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这是中车株洲所与鄂尔多斯携手再创双碳发展新局面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双方情谊历久弥坚的最好见证。从2019年开始,中车株洲所和鄂尔多斯因为共同的梦想,跨越千里而牵手,在大西北开创“追风”事业,三年来,从打造项目基地到发力“双碳”全产业链集群,续写了一段互利共赢、和衷共济的“风光”情缘。
01“ 牵 手”
千里情谊随“风”起
因“风”结缘,千里伏线,株洲所与鄂尔多斯的“牵手”,冥冥之中有伏笔,偶然之中也有必然。
时钟拨回2019年。
经过13年深耕细作,株洲所基于轨道交通技术优势向风电的拓展裂变,已搭建完整产业链体系,形成百亿跨越的喷涌态势,2018年底,随着国家风电平价入网政策即将落地,株洲所风电产业面临难得的历史“风口”。
为保交付,急需拓规模、扩产能、增效益,抢占风电行业新高地,株洲所战略决策者出湘入蒙,将视线投向大西北,计划打造叶片和整机基地,分别承担全所1/3的叶片和1/2的整机生产任务。
基地落子何处?
2019年初,株洲所派出10个专项小组,在“三北”地区进行拉网式筛查,短短两个月时间,走遍五省八市十六个园区。最终,鄂尔多斯被确定为“不二之选”,建设蒙西整机工厂与叶片工厂项目,被迅速提上日程。
在蒙西整机工厂总经理李智勇看来,决策如此果断,源于“一切都高度契合”。发展战略上,鄂尔多斯作为全国闻名的能源与资源密集型城市,近年来同样在发力新能源产业转型。看风力资源,鄂尔多斯“与草原一起呼吸”,驶过一座纯白的斜拉钢架大桥,就能从现代都市穿越到辽阔草原,风力发电前景广阔。
“最紧要的是,这里的厂房结构、设备及物流条件等,特别契合尽快投产的需求,就好像早就量身定做好了,只等我们来一样。”李智勇笑着说。
另一个有趣的巧合是,2019年4月,项目签订合同前后,鄂尔多斯工信部门进行结构调整,专门设置企业发展服务科,主抓协调减轻企业负担、参与招商引资并为企业项目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生态产业体系,鄂尔多斯也正迈出新的一步。
回想株洲所风电项目的落地,鄂尔多斯工信局企业发展服务科科长张欢也直呼,“特别顺,中车株洲所为了推进项目尽快落地,特别给力。”
梳理时间轴,也能感受到双方携手推进项目的顺畅与高效,风电整机项目:2月底考察调研、4月份立项、6月正式投产;7月6日,首台2.2MW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成功下线。叶片基地方面,蒙西叶片工厂7月份建成,仅仅一个月,首支叶片下线。
对落地该市东胜区的风电整机项目,鄂尔多斯当地媒体报道惊叹:落地到投产不到5个月,刷新了“中车速度”!李智勇坦言,对株洲所风电事业部来说,这种速度也是空前的,而这也得益于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工业园区提供的优良设施和跟踪服务,为企业筹建工作快速推进,提供了极大助力。
瞄准新能源发展版图,强者谋合,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
02共 赢
协同奋进谋发展,激活一池春水
成功的合作,越深入,越发现双方的合适。
蒙西两个工厂的落地,让“火力全开”保交付有了作战阵地。可好事多磨,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又带来新的挑战。
又一次,株洲所人迎难而上,创造了一个个“不可能”——
复工节奏,铿锵有力:2月15日,叶片工厂复工,成为当地首家严格按防控要求率先复工的企业;4天后,复工的首支叶片下线;2月28日,整机工厂全部复工。
干事创业,奉献担当:当疫情得到控制,株洲所多次从各地抽调骨干组成大军团开展集中保交付攻坚,前来战斗的人不乏“夫妻档”,甚至是“全家总动员”组合……
鄂尔多斯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办公室主任王瑞说,他尤其记得,蒙西叶片工厂总经理王树慧,把老娘、老婆、孩子都带了过来;诸多“夫妻档”里,生产经理刘慧的孩子也在蒙西出生。“特别感动,你会发现,他们是真正想干事,会干事,也能干成事的。”他说。
这种“唯实、尊重、创新、成事”的企业文化,以及规范、高效的管理与作战能力,令王瑞赞叹不已。在他看来,“株所人”做事务实高效,且业务素质过硬,“懂技术,很专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株洲所风电项目的落地与成长,给鄂尔多斯带来不少新气象。
近年来,鄂尔多斯一直在谋求转型突破,以新旧动能转换调整产业结构,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崛起之路。王瑞说,株洲所的风电项目落户,填补了当地风电产业领军企业的空白,对构建生态产业格局、招引上下游优质项目都带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项目的落地发展,也拉动了当地就业与税收,增添了园区周边的“烟火气”。初步估计,株洲所风电项目落地以来,创造岗位约3000个,带来税收近6000万元,基地周围的酒店、餐饮、物流等被迅速激活。
实际上,正向的反馈一直在双向流动。
李智勇说,鄂尔多斯对项目的重视,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项目推进如此顺利的重要原因。3年来,鄂尔多斯市领导多次前去考察调研,株洲所领导也频频拜访并邀请对方来株考察,“双方的沟通合作很愉快,也一直在深入。”
当地服务企业的细心体贴,也让李智勇印象深刻。项目打造的产品堪称“巨无霸”,叶片堆场的选址与沟通协调、产品运输过程中的难题等,当地政府都用心予以解决。一次,为了让长达数十米的叶片上高速,特事特办,临时拆卸了部分围栏,之后又重新装上。
“他们的理念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而他们也做到了,确实润物细无声,让我们感觉特别安心。”李智勇说。
03未 来
共赴“双碳”目标,携手走进“春天里”
当株洲所与鄂尔多斯深入开展合作,时势也在剧变。
2020年9月,“双碳”目标的提出;2021年,“双碳”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等,无不证明双方“牵手”的正确。
立足“十四五”,在中车“一核三极多点”战略的牵引下,株洲所与鄂尔多斯产生了新的交汇,也让双方的合作踏上新征程。
在内蒙古,2021年底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响亮喊出“两个率先”“两个超越”口号。其中“两个超越”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
鄂尔多斯则正在加快“重塑”,推进传统的“羊煤土气”,向“风光氢储车”五大主导新能源产业结构转型。
冥冥之中,又现惊人的契合。“风光氢储车”这五个字,与中车“一核三极多点”战略,与株洲所交通和新能源“500亿+”宏阔规划不谋而合。
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表示,“十四五”期间,株洲所将抓住“双碳”机遇,全力推动新能源壮大与升级,探索能源物联网、数字能源技术、风光储一体化、氢能等新方向,为打造大能源产业体系储备力量。
