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刷新最长叶片纪录
一个标准篮球场的长度是28米,110米接近4个篮球场的长度,这样一支叶片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值得秀一秀“肌肉”——风轮直径可以达到225米,最大风轮扫风面积超过3.9万平方米,相当于5.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单台机组一年可发电3600万千瓦时。
“它是目前国内同等容量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的抗台型机组,发电性能可提升15%,性价比非常高。”运达股份总经理陈棋介绍。据悉,这款叶片将匹配运达股份最新发布的8~10MW海上风电机组平台,在沿海地区运行。
“在研发首款海上风电叶片的过程中,运达股份选择与中复连众合作,既是基于与中复连众长期的合作,更是看中了中复连众在大型叶片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和试验检测等方面的基础与能力。”中复连众副总经理刘卫生向《风能》介绍。
中复连众董事长乔光辉表示,本次YD110的成功下线,在促进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升级的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海上风电系列平价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带动深远海风电发展。
高级气质“拉满”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YD110叶片采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
机组大型化是降低风电项目初始投资和度电成本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我国低风速风能资源区,通过使用更长叶片扩大风轮的扫风面积,有助于提升不同风速下机组的发电功率。
叶片长度的增加自然会带来一系列挑战。“叶片越长,柔性愈大,刚性愈小,固有频率越低,气弹问题越突出,对设计绝对是个挑战。通过研发部门的不懈努力,中复连众在材料体系筛选、片材设计、细节结构设计上做了优化和创新,使它既拥有高Cp(风轮风能利用系数)、抗失速等优良的气动性能,又具有高可制造性、可靠性和性价比。”刘卫生表示。
在材料方面,与玻璃纤维相比,采用碳纤维可以大大降低叶片重量,但成本较高。中复连众创造性地根据叶片受力特点,在PS面(迎风面)和SS面(背风面)分别采用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结构设计,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性能优势,兼顾减重和成本控制,达到材料的最佳性价比。
在工艺创新上,拉挤工艺是目前复合材料工艺中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且纤维含量高,质量稳定,连续成型易于自动化,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叶片大梁由碳纤维拉挤片材组装而成,铺层工艺简单,能够有效解决真空灌注工艺材料性能偏低、易出现褶皱和灌注不良等缺陷问题,且制作时间只有灌注工艺的一半,组装后的叶片大梁可以与叶片壳体一体灌注,对提高风电叶片质量、减重降载发挥关键作用;2019年,中复连众在国内率先将玻璃纤维拉挤板成功批量应用于40米叶片上,110米叶片则沿用了中复连众在这一技术上积累的经验。“有了材料与拉挤工艺的结合,生产过程中,设备对纤维的牵引形成预紧力,纤维的强度和模量转化率更高。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钢筋,非常结实。”中复连众生产总监院秀芝向《风能》解释。
考虑到叶片的长度和重量,不同于以往的“主梁+后缘辅梁”结构,YD110叶片采用了“主梁+小梁+后缘铺梁”结构及同步预制技术,减少了大面积多种类纤维布铺放对主模具的占用,同时提升了现场铺层质量的稳定性。
海上风电叶片大型化导致叶片重量的增加,叶根需要承受越来越大的载荷,提高叶根连接强度可以减少螺栓数量、缩小根部直径,实现叶片的减重和降本,并具有高可靠性。通过与国外机构合作,对多项制造工差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中复连众在全球首次完成生产安全因子γm3=1.0的风电叶片根部连接设计、测试评价方法研究以及部件认证,采用根部预埋螺栓套自动缠纱技术,有效控制了缠纱张力和外形尺寸,大幅提升叶根质量和预埋螺栓套的承载力,为未来更大的海上风电叶片开发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创新方面,YD110叶片所用到的水加热模具也创造了最长纪录,在确保可靠性高、温差小的同时,实现了分区、分段控温和自动控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耐高温、成本低等优势的PET新型泡沫材料也被应用于这款叶片之中,实现了对进口PVC和巴沙木的替代。
用智慧战胜“难处”
令人惊叹的是,如此巨大却又科技感满满的叶片,仅用10天就制作完成。这背后,考验的是项目技术人员的智慧。
受疫情影响,部件到货延迟,制造时间只剩下240小时,中间还有五一假期。同期,还有两条81米长的模具在生产,只能保障两个班组核心人员40名,比计划少了25人。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但有利的条件是,技术人员抗压能力强,经验丰富。
通常,新品在制造前会先制作一个工艺产品的腹板来验证产品尺寸的匹配性。技术团队经过仔细研究,决定采用高精度腹板组装、安装一体工装,配合3D扫描方式验证模具的外形尺寸,与腹板的模具进行匹配性验证,从而保障了尺寸的设计精度;合模工序采用多腹板集成安装工艺,完成多腹板的高精度整体定位;用3D仿真技术精确测量粘接间隙,提高腹板和合模粘接质量。新技术的应用和工艺流程的改进,使工期缩减了至少3天。
小梁层数多,铺设位置倾斜度大,铺设难度较大。现场技术主管刘洋带领技术团队多次模拟操作,根据实际操作场景反复验证铺设方案,与工装组协同设计辅助工装,优化工艺路线,并根据验证后的方案制造样件,实现了从工艺设计到实物制作的有效验证,保证了产品制造的可靠性。
一体工装与腹板匹配安装工作是现场施工难度大、时效性要求最高的工作。叶片技术部工装工程师朱琼杰负责此项工作的策划及跟踪执行,作为一名90后工程师,她多次召集各子项目负责人讨论迭代计划方案,现场协调,遇到问题组织大家积极讨论,指导施工操作。在团队的连续奋战下,实现了一体工装36小时下线的目标。
