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深度好文 | 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2022-10-20 16:23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周凌安 张剑等关键词:电力行业电力供应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发展主要经验与启示

(一)电力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力行业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电力发展适度超前原则,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为根本遵循,过去十年间全国GDP年均增长8.9%,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9%,电力装机增长2.2倍,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元。

(二)电力是能源安全的有力保障

保障能源安全,本质上就是确保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不超过警戒线。受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能源形势复杂多变等影响,能源安全更不容忽视。电力正逐步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中心环节,提升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成为破解能源对外依存度问题的重要途径。“十三五”以来,全国实现电能替代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进一步促进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约28%,为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电力是推动能源转型和变革的主要动力

我国90%左右的非化石能源须先转换为电能方可开发利用,西电东送在缓解东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短缺的同时,将西部地区丰富的水、风、光等清洁能源送往东中部地区,极大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力支撑了我国能源绿色转型。践行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力将继续在促进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电力转型要立足基本国情

安全可靠供应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基本前提,绿色低碳是电力系统发展的目标方向,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经验表明,必须要以可靠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为基础,谋求电力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我国煤炭、风光等能源资源禀赋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基本特征,充分肯定长期以来火电、西电东送发展格局与大电网基本形态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用电需求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作用,坚持先立后破,有序推动能源电力转型。

(五)电力发展要坚持系统观念

我国电力工业实施“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改革,极大促进了电力生产,但各领域间的统筹优化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的发展存在“零和博弈”、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持续存在、电源与电网的布局和建设时序存在不协调。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进一步发挥规划在指导电力工业发展中的统筹引领作用,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电力绿色、安全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六)电力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方向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经验表明,坚持电力市场化方向和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电力工业高质量跃升发展的助推剂,新一轮的改革带来电力工业新一轮的革新。与此同时,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成为电力工业转型道路中的壁垒,当前改革中存在现行电力市场体系尚未充分还原电力商品属性,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常规机组的市场价值,以及现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不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需要等问题。为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持续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还原电力商品属性。

电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电力安全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能源安全面临供应、需求、价格、运输、环境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不断提速扩围,电力在缓解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总体安全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我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电力供应保障任务依然艰巨。同时,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已成为影响电力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演进要求电力系统加快革新

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已成全球共识,全球能源结构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我国提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客观要求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全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三)新一轮产业革命呼唤电力科技持续创新发展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高新技术日益融入电力工业,加速传统电力业务数字化转型。同时,大规模新型储能、柔性直流输电等重点电力技术亟待取得创新突破,催生电力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持续深化。

(四)“双碳”战略实施为电力治理体系改革带来新的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不稳定电源装机比重持续增加,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电能输送更加灵活,亟需创新改革思路和举措,全面破除制约电力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

电力高质量发展相关建议

(一)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更高水平保证电力供应安全

安全供应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前提,应坚守底线思维,推动建立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产供储销多元化综合保障体系,扎实提升电力工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应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电源侧,加强托底保供能力建设,着力夯实供应保障电源基础。电网侧,持续扩大西电东送,提升网间电力互济能力。储能侧,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建设,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负荷侧,以市场化发展和创新应用为手段,大力强化需求响应能力建设。

(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低碳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方向,应坚持“双碳”目标导向,推动非化石能源高质量跃升,促进化石能源清洁发展,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速电力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加快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外送和消纳,持续推动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坚持生态优先、科学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外送,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建设。二是在电源侧、电网侧、需求侧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要求。三是通过全面落实“三改联动”促进煤电清洁低碳转型,超前谋划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煤电设计革命和技术体系重构。

(三)提升系统运行效能,加速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经济高效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本质特征,应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的平台作用,提升系统运行效率,满足多样化用能需求。一是持续优化和完善区域主网架,构建清晰合理的主网架结构。二是积极推进新能源微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优化配电网运行形态,满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需求。三是推进电力基础设施数字化,推进智能化模拟运行系统建设,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改造升级。四是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互动融合,建立新型电力调度体系。

(四)强化科技和体制机制双轮驱动,提升电力发展内生动力

科技和体制机制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能源电力领域战略性、前瞻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研究可再生能源先进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网的先进电网技术、储能技术、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开展核电、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研究应用,解决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电力装备制造技术取得突破,实现清洁发电技术的创新发展。二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快形成保障各类电源持续健康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完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政策体系,制修订一批符合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机理、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绿色金融等相关支持政策,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电力供应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