相向而行,携手奋进。
去年跟随领导前往株洲所考察,株洲所的使命定位让我记忆犹新。”王瑞坦言,由于工作原因他接触过非常多的企业,但株洲所作为国企的胸怀与担当,令他印象至深。
王瑞看到,株洲所依托风电项目,始终在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发挥“华润电力最佳合作供应商”的优势,带动了华润前来投资;从风电项目拓展,推动襄阳电机、研究院、中车智行等业务板块,积极到鄂尔多斯考察并布局相关产业。
目前,“双碳研究院”已完成线下签约,智轨交通解决方案也已提交给当地交通部门评审。风电整机大兆瓦智能制造基地,以及变流器、智能运维中心等装备产业基地的落地将进一步助力当地打造风电装备全产业链集群。
这次合作对株洲所来说,是加大风电技术创新,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内在要求;对鄂尔多斯,则是“双碳”目标及自治区“两个超过”政策背景下,基于目前新能源占比较低、当地用电负荷较高、具备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及配套条件,要走的必由之路。
“我们见过不少追求短期效益的企业,更多地考虑政府能给他带来什么。中车株洲所不是,他追求基于双方战略目标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王瑞说,正因如此,双方的合作才能互利共赢,也令人相信今后的合作能做实、做大、做优。
绿草如茵,风光旖旎。新能源产业发展“春意渐浓”,株洲所与鄂尔多斯经历三年“追风”情缘,正携手开启一段崭新的精彩旅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7-9日,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风向标,这里汇聚顶尖科技与创新力量,探索零碳未来的无限可能。中车株洲所位于展位号B2.540,以零碳解决方案创领者之姿,携全场景能源生态矩阵重磅亮相,与全球伙伴共绘绿色能源新图景
5月7日至8日,三峡能源董事长、党委书记朱承军赴湖南株洲与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中车株洲电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聂自强座谈,就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协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中车株洲电机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罗崇甫,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曹伟宸,三峡能源副总经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21批集中招标(第一批储能系统设备)招标中标结果公示。海博思创、融和元储、新源智储、天合储能、中车株洲所、天诚同创6家企业中标,其中海博思创中标容量1.4GWh,融和元储中标容量1.5GWh,新源智储中标容量800MWh,天合储能中标容
1、中标结果定了!中车株洲所斩获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4月25日,华电辽宁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车株洲所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322560.00万元。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离岸平均距离约为50km,水深位于30m~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30日,国家电投2025年度第一批5GWh储能系统中标候选人公示,海博思创、融和元储、新源智储、天合储能、中车株洲所、天诚同创6家企业入围。整体报价为0.422-0.477元/Wh。据悉,此次集采规模共5GWh,其中标段一集中式4GWh,标段二组串式1GWh。其中,集中式储能系统的中标候选人分别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4月28日,中国能建2025年度风力发电机组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集中采购招标规模预计13GW。金风科技、电气风电、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中车山东风电、中车株洲所、华锐风电、三一重能、东方风电、中船海装、明阳智能11家整机商入围。根据招标公告,该集采项目共4个标包,分别为:包标001:陆上风
1、11.6亿元!200MW风电项目EPC合同签署近期,大业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大业新能源有限公司拟与上海睿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诸城大业200MW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根据公告,该合同的总承包范围包括设计、施工、采购等,合同价格为11.6亿元。项目拟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MW风电机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华润电力防城港防城区100MW(200MWh)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377.9万元,折合单价0.519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160万元,折合单价0.508元/
4月25日,华电辽宁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车株洲所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322560.00万元。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南面海域,DD2场址北部,涉海面积为95km2,离岸平均距离约为50km,水深位
