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中外专家学者、能源企业代表等建言献策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2-09-08 12:0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微电网数字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言:9月2日,2022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分论坛——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数字技术重构能源生态”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多角度探讨。

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论坛发言摘编如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

“双碳”目标下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任务艰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能源消费的1/4,2020年,我国能源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达到98亿吨。要实现“双碳”目标,全球平均用时53年,而我国只有30年时间,任务相当艰巨。全球碳排放中约有86.9%来自于能源领域,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又有约83%来自于化石能源。所以,要实现碳减排,我们就要抓住能源这个主要方向,牵住“牛鼻子”。

如果不考虑疫情影响和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原材料价格偏高情况,要实现碳中和目标,2020年到2060年间,我国电力转型成本可高达约60万亿元。随着能源清洁转型,能源电力平衡面临更大挑战。

我国的能源供给与消费需求整体呈现逆向分布的格局,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在“三北”地区的不断扩大,“西电东送”的格局还会加强。电力系统在运行安全性、容量充裕性和系统韧性方面存在着新挑战,对能源转型的速度有很高要求。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总体路径是要在确保国家电力安全的基础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要具备电源清洁化、柔性化、数字化等特点。按照碳达峰、深度低碳、零碳的不同阶段,在2031年到2050年,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量要取代传统电力占据首位,2051年到2060年,风电光伏的发电量要提升到60%。

值得注意的是,灵活性资源的开发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能源转型的进程。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容量约为7.7亿千瓦,但到2060年,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要满足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需要配置当前4倍以上的灵活性资源。

此外,在新能源领域关键支撑技术方面,未来应加大10兆瓦以上风电机组的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变革性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升煤炭高效灵活发电技术水平以提高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解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难点,实现技术突破。

同时,由于新能源、灵活负荷波动性和随机性强,要提高电网调节能力,以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在新增电力装机中,2030年以前将以西南地区水电及“三北”地区新能源电力为主,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持续增长;第二,跨省电网柔性调节互济需求将增大;第三,交流分区、直流成网、交直流分网将承载未来电力流,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未来跨区跨省之间的互联互通电量将增加,区域性同步电网会发挥更大作用。

不仅如此,新型的能源产消者占比将快速增加,全社会用电量也将快速增长。为此,要构建覆盖产、输、储、用全链条的能源互联网,有序承接一系列技术手段。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实现能源数字物流技术,提升能源系统的安全要素。(李丽旻/整理)

中国华能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

打造工业电力领域数字化生态圈

我国能源领域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87%,其中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46%,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电力行业将发挥关键作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一是在供给侧方面,非化石能源加速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将达到25%;到205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至80%,能源开发方式将呈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特点。

二是在需求侧方面,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35%,2060年将超过70%。

三是电力系统平台方面,数字化、智能化加快赋能新型电力系统。随着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电力系统将持续向电力化、数字化融合,分布式微电网的大量接入将更加智慧和高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巨大挑战,数字化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手段,通过海量数据挖掘分析,高度智能化决策、数字化控制,支持有效联动、有机融合,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资源大范围优化,构建广泛互联、智能互动、安全可控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电力系统整体利用效果。

新型电力系统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力。华能始终站在电力行业发展的最前沿,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目前资产总额近1.4万亿元,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年发电量占全国的1/10,供热面积近10亿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民生工程企业,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华能主动顺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大势,牢牢把握新能源科技革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坚持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重中之重,打造新能源、水电、核电三大支撑。优化火电发展,勇担“双碳”工作的排头兵,以科技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一批国之重器。在电力行业率先建设工业互联网,统一技术开发体系,统一数据治理体系,推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智慧建厂,努力打造智慧化行业标杆,实施新能源智慧运维平台,坚持向资本开放、向社会开放、向用户开放,确保到2025年接入装机1.1亿千瓦,实现清洁能源的最优化,创新打造华能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开展智慧供应链服务,为全国30多个省市、6000家企业提供涵盖风电、光伏、火电、水电的能源领域十多种大类方案,探索“数字+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工业电力领域数字化生态圈。

山西是我国能源大省,是我国唯一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华能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华能在晋累计完成投资超300亿元,上缴利税近100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11月,华能与山西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未来将再新增投资400亿元,提升新能源产业标准化建设,全力以赴支持山西清洁能源开发和高质量转型发展。

“十四五”期间,华能还将加快在山西打造数字化电力产业新优势:

一是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融入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挖掘数据价值推动电力生产数据贯通化、管理智能化,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二是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依托在晋电力产业,完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推动电子商务数据资产运营共享服务、平台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新动能。

三是不断提升数字化营销水平,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开展数字化营销,提升服务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电厂与用户的良性友好互动,更好地履行央企的能源保供责任。

数智赋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要求,也是能源电力行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华能愿与各位一道,推动能源电力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卢奇秀/整理)

欧盟中国商会会长徐海峰:

中欧绿色经济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新发展

近年来,能源转型成为中国和欧盟应对气侯变化的共同发力点。当前,中欧在绿色经济合作、能源转型及决策上均有所行动。

首先,中欧致力于实现经济和贸易复苏,为双方合作带来新的空间。根据近期调研,绿色能源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2019年欧盟发布了欧洲绿色协定,目标是205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14日,欧盟提出在气侯、能源、土地使用、运输政策等领域均满足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至少减少55%的目标,并推进停止燃油车销售、征收燃油税、扩大可再生能源占比等措施。

