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式中:CTotal为总的投资和运行成本;CInv,s、CInv,o分别为储能和其他新建系统设备的投资成本;COM,s、COM,o、COM分别为储能、其他系统新建设备和系统原有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CCT为弃新能源惩罚。
除了式(1)中常见目标函数的分项,也可以通过设计出一系列表征系统可靠性或弹性的指标,并组合构造出储能规划问题优化目标,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储能对系统可靠性/弹性提升作用。如在文献[27]中,即针对电力负荷以及非黑启动发电机组,设计出“可接入容量”指标,用以评估在极端场景下的系统可靠性,并以此作为规划目标之一,优化决策出对系统弹性提升最大的储能配置方案。文献[28]则是以用户避免电力中断的支付意愿为基准,设计出可靠性指标,并在储能优化配置问题的目标函数中加以考虑。
1.2.2 储能复杂运行约束对规划问题求解的影响
在规划问题中针对储能元件进行建模时,由于储能自身异于常规电源的特性,会对规划问题产生如下影响。
(1)储能设备具有电能的时序转移特性,可以实现新能源出力电量在时序上的转移变换。因此,需要在规划问题中嵌套运行模型,以综合考虑包含储能设备在内的多种元件的联合运行特性[29]。然而储能及其他机组的运行约束,特别是储能荷电状态与充放电功率时序耦合约束等复杂约束的引入,会导致规划问题的维度扩大,模型复杂度大为增加。
(2)储能设备可以持续存储电量,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套利”,即将发电成本低时段的电量转到发电成本高的时段。从这个角度分析,规划建设的储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行费用。因此,可以在目标函数中综合考虑投资和运行成本,以选取相应的最优方案实现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此时投资决策和运行优化耦合关系会愈发紧密,使模型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3)如果在规划问题中,将储能装置的投建变量设为整数变量,且其运行时的充放电状态由0-1变量表征,则会在储能最大充放电功率约束中引入非线性项,从而改变规划问题混合整数线性问题的性质[30],使模型求解难度增加。
综上可知,储能在电力系统规划问题中的引入使得规划模型更加复杂,针对性地更新和改进现有求解方法,进一步提出新的优化模型及框架,极具必要性。通过对一系列文献综述与归纳,本文提炼的大规模储能规划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大规模储能规划框架
Fig.1 Framework of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planning
2 大规模储能源侧/网侧规划方法
大规模储能源侧/网侧规划是在现有既定电源、网架以及其他系统设备的配置条件下,综合考虑各类电源的分布及相关特性,寻找可行乃至最优的储能电站投建地点,投建类型及投建容量。表1给出了储能规划研究总结和对比。在新能源随机性的刻画方面,文献多是采用了基于场景的随机表征方法或基于不确定集的鲁棒表征方法;规划目标主要是投资的经济性,兼顾了新能源消纳、供能可靠性、电压稳定及线路阻塞缓解等需求,最终基于多阶段分层/最优潮流优化理论构建了储能选址定容优化问题。
表1 源侧/网侧储能规划研究概述
Table 1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grid-side energy storage planning
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背景下,储能规划实现了储能设备及其他系统元件的精细化建模,使得对物理系统特性的刻画更能贴合实际,从而更为切实地制定了储能配置需求,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将从电源侧储能规划以及电网侧储能规划两类分别进行阐述。
2.1 电源侧储能规划
电源侧储能规划侧重于厂站级或者区域级规划,其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储能对区域内灵活性的提升以及对应外部特性的改善,通常不计及网架的影响。通过对储能在电源侧单点的配置容量以及运行策略进行优化设计,可使储能与各类电源得以协调互补运行。同时,从发电公司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储能容量优化,可以优化电源侧结构,提升电源的灵活调节能力,从而满足电源并网要求或是提升自身效益。电源侧储能规划主要分为在常规发电侧和在新能源侧的配置。在常规发电侧配置储能主要作用是提升常规发电机组的灵活性,更偏重设备改造升级,从而使其可以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以及可以参与提供辅助服务,进而得到一定的收益。因此,储能的投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当地辅助服务资源的紧缺度,当该区域的辅助服务资源极为紧缺,通过储能配置进而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可以获得相应的较高收益。
(2)辅助服务市场的规则设计,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收益主要取决于辅助服务市场政策及所制定的规则,随着辅助服务市场的逐步建设及完善,将会给储能创造更多价值增值的机会。然而,当前国内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因此储能参与辅助服务效益并不显著。
