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碳源减排评论正文

产业研究|我国现行的区域性低碳建设标准

2022-07-13 17:42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作者:刘 晔关键词:低碳低碳社区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1]。国家标准(GB/T20000.1 - 2002)明确指出,“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同时,指出标准化是“通过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以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在我国提出的“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的目标实现过程中,离不开各种标准的助力。

制定低碳标准,首先要明确碳排放的概念。碳排放一般是指一定实体空间范围内因生产和生活的活动而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活动包括能源活动、工业和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及废弃物处理,具体计算内容包括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及外购电力和热力导致的间接碳排放等。只有明确碳排放的来源,才能想办法去降低碳排放,也就是实现“低碳”。区域性低碳标准就是以一定实体空间范围为对象,供各方参考和采纳的用以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准则和依据。本文的区域是一种地理概念,指一定尺度范围内的既定空间范围。这既可以指行政区域,也可以指为实现特定功能人为设定的空间范围。以区域为适用对象,针对特定目标制定的低碳标准可为使用对象提供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方面依据和说明,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城市、社区、园区、景区为例,对我国现行的区域性低碳标准进行简要说明。

一、低碳城市标准

低碳城市是指经济发展以低碳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2]。我国现有低碳城市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地区标准。以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41152-2021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为例,现有国家标准最大程度的解释了全国范围内低碳城市的建设标准,尽可能兼顾到各类城市的低碳建设需求。然而,中国南北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明显不同,使得在城市的产业结构、社会基础、自然状况、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显然对各省城市的低碳建设指导作用有限。如,江苏省既可以参考国家标准,也可以根据已有的地方标准《DB32/T 3490-2018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低碳城市建设。江苏省地方标准选取了适应本地需求的低碳经济、低碳能源、低碳社会、生态环境、低碳管理等指标,用以保证低碳城市标准在江苏的高效落实。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应各个省份社会、经济和环境特点的低碳城市标准。

二、低碳社区标准

低碳社区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提高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对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或改造,完善固定废弃物处理方式、建设环境友好的公共设施、建立完善的公共参与机制和社区治理模式等活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我国现有低碳社区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团体标准三类。低碳社区的国家标准也是《GB/T 41152-2021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同时,各省在低碳社区标准的适用问题上,依然存在很强的地域差异性,使得不同的社区在生活用水、用能等方面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作为典型的北方城市,北京市既有国家标准作为低碳社区建设的参考,又有低碳社区的地方标准《DB11/T 1532-2018 社区低碳运行管理通则》,例如北京地方标准选取了取暖能源使用情况等指标,这对北方城市社区建设更具指导意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结合能够更好的保证低碳社区标准在北京的高效落实。其他地方在制定低碳社区标准时,也应考虑当地特点,制定各具特色的低碳社区标准。

三、低碳园区标准

低碳园区是指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通过产业优化、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措施,提高园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运行过程中产生较低碳排放量的园区。从适应区域来看,我国现行的低碳园区标准均为地方标准。以北京市现行的《DB11/T 1531-2018 园区低碳运行管理通则》为例,该标准依据北京市本地园区的特点,规定了园区低碳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目标、运行管理、评价与改进;针对运行管理主题,从组织管理、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建筑系统、交通物流系统、支撑保障等方面做出规定;并设立评价与改进章节,说明如何对园区的低碳运行管理进行监管考核。这些地方标准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工业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沿阵地,考虑到各地区的主导产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已有地方标准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各地“双碳”目标的低碳园区标准。

四、低碳景区标准

低碳景区是指在景区运行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并对环境损害最小化产生较低碳排放量的景区。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景区的低碳建设没有对应标准,无法满足地方低碳景区创建的需求。现有可以参考的低碳景区相关标准为林业领域的《LY/T 3181-2020 森林生态旅游低碳化管理导则》行业标准,也可以借鉴名称为《AS 4978.1-2006 (R2018)森林项目中温室气体的量化、监测和报告——造林和再造林》的澳大利亚标准。前者依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较全面的规定了林区低碳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要求,包括保护要求、环境管理、建筑要求、基础配套、服务配套、游客低碳行为、低碳宣传与教育、服务管理等;后者则更多集中于林业低碳发展方面的规范,对景区的林地保护和建设具有参考意义。然而,这两个标准仅为林业部门的标准,并不适应其他类型的景区低碳建设。考虑到各地方的特色景区资源并不相同,且并无可供直接参考的对应标准,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内外同类标准基础上,制定适应当地旅游产业需求的低碳景区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制定低碳发展标准有助于通过以标准化为手段,助力我国“绿色发展”的实现。因此,在“十四五”和“十五五”碳达峰的关键期,各地区有必要陆续出台适应本地需求的各类区域性低碳建设标准,用以指导当地的“双碳”达标工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碳查看更多>低碳社区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