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8月30日,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全社会发电总装机达到1195万千瓦左右,天然气装机26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449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提升至37%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市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左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30%左右,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
积极推进天然气发电项目建设,布局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2座,每座容量90万千瓦。结合城市冷、热、电多种用能需要,布局建设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容量80万千瓦,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新建长丰2×45万千瓦级天然气调峰发电兼供热项目、庐江2×45万千瓦级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开展肥东2×40万千瓦级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建设研究。
积极推进现役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支持煤电企业选择成熟适用、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开展灵活性改造,增强电力供给侧调节能力。加快大容量、高参数、低煤耗先进燃煤机组替代到期服役煤电机组步伐,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在满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要求前提下,稳妥推进神皖庐江电厂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合肥联合发电公司2×66万千瓦发电机组项目落地。
详情如下:
合肥市“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规划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十四五”是合肥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实现能源发展的绿色、安全、高效、公平和可持续,保障经济社会全面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发展在增强供应能力、提高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也为“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成就
1.能源消费稳步增长,能源利用日趋合理
“十三五”以来,全市能源消费稳步增长,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用能需求。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2464.29万吨标煤,年均增长3.22%,人均能源消费2.63吨标煤;全社会用电量382.5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9.48%,人均用电量4083千瓦时。
“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4.5个百分点,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6.26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25.97%,但能源消费总量仅占全省16.73%,能源利用日趋合理,能源利用效率全省领先。
图1“十三五”全市能源消费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对比
2.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电力供应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发电装机332万千瓦,其中神皖庐江电厂装机容量2×66万千瓦,是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燃煤火电项目和省“861”重点建设项目。全市新增可再生能源近200万千瓦,特别是光伏发电高速增长,新增装机178万千瓦。截至2020年底,全社会发电装机达到731万千瓦、年发电量249.55亿千瓦时,较2015年分别增长83.08%、42.26%。全市新建500千伏龙门变,扩建500千伏长临河变、肥西变,新增220千伏变电站8座。截至2020年底,合肥电网拥有500千伏变电站4座、总容量100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37座、总容量1374万千伏安,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充裕。
燃气设施建设进度加快。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定合支线、定合复线等天然气长输管线8条,省级主环管网机场至六安段基本建设完成,庐北至池州高压管线和巢湖至江北产业集中区干线正在加快推进。全市拥有6家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城燃管网累计长度约10863公里,基本覆盖主城区和周边城镇。全市拥有应急调峰储配站6座,储罐总规模约3.6万立方米(液态储备规模),可满足紧急情况下全市域3天的天然气需求量。
供热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有供热热源18座、冷暖联供综合能源站1座,总供热规模达16522吨/时,其中10座热源已实现对外供热。全市敷设热网干管607公里,总供热能力超过3300吨/时,其中主城区集中供热负荷1992吨/时,供热总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实现集中供热的工商业户400余家,居民小区约200个,居民约12万户。全市采用生物质、天然气、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已达到200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占比约为8.7%,逐步形成夏热冬冷城市集中供热、冷暖联供的“合肥模式”。
3.能源消费强度逐年下降,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20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2913吨标煤/万元,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十三五”以来全市能源消费强度累计下降19.15%,超额完成了省下达能耗强度下降17%的目标任务。
重点领域节能工作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交通、建筑、商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成效显著,35吨/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8台大、中型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2020年,全市火电平均供电煤耗299克标煤/千瓦时,较2015年下降3.95克标煤/千瓦时;全市电网线损率4.2%,较2015年下降3.26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41.3%,较2015年下降3.3个百分点。
4.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
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由2015年的50万千瓦增长到2020年的245万千瓦,装机比重由12.5%增加到33.5%。2020年,全市光伏装机规模达到214万千瓦,占全社会电力总装机规模的29.3%,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由2015年的3.6亿千瓦时增长到2020年的28.13亿千瓦时,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的11.3%、全社会用电量的7.4%。全市先后被国家能源局列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
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全市天然气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6.3%提升至2020年的8.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1.6%提升至2020年的6.3%。市内煤炭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55.6%下降到2020年的46.4%。
5.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科技快速发展
光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集聚形成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发电工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以光伏逆变器、电池片、组件企业为龙头引领,光伏玻璃、边框支架、储能系统、系统集成上下游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截至2020年底,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主要产品综合出货量超过50吉瓦,光伏控制、逆变设备出货量继续稳居行业首位,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晶硅电池片、高效组件等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产业链,拥有蔚来、江淮、大众、安凯、长安、比亚迪、中创新航等汽车品牌,形成以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凯博能源、巡鹰新能源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以巨一动力为代表的电机及控制系统生产企业,以国网电力、合肥充电为代表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服务企业。
