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制氢其他市场正文

非化工园区制氢管控“松绑”

2022-07-05 13:19来源:高工氢电关键词:制氢氢能氢能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非化工区制氢管控的逐步放开,有望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 ID:weixin-gg-fcev 作者:游保平)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地区开始探索、支持非化工园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发展。截至目前,已有山东一个省级地区和上海临港区、唐山、武汉三个市级地区出台了相应文件。非化工园区制氢的“枷锁”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打开。

非化工园区制氢的现状

时至今日,我国的氢气属性仍划归在危化品生产领域,必须进入化工园区制氢,同时还需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证。长期以来将氢气作为危化品进行管理,应用领域局限在化学品,不利于氢能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2021年我国氢气产量约3300万吨,居全球第一,并且我国制氢方式主要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占比超过80%。因此,国内的氢气实际上主要来产自于化工园区。矛盾的地方在于,作为世界上头号产氢强国的中国,却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上升期遭遇缺氢难题。

从根本上看,现阶段,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缺氢主要由于供需错位造成的。一方面,用氢地区不产氢或产氢少;另一方面,产氢地区氢能产业不发达,缺乏示范运营的条件。受制于储运技术和成本,在用氢需求强烈的地区就地制氢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现阶段,在非化工园区制氢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政策的限制,很难突破政策的许可。

例如,当前车用制氢项目受入化工园区限制,在东莞一家化工副产氢企业身上就体现得较为明显。

“由于受到政策限制,公司现有的场地难以扩充氢气充装设备,只能发挥出年产3000吨高纯氢气的产能,要增加产氢能力,就必须扩充新的场地。”东莞一家化工副产氢企业高层告诉高工氢电,由于此前规定的化工园区面积有限,超出化工园区范围扩建新的制氢产线还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许可。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发展的空间。虽然非化工园区制氢尚未得到相关法规政策的许可,但是在个别氢车用氢需求较大的地区,非化工园区制氢以“制氢加氢一体站”的形式正在“野蛮生长”。

例如,去年7月佛山南庄启动试运行的国内首个制氢加氢加气一体站就是这种积极的尝试。

非化工园区制氢管控“松绑”

好消息在于,氢气制取局限在化工园区的这一限制,开始有了逐渐“松绑”的苗头。国内多个省市发布放宽了非化工园区制氢的政策。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出台放宽非化工园区制氢政策的地区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20705131615.png

备注:以上资料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存在遗漏可能

从相关政策内容来看,山东省、上海临港区和武汉市均为探索非化工园区制氢项目,而唐山市的政策则是明确(唐山市为征求意见稿)支持,态度更为积极。

从支持非化工园区制氢的方向来看,存在两种不同的考虑:一方面是鼓励光伏制氢、风电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探索非化工园区制氢、加氢一体化加氢站及非固定式加氢站建设等领域的创新。

从政策发布的时间节点来看,非化工园区制氢相关文件的发布时间主要集中在近半年内,尤其今年以来文件出台明显加速,年内是否会有更多非化工园区制氢示范项目落地建成尤其值得注意。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顶层氢能产业规划的出台已经打响了氢能产业崛起的号令枪,多个省市非化工园区制氢政策的出台就是响应的信号,若上述政策能在下半年真正落地,2022年或将开启非化工园区制氢的元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