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演讲文字实录:
非常高兴参加今年的道达尔中国科学论坛,因为疫情的原因,虽然我们不能见面,但是还能在网上跟大家做交流。当然网络技术跟其他任何技术一样,有利就有弊,个人觉得这种网上交流效果肯定没有面对面的好。像我今天本来是做了一个很长的、很大的一个横轴的画像,像一张《清明上河图》,想把风电的起源、今生和未来发展,以一张长图的形式给展现出来,但今天在网上播放,可能这个效果就不是那么好了。
言归正传,今天我想谈谈风电从最早利用风车提水、磨面,到现在发展出最大的16兆瓦的风电机组的过程中,风电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以及未来它将走向何方?
谈到风电技术进化和发展方向。首先要强调的是,风电首先也是一种技术。我最近在琢磨从什么角度来谈风电技术的发展,突然想到,首先应该对技术的本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前两年读了一本书叫《技术的本质》,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我想要按照这本书的对技术的本质的定义,来谈谈风电的起源、今生和未来的走向。
这本书我真的推荐大家去好好读一读,而且我认为所有的做工程师,所有的搞研发的技术人员,都应该去读一读这本书。读了之后你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会有很深的体会,我觉得对未来我们的技术创新工作会有很大的启发。
找到这本书之前,很多年我一直很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什么是技术的?它本质到底是什么?人类怎么就能发明了这些技术?
从最早我们用钻木取火,这也是一种技术,从人类能利用火,到现在的原子弹、核电站;从最早的海盗利用帆船的海盗船,到现在美国的阿帕奇直升机,这么先进,人类怎么就能把技术从一个简单,逐步发展到这么复杂的一个系统?
那么技术是什么呢?
一个装置,一台电视机,一个柴油发动机它也是个技术;化工的一个过程,炼钢炼油这种化学工程也是个技术;甚至一个算法,比如现在我们人工智能很多算法,它也是一种技术,这都是技术的表现形式。
技术肯定是为了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技术到底本质上是什么?我觉得这本书上对技术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定义。
首先,技术的本质是对自然现象的有目的的编程;第二,任何技术都是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组合;然后,为了解决新技术带来新问题和新需求,会进一步导致新的更多的技术的出现。如果一个国家如果想引领先进技术发展,需要的不是投资更多的工业园或者含糊的培养所谓的“创新”,现在我们天天讲创新,不讲创新都没法讲话,创新无所不在,但其实很多所谓的“创新”都是无本之源,所以作者说要想在技术上领先,需要建立基础学科,而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
上面这四段话都来自《技术的本质》这本书,听起来可能比较抽象,所以我就尝试按照这本书的逻辑,谈谈风电的整个发展的过程。
最早对风能利用的起源,应该说是公元前3000年,在埃及壁画中就出现了最早的帆船,就像《技术的本质》作者布莱恩·阿瑟所定义的,“技术的起源都是对现象的应用,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
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看,想想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很多技术,无外乎都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应用。
举个例子,比如说汽车,它利用什么现象?