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合肥“人造小太阳”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1.2亿摄氏度状态下运行101秒,1.6亿摄氏度下运行20秒的新记录。
6.能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新业态不断涌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电力直接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全市“获得电力”指标进入全国优秀行列。2020年,全市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71个,完成替代电量14.4亿千瓦时。能源新业态不断涌现,合肥能源大数据中心挂牌成立,智慧能源服务基础平台初步搭建完成。在国内创新性建设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站—国网合肥始信路“七站融合”示范项目。长丰县陶楼镇和滨湖新区虚拟电厂启动试点,首期虚拟电厂已接入1.53万千瓦光伏电站、0.7万千瓦电动公交车充电站、0.13万千瓦时储能系统,相当于新增一座可为2万户居民服务的火电厂。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电动汽车车桩比和公共类车桩比建设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
注:[]内为累计值。
(二)发展形势
1.国际形势
“十三五”以来,虽然国际政治生态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源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日趋复杂,但全球能源发展的长期趋势仍然是由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并最终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加剧等巨大挑战,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加快低碳化乃至去碳化进程。而新冠疫情出现后,全球能源需求短期剧烈波动,世界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能源市场关系愈发政治化,能源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能源博弈不断加强,能源供应安全风险不断加大。
2.国内形势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能源行业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加快,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将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另一方面,随着能源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新型能源技术加快迭代,并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能源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也会不断涌现。
3.省内形势
“十四五”时期安徽省能源发展面临新的局面,对全市能源高质量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全省能源供给能力不足,能源供应保障难度增大。能源电力需求刚性增长,电力供应缺口将持续增大,电力保供任务艰巨,煤炭和天然气的能源供应缺口也将呈不断增大趋势。能源供应通道薄弱,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电网、天然气管网建设存在短板,规划内的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通道工程受生态环保、拆迁补偿、路由、安全等多重因素制约,建设进程缓慢。体制改革仍需攻坚克难,能源发展市场内在推动力不足。现代市场能源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电力跨省跨区输送机制尚未形成,交易方式日趋复杂多样,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机遇和挑战
1.发展机遇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结构优化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市能源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除了光伏、风电和生物质发电应用外,全市在太阳能光热、地源热泵以及污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将加快新能源科技创新和开发应用,全面推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早日将合肥打造成“光伏应用第一城”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能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期间,作为省会城市,合肥将持续不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打造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定位相匹配的高质量电网体系,加强区域能源电力合作,融入国家级输电系统,实现长三角电网一体化以及建成500千伏城区环网结构,持续提升供电能力。
新能源汽车之都目标的提出给能源发展带来新机遇。合肥已跻身全国13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国家首批“新能源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十四五”期间,将依托产业聚集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新能源汽车核心发展区,在业已形成良好发展势头的光伏产业之外,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将对促进清洁能源利用、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能源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一直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内陆开放新高地、绿色发展样板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发展潜力与日俱增。未来在可再生能源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将加强在高效新能源产业、智能化电气设备、储能以及先进生物质燃料、核聚变、智慧能源等方面的科研投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发源地,推动全市能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面临挑战
能源安全保障压力大。全市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域内无油无气、缺电少煤,可再生能源也仅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可商品化利用的规模非常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十四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趋势,电力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加,保供难度增大;天然气消费量日益增长,保供能力亟待提升。
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空间有限。全市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加速推进将带动能源需求保持刚性增长态势。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强度已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未来节能降耗潜力越来越小,“十四五”期间完成能源消费强度控制目标任务艰巨。
能源基础设施仍待完善。电网整体供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电网建设亟需加强。天然气储气能力严重不足,已建3.6万方水容积的LNG储气设施,仅达到实际需要的14.6万方的24.5%,亟需加快推进LNG储气设施项目建设。热源结构有待调整,热源点互联互通有待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尚需进一步优化。
