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作者:曾鸣 许彦斌)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意见》特别指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
为什么需要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
推动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建设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
(1)能源电力是各类商品制造的基础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指各种商品将来都要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能源电力作为各类商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最重要基础支撑,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大市场,可以满足制造商在全国范围内寻求经济、安全、稳定、绿色的能源用于商品生产的需求。
(2)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是“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不同于一般商品,能源电力产品具备安全性要求高、公用事业属性突出、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框架下,建设能源大市场,打造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可以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为大规模间歇性、随机性新能源电力消纳以及煤电等传统电源定位转变与有序退出等难题的解决提供重要支撑。
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如何支撑“双碳”目标
推动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可以从四个方面推动能源电力工业转型升级,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1)推动实现横向多能互补。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市场,可以推动能源电力综合化转型,在供给侧有效整合风、光、水、天然气、煤炭等多类型能源资源;在需求侧整合电、热、冷、气等多类型能源需求,有效破除不同能源品类之间的壁垒,多能源协同运行、多类型能源需求转换替代等将成为可能,进而可为可再生能源的安全高效消纳提供多样化的灵活性资源。
(2)推动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市场,可以推动能源电力准中心化转型,加速基地与负荷中心之间及“大网-配网-微能网”之间的互联与互动,实现集中式新能源的广域调度优化决策、大电网与分布式微能网的双向互动以及分布式节点的协同自治,为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错峰输送和跨省跨区配置、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就地消纳提供重要支撑,有效改善能源生产和供应模式。
(3)提升能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一方面,可以在各类能源之间建立价值转换媒介和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联动机制,进而充分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强化能源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互动,充分反映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成本与价值,为可再生能源建设与运营的成本疏导及价值回收提供重要途径,保障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有序发展。
(4)推动商业模式与业态创新。建设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可以在满足用户能源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掘需求侧消纳绿色电力、节能增效管理以及购买绿色证书等多样化需求,推动包括虚拟电厂、负荷聚集商、储能电站等新型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发展,充分发挥和调动需求侧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与积极性,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消费端的结构占比,加速需求侧清洁化转型。
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贯彻《意见》、推进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处理好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能源三角形问题)。为建设好全国分层次统一的能源大市场,形成一个公开透明、规则明确、以市场经济规律运转、并兼顾“能源三角形问题”的市场机制,需要重点关注煤炭环节相关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需求侧资源开发及碳交易市场建设四个关键问题。
1、煤炭环节相关机制完善
完善煤炭环节相关机制,提升我国能源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是守住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底线的重中之重。
(1)完善控碳降碳顶层机制设计,在推进“双碳”“双控”工作的过程中,应以顶层设计为统领,在规范核算现阶段碳排放水平、能源消费总量与能耗强度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区域发展战略等因素,深入分析研究各地各行业的减碳降耗的痛点与潜力,依托顶层设计解决好地区之间、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之间的冲突与问题。
(2)完善煤电市场价格联动机制,在扩大煤炭优质产能的基础上,建立煤炭市场与电力市场之间的价格联动机制,及时开启价格浮动通道,确保各类能源价格“能上能下”,让价格及时反映生产成本和煤电市场供需关系,强化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互动,保障能源生产成本的及时疏导。
2、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
在“双碳”目标要求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将成为未来能源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发掘全社会对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需求,是保障可再生能源稳定可持续发展、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之一。
(1)完善省间市场衔接机制,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建立省内、省间两级市场协作机制,破除省间壁垒,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资源大规模、综合性的优化配置能力。
(2)完善能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衔接机制,鼓励虚拟电厂、用户聚合商等多元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依托日前、日内与实时市场中的调峰、调频等多样化辅助服务交易,提升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
(3)完善能量市场与能量衍生品市场联动机制,推动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绿色电力交易市场、绿证交易市场等,依托市场发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及其衍生品的价值,发掘需求侧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需求。
3、需求侧资源开发
当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已从能源战略高度将需求响应资源置于与供给侧资源同等甚至优先的地位,需求侧资源可通过对价格信号的响应实现削峰填谷、追踪可再生能源出力、为系统提供调频辅助服务等功能,进一步开发需求侧资源是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1)在消费模式方面,依托“云大物移智链”技术应用实现用户精准画像及市场潜在需求快速洞悉,通过提供个性化、创新性能源服务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推动能源消费向“能源、信息、服务”综合消费模式发展,不断丰富与拓展能源电力服务与消费模式。
(2)在机制建设方面,应加快电力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步伐,以需求侧用能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机理为指导,建立可反映电力供需情况的、可充分调动需求侧积极性的价格机制,充分激发需求侧资源潜力,实现电网建设成本压缩、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及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等多元化目标。
4、碳交易市场建设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等政策,标志着“配额制+电力交易+绿证交易+碳交易”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模式已经初步成型。未来,碳交易市场建设是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建设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1)开展“碳市场+”仿真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碳市场+”多元市场运作机理及相互关系,综合应用最优化算法、群智能算法等求解方法,研究碳、电、绿证等多元市场协同运行及智能求解仿真系统,揭示碳、电、绿证等多元市场的时空耦合机制与市场主体竞争合作机理。
(2)建立“碳市场+”衔接机制,以仿真研究为理论指导,推动“碳市场+”多元市场联动与勾连,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优化方面的作用,建立与完善碳交易、电力交易、绿证交易间的衔接机制,形成覆盖期货、中长期、现货的多时间尺度市场体系,充分还原碳产品的环保价值与经济价值。