今年以来,能源转型的举措更为凸显。同时,欧盟提出了更紧迫的计划,将进一步加大对风电、光伏等领域的投资,2030年目标投资3000亿欧元,这为可再生能源在欧洲的发展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绿色和能源低碳转型领域中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在供应链减碳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均有所实践,能源钢铁等相关产业企业、科技领域相关企业都表示力争碳达峰时间控制在2025年左右。

未来,应聚焦推进能源系统深度脱碳,以提供清洁、可负担的安全能源供应,并推动工业向清洁低碳转型、挖掘数字转型的潜力。同时,在欧盟发展数字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此外,推行可持续的智慧交通方式,增加绿色低碳化措施,搭建营养均衡、健康环保的食品生产与消费体系等都是能源转型的措施。欧盟中国商会相关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对欧盟绿色合作最为关注,74%的人认为欧洲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产品将拥有广阔市场,38%的人认为电气、公共交通会带来更多新机遇。

欧洲能源系统将带来包括氢储能、海上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大量能源清洁化需求。近年来,欧洲企业积极布局供应链、产业链,欧洲光伏市场蓬勃发展。欧盟将采用大规模输电以提高电网安全性。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电网特高压输电技术,这将为欧盟电网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中国规模化、高性价比的风力涡轮产品也将为欧盟海上风电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

绿色合作正在成为经贸合作的新亮点,能源转型是关键点,数字化是未来趋势。未来中欧企业应进一步深化在能源工业方面的绿色金融合作,加强合作供应。(杨晓冉/整理)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

新型电力系统

契合全球电力转型大势

在全球存在动荡、能源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基础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同时,我们要在未来建设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也必须对现有的能源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对中国而言,能源转型是非常严峻的任务,在中国不断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挑战。首先,煤炭在中国整个能源体系中占比较高,中国需要纳入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同时,钢铁冶炼等高碳排放行业也面临严峻的转型挑战。

目前,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发展主流。随着技术革新,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最近发布的《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已经存在成本优势,2021年2/3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比2020年最便宜的火力发电还要低。毫无疑问,能源转型已经到来。中国正在不断发展新型电力系统,这完全契合全球电力行业转型的趋势。

电力行业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提升终端用户电气化水平,采用风能、太阳能等多样性的可再生能源,是电力系统重组建设的重点。电力系统结构的演变需要满足可再生能源时代的需求,提供适合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组织结构。新型电力系统中要具备多样灵活的发电选择,确保有可靠的电力系统支持能源转型,同时,电力系统应具备预测功能,并且配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更要在生产供电方面符合现有的社会规范和环保要求。

未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将加强与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等中国伙伴的合作,共同推进能源转型。(李丽旻/整理)

孟加拉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纳祖明: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助力能源低碳转型

经历长达20年紧张而复杂的谈判,2016年全球通过了《巴黎协定》。全球碳排转型需要能源相关职能部门在供给侧和消费侧的数字化带动。这其中,中国付诸了实践,并正在引领全球绿色能源成长。

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的资源富集特点,可再生能源基础建设通常在偏远地区。而高效的互联网技术使我们能够部署可靠经济的基础设施,如5G高速互联网的连接及各种数字化手段,都使工程师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基础工程建设。这些有助于建立偏远地区工程师的信心,加强偏远地区施工安全并提高施工效率。此外,正在高速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完成此前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程监测。

在太阳能方面,微电网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深远意义。微电网可以加强电网供电弹性,比如在停电期间应急发电、帮助微电网相关设备进行复杂电网连接等。

中国是能源技术领先国家,例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华电等大型企业在“十四五”规划中都把数字化建设方案作为企业发展重点:国家电网提出要使用数字化技术来增强电网能力,努力提高电网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南方电网将通过加强智能传输用电消费、推广和多能互补智能建设加快电网改造。华能也规划建立智能能源数据平台,将风能、光伏和其他新能源按照数字理念设计,并推进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智能化,并将这些能源与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成熟技术进行整合,以促进智能生产和工业转型。华电一直在按照“十四五”规划,以数字化发电为核心。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都成为了最有吸引力的替代能源。《巴黎协定》旨在促进全球碳达峰,中国表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完全符合中国在《巴黎协定》所作出的承诺。(杨晓冉/整理)

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董事长、

党委书记李卫东:

数字化为能源系统赋能

山西自古以来有“表里山河”之称,这里矿种资源丰富,煤、煤层气、铝土矿、铁矿等32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山西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709.01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7.3%,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1946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1990年,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互联网,这就是数字化的起源。20世纪5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推出第一块太阳能电池,彼时电池转化效率只有6%,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只有2%。几十年过去后的今天,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已达到约25%并且还在逐年递增。科技把“不能”变成“可能”,数字化能源正在给生活带来改变。

2011年,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一种新的通讯和能源融合方式崭露头角,即能源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这一结合所形成的全新、强大基础框架将促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届时,人们在家、办公室、工厂都能生产绿色能源,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共享能源,就像我们现在共享网络信息一样。”如今,书中提出的生产要素会分散化、管理交易会扁平化,消费供给会网络化已经实现。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五大支柱: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微型发电厂分散式生产;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能源互联网;将传统的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

能源互联网具有五大特征:可再生、分布式、互联性、开放性和智能化。其发展趋势一方面是提高能效,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是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能源得用得起。要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便捷、可靠、优质的综合能源服务,跨行业开展能源低碳转型。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实现“双碳”目标,以风电、光伏、储能等新型战略产业为代表的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电力系统转型发展的驱动力。这离不开坚强智能电网、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卢奇秀/整理)


原标题: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论坛发言摘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微电网查看更多>数字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