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动力电池企业迎来上市热潮。近日,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万润”)和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裕能”)两家磷酸铁锂龙头企业相继冲刺IPO。
根据披露的信息,湖北万润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2.62亿元,“资金投资项目主要为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和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均是对现有业务的扩展和深化。”湖南裕能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8亿元,用于四川裕能三/四期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合计新增年产12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两家磷酸铁锂巨头相继冲刺上市,只是动力电池火热景象的缩影,锂电原料商、生产商正掀起上市热潮。今年以来,第二、第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向资本市场进军。蜂巢能源已于年初完成科创板IPO辅导备案;3月,中创新航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谋求港股IPO;同月,国轩高科公告宣布,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杉杉股份也发布公告称,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初创型动力电池企业也因行业崛起被资本偏爱。5月,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完成A轮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腾讯投资、瀚晖投资、广州基金等机构均参与了投资。该公司表示:“本轮融资后将持续强化XFC极速充电技术研发、加速提升XFC极速电池的产能,积极促进XFC超充生态推广。”
对大多数电池企业来说,要进一步做大规模,上市是必走之路。是否拥有强大的资本已成为衡量一家企业实力强弱的标准。据了解,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技术,数亿元的先期投入对于动力电池研发来说可能仅是“开胃菜”。今年4月,松下发表了一则声明,计划在2022年-2024年向包括电动汽车电池芯在内的“增长领域”投入约人民币205亿元,还将在以氢能为首的“技术支柱”领域额外投入将近102亿元;LG集团去年表示,未来10年将在电池领域投入15.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7.6亿元),其中12.4万亿韩元将用于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确保建立智慧工厂所需生产技术、增设生产线。
“由于市场景气度高,企业急需增加产能,配备生产线,而资金投入仅靠产品获利是很不现实的。”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
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韦毅此前表示:“未来,会出现多家上市动力电池企业,从主机厂的角度来说,需要保证供应链安全。”
不过,在动力电池企业上市融资扩产的同时,还面临着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以及整车厂自建电池工厂的冲击。另外,上市融资扩产也需谨防资本大量涌入导致的投资过热现象,避免产能过剩的情况发生。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整车厂自建电池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既是应对电池短缺的措施,也是整车企业自强发展的体现。
“如果资金注入导致电池生产低水平重复,电池材料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大量废旧电池不能回收利用,容易让产业发展走入弯道。电池企业上市,要精选出优质技术路线方向,这也是对股民以及产业发展负责。”上述业内专家提醒,“企业上市的核心是发展,不能因为有资金就任意投资甚至挥霍资产,资产保值增值任重道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1日,锂化合物部分价格上涨,其中工业级碳酸锂上涨10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上涨1000元/吨。钴金属部分价格下跌,其中电解钴下跌10000元/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由顺为资本独家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中试线搭建、厂房建设、人员扩充等方面。据了解,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是一家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商,致力于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钠离子电池体系研究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9日,联创股份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1.94亿元,同比增长63.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73亿元,同比增长1325.58%。针对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情况,联创股份表示,主要因本报告期主要产品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增长及新增产品PVDF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0日,锂化合物部分价格上涨,其中工业级碳酸锂上涨20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上涨2000元/吨。钴金属、钴矿、钴化合物价格均有上涨,其中电解钴上涨25000元/吨,钴粉上涨3000元/吨,钴中间品上涨0.15美元/磅,硫酸钴上涨2500元/吨,氯化钴上涨2000元/吨,四氧化三钴上涨3000元/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9日,科信技术收到关注函。关注函称,科信技术股价自2022年6月21日以来持续上涨,期间触及一次异常波动、一次严重异常波动。2022年8月8日,科信技术股价再次涨停。对此,关注函要求该公司结合储能行业的周期变化、市场环境、市场容量、主要市场份额分布情况、科信聚力核心竞争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9日,多氟多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0.27亿元,同比增长107.5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14.03亿元,同比增长355.54%;基本每股收益1.83元。多氟多表示,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显著增加,主要系受新材料销售影响明显,公司借助行业发展机遇,产能加
储能项目“热”度不减,储能材料供不应求,导致储能企业营收和净利润暴涨,上半年业绩飘红。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7月以来,已有93家含储能业务企业陆续披露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总和达到1054亿元~1180亿元,其中六成共55家企业业绩大幅上升。01、储能设备分领域战场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大幅增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9日,钴金属部分价格上涨,其中电解钴上涨10000元/吨。正极材料部分价格下跌,其中钴酸锂下跌5000元/吨,进口锂电级PVDF下跌15000元/吨,国产锂电级PVDF下跌35000元/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8日,永兴材料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4.14亿元,同比增长110.51%;净利润约为22.63亿元,同比增长647.64%,基本每股收益5.63元。报告期内,公司碳酸锂产品量价齐升,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是公司半年度净利润主要来源。2022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8日,锂化合物、锂矿部分价格上涨,其中工业级碳酸锂上涨10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上涨1500元/吨,锂辉石精矿上涨30美元/吨。钴矿、钴化合物部分价格下跌,其中钴中间品下跌0.4美元/磅,硫酸钴下跌1000元/吨,氯化钴下跌2000元/吨,四氧化三钴下跌7500元/吨,氧化钴下跌7000元/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5日,钴金属、钴化合物部分价格下跌,其中钴粉下跌5000元/吨,碳酸钴下跌4000元/吨。正极材料部分价格下跌,其中磷酸铁下跌700元/吨。
GDR允许未在境外上市的A股公司股票交易,也就是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当地股票市场购买A股公司股票。A股企业可通过发行GDR在伦敦交易所、瑞士交易所和德国交易所上市。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6家A股企业已经或拟发行GDR,此次在瑞士交易所上市的4家公司均涉及锂电池业务,募集资金超15亿美元。7月28日,杉杉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3日,上海电气所属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全面投产。据悉,本次投产的东江产业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国家级)高新区。于2018年启动建设,占地约2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米。根据规划,该产业园将专注于锂电池自动化设备生产项目及智慧工厂与