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仍然较高。随着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制约,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发展速度将明显下降,可再生能源装机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给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带来不利影响。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密契合“双碳”目标要求,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以促进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为基本立足点,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根本动力,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友好、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多元安全,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加快建立多元安全的能源供给保障体系,积极引入区外来电,打造区域电力综合枢纽,主动融入长三角油气产供储销大格局,持续提高长三角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互济互保能力,增强合肥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坚持绿色低碳,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围绕“双碳”目标,将节能作为第一要务,推动全社会能效提升,紧抓优化调整能源结构这一发展方向,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占比。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持续提升能源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聚焦核能关键设备、先进光伏、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等领域,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步伐。
坚持服务民生,实现能源普惠发展。努力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加快实现全市高压集输管网“一张网”,推动合肥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补足民生供能短板,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
(三)发展目标
能源保供目标。全社会发电总装机达到1195万千瓦左右,天然气装机26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449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400万千瓦。电力生产量352亿千瓦时,一次电力生产量增加到62亿千瓦时。
低碳转型目标。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提升至37%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市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左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30%左右,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
能效提升目标。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形成占年度最大用电负荷5%左右的需求侧响应能力,力争煤电供电煤耗降至295克标煤/千瓦时,综合线损率降到3.02%。
民生保障目标。大幅提升城镇地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安全水平,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00亿千瓦时以上,全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8%。
注:[]内为累计值。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征求《关于完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时间:2024年10月28日-2024年11月28日,相关意见请于11月28日前反馈省发展改革委。对我省天然气调峰、热电联产的天然气发电机组实施“两部制”电价制度,容量电价回收机
10月28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本市非居民天然气销售基准价格的通知,其中漕泾热电、天然气发电厂调整后基准价格3.08元/立方米,详情如下:关于调整本市非居民天然气销售基准价格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关于本市非居民天然气用户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通知》(沪发改规范〔2022〕10号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28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开展气电价格联动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自2024年11月1日起执行。其中天然气调峰发电机组的电量电价调整为每千瓦时0.6041元。天然气热电联产发电机组(含小型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的电量电价为:全年发电利用小时2500(含)以内的电量电价调整为每千瓦
10月16日5时42分,洪湾电力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4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标志着该机组已具备对外输送电能力,为后续1号机组168小时试运行打下坚实基础。洪湾电力二期工程开建以来,公司上下团结一心,紧密围绕项目建设实际,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竭力解决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各类问题,不断提升施工
9月25日,由中国石油设计的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净化总厂万州分厂天然气余压发电装置,自4月投运以来,累计发电量突破100万千瓦时,产生的绿电相当于节约标煤248吨,减排二氧化碳610吨,节约用电成本超60万元。该装置是中国石油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余压发电装置。天然气余压发电是利用产品天然气压力与
日本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表示,通过扩大使用储能电池和加强区域电网合作,日本可以将其电力生产中可再生能源的份额提高到80%。日本可再生能源研究所由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于2011年在日本东北部遭受大地震破坏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熔毁后不久成立。(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
在完成HGT51F燃烧室掺氢20%、25%、30%试验测试的基础上,2024年9月,公司在燃气轮机高氢燃烧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突破:在国内率先完成掺氢40%全温全压试验,推动并引领了国内重型燃气轮机高氢燃烧室设计和试验的技术发展。试验在国家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苏中科能源动力研
9月18日,龙源工程安吉气电项目部完成1号主厂房基础出零米。安吉气电项目位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利用原梅溪电厂旧址建设两台9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可以满足浙北地区支撑性电源点的需求,同时促进绿色低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随着“918出零”这一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穗恒运A公告披露,气电项目进展方面,公司广州开发区东区的“气代煤”热电冷联产项目2台460MW机组分别于2023年6月和9月投入运营。公司在建或拟建项目还有广州白云恒运天然气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920MW)、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总装机容量920MW),均已经董事会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道,在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美国部分天然气厂的运营商已采取早期措施将氢气整合到其燃料流中。氢气单独燃烧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美国的一些天然气发电厂运营商已经采取的或计划中的措施包括:——在现有燃气电厂设施中测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能集团近日发布华能泰安2台9F级重型燃机项目燃机及其发电机组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详情如下:(招标编号:HNZB2024-06-1-051)中标候选人第1名: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15000000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交货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东方
10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示范建设项目”碳捕集系统土建基础出零米,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是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国家能源集团“产业公司-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三位一体优势,由浙江公司、科环集团、低碳院开展联合攻关,依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1月4日,山东省能源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已达10642.6万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跃升为全省第一大电源。目前,山东省电力生产供应绿色化进入新阶段。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46.9%、煤电占46.88%、储能占2.63%、天然气占0.