第一,它利用现象就是说汽油、柴油这种化学物质,它燃烧可以产生热,可以产生能量,可以驱动发动机旋转。所以这个是化学物质燃烧可以带来能量,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人们利用这个现象发明了发动机、柴油机、汽油机作为动力。
第二,汽车还利用什么现象?就是轮子。这种圆形的轮子,它滚动起来的摩擦力比较小,利用这个现象发明了轮子。在轮子的基础上结合发动机,我们就有了汽车。
还有很多技术,比如说在医学方面,其实更明显。很多技术也是源于现象。比如人类感染细菌之后就会危及生命的危险,后来为什么我们不怕感染了,就因为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是怎么发现的呢?就是因为弗莱明在1928年,他发现在青霉素菌周围的培养皿旁边没有葡萄球菌的生长,它形成了一个无菌圈,所以他发现青霉素菌是可以消灭葡萄球菌这样的细菌的,所以发明了青霉素,挽救了成千上亿的人的生命。还有 X光机, 是因为伦琴发现了X射线具有穿透性的现象,X光机发明之后可用于医学的检查,人们骨折都拍X光片,所有的技术它的起源都是对现象的利用。
风电行业也是一样。风电起源就是因为风可以有力量,有能量,吹在物体上可以产生力。最早的人类利用风,就是帆船,帆船沿着它的技术路径在不断的发展,帆船也越来越复杂,原来可能单帆,后来风帆的数量越来越多,还可以控制航向,可以提高速度。
古巴比伦、中国和希腊早期就出现了风车,利用风的力量,实现磨面、提水,主要在农业上应用,这是最早的人类对“风可以产生力”这样的自然现象,利用这种现象发明了帆船、风车。
但一直到了1888年,美国的查尔斯·布鲁斯,才发明了第一台用风力的发电机。这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只有12千瓦,但是它的叶轮直径却有17米长,叶片是由144个松木制作成,这还是一种阻力性风机,然后风吹到上就旋转,然后产生电能。这台风机运行了20年。现在大家都知道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寿命都是20年,其实这20年我认为不是科学计算出来,说20年最有经济性,可能真是由于当时第一台风机运行了20年,所以从那以后我们设计风机的时候,现在都假定设计寿命按20年设计,它疲劳寿命以二十年来。这个故事就像过去的铁轨的尺寸为什么这么宽?是因为当时火车是用马来拉的,正好是两个马的屁股之间的宽度,就是铁轨的宽度,所以我怀疑风电的20年寿命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来的,所以这是最早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风力发电机组。
从公元前1000年人类发明风车进行磨面、提水辅助农业生产,到1888年我们才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风力发电机组,用了3000年的时间。
为什么从磨面、农业的提水到风力发电机组,我们用了3000年的时间,这是什么原因?
这要回到刚才谈到的《技术的本质》里面布莱恩·阿瑟说的是:技术都是由原有技术基础上组合产生的。没有新的需求和新的技术加以组合,技术就无法进化。
我再举个例子,你比如说我们的战斗机要飞行,参与空战并夺取制空权,但是战斗机它由什么构成?大家可以想想:有发动机,有传控系统、飞控系统、雷达系统、电子系统,还有飞行员的生命支持等系统。每个系统中,比如发动机里面,它又有很多部件,它有供油的,有燃料的,然后有燃烧的,有喷气的,有各种的涡轮的这样的次级的部件,所以我们说,所有的技术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组合而成的。
我们说为什么过了3000年风的利用才从提水磨面走到了发电?是因为我们要研发出风力发电机组,除了利用风的技术,我们已经有了,我们靠叶轮可以产生旋转的动力,在磨面、提水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了,但是我们要研发出风力发电机组,必须得有电力的技术,没有电和发电的技术,我们也不可能组合出风力发电机组。
那大家看看我们发明了电又是什么时候?直到1752年,富兰克林放风筝把电引下来,才发现了电是具有能量的。到了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发电机,到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另外,爱迪生跟特斯拉关于交直流打架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看《光电帝国》这本书,还有电影。
到了1752年到1879年才发现了电,那电这项技术是怎样发明的?也是因为人类发现了切割磁力线可以产生电这样的现象,从摩擦生电的现象逐步发展出发电机,电灯等,构建起我们整个电力系统。所以说这是为什么说到了1888年我们才有了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它也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组合而成的,这也符合布莱恩·阿瑟的对技术定义——技术都是组合而成的观点。
这台风力发电机组它组合了叶轮,风电的叶轮它可以风的情况下产生力;然后它组合了发电机,发电机又是利用了切割磁力线会产生电这样的现象,叶轮是因为风吹到叶轮上会产生力推动它旋转这样的现象。两个现象然后发明了叶轮技术和发电机的技术组合到一块,产生了风力发电的技术,所以说“原有技术组合产生了新的技术。”