7月28日,中瑞证券市场互联互通首批GDR上市仪式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举行。(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其中,国轩高科、格林美、杉杉股份和科达制造4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发行GDR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本次发行中,四家企业分别募资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0日,天齐锂业发布关于对全资子公司增资的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增资计划拟以1元/股的价格,认缴天齐鑫隆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63.37亿元;认缴射洪天齐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3.26亿元;认缴成都天齐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62亿元。据了解,本次发行募集到资金净额将优先用于偿还因购买SQM
7月16日,新疆博尔塔拉自治州阿拉山口市与湖北正通云极科技有限公司就新能源锂电池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在阿拉山口建设区域总部基地,打造零碳数字化智能示范园区,建设高性能商用车锂电池和储能电池生产线、电池回收梯次生产线及充换电站建设项目。项目投产后,年预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宜丰银锂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咏志,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化工产品销售,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等。据企查查显示,该公司由江特电机间接全资持股。此前,7月1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锂电企业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上半年该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8%-67.02%。归母扣非净利润7900万元–109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16%-38.20%。百川股份方面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赣锋锂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亿元-90亿元,同比增长408.24%-535.3%;基本每股收益5.01元-6.26元。赣锋锂业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锂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锂盐产品的价格维持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3日,天齐锂业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96亿元-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89.14%-13420.21%。天齐锂业表示,公司预计本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原因系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3日,号称“钾肥之王”盐湖股份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净利90亿元-94亿元,同比增长325.63%-344.55%。这一净利水平刷新历史纪录,且超过2021全年净利。盐湖股份表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GDR指在全球公开发行,可在两个以上金融市场交易的股票或债券。企业进行海外市场融资,不仅有利于海外建厂,更能推动全球化产业布局。早在欣旺达之前,今年已有4家国内锂电上市公司拟赴海外上市。欣旺达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或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2年7月份动力电池月度数据。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47.2GWh,同比增长172.2%,环比增长14.4%。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6.6GWh,占总产量35.1%,同比增长107.7%,环比下降9.4%;磷酸铁锂电池产量30.6GWh,占总产量64.8%,同比增长228%,环比增长33.5%。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25
1000公里长续航正逐渐成为车企及电池厂商的主推技术。上汽集团近日宣布与清陶能源合作研发的1000公里以上长续航固态动力电池将于明年率先应用在上汽自主品牌新款车型中;宁德时代对外发布麒麟电池技术,并表示搭载麒麟电池的车型可以实现整车续航1000公里。提到电动汽车,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担心续航问题
LG新能源日前公布了公司二季度财报并宣布,计划于2023年在LG中国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全球前两大电池供应商,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一直被业内拿来做比较。据了解,LG新能源以生产三元锂电池为主,随着磷酸铁锂逐渐受到市场追捧,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业内人士看来,LG新能源发力磷
GDR允许未在境外上市的A股公司股票交易,也就是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当地股票市场购买A股公司股票。A股企业可通过发行GDR在伦敦交易所、瑞士交易所和德国交易所上市。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6家A股企业已经或拟发行GDR,此次在瑞士交易所上市的4家公司均涉及锂电池业务,募集资金超15亿美元。7月28日,杉杉股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会议明确,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汽车企业、行业机构、业内专家已多次呼吁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尤其是在原材料涨价、供应链短缺,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背景下,呼声更高。随着国务院常
动力电池,一般是指新能源汽车所用的锂电池。近两年,由于新能源废旧电池总量还比较少,所以行业经常处于“僧多粥少”的抢货状态,回收价也居高不下。但近期,部分下游企业的拿货积极性有所降低。废料比成品贵动力电池回收价格倒挂△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在一家位于浙江长兴的回收网点,老板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0日,博世科发布公告称,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签署《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内的深度合作。8月5日,博世科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1.7亿元,同比减少23.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8440万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9日,浙江嵊州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75.4亿元。其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二期项目,拟建设年产15GWh新能源QH电池产线。此外,本次签约项目还包含总投资50亿元的盘石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射频前端芯片垂直整合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8日,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在镇江船厂下水。据悉,“江远百合”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最大可装载120个标准集装箱,航速每小时17公里。该船采用纯电池驱动、双推进电机,以磷酸铁锂电池为能源载体。据预测,该电动船相比传统动力船舶,每年每艘可替代燃
近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密集着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ID:cbea_battery)今年7月,格林美发布公告称,其分别与山河智能和瑞浦兰钧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构建废旧动力电池及其废料的回收、资源化、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LG新能源也宣布将与华友钴业在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实施“重点产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探索开展新型储能、物联网、区块链、隐私计算等认证。完善新能源认证制度,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提高动力电池余能检测技术水平,加强燃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