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实现电力系统的脱碳很关键。一方面,需要大力推进“绿电”对“碳电”的替代;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碳电”的革新升级,持续降低其生产单位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灵活调节能力,促进电网安全保供。
增容挖潜,当好保供“压舱石”
2021年7月,浙江电网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突破1亿千瓦,最高达到10022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需求保持高位增长态势。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省外清洁能源逐渐“惜售”,而新增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受天气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电力系统转型面临着保供与低碳的双重压力。
针对上述问题,“碳电”需要充分发挥其稳定可控的优势,深入挖掘供电潜力。“碳电”机组基于安全考虑,设计的最大出力相比核定的额定发电容量有一定的裕度。因此可对“碳电”机组进行增容改造,通过提高汽轮机通流能力和蒸汽参数,挖掘辅机的富余容量,突破“碳电”机组的最大供电能力。
为保证机组的运行安全,还需对增容后机组开展一系列试验,例如出力能力验证试验、发电机温升试验、发电机进相试验、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试验等,全面检测“碳电”机组增容后的出力能力、设备运行健康状况以及适应电网的调节性能。截至2022年3月底,浙江电网燃煤机组已完成增容提效改造47台,总计为电网增加1975兆瓦容量。
除增容改造外,还可通过优化燃烧、检修和消缺等策略提升“碳电”机组的供电潜力。在燃烧策略上,加强机组的运行管理和燃料调配,在负荷需求高峰时,通过调配、燃用高热值的煤种使机组“吃得好”、“产得高”。在检修和消缺策略上,根据机组的检修周期和故障缺陷等级,结合电网负荷预测,合理安排机组检修消缺计划,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同时,做到“应修尽修、修必修好”,深入挖掘发电潜力,提升发用电平衡水平。
以浙江为例,浙江省能监办、国网浙江电力建立了“碳电”机组保供工作机制,开展提升全省电力保供能力的护网保供专项行动,通过现场专项检查,助力“碳电”机组进行燃烧、检修等策略优化。2021年9月至11月,该项行动的实施有效挖掘了相关机组供电潜力,增加供电负荷150万千瓦以上,保障了浙江电网供电安全。
降碳提效,减碳进行时
“碳电”在保供的同时需兼顾低碳,这就需要通过对相关机组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减碳措施。
国网浙江电力联合各发电企业开发了“火电机组节能减碳分析平台”“火电机组节能减排与烟气排放数据平台”,开展煤电机组能效和碳排放动态监测,推进碳排放分析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实现浙江煤电碳排放因子动态分析。
提高能源利用率是针对“碳电”机组提效减碳的常见措施之一。“碳电”机组变频改造、供热改造等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变频改造是指在机组辅机上加装变频器调速控制出力,使辅机始终运行在最高效率点,节约用能。供热改造可通过抽汽供热方式向周边的热用户提供热能,既可避免多余的蒸汽在机组内发生能耗损失,又可替代周边效率低下的燃煤小锅炉进行供热,提升工业企业的经济性,降低工业园区二氧化碳及污染物的排放。
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2年至2021年,经过改造,浙江省“碳电”机组每度电的碳排放量累计下降37.10克。以2021年全省“碳电”发电量3035亿千瓦时计算,一年减排二氧化碳1126万吨,节能减碳效果显著。
参与深度调峰,灵活新业态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能源供求格局和结构发生变化,用电峰谷差不断拉大。2016年,浙江电网年最大峰谷差为2257万千瓦,2021年最大峰谷差达到3450.3万千瓦,年均增长率达8.9%,电网调峰面临挑战。
由于新能源发电的强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电力系统源荷特性呈现高度概率化、运行场景多样化特征。在需全额消纳清洁能源及储能容量有限的背景下,针对电网调峰问题,需要大容量出力稳定且实时可控的电力能源深度参与,“碳电”成为首选。
“碳电”主要是通过开展灵活性改造,挖掘深度调峰和快速响应能力,做到“随时上得去,随时下得来”。实现在“绿电”大容量并网时,“碳电”降低出力,为“绿电”让路;在“绿电”出力不足时,“碳电”全面发力,保证电力供应。
增容改造提高了“碳电”“上得去”的上限,但在“下得来”方面,“碳电”机组仍有一定的限制。
由于“碳电”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生产电力,若要减少出力需减少燃料的投入。为了保证燃烧的稳定性,燃料的投入减少有一定下限,如同煤气灶台关火,若关得太小,火苗容易熄灭。
为兼顾燃烧稳定性及电网调节需求,国网浙江电科院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动态加稳态试验,全面验证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的方法,确定机组不助燃最低稳燃出力。
截至目前,浙江电网63台300兆瓦及以上的“碳电”机组已完成深度调峰至40%额定容量的改造。经验证,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电网运行和相关标准的要求。改造在未对机组进行大规模技改投资的情况下,为浙江电网增加了近4000兆瓦调峰容量,相当于天荒坪和长龙山两座抽水蓄能电站的总容量,大幅提高了浙江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此外,浙江也在对不同容量、不同类型的机组深度调峰至30%额定容量进行研究探索,未来有望做到挖掘更大的调峰容量。
随着能源替代战略逐步调整、辅助服务市场机制逐渐完善以及二次再热、掺烧生物质、耦合储能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碳电”技术不断涌现,“碳电”将进一步挖掘自身电力价值。在获得新发展机遇的同时,“碳电”的变革与升级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助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镇北营子村房屋白墙灰瓦,道路干净宽阔。村北就是角山长城。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登长城、参观村史馆、品农家饭、采摘大樱桃。4月25日,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孟姜镇供电所所长孟令楠和员工徐东泽、曹洪利来到北营子村,检查为该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并义务为民宿、餐馆等用电量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4月29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征求公众意见的公示。文件提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占年发电量的比例应在50%以上,鼓励通过储能等方式优化涉网安全与电网友好性。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未达到要求时,调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感谢你们专门上门来解释我们这个月电费电量异常的问题。”4月29日讷河市克山农场客户因为新增了一台空调,感觉本月的用电量异常,网格员收到信息后,带着客户每月电费清单到客户家中面对面解答异常情况。为精准分析客户用电诉求,提升办电便利度,优化办电体验,讷河市供电公司以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浙江政企抱团形成合力,既应对短期问题,也谋划长期转型。作为经济“血脉”的电力系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在“世界超市”义乌,当地供电公司通过电力数据每日监测企业生产动态,结合企业对美依赖度形成多维分析模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9%,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每10台有4台“广东造”典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10%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近日,江苏省副省长方伟走访天合光能,就稳外贸工作及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调研。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陪同调研并汇报有关情况。方伟详细了解天合光能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及国际市场拓展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当了解到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兰州项目”)电解槽成功吊装并精准就位。这一重大工程进展标志着兰州项目正式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为项目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兰州项目预期6月30日启动试运行,投产后将为区域能源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为确保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4月28日上午,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华润电力分散式风电场项目顺利开工,挖机轰鸣声与海浪声交织,海滨工地上“钢铁蓝”与“生态绿”交融的画卷缓缓铺开。湛江钢铁与华润电力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大型分散式风电项目,首次在钢铁厂区应用抗台风海上风机,实现“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新模式。通过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2025年一季度会议陆续召开,部署了二季度重点工作。整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把握生产经营改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