(转自《中国电业与能源》杂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上网消纳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明确规定通过竞争性配置确定投资主体的上网消纳风电、光伏项目,不包括市场化并网项目和分布式新能源项目。此类项目上
从2016年底的4.23GW到2024年底的374.78GW,九年间,分布式光伏以876%的增长重写了行业价值,站在了能源转型的中心位置。然而,中坚力量必然承担着时代使命,特别是年初管理新政以及136号文的落地,推动分布式光伏迈向全面市场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新行业生态也必然倒逼着圈内企业重塑生存逻辑。在
为促进天津市新型储能健康发展,推动形成新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的良好格局,按照《天津市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津发改能源[2023]209号)文件要求,现将已在天津电力交易中心登记的独立共享储能企业信息公布如下,供天津市新能源企业参考。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5月15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与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疆渝”电力合作工作座谈会,双方通报了近年来“疆渝”电力合作情况和今后两地在电力、煤炭等领域合作的意见建议。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段向红,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刘欣宇,国网新疆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5月16日,四川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四川电网2025年厂网联席会暨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工作启动会。国网西南分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交易中心、25家发售电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四川能源监管办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安排部署了2025年电力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力助企解难推动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明确,按照“有电可用、电价不贵、服务更优”的原则,持续深化电价机制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争取陕武、金上直流送电优惠价格政策。研究出台重大节假日深谷电价机制,引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5月16日,四川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四川电网2025年厂网联席会暨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工作启动会。国网西南分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交易中心、25家发售电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四川能源监管办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安排部署了2025年电力市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工作目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重要决策部署,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
截至5月16日,依托全国大电网统一调控和大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国网西北、西南分部的支持下,西藏年内绿电交易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近年来,西藏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占比超过50%。年初以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按照“省内为主、省间为辅”原则积极组织绿电交易,全力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湖南电力市场建设,湖南能源监管办着力加快电力市场运行规则体系完善有关工作。根据工作安排,湖南能源监管办不断构建完善统一完备的“1+N”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将对照《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等国家政策要求,重点对湖南电力
5月12日至15日,南方电网公司外部董事曹培玺、宁福顺一行先后到阳江核电站、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和调度中心、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广东海上风电规划、电网运行和新能源消纳、电力现货市场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重庆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75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关于完善电力市场机制事项,答复文件提到,重庆市能源局配合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有关工作要求,组织印发了《重庆市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首次解决了工商业用户
5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展的首笔蒙西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正式执行,内蒙古大草原的风电和光伏电跨越1000千米送入京津地区电网。在华北能源监管局指导下,蒙西首次参与华北省间绿电交易,标志着蒙西正式融入省间绿电交易体系,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并不断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当地时间5月21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2025年世界氢能峰会上,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宣布,其在赤峰打造的绿色氢氨项目首期工程获得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下称“必维集团”)的可再生氨认证,这意味着远景在赤峰生产的绿色氢氨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该认证的绿氨产品。必维集团
2025年5月19-20日,菲律宾光伏及储能展(SolarStorageLivePhilippines2025)在马尼拉SMX会议中心圆满举办。作为菲律宾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专业展之一,本届展会汇聚众多全球清洁能源头部企业,共话绿色能源在东南亚的未来发展。安泰新能源亮相Hall11-K03展位,重点展示了多款适应台风、高盐雾等复杂
5月20日,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专题研讨会上,电网头条记者采访了南非电力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提纳格兰·尚玛甘。提纳格兰·尚玛甘认为,全球变暖加剧使得能源转型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变得既紧迫又必要。对南非而言,降低碳排放与保障能源安全同等重要。南非也面临可再生能
5月20日,国网冀北经研院撰写的一项案例《“承德绿动零碳先行”冀北地区争创零碳城市实践案例》入选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城市电网零碳发展”分论坛的国网宣传册,成为国网公司发布的十个代表性项目之一。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城市电网零碳发展”是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盛会上,由科林电气承建的“北庄智能微电网零碳示范村”项目凭借其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助力国网石家庄公司成功斩获中国能源行业“绿能星”乡村能源实践示范奖项。北庄村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78年前,一首《团结
2025年5月19-20日,TCLSolar携旗下多款N型光伏组件新品亮相菲律宾最大新能源盛会SolarStorageLivePhilippines2025!菲律宾地处日照充足的东南亚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全年太阳辐射量高达1500-2100kWh/m。当前,菲律宾整体光伏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轨道上,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风力发电作为主力可再生能源之一,正面临更高效率、更低运维成本的严苛要求。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控制环节——变桨系统中,传统铅酸电池、锂电池等储能设备因响应速度不足、低温性能衰减、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逐渐难以满足新型大功率风机的需求。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
作者:沈代兵1,2郝佳豪1,2宋衍昌1,2杨俊玲1张振涛1,3,4越云凯1,3,4单位:1.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大学;3.长沙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4.河北省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本文亮点:1、面向二氧化碳储能循环所需的大膨胀比宽负荷透平膨胀机研究还较少。2、针对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