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二
电力发展主要经验与启示
(一)电力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力行业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电力发展适度超前原则,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为根本遵循,过去十年间全国GDP年均增长8.9%,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9%,电力装机增长2.2倍,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元。
(二)电力是能源安全的有力保障
保障能源安全,本质上就是确保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不超过警戒线。受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能源形势复杂多变等影响,能源安全更不容忽视。电力正逐步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中心环节,提升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成为破解能源对外依存度问题的重要途径。“十三五”以来,全国实现电能替代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进一步促进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约28%,为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电力是推动能源转型和变革的主要动力
我国90%左右的非化石能源须先转换为电能方可开发利用,西电东送在缓解东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短缺的同时,将西部地区丰富的水、风、光等清洁能源送往东中部地区,极大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力支撑了我国能源绿色转型。践行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力将继续在促进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电力转型要立足基本国情
安全可靠供应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基本前提,绿色低碳是电力系统发展的目标方向,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经验表明,必须要以可靠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为基础,谋求电力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我国煤炭、风光等能源资源禀赋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基本特征,充分肯定长期以来火电、西电东送发展格局与大电网基本形态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用电需求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作用,坚持先立后破,有序推动能源电力转型。
(五)电力发展要坚持系统观念
我国电力工业实施“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改革,极大促进了电力生产,但各领域间的统筹优化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的发展存在“零和博弈”、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持续存在、电源与电网的布局和建设时序存在不协调。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进一步发挥规划在指导电力工业发展中的统筹引领作用,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电力绿色、安全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六)电力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方向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经验表明,坚持电力市场化方向和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电力工业高质量跃升发展的助推剂,新一轮的改革带来电力工业新一轮的革新。与此同时,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成为电力工业转型道路中的壁垒,当前改革中存在现行电力市场体系尚未充分还原电力商品属性,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常规机组的市场价值,以及现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不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需要等问题。为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持续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还原电力商品属性。
三
电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电力安全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能源安全面临供应、需求、价格、运输、环境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不断提速扩围,电力在缓解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总体安全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我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电力供应保障任务依然艰巨。同时,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已成为影响电力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演进要求电力系统加快革新
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已成全球共识,全球能源结构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我国提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客观要求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全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三)新一轮产业革命呼唤电力科技持续创新发展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高新技术日益融入电力工业,加速传统电力业务数字化转型。同时,大规模新型储能、柔性直流输电等重点电力技术亟待取得创新突破,催生电力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持续深化。
(四)“双碳”战略实施为电力治理体系改革带来新的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不稳定电源装机比重持续增加,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电能输送更加灵活,亟需创新改革思路和举措,全面破除制约电力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
四
电力高质量发展相关建议
(一)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更高水平保证电力供应安全
安全供应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前提,应坚守底线思维,推动建立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产供储销多元化综合保障体系,扎实提升电力工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应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电源侧,加强托底保供能力建设,着力夯实供应保障电源基础。电网侧,持续扩大西电东送,提升网间电力互济能力。储能侧,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建设,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负荷侧,以市场化发展和创新应用为手段,大力强化需求响应能力建设。
(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低碳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方向,应坚持“双碳”目标导向,推动非化石能源高质量跃升,促进化石能源清洁发展,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速电力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加快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外送和消纳,持续推动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坚持生态优先、科学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外送,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建设。二是在电源侧、电网侧、需求侧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要求。三是通过全面落实“三改联动”促进煤电清洁低碳转型,超前谋划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煤电设计革命和技术体系重构。
(三)提升系统运行效能,加速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经济高效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本质特征,应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的平台作用,提升系统运行效率,满足多样化用能需求。一是持续优化和完善区域主网架,构建清晰合理的主网架结构。二是积极推进新能源微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优化配电网运行形态,满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需求。三是推进电力基础设施数字化,推进智能化模拟运行系统建设,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改造升级。四是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互动融合,建立新型电力调度体系。
(四)强化科技和体制机制双轮驱动,提升电力发展内生动力
科技和体制机制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能源电力领域战略性、前瞻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研究可再生能源先进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网的先进电网技术、储能技术、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开展核电、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研究应用,解决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电力装备制造技术取得突破,实现清洁发电技术的创新发展。二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快形成保障各类电源持续健康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完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政策体系,制修订一批符合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机理、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绿色金融等相关支持政策,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西公司柳州公司1号机组低负荷工业供热灵活性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广西公司柳州公司1号机组低负荷工业供热灵活性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504348,招标人为国能广投柳州发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广投柳州发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碧水湾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发布分布式光伏及储能一体化项目EPC招标,该项目总投资为34741.65万元,储能设施总容量40MW/80MWh。项目拟在襄阳市襄州区政府及各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的139栋公共建筑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利用屋顶面积33.66万㎡,规划装机容量72MW,在