储能主要还是参与到常规发电机组的技术升级上,如文献[31]即建立了以辅助单台火电机组AGC调频为目标的储能双层规划方法。新能源侧配置储能是当前的热点,中国多个省区(比如山西、新疆)相继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站加装储能系统,占比在5%~20%不等。储能在向“市场刚需”转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上述清晰有力的政策支持,也需要通过合理手段实现优化配置。电源侧储能配置,即是从系统资源联合优化角度,分析储能对新能源场站各类运行指标以及系统运行效益的提升,以优化决策出储能的最佳容量配置。换言之,其主要解决的是“配多少”的问题。部分文献关注于储能与风火系统的联合规划优化。文献[32]实现了储能电站与火电及风电联合优化配置及运行,提高了新能源并网友好性,提升了新能源的消纳空间。类似地,文献[33]在保证系统供电可靠性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储能配置实现了风/柴系统的成本效益最优。同时,相较于传统新能源单独配置,储能参与的新型“新能源+”模式可以有效利用资源的互补特性,避免能源浪费及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源端多能互补体系的构建。目前,风-光-储、风-光-水-储、风-光-热-储互补系统的整体规划与协调调度已然成为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深度互补利用的新范式[34]。如文献[35]即以张家口地区的实际风光电站为对象,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储能混合优化配置方案的经济性,实现了储能效益最大化以及风光的高效利用。在此基础上,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复合电站等新概念也陆续提出。文献[36]围绕大规模新能源外送示范基地,采用了风、光、火打捆外送方式,研究了多类型源储的配比方案,最大化新能源的利用。文献[37]选用风光等间歇性电源为主要开发能源,并辅之以储能、光热为代表的灵活性调节电源,定义并优化构建了面向间歇性资源规模化并网的多能互补复合电站。在实际工程方面,中国已开展并建成多项多能互补示范工程项目,如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集“风、光、热、蓄、调、荷”于一体,通过智能调控实现了纯清洁能源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储能配置问题在电源侧的聚焦,使得相关研究有能力更好解决“如何配”以及“如何用”的问题,从而实现储能投资的功效最优化。其中部分研究在电源侧储能充放电策略的优化决策的基础上,探究了储能在电源侧的最优配置方法。文献[38]提出了基于可变功率修正系数的储能充放电控制策略,实现了电功率波动平抑的同时避免了储能寿命的过度折损;文献[39]实现了储能充放电控制策略的优化,并将其整合入储能优化配置的模型中。另一部分研究则是基于电源侧储能典型应用场景及运行策略的归纳分析,形成了一套“经验化”的储能快速定容方法。文献[40]构建了电池储能容量和净负荷快速变化值的回归模型,提出电池容量系数指标用以快速定容;文献[41]探究了储能容量需求与负荷及电源组合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多类型储能的最佳配比,以此提出了在给定净负荷曲线情况下储能实用化配置方法。上述研究更多地计及了储能配置的技术性因素,很少考虑其收益因素,这是由于当前储能的成本较高,即使在投资储能后可以减少弃风弃光量,但是其投资回报率较低,发电公司主动配套储能的积极性不强,仅对部分上网电价较高的新能源项目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未来,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比如加强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在实时市场中加大出力偏差考核),来推动新能源侧配套储能的建设。
总之,电源侧储能规划更加侧重于等效单节点的容量规划,主要解决了储能与各类型电源的配比问题,取得了以下成效:(1)提升了传统电源的机组特性,如其参与调峰、调频等一系列辅助服务的能力;(2)改善了新能源的并网特性,稳定及平滑新能源出力;(3)实现了源侧的多能互补配置。由于该部分研究更聚焦于储能参与下的各类复杂物理问题,建模的复杂程度及精细化程度都相对较高,更多地依赖于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
2.2 电网侧储能规划
相较于电源侧储能的配置,电网侧储能规划,主要是从系统运营公司的角度出发,目的是确定储能设备的最优位置及容量,最大限度发挥储能削峰填谷和改善电网线路阻塞等能力,实现储能投建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2.2.1 电网侧储能规划的数学模型
以促进新能源集中并网为导向的储能规划,其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新能源不确定性的刻画精度。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评估与衡量多种不同新能源出力场景下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以很好地模拟与还原真实情况。然而,这会导致规划模型规模过大,难以求解。为此,部分研究将储能规划拆分为选址和定容问题,并侧重解决其中某一方面,从而简化了模型求解。文献[42-43]选用鲁棒不确定集来描述新能源出力情况,并选用了基于鲁棒优化两阶段的储能规划模型。其中,前者侧重于储能选址,而后者关注于储能定容。文献[44]计及了运行中的阻塞成本,从而在模型中引入了非线性项,致使模型求解复杂程度增加,因而仅解决了储能定容问题。文献[45]以风电汇集的多端直流系统为对象,研究了直流电网储能的容量配置方法,并对模型重构以保障问题可靠求解。实际上,对新能源不确定性的刻画只需达到一定的精细化程度即可满足规划需求。如何实现储能效用的最大化,最终还是取决于储能的合理选型定容,以及适当的多点布局。同样的储能部署到网架的不同位置所能发挥的效果相差悬殊。另外,不同的位置所需要配置的储能容量也不尽相同。因此,部分研究致力于优化储能的选址及定容。文献[46-47]均以投资成本及系统期望运行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兼顾储能装置的最优选址及定容的两阶段储能随机规划模型。在优化选址定容的基础上,选取适用的储能类型可以更好地提升储能运行的实际效果。文献[48]提出同时部署“能量密集型”与“电量密集型”储能,可以显著提高电网侧储能规划的社会效益。因此,电网侧储能的规划,不仅要优化选址定容,更需要计及不同类型储能设备所具有的不同运行特征和投建成本构成,以及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时间尺度,实现储能的合理选型。
2.2.2 电网侧储能的模型框架及求解方法
