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品牌能力持续提升。培育50家以上“链主企业”“隐形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等企业。着力提升品牌附加值,塑造10个以上具有标识度的终端品牌。
核心技术加快突破。推动核心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加快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终端系统技术产业化。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在浦东、嘉定、松江、奉贤、临港等重点区域打造5个以上智能终端特色园区或精品微园,培育3个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落地示范区域。
二、主要任务
(一)智能网联汽车
1.消费终端爆款打造行动。支持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紧抓新一代消费者需求趋势,集聚前沿尖端技术,将智能网联汽车打造为新型智能终端产品,提升消费者驾乘体验。打造集安全出行、智慧生活、移动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终端,提升智能驾驶水平。实现语音交互、远程控制等功能,推动车辆与智能终端在车内无缝接入、在车外互联互通。依托即时通讯和虚拟现实功能,实现远程移动办公。推动品牌策划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塑造具有上海标识度的品牌。创新宣传渠道,利用新媒介实现终端直连用户,联动新媒体开展跨界传播。优化品牌运营,建设具有标识度的体验和交付中心,举办用户深度参与的活动,增强品牌吸引力和认同感。
2.商用终端加速落地行动。紧扣商业化应用需求,明确各场景下低速功能型无人终端的产品定义和技术要求,加快培育配送、清扫、转运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支持打造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智能网联商用终端,推动自动驾驶等智能化系统加快向车规级、量产化靠拢。加快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典型测试与应用场景,推动测试道路向区域化联通。支持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和城市智慧车列等应用;推动智能重卡加快商业化落地,推动从“减人化”向“无人化”运行方式转变;加快智能公交落地,在特定区域推广无人接驳、无人环卫等应用。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化”和商业化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按照从易到难、从普通道路到高快速路、从测试示范到商业运营的分级路径,根据不同场景明确各类终端的管理措施。加强联网通信终端进网许可和身份管理,探索新型售后、保险和回收等规定,推进智能网联商用终端加速落地。
3.车联网培育行动。围绕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核心系统,构建新型产业链体系。推动智能驾驶系统迭代升级,培育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扩大智能驾驶覆盖场景;加强智能网联系统研发,开展车路协同技术落地验证,加快推动车联网在量产车型的搭载应用;加快智能座舱集成研发,推动座舱与内容提供商融合发展,打造一体化的智能座舱。大力发展终端部件,重点攻关激光雷达、中央域控制器等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核心零部件,加快实施产业化配套;推动车载计算平台和人工智能芯片的规模化应用;提高线控驱动和制动集成水平,加快形成规模化控制器量产能力。围绕智能网联“人—车—路—云”系统协同需求,布设一批具备环境状态检测、交通参与者识别、交通流量监控等功能的新型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建成一批智慧交通示范道路;开展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应用试点,推动企业建设5G车联网通信环境。
4.协同产业生态建设行动。基于整车集成和软件平台的纽带,推动整车企业与科技公司、社交平台等开展合作,带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等产业协同发展,培育智慧出行、数据服务等新业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终端与智慧旅游、智慧商务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定位互补、要素集聚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浦东重点发展车联网、车载操作系统和车用芯片等,打造核心部件产业发展高地;嘉定打造集智能网联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应用、检测、认证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区;临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和出口基地。加快建设车联网信息安全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第三方机构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检测认证能力;搭建产业交流、合作与展示平台,举办终端产品发布、应用启动等活动,促进人才与产业集聚。
5.数字工具终端赋能行动。构建贯通用户个性化定制、研发、生产、交付、维护、回收的面向产品的数字一体化平台,激发用户参与产品个性化定制,推动线上营销与线下体验中心协同联动。加快建立数字化出行服务平台,打通整车终端与应用场景数据互联,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以整车终端智能制造为牵引,加快“一厂一案”智能工厂建设,力争实现整车企业100%达到智能工厂的水平。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终端生产环节的深度应用,推广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孪生技术在终端研发、制造、集成等环节的应用。加强终端制造企业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带动终端产业同步提升智能制造能级,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互通,实现终端产品生产方式向智能化转变。
6.龙头企业打造行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大对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总部经济集聚优势,投放最新终端产品,落地大型应用项目,加快扩大研发团队和应用规模,带动智能网联汽车系统集成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培育。推动传统企业转型,支持传统车企加快智能化战略转型,打响自主品牌,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板块独立运作,构建新型供应体系和营销网络。推动传统零部件企业提升智能系统、部件研发制造能力,适时投资或并购创新型新兴企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自主技术水平。大力吸引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在沪布局,探索与整车企业合作生产,鼓励与营运主体合作应用。重点扶持细分市场优秀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专项政策支持,引导创新要素和各类社会资本关注,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科创板上市。