到了1901年后,虽然我们在1888年就发明了风力发电的技术,出现了第一台风力发电机组,但是整个二十世纪前五六十年,基本上风力发电的发展还是非常缓慢,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时期,人类发现了石油,然后还有特斯拉的交流发电系统,可以集中供电,用煤和燃油发电可能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经济性更好和更便宜,导致对风力发电这种技术就没有需求。
所以说需求是推动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因为技术是实现人类目的这种手段,风力发电虽然能满足人类对电力的需求,但是因为我们有石油,有煤炭这样的发电技术,比风电更经济,更可靠,更容易获得,所以风力发电技术就没有发展起来。
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丹麦发明了现代意义上叫“丹麦式结构”的风力发电机组,就是一个塔筒,三个叶轮,然后驱动发电机旋转,就是我这个图上的第一台现代风电机组结构的雏形,从1942年这样的结构形式发明之后,就已经演化成现在的风力发电机的主流形式,即三个叶轮、高塔筒、水平轴,这个形式也是最经济、最有发展优势的。
1942年发明之后,它发展得还是比较缓慢,为什么没发展起来?还是因为需求。
到了1973年,发生了第一次全球的能源危机,这时候为了摆脱能源危机,实现能源安全,美国能源部和NASA太空署合作,开始研究更先进的风力发电机组,这时候他们把航空航天的技术又组合进来了。刚才也说了,技术任何技术都原有技术组合,这时候NASA把它的航空领域的气动翼型的设计引入了风电叶片的设计中。现在,我们所有的叶片的供应商都有拥有自研的气动翼型的专利设计,因为气动设计原来是阻力性,现在变成了升力性,因为它有翼型,它的效率就更高,同样风速下产生的能量就更大,风电就可更经济。风力发电机组在1981年取得了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是因为我们把航空航天技术组合进来,利用了航空航天技术的翼型的优势和先进性。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个阶段是什么?是IT技术的飞快的发展, CAD/CAE这种工程仿真、模拟分析的技术,这些技术原来也是用在航天航空领域,只有航空航天领域才用得起这种先进的技术。但是因为IT技术的进步,IT计算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计算机成本的大幅的下降,使我们有了经济性,有能力把这种CAD/CAE技术也用在风电行业,到后来开发了更先进的多体动力学分析的软件,使我们的风力发电机组现在设计到了一个数值仿真的阶段,也就是说我们能通过这个理论的分析,使我们的翼型设计更准确,使我们的设备的设计更精细化,而且使我们设计的风电机组更高效,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到了2000年左右,CFD这种流体分析技术也产生了质的飞跃,各种商业化的CFD软件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这个软件使我们在开发风电场过程中,尤其是考虑到风电场尾流的影响,而且不同的地形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微观选址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讲过在起伏的这种复杂地形的时候,风电机组的微观选址,就是机组放在什么位置,可能差100米它的发电小时数能差100~200小时,所以CFD的分析技术的在我们风电行业的应用,使我们在微观选址方面也得到极大提高,使我们的风电场的开发更有效,效率更好,发电量更高。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和应用,当然,这些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首先也是在其他行业得到应用的,这得益于化工技术不断的发展。但直到1980年,第一批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叶片才开始生产,也就是说化工技术又开始组合进来,使现在我们叶片可以达到最长的107米。前两天我们在阳江的国家海上风电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刚对东方风电的一支103米的叶片进行了实验。如果没有化工技术,没有环氧树脂,没有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等技术的引入到风电行业,我们不可能做出这么大的叶片,风电的单机容量不可能增长,成本也不可能急剧的下降。
刚才我们讲到了化工技术被组合到风电行业,计算机IT技术它的仿真模拟被组合到风电行业,然后航空航天领域的翼型和设计技术组合进来。实际,我们在精密制造领域,比如大型的轴承,支撑我们充电可以越做越大,还有电气和工控设备,使我们的风电越来越智能化,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摩擦学与润滑技术在我们的风电齿轮箱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还有一些管理技术,如ISO9000、ISO14000这种质量管理技术加入到我们风电行业。
总之方方面面众多技术组合成就了今日风电的行业。
按这条路径思考,未来我们风电还有哪些方面发展呢?