相较于电源侧储能规划,电网侧储能规划涉及更为复杂的网络及元件模型,其求解难度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定制化设计出配套的优化框架或方法,以实现模型的解耦及问题简化。一类常见的优化方法是基于分解协调的思想,构造出一系列多层或多阶段模型,使其适用于交替迭代求解算法。典型的分层优化方法,即是将储能规划问题分解为内外层嵌套的双层决策模型,其中外层的长时间尺度规划问题主要决定了储能的选址定容,而内层则在短时间尺度上评估了储能参与实际运行的效果,由此交替迭代实现了成本与效益的均衡,具体如文献[49]所述。类似地,多阶段模型的求解也往往是根据需要将规划问题解耦为一阶段规划问题、二阶段运行问题乃至其他多阶段问题,使其符合分解算法所对应的特殊数学结构。文献[50]提出了三阶段储能优化模型,通过在3个阶段逐次考虑储能的选址、定容以及运行评估,实现了对储能规划“近似最优”的快速求解。另一类主流的优化方法则是以最优潮流为框架,并结合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该类方法通过将储能装置按照充放电状态分别等效为负荷或发电机,使得整个优化问题适用于最优潮流框架快速求解,此类典型的应用在文献[51]中有所体现。此外,基于此框架,相关研究也逐步进行了扩展。文献[52]将可靠性的成本也纳入目标函数中进行规划求解。文献[53]构造了表征系统运行成本及电压稳定性的双目标最优潮流模型,从而使储能规划方案兼顾了系统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文献[54]提出了基于多时段最优潮流的储能规划方法,克服了单时段最优潮流难以刻画储能时序耦合运行特点的问题。考虑到不同物理特性的储能在系统中多点部署会带来迥异的效果,电网侧储能规划的目标即是通过对比各类技术方案投资运行经济性,以实现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决策。相较于源侧的储能配置,电网侧储能规划问题更加依赖于投资决策-运行校验的二阶段配置模式,模型架构相对统一。然而,规划问题的决策精准程度取决于对包含网络架构在内的复杂系统以及海量新能源场景特征的分析与刻画。同时,也需要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灵活选取内嵌运行的多阶段/多层的建模技术或者是规划-运行交互迭代的分解协调模型框架来进行求解。
3 考虑大规模储能的源网协调规划
大规模储能与源网的联合规划是指储能与其他基础系统设备如输电线路、灵活机组、风电光伏等统一进行协调配置。该方法主要计及了各种系统设备在宏观层面上的耦合与替代关系,并考虑到系统规划与运行间的关联性,从而全面实现各类基础系统设备的优化配置,揭示了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下电力系统应有的适应性形态。当前含储能的源网协调规划总结可参见表2。储能在输电网侧的部署,除了可以替代部分峰荷电厂的投建,其更主要的作用在于可以有效缓解由于新能源高发时段出现的线路阻塞问题,从而延缓部分关键线路扩建计划。如何合理规划具有互补替代关系的储能及输电线路,以实现新能源消纳的提升以及经济成本的优化,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献[55]设计了最小化投资和弃风总成本,以及最大化储能电站效益的多目标函数,构建了含抽水蓄能电站和输电线路的优化配置模型。文献[56]则进一步在规划问题中考虑储能装置性能的逐年衰减以及输电线路的投建时延。类似地,文献[57]探究了在可自由开闭线路的输电网络中输电线路和储能装置的联合规划问题。储能的合理配置也能提升系统的风险抵御能力。文献[58]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研究了最恶劣N–K故障下输电网与储能的规划-攻击-防御三层协同规划问题。
表2 源网储协调规划研究概述
Table 2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grid-storage coordination planning
考虑到当前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未来新能源电站并网容量需求仍会逐年攀升,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常规机组被大量替代,系统的整体灵活性降低,应对新能源不确定风险的能力持续削弱。同时,现有的输电系统也难以满足新能源的传输需求。为此,系统运营公司需要配套部署储能,以期保有足够的系统调峰及输电能力。部分研究在输电线路和储能装置联合规划问题中,兼顾新能源电站的规划需求,实现了中远期的储能及其他各类系统元件联合优化配置。文献[59]基于优化后的风储充放电策略,在输电网规划问题中充分考虑风储联合规划及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文献[60]则充分考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探究了以实现灵活性供需平衡为目的的源-网-储一体化规划方法。随着新能源出力以及能源供给双重不确定性的日益凸显,储能参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可使得多种能源间的耦合性进一步增强,促进多能互补利用。特别地,储能在电-气耦合系统中的配置利用已经较为成熟,其所吸纳的冗余风光发电量不仅可以在峰荷时段削减电力需求峰值,还可以通过能源转化设备,如电转氢/天然气设备等,保障气网峰值负荷供应。文献[61-62]基于以燃气发电机组为耦合节点的电-气网络,研究了旨在消除弃风风险的储能、热电联产机组、传输线及气网元件联合规划问题,实现了电-气元件互补替代以及能源供需均衡。总之,含储能的源网协调规划延续了电网侧储能规划的规划理念与规划思想,且具有更深的内涵。从建模方法与求解技术等细节上,含储能的源网协调规划同样以投资决策-运行校验的规划框架为主。然而,在研究内容上,更加侧重于多类型电力元件与储能的协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了源-网-储的优势互补以及资源禀赋的高效利用。更进一步地,储能规划的范畴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在逐步扩大,储能在多能源系统中与多元件优化配置研究也是当前的热点及难点。