为了最长叶片的诞生,拼了
想象一下,这支110米长的叶片要在大海上飞旋至少25年,制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心把控,几十人协作完成,其高品质也体现着每个能工巧匠的手上功夫,需要极高的专注、耐力、配合……
4月30日,车间准备第二天放假。制造部主管韩刚却表示他已经与班组成员交流过,5月1日加班。这个“五一”假日被真正过成了劳动节。全体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承担了高负荷的工作任务,几乎每天工作时长达到16小时。在首制品生产的8天中,员工在工序间隔时间,甚至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但一旦开工,又立即投入工作之中。
5月2日,车间办公室里突然出现了一束鲜花,以后数天里,鲜花每天更换,直到5月7日产品下线。原来,鲜花是团队里两名女员工带来的。在冷峻的机械车间,那娇艳欲滴、全力绽放的花朵正如工人们奋斗的身影。
5月4日是整个项目最艰苦的一天,原计划增加1个班组在后半夜接替原班组完成最后的合模作业,但合模班组主动请求独自啃下这块“硬骨头”。虽然面临超过20小时的作业时长,但项目组全体人员全程在岗,与一线员工共同奋斗在一线。
“员工们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下,仍能热情不减,自我激励,对产品充满着荣誉感、自豪感。他们,很了不起!”院秀芝的赞叹和骄傲溢于言表。
“上下同欲,目标感强,行动统一。”院秀芝认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离不开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这种信任得益于公司的企业文化。
公开才能公平、公正。在中复连众,管理人员、职能人员的岗位工资系数,一线员工的工资总额,所有人员的工作绩效、评优评先结果,完全公开,接受全体员工监督。信息的公开充分保障了绩效的公正性,确保薪酬体系的公平,使员工的付出和所得相对等,也拉近了员工们的距离,增进相互间的信任。通过实践,这一做法被推广到其他基地,效果不错。
为了激发员工们的创新能力,中复连众制定了各项人才的“选育用留”,根据职业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消除职业困惑和未来发展的迷茫;在使用人才方式上建立竞争上岗、激励保障的长效机制;量化人才评价体系,形成技术创新的环境和鼓励创新的氛围……这些制度培养了员工们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则成为员工们之间的粘合剂。五分厂自2021年10月成立文体委员会以来,启动月度文体活动,组织拔河、接力赛、技能比武等,虽然奖品并不丰厚,但员工们有了更多释放压力、增进情感交流的场景。
进化出更强的竞争力
从2008年启动第一个项目以来,中复连众在海上风电叶片研制上已经走过15个年头。叶片长度从44米增加到110米;工艺从碳纤维预浸料到拉挤技术;制造装备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如开发主梁铺放设备、遥控自动翻转设备、智能化根部端面打磨机;测试技术从2009年国内首个5MW全自动叶片全尺寸试验平台到2014年国内首个12MW全自动叶片测试平台,再到正在建设的20MW全自动叶片全尺寸测试平台,不断升级。目前,中复连众已经建成江苏省海上风电叶片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形成设计、制造、检测、运维等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努力助力行业发展。
作为风电整机中的大部件,叶片研制离不开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联动。“中复连众已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互相拉动的良好合作关系,借助客户与科研院所的力量,最大化利用合作伙伴特有的优势资源,弥补企业自身不足,不断提升自身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中复连众营销部经理孙运亮向《风能》表示。
白羽轻扬,枕海听风。未来,大尺寸、轻量化、高可靠性、易运输、可回收等都是海上风电叶片发展的方向。而上述业绩和经验的积累,大胆创新、小心求证、开放包容的态度,都将有助于不断突破深远海风电开发的边界,聚合为企业在海上风电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也会推动风电产业不断迭代进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20米海上风电叶片在鉴衡阳江风电叶片检测中心一次性顺利通过疲劳后静力试验。至此,该叶片静力测试、疲劳测试和疲劳后静力测试均顺利完成,成功验证了该叶片的设计制造技术和结构安全可靠性。
日前,由上海电建承建的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南区项目叶片试验车间首节钢柱顺利完成吊装。叶片车试验车间采用单层钢排架结构,最大跨度45余米,纵向最长达180余米。为确保现场钢结构首次吊装作业的顺利推进,项目部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多次组织召开专题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位于广东阳江的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简称“国家质检中心”)完成了目前全球最长的金风科技147米叶片的静力测试。该叶片静力测试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的风电叶片的设计、制造、检测认证水平实现了新突破,为超300m风轮直径的机组研制奠定了基础。本次测试采用了11个
5月7日上午,一支长143米、重60吨的MySE292型全球最大风轮叶片,顺利在八所港第一装卸区6号泊位吊装成功,将运往广东阳江进行检测,此次成功吊装刷新了全球口岸最长风电叶片吊装纪录,极大提升八所港重件设备装卸作业的品牌效应。在八所港第一装卸区,国内最大吨位1000吨级可移动桅杆式起重机和汽车吊
2月27日,由明阳自主研制的MySE292海上超大型叶片在海南东方智能制造基地成功下线。该叶片适用于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等广泛区域内的超一类海上区域,同时也为明阳开拓和布局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款叶片长143米,叶轮直径达292米,为全球已下线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叶片。MySE292海上超大型叶片