最关键的是未来的风电肯定是要大型化,是我们主力的方向。刚才我讲了,现在国内海上风电10~11兆瓦的风电机组已经批量生产,13兆瓦的样机已下线,明年将有16兆瓦,后年可能有18兆瓦,就是20兆瓦级的风力发电机组还会下线。叶片肯定会在两三年之内可达到120米,这种大型化趋势就需要我们更多的技术组合进来。
比如说叶片,我们希望就是说碳纤维的成本能大幅下降,我也知道现在很多的企业在进行大丝数低模量碳纤维的扩产,当碳纤维成本降到100~80块钱每公斤的时候,碳纤维就可以在叶片得到广泛应用,叶片就可以做得更长、更大、更轻。还有一些热塑性材料,高分子材聚合物这些材料科学的进步融入到风电行业,会使我们风电的大型化产生天翻地覆的一个变化。
智能化技术,现在图像识别、无人机、数字孪生等等技术的应用,使我们风电的运营进行了改头换面,使我们能从故障性维修转为状态监测和预防性维修,使我们风机更智能。
未来氢、制氨,氢能相关的制备、运输和存储,可以解决我们风电的波动性问题,未来要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世界,波动性需要靠储能技术,那氢可能是未来最主要的一个方式。
还有未来我们新型基础数值模拟技术,比如现在我们中尺度模拟做得已经很准确了,但是微尺度,未来我们叶片越来越大,很多大型化之后,很多我们原来的动力学都发生了质的改变,比如说叶片更柔了,它的气弹问题需要更精细的模拟。微尺度的CFD模拟的技术,数字仿真技术,如果能取得突破,那会提高我们精细化的设计水平,使我们风电产生更进一步的飞跃。
总之,风电也是一种技术,它符合了布莱恩·阿瑟在他的《技术的本质》一书里所描述的:它是对风的现象的运用,组合了方方面面的技术,是其他行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风电行业的发展。所以说,只要其他技术能再进步,风电技术进步脚步就不会停止,风电的前景应该是无限的。
新的技术在未来与风电进行组合,技术会自己创造自己!而且风电行业自身努力之外,我们很多关键性性技术需要靠其他行业:化工行业、航空航天行业、计算机行业等理论去解决,尤其是基础研究与创新,是行业技术进步的关键。
我开头讲了,我们整天在说创新,但是创新是什么?应该更多的鼓励那些基础性的研究,不以商业化为目的的研究,去发现更多的现象,把现象总结成知识,总结成科学理论。最终,技术还是对现象应用,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
那我们怎么获得先进的技术,就要去发现更多的现象,技术发展今天很多我们凭经验,凭这个直觉可以利用的现象已经基本发现差不多了,但是很多现象是需要科学知识,需要科学工具去支持才能发现的,像量子、原子等技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发现这些现象,才能利用这些现象。
总之,市场的需求是推动技术的最根本的一个驱动力,因为我们现在要实现双碳目标,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我们要解决能源的安全问题,有这样的明确的市场需求,有各行各业的技术的进步,我们风电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谢谢大家。
点击http://fs.focusky.com.cn/uetfv/pvjp/index.html,查看高清交互式PPT。
来源:道达尔能源中国科学论坛
视频制作: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兴蓝风电发布严正声明:XE、XD、HE系列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该产品”)系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曾用名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哈电风能有限公司)独立研发并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对该产品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技术文档及相关成果拥有完全所有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企查查APP显示,4月11日,明阳天成智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瑞,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明阳智能全资持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在中际联合,有着独特的企业哲学。我们的工程师们秉持着“不接受‘差不多’”的文化理念,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测试都追求极致。他们深知,自己多付出一分努力,就能为客户多带来一份安全,这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好的产品首先需要好的设计,但严格的测试同样必不可少。这台被誉为“工业体检仪”的六自由
2025年3月24日,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海风全重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夏长亮院士,副主任罗安院士、高翔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欧阳晓平院士、王耀南院士、向锦武院士等19位委员,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湖南省
3月27日,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开展交流座谈,双方深入交流深远海风电项目合作有关事宜,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油工程执行副总裁张超,浙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戴豪波,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建根出席会议。张超表示,海油工
近日,阳光电源传动变频器在阳江某电机试验台项目中正式投产使用。作为目前国内功率等级最高的传动装备之一,该项目中的阳光传动变频器,最大运行功率可达100MVA。截至目前,这台“传动巨擎”已配合试验台完成四项型式试验及多项超速、过载实验,其卓越表现再次验证了阳光电源传动变频器的技术领先优势
为整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资源,构建全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26日上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0余家绿色能源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近300人出席大会。青岛市政府副市长、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专班牵头市领
为整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资源,构建全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26日上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0余家绿色能源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近300人出席大会。青岛市政府副市长、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专班牵头市领
团队对现役机组普遍存在的功率特性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风电机组偏航对风、桨距角、叶尖速比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机组控制优化技术研究,开发智能控制优化系统,有效提升机组发电效能。——国家电投能研院(上海成套院)风电技术中心尹凡夫2025年3月18日-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
