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国家能源局何洋:煤电仍将是我国主要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

2022-04-12 17:37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刘泊静关键词:煤电火电灵活性改造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积极有力应对电力供需新形势

——访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报”作者:刘泊静)

观点提要

◆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非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要进一步强化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进一步完善电力供需平衡预警机制。

◆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煤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

◆加快建设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特高压外送通道,提升输电通道稳定安全可靠能力,加强送受两端协调,保障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消纳。

2021年,面对我国电力需求增长旺盛、用电峰谷差持续扩大、区域性时段性电力供需偏紧等挑战,我国持续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

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计如何?为进一步提升电力保供能力,国家能源局将在新一年重点开展哪些工作?将如何把握和应对“双碳”进程给电力供应保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近日,中能传媒记者就上述问题独家专访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

中能传媒: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计如何?

何洋:截至2021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约23.8亿千瓦。其中,水、核、风、光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超过一半。预计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其中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超过1.1亿千瓦,到2022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将达到26亿千瓦左右。

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全球领先,电力需求增速达到10.3%,电量增量超过全球用电量增量的一半,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3万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全国经济稳中向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可能较去年有所降低。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7~8.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总体来看,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偏紧、电量相对充裕,非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华东、华中等部分地区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高峰用电时段可能存在用电紧张。

中能传媒:为进一步提升电力保供能力,电力司将在新一年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何洋:新形势下,我国发用电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发电装机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提高,占比达到44%左右,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新能源出力并不稳定,例如夜间光伏无法出力,高温无风天气风机出力大幅降低;用电结构中取暖、制冷负荷增长较快,大城市中空调负荷占比已近半,冬季负荷受气温影响较为显著。发用电端的不稳定性,给电力供需平衡带来巨大挑战。相应的,电力供需形势也呈现电量供应总体充裕、电力高峰时段紧张的特征。高峰时段负荷持续时间短,全年3%以上的尖峰负荷持续仅十几小时或几十个小时,电量占比不足1%。面对电力供需新形势,电力司在新一年将重点开展以下3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在新形势下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本地各类支撑性保障电源建设,以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积极推进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共同支撑负荷中心用电需求。加强煤电机组运行维护和电煤供应保障,确保高峰负荷时段稳发满发。鼓励因地因网制宜建设储能设施,应对尖峰负荷需求。进一步强化细化用电需求侧响应,推动加快形成保障电力系统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二是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加快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前期工作,结合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开发,统筹推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相关工作。落实跨省跨区输电工程调度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输电通道前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用电高峰时段,进一步做好电力优化调度,加大跨省跨区临时支援力度。

三是进一步完善电力供需平衡预警机制。动态跟踪各地区电力需求发展情况,定期分析电力需求发展形势,滚动评估电力需求增长与电力保障措施适应性。适时发布电力供需平衡预警等级,针对不同预警等级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指导各地做好负荷侧响应有关工作,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用户合理避开负荷高峰时段,缓解用电矛盾。

中能传媒:“十四五”期间将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大电网的大范围资源配置优势,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运行统筹协调?

何洋: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需求逆向分布,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跨区跨省电力通道建设,“十五”“十一五”期间,逐步形成北、中、南3个通道,整体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基本格局,2021年底,我国“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2.8亿千瓦,建成特高压工程30项,其中直流17项、交流13项,形成了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良好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一是要优化调整部分存量通道电力流。着眼长远,坚持电力流向服从一次能源资源的合理流向,按照优先就地平衡,然后就近消纳,最后跨省区优化配置的次序,兼顾各地区电力电量平衡、电源及负荷特点和不同电网的承受能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市场化方式逐步推动存量电力流优化工作。二是提升存量通道利用效率和输送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重点存量输电通道送受端电网配套工程建设,推进配套电源投产,优化配套电源结构,着力提升存量输电通道利用效率和新能源电量占比。三是统筹布局新增跨省跨区输电通道。科学研判负荷中心用电趋势,结合大型风光电基地开发消纳需要,按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开发模式,科学规划布局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外受电规模。按照“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原则,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

中能传媒: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将如何把握和应对未来电力供应保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何洋:“十四五”我国经济仍将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用电负荷和用电量还将继续增长。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煤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主要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此外,电力系统作为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平台,其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将愈发凸显。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系列讲话精神,加快推动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

一方面,继续推动煤电清洁高效转型升级。积极推广先进煤电技术,大力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优化提升存量煤电机组潜力,增加系统调节能力。以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依托,优先采取扩能升级改造方式,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逐步有序淘汰落后机组,持续推动煤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电力充足供应。

另一方面,加快提高电力系统适应性。持续推动电源结构和性能优化调整,助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服务占比不断提升的绿色清洁能源。积极优化新能源并网特性,增加新能源的系统支撑和调节能力。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不断优化完善主干网架,强化配电网支撑保障能力,推进坚强局部电网建设,全面提升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水平。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加快电力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构建高效智能的调度运行体系,让电力系统变得更加灵活智能。持续提升负荷侧友好互动水平,加快布局充电基础设施,培育综合智慧用电模式,充分挖掘负荷侧响应潜力,推动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从发输配用全环节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原标题:国家能源局电力司谈持续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查看更多>火电灵活性改造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