(二)智能机器人
7.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围绕运动、感知、控制三大系统,组织核心部件攻关项目,突破高性能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硬件系统,攻关云端大脑、知识引擎、自主学习、人机交互等软件技术。瞄准智能云端系统、芯片、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抢占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
8.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支持工业机器人品牌发展壮大,发展应用于加工、装配、焊接、打磨等场景的高精度工业机器人,突破具备柔性交互特征的6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与自适应机器人技术,全面覆盖汽车、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行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助力经济数字化转型。
9.拓展服务应用场景。聚焦清洁、医疗、配送、生活等重点方向,加速服务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培育系统集成商,推广“服务租赁+系统集成”商业模式。围绕医疗、清洁、康复等领域,发布标杆示范场景目录与体验手册,开展供需对接。
10.优化行业标准生态。发挥第三方机构和行业组织力量,联合企业开展标准制定。举办服务机器人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建设上海市智能机器人展示中心。促进长三角产业链协同,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和协同创新生态。
(三)虚拟现实交互终端
11.提升虚拟现实硬件成熟度。围绕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处理等关键技术,综合提升终端功耗、便携程度、计算能力等指标,推进近眼显示屏、感知交互设备、开发工具等重点环节实现突破。
12.推进产业应用生态创新。积极推进虚拟现实交互终端在游戏娱乐、互动社交、教育培训、工业检测、远程医疗等场景的应用,鼓励企业强化“虚拟现实+”赋能能力,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支持企业通过建设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打造内容制作与分发平台,进一步丰富内容,带动终端需求。
(四)智能家居终端
13.丰富家居单品供给。支持企业围绕智能家电领域,发展智能音箱、智能厨电等产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围绕智能安防领域,发展智能门锁等产品,满足居家安全需要;围绕智能照明领域,发展智能灯泡等产品,提高居住舒适度。
14.打造终端融合生态。鼓励企业与成熟平台开展生态合作,探索建立统一平台体系和认证模式,实现互联互通、相互调用,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全场景智能服务。
(五)智能穿戴终端
15.发展“银发经济”穿戴产品。支持企业围绕居家养老需求,发展适老化智能穿戴设备,支持一键呼叫、一键挂号、一键叫车等适老应用;围绕社区养老需求,发展医疗级穿戴设备以及适老化智能运动器械;围绕机构养老需求,发展适用于日常看护的智能穿戴设备。
16.发展“健康经济”穿戴产品。支持企业围绕跑步、骑行、健身等各类运动需求,发展多样化、便携度高的智能穿戴产品,重点推进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运动相机、智能服饰、运动腰带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六)信创终端
17.推动信创产品突破发展。依托国产中央处理器(CPU)优势,围绕松江信创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支持企业面向金融、医疗等领域,重点发展应用于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服务器及个人电脑产品,打造市场接受度高、品牌竞争力强、性能指标优的产品体系。
(七)软硬件基础支撑体系
18.提升核心芯片支撑能力。加快手机处理器芯片、高性能中央处理器(CPU)芯片、车规级微控制单位(MCU)芯片等高端芯片技术突破,提升先进工艺和特色工艺晶圆制造能力。
19.提升关键部件技术能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三电”“三智”等核心部件突破,发展5G通信模组、光学模组等部件,加快微型有机发光显示(Micro-OLED)、微型发光显示(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应用,推进生物体征、环境感知、图像获取等智能传感器发展。
20.加快布局基础软件。推进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发展。聚焦指令集、内核架构等关键技术提升产品能级。积极推进云原生、多源异构数据处理等前沿技术攻关。
21.加快布局行业软件。发展面向汽车、工控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辅助分析(CAE)、辅助制造(CAM)等关键环节突破。强化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形成面向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层架构的行业软件新供给。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本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成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专班。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全市智能终端产业的统筹推进和规划布局,市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各区政府结合区域特点,保障项目实施要素供给,形成市、区合力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资金支持
统筹利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等专项资金,聚焦支持优质项目、重点技术、重要平台、应用示范等领域。引导各类政府基金和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三)完善法规标准