近日,江苏省大丰区举行10月份项目开工活动。全区10月份开工项目18个,其中工业项目14个,服务业项目4个,涉及风电设备、晶硅光伏、智能装备制造、制氢、不锈钢、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链。竣工项目14个。位于开发区的双瑞海上风电叶片项目宣布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新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14日,广西首批智能风机叶片出海发运仪式在钦州港举行,6支124米EN252叶片即将途径北部湾、跨越琼州海峡,抵达广东惠州海域的中广核惠州海上风电项目。这是继钦州智慧能源基地下线广西首台大兆瓦智能风机后,远景能源持续发力共建北部湾风电产业集群的又一里程碑,广西新能源产
9月20日上午,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洛阳双瑞年产120万千瓦渤中大型海上风电叶片项目钢结构封顶工作完成。洛阳双瑞年产120万千瓦渤中大型海上风电叶片项目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推进的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项目由中建八局(东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占地面积23万平米,项目建成后可满足4条16
近日,中车150米级海上风电叶片智造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预计9月中旬完成所有建设任务。中车150米级海上风电叶片智造项目总投资35亿元,新上6套风机叶片生产线,可年产海上大兆瓦级叶片300套,被列为江苏省2023年度重大项目。
9月7日,东方风电自主研制的B1260A型叶片,在公司自建全尺寸叶片试验台顺利完成最后一个方向的静力加载测试。至此,该型叶片静力试验所有加载测试工况全部一次性顺利完成。B1260A型叶片是东方风电全新开发的一款高效低载轻量化叶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叶片长126米,是目前全球最长的风电叶片,适
近日,时代新材海上风电叶片检测中心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该检测中心是目前全球唯一可开展160米叶片全尺寸结构试验的检测实验室,可支撑百米级叶片的研究和检测,验证大尺寸叶片的可靠性。该检测中心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港经济开发区,2022年7月启动建设,占地面积约6.7万㎡,规划建设4个试验承载
1月8日,广东省肇庆市人民政府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推进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肇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推进总投资98亿元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是打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月16日,运达储能设备生产基地5GWh项目在河北邯郸冀南新区正式开工建设。邯郸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学军,运达股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程晨光共同见证开工仪式。该项目位于邯郸运达可再生能源零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规划建设2条锂离子电池模组与PACK生产线,2条储能集装箱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8日,广东省肇庆市人民政府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推进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据了解,双方将合作推进总投资98亿元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装备研发
1月7日,运达股份湛江风电总装百万千瓦智能制造中心首台机组下线暨投产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湛江地区首家风电制造企业落地,为湛江绿色能源发展再添强劲动力。湛江是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集中式陆上风电并网规模位列全省首位,电力供应体系已由传统煤电向新能源转变。该中心的建成投产,将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7日,由浙江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运达股份投资建设的湛江风电总装百万千瓦智能制造中心首台机组下线暨投产仪式在遂溪县城月镇工业园举行。下一步,运达股份将充分发挥链主优势,在湛江市投资建设运达零碳南方总部基地,包括建设风电叶片制造中心、风电塔筒制造中心、储能制造中心、
近日,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运达股份预中标。根据招标公告,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项目涉及鸡头村街道、王家庄街道、张安屯街道,总装机容量131.25MW,机位数量:≤23,单机容量:5MW及以上,6.25MW及以下,可混装,但不超过2种机型,
渤海滨,绿风劲。伴随着起重机的阵阵轰鸣,一片片白色叶轮被抬至145米高空,与机组轮毂实现完美“合体”。近日,由运达股份自主研制的深远海16MW“海鹰”平台在山东东营成功吊装,为我国风电产业挺进深蓝再添“探海利器”。全面测试赓续机组“可靠基因”研发伊始,针对海上复杂多变的环境,运达股份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龙源电力、运达股份、三一重能分别成立新公司。龙源电力成立天津龙源东丽新能源有限公司;运达股份与招运新能源成立运达招运北方(辽宁)新材料有限公司;三一重能成立乌拉特后旗湘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12月24日,天津龙源东丽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晓光,注