4 大规模储能规划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随着大规模储能技术的不断突破、经济效益的逐步提升,大规模储能规划的研究将备受瞩目。综上所述,大规模储能规划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脉络及体系,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储能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时,具有能量转移效益,即参与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纳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等静态效益。同时,储能也可以利用自身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快速响应能力,参与提供多项电网辅助服务,具有显著的动态调节效益[63]。此外,储能对于维持系统稳定性也具有突出的作用。然而,在储能规划问题中,对上述效益的精准衡量涉及储能本身以及所对应物理问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建模与刻画。如何在保证整体问题建模内部自洽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储能参与提供多重服务的能力,是当前储能规划建模的一个难题。(2)大规模储能规划问题需要解决储能元件及其他系统元件的选址、选型及定容问题,规划问题本身已非常复杂。特别是,随着规划对象的丰富及规划场景的拓展,需要进一步实现对各类可再生能源、新型电网及其他系统元件的精细化建模,这也会为模型引入各类非线性乃至非凸因素,规划问题求解难度进一步增强。此外,新形势下源荷不确定性将会产生海量场景,待求解问题的规模会进一步增大。在此背景下,问题求解的便捷性和准确性难以兼顾,如何合理对模型进行重构以及简化,并定制化设计快速求解方法,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难点。(3)当前中国市场化改革为储能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容量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规则的逐步细化,储能可以获得收益的渠道、种类以及数额也在稳步增加,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及可行性,从而影响到储能规划的优化决策[64]。储能作为灵活电源以及可靠的辅助服务提供方,如何在其规划研究中纳入对现行市场机制设计的影响,并合理评估其参与市场的多方面收益[65],是很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另外,对储能商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也在逐步深入,青海电网已围绕共享储能运营模式展开了深入探索。如何将实际工程经验吸纳并转化为系统性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并进一步推广,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埃克森10GWh储能电池项目由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业务,为全球厂商提供集中式储能和分布式储能两大储能解决方案,已实现大方形、大圆柱磷酸铁锂电芯和钠离子电芯三大产品线的全面突破,拥有各项授权专利47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专利1项,先后被认定
近日,由上能电气供货的埃及Abydos150MW/300MWh大型储能电站成功实现并网投运,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携手天合储能,这是上能电气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可靠稳定保障容量支撑当地电压该项目坐落于埃及阿斯旺省科姆翁布地区,由AMEAPower投资与浙江火电共同建设
近日,由天合储能供货,AMEAPower投资与浙江火电共同建设的埃及Abydos大型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投运,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项目容量超300MWh,天合储能提供了全面的Elementa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覆盖从电芯到直流舱再到交流侧的整个储能系统。项目的成功投运,充分验证了天合储能在复杂苛刻环境下交
在“双碳”目标引领能源变革的时代浪潮下,一座屹立于江南水乡的绿色能源丰碑——江苏溧阳100MW/200MWh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投运。作为该项目的核心解决方案供应商,科华数能凭借创新技术与卓越服务赋能电站高效运行,为江苏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区域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项目
2005年前后,SmartGrid概念出现,欧美的SmartGrid选择了配网智能化、微电网、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的路径。中国的SmartGrid更强调集中投资,集中管理,特高压+风光大基地。路径没有对错,中国和欧美选择了当时各自合适的发展路线。时过境迁,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不仅来自“双高”,也就是高比例可再生