加快推动在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化、商业化落地等领域探索制定浦东新区法规,明确相关程序、路径、监管和责任。聚焦关键技术,加快制定相关标准,并推动在长三角互证互认,为国家标准制定提供先行先试经验,条件成熟后在全市范围内予以复制推广。
(四)建设人才队伍
面向全球吸引领军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针对智能终端综合集成、软硬融合的特点,鼓励高校、企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育。按照规定实施人才奖励,打造创新创业、安居乐业、蓬勃兴业的智能终端人才高地。
(五)营造发展环境
支持有条件的区设立智能终端产业园,保障发展空间需求。定期召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和论坛,搭建开放合作的交流平台。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互联互通互补。
(六)促进消费需求
借助城市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强各领域对智能终端的应用。加大政府采购对智能终端的支持力度,鼓励国有企业带头使用智能终端产品,在商业中心建设体验店,激发消费需求潜力,形成以应用促终端、以体验促终端的发展局面。
(七)加强安全监管
完善全市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平台,统筹建立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态势监测系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等评估能力和测试场地建设,探索数据跨境传输。加强智能终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推动提升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能力,切实保障用户隐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截至今日,中国石油多家企业上半年生产经营成绩单相继出炉,各油气田在稳油增气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新能源业务加快发展,炼化、销售等企业相关业务加速发展,超计划完成,创同期新高,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快来一起看看吧。大庆油田大庆油田深入抓好油田发展“三件大事”,聚焦“原油要稳中
7月2日,渤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达到1235万立方米,可满足百万人口城市一个月民生用气,与此同时,渤海油田投产以来天然气总产量达520亿立方米,日产、累产双突破!年初以来,锚定上产4000万吨目标,有限天津分公司精益管理成效显著,压实原油产量基本盘,坚持油气并举、强化产能建设,打造渤西作业公司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西省发改委发布《山西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表示,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交易形成上网电价,暂不具备条件的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适时推动生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其中2×1000MW+3×660MW+2×650MW+2×460MW项目开工,1000MW+700MW项目投运。【开工】江阴苏龙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开工6月30日,江阴苏龙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开工。苏龙四期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
7月3日,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西南油气田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全面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技术路线最长、工艺最复杂、功能最齐全、产品种类最多的天然气处理厂,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利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在致密气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勘探开发一体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贵州能源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天然气增储上产、管网建设及运营、应急储备、城燃建设运营四个方面,大力推进天然气攻坚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9.1亿立方米,确保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7.13亿立方米(占全省产量的45%);新建天然气长输管道1206千米,积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本办法规定的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具体安排标准如下:(一)节能增效项目、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低碳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
截至今日,中国石油多家企业上半年生产经营成绩单相继出炉,各油气田在稳油增气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新能源业务加快发展,炼化、销售等企业相关业务加速发展,超计划完成,创同期新高,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快来一起看看吧。大庆油田大庆油田深入抓好油田发展“三件大事”,聚焦“原油要稳中
7月7日,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福州市石化化工、钢铁和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主要目标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石化化工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合成氨、烧碱行业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投资,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全文如下:市