【大唐江西修水张澄湖64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中选框架供应商结果公示招标公告显示:
近日,中国安能一局八步上程200MW风电场EPC总承包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及附件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该项目包件A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运达股份,含税投标总价为1.8263亿元,折合单价(按投标容量计算)为1948元/kW。相关招标公告显示,中国安能一局八步上程200MW风电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
华润宝坻九园工业园区多能互补示范项目(风电)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设备采购、运输及服务中标结果公告招标内容和范围: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提供的项目资料(详见招标技术规范书),提出仅限一种且能通过安全载荷计算的微观选址机位(采用招标人给出的机位坐标)推荐的机型定制化方案,包括风力发电机组
1月19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批服务部对中复连众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大型海上风电叶片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的告知承诺审批决定进行了公示。中复连众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注册资金为25000万元,公司位于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浦工业区,主要经营范围风力发电机用叶片的研发、生产、销
9月20日,97米风电叶片在中复连众(酒泉)公司下线,叶根直径超过3米,单支叶片质量超过27吨。97米叶片的顺利下线凝聚着全体项目组成员的智慧和汗水。技术部、生产部和制造部等部门人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模拟超大工装,为低起吊高度厂房下的工模安装提供最优方案;提前改造厂房结构,顺利完成模
8月30日,全球最长123米风电叶片在中复连众成功下线!这是中复连众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下线的第四款长度超过百米的叶片!作为国内领先的风电叶片制造商,中复连众近年来一直针对超大型叶片提前布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积极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从102米,到110米、112米,再到123米,中复
近日,由中复连众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的国内首支复合材料旋筒风帆成功下线,此风帆的成功研发和生产为全球航运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随着航运业开启节能减排进程,风帆技术再次被拉回到船舶技术舞台中央,而旋筒风帆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使航运更环保方面更具竞争力。旋筒风帆是大型圆柱型机械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副总工程师黄辉秀出席会议并演讲。
2021年9月1日,连云港中复连众首支百米级大型海上风电叶片在连云港海上风电叶片生产基地成功下线。
12月2日,风电叶片龙头中材科技发布停牌公告,公告显示,中材科技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购买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现有股东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并向中国巨石出售持有的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12月16日,中材科技发布《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暨公司股票复牌公告》。公告称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2月1日,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科技)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的停牌公告》。公告称:中材科技拟购买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复连众”)现有股东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并向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巨石”)出售公司
材料生产商科思创宣布,已与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风机叶片制造商中复连众成功研发了全球首支64.2米全聚氨酯树脂风机叶片,实现了该材料在大型风机叶片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满足风电行业对新一代更长、更强韧叶片的需求。该叶片从主梁、腹板到叶壳均由聚氨酯树脂材料灌注而成,在全球风电行业内尚属首例
日前,中复连众为一家海外整机商配套的LZ62-5.0海上风机叶片从连云港顺利交付起航。这是中复连众今年首批批量交付的海上风机叶片,也是今年第四批向境外销售的风机叶片。中复连众自2008年开始海上风机叶片的设计、开发、制造、检测和服务,2009年为国内首个100MW海上风电项目提供了风机叶片。近年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