赣锋锂业6月25日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覆盖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公司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其中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7日,灵宝东润明德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山东三门峡灵宝市200MW/400MWh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EPC)招标公告。项目总投资:29000万元,约合1.45元/Wh。项目概况:本项目为灵宝市200MW/400MWh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项目容量为100MW/200MWh,占地约23亩,储能电站包括升压站一座、电力送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由电工时代承建的青海省海西州宝库储能电站项目,圆满完成全流程施工、系统调试及严格的涉网试验,顺利通过投运验收!这标志着我国西北地区当前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行,为区域电网稳定性和清洁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能。01规模宏大,技术领先宝库储能电站总装
6月11日至13日,SNECPV#x2B;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amp;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PV#x2B;202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行业领先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科华数能(展位号:5.1HE650)重磅亮相,携2000V450kW组串式逆变器及覆盖大型光伏电站、发电侧
2025年2月,泰兴辰峰壹号用户侧5.805MW/11.286MWh工商业储能项目,经储能开关站汇流后以一回10kV电缆并网,正式投入运行。不同于一般工商储的一体柜方案,这个项目采用组串式变流器加电池舱的方案,由南瑞继保为本项目供货整体设备集成,包含3台组串式变流升压一体机,3台电池舱,1套能量管理系统。自2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期,位于中印边境的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30MW光伏+24MWh储能项目已稳定运行近半年,项目采用3.45MW集中式储能升压一体机,由2台1725kW构网型储能PCS并联构成。据悉为了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该项目采用海得新能源3.45MW集中式储能升压一体机,由2台1725kW构网型储能PCS并联构成
电要省、钱要赚怎么能既节电又赚钱?巧了!这不就来了?快报名节电响应活动节约1度电奖励3元电费呼朋唤友来参与活动时间2025年7月-8月具体执行日期和时段,以当日“国网安徽电力”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通知为准。*当日活动报名于当日节电响应任务启动时截止。活动对象国网安徽电力低压居民用户(含单独立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双方就下一步推动优化分时电价机制、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等需协调解决得事项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原文如下: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7月8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温志刚
在6月举行的2025年伦敦能源科技峰会上,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引发全球储能行业关注。乌克兰民营能源巨头DTEK与英国清洁能源科技领军企业OctopusEnergy集团共同推出的“RISE计划”(ResilientIndependentSolarEnergy),以分布式光伏+储能为核心,正式开启这个饱经战火国家的能源重构进程。这项计
2025年7月16日,由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高光新能源、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做时间的朋友”山东工商业储能城市专场在济南隆重举行。政府机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资方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下,山东工商业储能如何实现从“政策驱动”到“
磷酸铁锂赛道,韩系电池三巨头“攻势渐起”!起点锂电注意到,继LG新能源、三星SDI后,SKOn也公布了其在磷酸铁锂电池端的最新布局,剑指北美储能系统市场。01、下订磷酸铁锂,是蹭热度还是布局提速?眼看LG新能源、三星SDI频频发力磷酸铁锂,SKOn终于按耐不住,一纸合作下定磷酸铁锂材料。7月15日消息
围堵升级。美国针对全球贸易的“大网”正在逐渐收拢。上周,特朗普政府向包括日、韩及东盟在内的14国发出信函,宣布自8月1日起大幅提升关税,并明确警告将打击“为逃避高额关税而转运的货物”。这一行动,让曾被视为规避关税“安全港”的东南亚,瞬间成为风暴眼。从华盛顿的视角来看,其行动的理据清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得到了德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超级电容器具有卓越的电气特性、超长的循环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有序推进以下4种类型的绿电直连项目:1.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2.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3.有降碳