7月7日,《关于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的公示》对外发布。此次公示的是100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拟表彰人选名单和8名后备人选名单。完整名单见附件。共有4名光伏企业的董事长入选!李仙德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正从陆地走向深蓝。近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这道矗立于黄海之滨的"蓝色长城"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新能源开发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更彰显了技术创新赋能能源革命的深层逻辑。项目位于青
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新能源发展。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消息,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提到,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制
今年以来,贵州能源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天然气增储上产、管网建设及运营、应急储备、城燃建设运营四个方面,大力推进天然气攻坚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9.1亿立方米,确保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7.13亿立方米(占全省产量的45%);新建天然气长输管道1206千米,积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2015年巴黎峰会上,各国达成里程碑式的气候协定,提出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最好是1.5℃之内的目标。并且提出为了实现该目标,各国应致力于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峰值,以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气候中和。虽然最近10年来非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是全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战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关,矢志攻坚、久久为功,加速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能源化工创新高地,这股澎湃之力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推科技强国建设注入磅礴动能,快来看看最近中国石油又取得了哪些新突破、新成就。中国石油首个!实现
石油企业开启了一手卖油,一手卖“碳”的新业务模式!(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石油企业的业务版图正经历新一轮重构。发展新能源与低碳业务,本应该是石油企业转型路上的挑战,却意外成为油田创造收益的新路径。日前,塔里木油田通过光伏项目产生的2.67万吨碳减排量,在欧盟碳市场完成了交易。近日,欧
一年一度的世界石化装备大会——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技术装备展(原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石油化工技术装备展,简称cippe中国石化展)将于6月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会展览面积达7万平米,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千1百家企业到场,国际展商比例超20%,上届专业参观观众破10万人次。本届展会预计
近日,金风科技成功签约在阿曼的首个风电项目——Riyah1&2风电项目。该项目由阿曼国家能源公司(OQAE)和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共同开发,总容量达234兆瓦,是目前阿曼规模最大的风电开发项目,也是OQAE为传统石化行业去碳化打造的首个项目,将为阿曼石油开发公司(PDO)提供绿电。金风将为其提供具备高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第7号公告,公告显示,批准《氢气管道设计规范》《加氢站用隔膜氢气压缩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通信协议》等1128项行业标准。氢气管道设计规范:本文件规定了氢气管道设计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条件和设计准则、材料、组成件的
4月27日,中电环保公布,本公司与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燃料乙醇”)签署了吉林燃料乙醇公司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的脱硫及除尘系统撬装设备买卖合同(合同编号:JZL20250028),以及脱硝及省煤器系统撬装设备买卖合同(合同编号:JZL20250029),两份合同合计总金额为人民币6899.328万元(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分析报告《2005全球能源评论》,主要内容如下:#x2022;nbsp;全球能源需求在2024年增长了2.2%,增速快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所有燃料和技术的需求在2024年均有所增长。增长主要由电力行业引领,电力需求激增了4.3%,远高于全球GDP3.2%的增长速度,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创纪录的高温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损失分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24年度有补偿补贴计划发放50万元,于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适时组织两期竞价发放,竞价发放具体规则见竞价公告。生态环境厅可根据市场情况按程序调整有
3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2024年度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的行业企业分别是石化、造纸、民航、陶瓷(建筑、卫生)、交通(港口)和数据中心六个行业企业。本省行政区域内(深圳市除外,下同)石化、造纸、民航、陶瓷(建筑、卫生)和交通(港口)等行业
近日,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石油石化招标采购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杭州举行。正泰新能作为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受邀出席,分享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本次大会以“创新、智慧、绿色、共享”为主题,汇聚600余位行业权威,包括国家部委领导、两院院士、央企技术专家及供应链负责人,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