关于举办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管理高级研修班(第二期)的通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目前,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积极响应,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
在广袤无垠的戈壁上,呼啸的狂风裹挟着沙尘奔涌而来,一台风电机组却在此刻格外引人注目。近日,全球首台1800V高压风电机组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稳稳伫立,将风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电。这台1800V高压风电机组的并网,不仅标志着中国风电企业在高压技术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更是成功掌握了“定义权”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2025年4月25日,南高齿2025风电客户日在蜀绣春深的成都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高质驭风,共创未来”为主题,南高齿集团携手风电整机厂商、风电开发商及行业专家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变革机遇与关税贸易壁垒加剧的双重背景,共商风电产业破局之道,探寻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发布中标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这也意味着电气风电贵州龙里基地自2024年3月开工日建设以来,累计中标订单总量突破1GW。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电气风电“十四五”在西南区域战略布局的成功,更为
近日,在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等政府高层见证下,金风科技在埃及首个风电项目——红海风能公司(RedSeaWindEnergy)苏伊士湾2号项目(下称:GOSII项目)全场并网,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为非洲已投运的最大单体风电项目,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投入商业运营,创造了埃及风电产业“加速度”。埃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2025年4月25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储能建设分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北京圆满召开。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副会长尹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主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服务宗旨、发展定位、工作方向和议事规则
秦海岩:贯彻落实“136号文件”,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件”),这是新形势下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
1月11日,2025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风电产业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800多人欢聚一堂,回顾过去一年的创新成果和高光时刻,畅谈中国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致敬那些为风电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发现美好,汇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一年一度的新春茶话会,已经成为
2025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京成功举行。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秘书长秦海岩做了近100分钟的主题演讲,其中,就国内风电行业面临的“内卷式”竞争和风机价格问题再次发表了观点。*注:综合自专家现场发言和演讲材料,未经本人审核。从2019年抢装之后,风
2025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回顾了2024年风电产业的创新成果与高光时刻,致敬所有为风电事业做出贡献的群体,并聚焦新形势下风电质量提升、有序竞争、国际化挑战机遇等热点话题。茶话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2024年中国风电新
汇聚全球智慧引领产业风向——风电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大会成功举办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
11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风能企业领导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后永杰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借着此次座谈会,分享智慧,碰撞思想,凝聚共识,集思广益,
在风机价格持续低迷,内卷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12家风电整机企业达成共识,联合签署《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呼吁企业自律,抵制低价恶性竞争。新起点,向新生截至今年10月,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成为我国风电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风电技术也从“跟跑”走向“
秦海岩:打破“技术锁定”,加快绿色电力燃料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在第二届中丹航运脱碳峰会上的发言当前,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终端用能电气化,电力来自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现实路径。而电力系统零碳化则是其他部门及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电力系
10月16日—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明阳智能携其创新场景解决方案等革新技术与方案亮相,尽显创新“风”采。其中,在10月17日的创新剧场发布会上,明阳智能展示了针对多种复杂应用场景的风电解决方案,方案涵盖了平原高切变、超低风速区域,沙戈荒大基地,东南沿海台风区域,海
10月16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继9月份闪耀亮相汉堡国际风能展后,中国中车风能“天团”以“碳世界、链未来”为主题,携“风电机组解决方案、风电部件产业链供应解决方案、风光氢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解决方案和亮点纷呈的技术演讲再次闪耀北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