过去,储能技术被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辅助手段,但伴随光伏与风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储能已成为保障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近日,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成立“欧洲电池储能平台”,并提出:到2030年,欧洲储能总装机容量需从当前约50GWh,提升至500GWh-780GWh,实现10倍增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获悉,7月15日,国峰(深圳)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刘锐。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发电技术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技术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消息,泰嘉股份披露,根据外部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延期实施“硬质合金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高速钢双金属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产基地项目”。上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均延期至2026年9月20日。公告显示,泰嘉股份“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
作者:邵尹池1巩宇1牛萌2杨若奂2刘雅婷2丁然3单位:1.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引用本文:邵尹池,巩宇,牛萌,等.计及相角与幅值跳变的构网型储能短路电流特性及其计算模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51-2461.DOI:10.19799/j.cn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28日,由化德县星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远信储能联合承建的内蒙古乌兰察布500MW/20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作为构建当地“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核心环节,该项目将为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并对内蒙古加速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具有标杆意义。该项目是
尽管纽约州出台了新的储能激励政策,但一些独立电力生产商(IPP)在面对当地反对、许可审批障碍以及暂停令时,项目推进依然举步维艰。近期,纽约州公共服务委员会(PSC)批准了一项新计划,旨在激励部署5MW及以上电池储能系统,许多人认为这一计划对于实现纽约州到2030年底实现部署6GW电网规模储能系统
2025年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这是我国首份绿电直连政策法规,旨在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在国际碳贸易壁垒下,绿电直连政策是我国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期,明阳集团位于河南的风电场离网制氢amp;绿色交通示范项目顺利落地,成功产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公斤绿氢。该项目以自主研发的移动式柔性PEM制氢站为核心,成功构建了从可再生能源发电-高效氢电转换-零碳绿色交通的完整产业链条,为新能源消纳与绿氢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全新解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月逢先生指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启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二期、榆横综合中试基地二期建设,运行好陕西能
2025年4月23日,全球领先的光储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子公司阿特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e-STORAGE)已与智利头部发电企业Colbún公司签订协议,将为智利阿塔卡马大区的“迭戈·德阿尔马格罗南(DiegodeAlmagroSur)”项目提供228兆瓦/912兆瓦时(MW/MWh)的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将采用
两部委136号文发布之后,在储能市场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这对储能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希望。”精控能源副总经理王晨奇与北极星储能网分享了他的理解,“真正的储能,应该是电力交易的一个介质,它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又能令整个电力系统更健康,另外也有利于中国电力市场化的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塞浦路斯能源、商业与工业部长乔治斯·帕帕纳斯塔修(GiorgosPapanastasiou)在英国驻塞浦路斯高级专员公署与Ideopsis公司主办的“储能与氢能解决方案大会”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变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调整能源战略,以确保能源安全、降低成本并推动绿
近日,新疆华电1.5GW/6GWh储能系统采购开标。公告显示,新疆华电项目6个标段共吸引了57家企业参与投标,从整体报价来看,范围为0.398元/Wh—0.565元/Wh,投标均价为0.4452元/Wh,其中有厂商报价0.398元/Wh,这也是行业首次进入“0.3元时代”。据测算,其0.398元/Wh的报价中,电芯成本占比约65%,若按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