州都市圈创新引擎。

强化广州佛山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合作,构建“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区域创新发展格局,重点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共建。充分发挥广州创新策源地优势,加强对肇庆、清远等地区的辐射带动,共促广州都市圈创新驱动发展。

2.引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

加强广深“双城联动、比翼双飞”,加强与港澳协同创新,探索同一科研机构在香港、广州两地设立“双中心”的创新合作模式,促进科研仪器设备通关便利、共用共享,推动港澳科技科研成果在广州落地转化。建立重点行业领域跨地区政产学研合作纽带,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和技术交流,与深圳、佛山、东莞、惠州、清远等地联合打造若干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3.深度融入全国创新发展大局。

推动与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等战略区域的产业合作和协同创新。支持开展深层次技术、生产、投资合作,构建更广范围的功能互补、梯度发展、协调共进的产业布局体系。

(三)国际:深化国际产业交流合作。

主动服务对外开放,推动创新资源和产业链全球布局,实现与国际先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1.开辟对外开放新空间。

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南沙自贸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双边特色产业合作园区,在产业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提升重点产业领域开放合作水平。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持新兴产业企业“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搭建企业“出海”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各类驻外机构、海外企业商会、国际行业协会等组织合作,建立海外市场投资信息搜集及人力资源、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与市场开拓。

2.构建外经外贸新格局。

抢抓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快提升对外贸易规模,巩固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基础,着力提高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支持优势领域龙头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升对外经贸效率,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空间。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开展专项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园区招商,创新招商模式,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3.拓展国际交流新渠道。

在生物、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技术交流、联合开放与项目合作,支持和鼓励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积极承担和参与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支持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行业国际标准、产品标准、技术规范,鼓励在境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高水平举办新兴产业领域国际知名博览会、展会、论坛,及时掌握国际产业发展和创新动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参与国际行业协会、产业创新联盟等跨国组织活动并担任管理职务,提升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加快产业发展向创新驱动和生态驱动转变,以产业发展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增强产业创新硬实力,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全链条生态支撑体系。

(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落户广州。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创新攻关。瞄准科技创新前沿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载体落户广州。

构建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促进高校高水平建设,重点推动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按照“教育+科技+产业”模式,加快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供给质量。

建设全球顶级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在数字生命、材料、数学等领域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批新型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和科研攻关,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吸引海内外顶尖实验室、研究所、高校、跨国公司来广州设立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二)优化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大力推行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引导龙头企业设立知识产权布局设计中心,培育一批专业化、品牌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鼓励在数字创意、软件等领域搭建知识资产的确权、评估、质押、流转体系,积极开发知识产权投贷、投保、投债联动等新金融产品,推动知识产权股权化、证券化。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支持在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南沙等区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完善科研收入分配和激励政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支持建设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搭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国家级技术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加强与国际技术转移机构的深度合作,吸引全球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广州落地转化。

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支持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争取国际、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通过创新券等形式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

(三)完善产业人才供给体系。

增强高层次人才支撑。推广“人才+技术+项目+社会资本”战略合作方式,培育中高端人才。依托示范应用项目,鼓励校企合作,引导职业学校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引领产业创新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队伍。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提升企业家话语权,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凝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的新机制。

创新人才激励和评级机制。探索科研项目全球悬赏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探索建立符合新技术与新产业发展规律要求的多要素评价体系,开展高层次、急需人才直聘试点,完善青年人才“举荐制”。

(四)创新财税金融支持体系。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牵引作用。发挥好广州市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基金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直接补助等方式,合力保障企业融资需求。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丰富并购融资和创业投资方式。引导银行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设立专门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适当提高科技信贷风险容忍度,建立相适应的准入标准和授信审批机制。探索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模式和政银合作信用贷款试点。

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扩大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规模,鼓励开发高收益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金融产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储备、改制、辅导和培训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到新三板或本市区域性股权交易所注册挂牌。

(五)建立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构建企业主导、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在重点产业领域建立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

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建设一批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

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氛围。拓展创客发展空间,支持各类开放式创客创业基地、应用孵化平台等建设。培育壮大创客群体,实施创客培养项目资助计划。搭建多层次创客服务平台,鼓励开展创客辅导、融资、软硬件开源共享、产品推广等全过程服务。

(六)完善产业环境支撑体系。

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审批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准入限制,修订阻碍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提供法治保障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放管结合,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

放宽产业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原则,取消不必要的行业门槛限制。建立适应新经济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要求的标准动态调整和快速响应机制,对处于研发阶段、缺乏成熟标准或不适应既有监管体系的产业,研究科学有效的监管方法。

七、健全规划实施的统筹机制

充分发挥本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领作用,全面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持续健全保障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确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实施“链长制”,加强组织协调。

完善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在分管发展改革工作的副市长领导下,统筹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组织各区、各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建立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制定重点领域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市区两级协同推进机制,各区结合实际制订具体落实措施,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序落实。

(二)优化供地方式,强化用地保障。

加大土地资源供应力度,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园区土地供应,推动建成一批集聚度高、关联性强、带动效应好的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机制,各区结合实际情况推广“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产业用地供应方式,降低优质产业项目的土地成本,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加大创新型产业用房供给,允许符合条件的存量普通工业用地按程序申请建设创新型产业用房,实行创新型产业用房租金优惠。

(三)加强调度监测,落实评估考核。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监测分析。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规划实施过程中遇有宏观经济形势重大变化、科技创新重大新态势或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并及时提出规划调整方案,保障规划灵活有效实施。建立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和督导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分解落实到各区和各部门,加强督促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料电池汽车查看更多>氢燃料电池汽车查看更多>氢燃料电池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