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物联网政策正文

广清一体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建设为重点

2022-10-24 16:43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键词: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广清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强化司法和行政双保护,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重点健全中小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政策,优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强化公共服务,推进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工作,助力中小企业维权。

完善法治制度体系。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健全社会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规规章,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促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方式、行政执法裁量权,共同促进规范、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第三节 加强配套服务支撑

清远推广学习广州依靠优质的全链条配套服务改善营商环境的做法经验,深化广清配套服务合作,加强清远市配套服务支撑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优化生活配套设施。打造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人居环境,推进清远成为广州的休闲花园。配备高标准医疗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构建多元教育帮扶体系,推动广州对口帮扶清远学校建设,打造特色化、精品化和个性化的示范学校,提升教育水平。

创新人才服务。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推动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实现高层次人才办理有关业务“最多跑一次”。围绕广清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探索制定产业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政策措施。制定为符合条件的清远专家发放广州人才绿卡的办法,吸引更多人才到清远发展,建立广清两市培训协调联动体制,促进清远企业与广州高校合作对接,加强引进、培育优质人才。完善高层次人才认定配套政策,推进广清人才互认,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实现职业资格、职称和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时三方面内容互认。探索广清两市人才库互联,共建共享博士和博士后科研创新平台。

推动营商政策融合对接。加快形成广清跨区域的各类市场主体协同联动机制,促进两地营商政策融合对接,推动两地实现营商政策体系一体化。结合广清发展实际制定营商政策,两地政府在企业登记、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投融资、财税分享、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等政策领域充分协商,并基于协同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逐步取消通信、互联网、金融服务等跨市收费项目。

第九章 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

坚决破除制约广清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广清一体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在两地合作利益机制、资源配置、协调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为重点,积极探索一体化推进广清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打造两地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两地一体化发展迈向新高度。

第一节 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改革创新

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整体改革创新,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相互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关键,积极探索形成以城乡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广清一体标准”和以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连樟标准”,力争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广清经验”,塑造跨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合作典范。

探索一体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广州引领,广清联动,叠加广州中心城区功能和广清接合片区乡村潜能,着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壁垒,探索两市互促、融合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聚焦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11项试验任务,重点围绕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5项任务改革创新、先行突破,同时在拓展完善农村产权、科技成果入乡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进改革探索。

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因城施策完善落户政策,广州片区降低城镇落户门槛,构建分类弹性落户机制;清远片区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完善市民化配套政策,探索广清接合片区内居住证互认,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市民化成本机制。建立人才加入乡村激励机制,推动城市科教文卫等人才下乡,服务经历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的重要依据,且在广清两市互认。探索制定广州地区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人员服务清远片区的激励措施。

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合开发机制。依托集体土地整备平台,以托管方式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开发、统一招商。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依法合规推进广清接合片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或异地调整入市。制定入市配套文件,完善出让、出租、转让、抵押等制度。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入市监管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地区信用、信贷联动,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广清接合片区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及涉农小微、民营等各类企业融资。拓宽农村产权担保物范围,分步推进农村各类资产资源确权颁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抵押融资以及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抵押担保配套制度,推动广清接合片区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创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相关保险产品。

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完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机制,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广清接合片区城中村改造的激励机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与社会资本合作改造,支持集体和国有建设用地混合改造。健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配套机制,优先将城中(郊)村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健全村集体和成员收益分配机制。因地制宜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盘活闲置村集体物业和宅基地,发展特色民宿、创意产业、乡村旅游等业态。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以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为重点,支持广清接合片区内花都区北部“四镇”(狮岭镇、花山镇、梯面镇、花东镇)、增城开发区、增城新塘产业集聚区、从化经济开发区、从化明珠工业园、清城区源潭镇、清新区西部“四镇”(太和镇、太平镇、山塘镇、三坑镇)、佛冈县汤塘片区、英德市连樟样板区等区域率先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优化各类城乡协同发展平台。发挥广州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中心城区与广清接合片区产业梯次转移、联动协同发展,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推动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立美丽小城镇发展机制,支持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加强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推进广清接合片区内有条件的地区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专栏8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试验重点任务

试验范围:广州市: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英德市连樟样板区。

试验重点:1. 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2. 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3. 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4. 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5.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十四五”时期建设目标:广清接合片区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徒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城乡普惠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基本建立,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试验区的引领示范带动效应充分释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第二节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破除行政区壁垒和市场壁垒,促进要素在广清两地自由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广清市场活力,实现广清两地优势资源互补共用共同发展。

推进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通过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产生、释放真实信息,发挥市场价格竞争性及高效配置资源的信号、激励和导向作用。消除地方和行业壁垒。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建立两地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资源按需配置,促进人力、土地、创新等要素充分流动。建立要素市场化配置统一管理制度。加快推进两地标准互认,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交易行为。

第三节 建立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建立广清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机制,立足两地的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长远发展进行产业布局,促进两地各种产业发展要素的相互补给、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中的要素耦合效应、技术波及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共生经济效应。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立产业共建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以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为试点,基于当前广清产业合作财税分配基础,探索建立公平互惠的税收分成制度,并推广至其他合作共建园区。探索成立广清共同发展基金作为投资基金,根据两地经济能力进行共建,专门为共建园区提供公共投资服务。

健全产业引导机制。制定各园区主导产业目录,明确合作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注重广清产业互动的有效衔接。鼓励产业引导基金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产业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十章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

广州、清远两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广清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健全广清两市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定期会商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协调机制以及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管理机构的作用,强化两市政府部门的对口衔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一体化规划实施,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重大问题。建立两市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高效运转的工作执行机制,两市有关单位要明确各自在一体化开发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逐项落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第二节 加强政策保障

根据规划目标任务研究制定财税、金融、土地、产业、社会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对广清一体化在体制机制创新、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环境容量指标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切实保障广清一体化发展项目的实施,重点关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以及社会民生工程等领域,梳理出与一体化发展相关的重大项目,合规合法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力度,建立重大项目推进落实机制,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

第三节 鼓励社会参与

鼓励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以及非政府社会团体组织在规范市场秩序、清除要素跨区域流动障碍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为企业、个人参与广清一体化规划的实施和监督等提供渠道。

附件:名词解释

附件

名词解释

1.图1广清两市GDP数据及表1的数据分别来源于广州、清远两市统计局,人均GDP根据两地的当年人口加权平均计算得出。表1中除年末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外,其余指标的增长情况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2.“三园一城”:三园指广清产业园、广佛(佛冈)产业园和广德(英德)产业园,一城指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

3.清远南部地区:包括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和英德市。

4.清远北部地区:包括连州市、连南县、连山县和阳山县。

5.“半小时通勤圈”和“1-2-3工作圈”:清远市南部地区到大湾区核心以及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内联通;至深圳先行示范区及湾区重大枢纽实现1小时内通达;与湾区其他城市及粤北地区地级市实现2小时内通达;至沿海经济带地区实现3小时通达,与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不亚于或略超过大湾区其他非核心城市。

6.“421现代产业体系”:4是指四大战略性支柱和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大数据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和装备制造配套产业;2是指商贸服务和生态服务业;1是指都市现代农业。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2022年10月8日印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工业互联网查看更多>数字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