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发电厂2×66万千瓦煤电扩建项目施工图设计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项目编号:D1500001304d00141x04001)中标候选人基本情况中标候选人第1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投标报价:33580000元,工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
淮南洛河电厂四期2×1000MW煤电项目EPC总承包(招标项目编号:2024DFWGZ02131/JG2024-12-2001)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人已经确定。现将中标结果公告如下:中标人名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人民币(大写)陆拾陆亿陆仟叁佰壹拾伍万贰仟贰佰叁拾柒元(6663152237.00元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煤电行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促进煤电项目的有序建设和改造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近日,华东能源监管局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启动了煤电建设规划专项监管工作。此次专项监管工作将围绕煤电项目的规划、建设、改造及运营等关键环节,加强对煤电项
近日,202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揭晓,电站集团摘得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其中,“高湿环境下汽轮机叶片水蚀安全性评判及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高效处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两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型燃气轮机数字化智能化运维关键技术及应用”“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深化价格改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电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的《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不仅是对煤电
10月30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华润电力蒲圻三期2×1000兆瓦超超零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5号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华润电力蒲圻三期项目5号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四角切圆燃烧、固态排渣、单炉膛、二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全钢构架、全悬吊塔式结构。本次锅炉水压试验分一次汽系
10月29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江西赣能上高2×1000兆瓦清洁煤电项目1号机发电机定子吊装就位。1号机组发电机定子是由哈尔滨电机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氢氢冷、静态励磁发电机,起吊总重429吨,采用2台汽机房行车、2套350吨液压提升装置和500吨吊装梁组件进行卸车、吊装、就位。江西赣能上高清洁
综合智慧能源是新质生产力的能源体现——访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委会会长赵风云(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刘光林)综合智慧能源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开发利用形式,能够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绿色转型,以数字赋能实现智慧化、低碳化发展,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质生产力在
宁夏电投永利2×66万千瓦煤电项目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宁夏电投永利2×66万千瓦煤电项目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宁夏电投永利能源有限公司,招标项目资金来自企业自筹,出资比例为100%,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中国水利电力物资西安有限公司受宁夏
为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有关安排部署,云南能源监管办立足监管实际,发挥驻在优势,持续开展“十四五”能源规划年度专项监管工作。云南能源监管办全面梳理国家规划涉及云南重大工程项目,增补形成6类24项重点监管项目清单,编制印发云南实施方案,及时与相关企业建立沟通联络机制,持续督促企业逐项对照
为推动国家能源规划、政策和项目落实,按照国家能源局规划监管工作要求,湖南能源监管办建立健全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机制,分月开展监测分析,督促协调重点项目按规划推进落实。现将2024年8月监测情况简要通报如下:截至2024年8月底,纳入监测机制的能源建设项目计划投资共3269
为深入推进“十四五”能源规划扎实有效落实,按照国家能源局统一部署,近日江苏能源监管办印发《关于开展江苏省“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任务实施情况2024年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启动部署专项监管工作。此次监管共分为启动部署、地方及企业自查、现场监管、总结报告四个阶段,围绕规划目标落实情况、规
为推动国家能源规划、政策和项目落实落地,按照国家能源局规划监管工作要求,湖南能源监管办建立健全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机制,分月开展监测分析,督促协调重点项目按规划推进落实。现将2024年7月监测情况简要通报如下:截至2024年7月,纳入监测机制的能源建设项目计划投资共32
为推动国家能源规划、政策和项目落实落地,按照国家能源局规划监管工作要求,湖南能源监管办建立健全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机制,分月开展监测分析,督促协调重点项目按规划推进落实。现将2024年7月监测情况简要通报如下:截至2024年7月,纳入监测机制的能源建设项目计划投资共32
8月15日,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家和湖南省“十四五”能源规划,我办设计制作了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报表(附件1)和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报表(附件2)。各有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长源电力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年底公司新能源装机已达157万千瓦(相比2020年增加138.1万千瓦),并已形成“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接续态势和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十四五”期末公司新能源装机将超过400万千瓦。“十五五”及以后阶段,公司将持续加大风电
近日,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公室发布了进一步做好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能源企业要充分认识落实能源监管统计制度、依法依规报送能源规划重点项目进度信息,是服务能源保供、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式。各有关单位要在省级公司层面明确信息报送
日前,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首批牧光互补项目--盐源4#地块牧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中国电建成都院负责项目设计、采购工作。项目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场址最高海拔3320米,占地约6500亩,装机容量31万千瓦,通过布太线、太灵线两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接入国网500千伏百灵变电
1月15日,国家能源局湖南能源监管办行业监管处公布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进度监测情况。截至2023年12月,纳入监测机制的能源建设项目计划投资共2406.2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总额为1923.5亿元,完成1081.2亿元,完成率56.21%。纳入监测机制的电源建设项目共16个,总投资为1221.8亿
为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十四五”能源规划实施总体情况,促进湖南能源规划项目建设,湖南能源监管办建立湖南“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机制。截至2023年12月,纳入监测机制的能源建设项目计划投资共2406.2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总额为1923.5亿元,完成1081.2亿元,完成率56.2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