5月13日获悉,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发布《电力“人工智能+”白皮书》,系统阐述了国家电网公司人工智能发展布局、技术体系和创新实践,为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立足企业级战略视角,坚持需求导向和系统观念,国家电网公司统筹开展“人工
最近,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ITU-T)第20研究组(SG20)、第21研究组(SG21)全体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上,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一批标准成功发布和立项,公司专家首次担任SG20中层职务,标志着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正以坚定的步伐引领电力科技迈向新征程。ITU作为全球最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为回应印度持续的挑衅行为,巴基斯坦已正式启动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行动期间,巴基斯坦对印度发起了网络攻击,虽然其导致印度约70%的电网陷入瘫痪的结果尚未证实,但是网络攻击的技战术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2019年,委内瑞拉电网连续遭受网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力规划,应对“不确定性”是其中的关键命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叠加用户侧用电结构变化和大量新型负荷的崛起,源荷双侧不可预测性显著增强,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难以适用,电力系统安全韧性面临的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已逐步显现,“十五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电力行业持续向上生长。Wind数据统计显示,A股电力板块74只个股中,26只获资本市场“国家队”持有,最新持仓市值529.5亿元,从其持股路径看,或为被“低估”的行业黑马。“国家队”一季度增持6股民营企业占得1席资本市
5月12日,中电联(北京)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专职副理事长王抒祥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抒祥指出,在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全新形势下,中电联党委作出成立中电联(北京)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决定恰逢其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数智科技公司要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全文如下: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3日,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安徽亳州涡阳县300MW/60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EPC招标公告,项目招标人为涡阳驭风发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项目拟于安徽亳州涡阳县境内产业园区、生产制造等工商业建设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电站,拟建设分布式储能系统容量为300MW/600MWh,项目
5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换领和延续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换领和延续工作的通知国能发资质〔2025〕44号各派出机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第30号令,以下简称《办法》
4月28日,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在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该事件究竟是偶然现象,还是带有某种阶段性的必然?现代电网具有天然的脆弱性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之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国计民生,实为“国之大者”。但现代电网已经发展为由物理电力和信息通
5月8日,我国又一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这项总投资202亿元、输电距离915千米、年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的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有力服务山东、甘肃两省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带动电工装备制造升级和产业焕新。进入“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加力推
近日,美国众议院提出了名为“一项伟大而美丽的法案(TheOne,Big,BeautifulBill)”,计划将住宅太阳能30%税收抵免政策到期日提前至2025年12月31日,这比原计划的终止日期提前了近十年。由共和党主导的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提议废除该法案第221页的第25D条款,这意味着住宅太阳能税收抵免政策将于今年底戛
直流反向正在从稀有变成常规。狭义上的直流反向送电是指与常规送电方向相反的送电方式,需要直流线路潮流反转。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以依靠控制换流器改变电流方向实现小时级的潮流反转,但造价相对较高。普通直流输电系统中,由于换流器晶闸管导电的单向性,需要进行控制保护系统升级,通过改变电压极性
5月13日,粤东送电珠东北输电通道项目核准获批。一、为满足揭阳惠来电厂、前詹电厂新增煤电机组电力外送需求,提高珠三角负荷中心地区电力供应能力及电网安全稳定水平,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同意建设粤东送电珠东北输电通道项目(投资项目统一代码:2310-441300-0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甘肃省首个百兆瓦级独立储能电站——通渭易恒宸1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在通渭县马营镇东关村正式完工。该电站由甘肃通渭易恒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8亿元,占地39亩,总装机容量100MW/400MWh,采用锂电池储能方式建设,不仅是清洁能源产业的关键工程,更将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9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河北省2025年电力负荷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电力供应紧张期间,拥有储能设备的用户应优化充放电策略,提升顶峰放电能力,减少尖峰时段用网负荷。持续扩大需求响应资源池。各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电网企业应广泛开展需求响应
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年报及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底,这家中国第一大石油公司的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约达1000万千瓦,约为华电集团的十分之一。(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尽管总量尚未能对电力央企构成威胁,但中石油新能源业务的成长速度却很惊人。从2021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河北省2025年电力负荷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综合考虑经济运行态势、电力电量增长情况以及近几年气温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夏季预计河北南网早、晚峰最大负荷分别为5500万千瓦、5150万千瓦,晚峰存
在碳中和背景下,解决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趋势进一步加深,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算力已成为最受重视的战略性生产力,市场需求快速攀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算力规模年均增速将超过50%。同时,由于算力产生于数据中心的运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上海长兴岛10MW/2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启动建设。此次启动建设的储能电站由4套储能系统、4套预制仓、4台升压变组成,建设工期约5个月。在电网电力供应充足且价格较低时,储能电站可通过功率转化系统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到储能电池中;当电网
自2024年12月3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开展了连续结算试运行工作。本文将对一季度陕西市场的供需情况及试运行期间的各项边界条件以及市场出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各市场主体探讨。(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林兵伟)一、市场供需情况1、装机情况概要截至2025年3月底,陕西全省发电装机达到11855.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犹如两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道路,吹响了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标志着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电”向“市场电”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预示
近日,重庆市经信委公开征求对《2025年重庆市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参与主体包括电网企业和电网企业经营区范围内的电力用户、虚拟电厂,按照本方案开展需求响应、削峰移峰。其中,电力用户自愿选择参与需求响应、削峰移峰,进行用户注册与响应能力申报,签订和履行协议;准确提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0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规范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新型电力体制改革浪潮翻涌,市场形势复杂多变。面对挑战,国家电投集团河南公司持续深化改革,扎实开展“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从“五个强化”全面发力,一季度同比增利1.52亿元。强化市场营销。面对省内电力需求疲软、全产业电价下调的严峻挑战,河南公司积极求变,深化国家电投集团“113”营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针对省级、地市级电力调节需要,培育不同特点的虚拟电厂主体,完善虚拟电厂发展体系。此前,多地已针对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营开展了积极探索。为了解当前虚拟电厂建设情况,中能传媒记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