1、拆除26台风机!湖北能源129MW风电改造项目中标公示4月30日,中国电建贵阳院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场一期改造EPC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金风科技预中标。湖北利川齐岳山风电场工程,原装机容量为49.3MW,安装58台歌美飒G58-850型风力发电机组,投运达14年。原址安装16台5.6MW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4月28日,华能蒙东新能源公司岭东二期100万千瓦基地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为后续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该项目是呼伦贝尔地区首个开工建设的国家第三批大基地项目,也是华能蒙东公司在呼伦贝尔地区的第二个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项目位于阿荣旗境内,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建设60台单机容量8.3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4月30日,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表示,根据公司主营业务发展需要,中船科技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日照基地项目、通榆一期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约为54.8889亿元。其中,日照基地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30.6098亿元,通榆一期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24.2791亿元。
4月28日、29日,东方电气(若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首支风电叶片、东方电气(怀化)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首台风电机组相继下线,标志着正式具备投产能力。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深化全国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位于新疆、湖南两大基地的投产,将助力东方电气集团进一步拓展区域市场,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能
作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内蒙古多年来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举办的“走进新国企·中广核青山绿水行”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探寻中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如何在这原野群山间种下万亩星河。
4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现场42号风机叶轮缓缓转动,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首个大型风电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属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采用风光同场建设模式,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其中70万千瓦光伏工程已于2024年底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此次投产的30万千瓦风
近日,在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等政府高层见证下,金风科技在埃及首个风电项目——红海风能公司(RedSeaWindEnergy)苏伊士湾2号项目(下称:GOSII项目)全场并网,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为非洲已投运的最大单体风电项目,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投入商业运营,创造了埃及风电产业“加速度”。埃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投产并开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5月11日,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青海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布局的德国风电整机巨头Nordex,正计划重返中国市场。Nordex的回归,会给竞争激烈的中国风电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回顾Nordex的发展历程,其在全球风电市场曾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Nordex集团在德国境内的新签订单量增加了36%,从2022年的1.1G
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副院长杨雷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开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加快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震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指明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日前,明阳智能公布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披露,明阳智能2024年总营收271.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研发费用5625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07%;毛利率为8.10%,净利率为1.37%;新增风机订单27.11GW,风机对外销售规模10.82GW,同比增长11.66%。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
2025年4月25日,南高齿2025风电客户日在蜀绣春深的成都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高质驭风,共创未来”为主题,南高齿集团携手风电整机厂商、风电开发商及行业专家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变革机遇与关税贸易壁垒加剧的双重背景,共商风电产业破局之道,探寻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