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成为增量主体;到2025年,风光发电量实现翻一番。此外,《规划》也强调了要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协同推进能源供给保障与低碳转型。结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的“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的目标来看,可再生能源成为主体电源还有十余年的过渡期。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报” 作者:黄辉 王杨)
为什么会有这个过渡期?因为在现阶段,可再生能源还无法承担主体保供的重任。尽管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多年稳居全球首位,但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装机还需进一步提高。此外,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间歇波动性加大了对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挑战。当然,从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因其来源广泛、近零排放等特点,必将成为全球应对能源枯竭、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最佳选择。
着眼当下充分利用
为保障能源安全并实现“双碳”目标,应尽可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通过少用化石能源且相对经济的手段来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一方面要加快储能等非煤灵活性资源的研发应用,降低成本并推动商业化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应着眼于当下,在技术进步的同时,通过成效快、代价相对较小的措施,在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下,充分调动现有的“源-网-荷-储”各类资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服务。
发挥煤电的调节和支撑作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的前提是电力系统具备强大的调节能力。在储能技术成熟前,煤电可以作为调节性电源支持可再生能源入网。值得强调的是应推动煤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商业模式尽早完成转变:煤电作为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从通过电量获利转向通过贡献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为主获利;可再生能源作为新增电量的主体,从通过贡献电量获利转向贡献电量和环境价值获利,并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得到优先消纳。
提高可再生能源调节能力和需求侧响应能力。在供应侧,当可再生能源成为主体后,单靠外部资源提供灵活性是远远不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自我调节能力必须增强,提高发电预测精度,并与其他互补的可再生能源进行组合来平抑波动性,提升电能品质。近期在浙江新投产的一座潮光互补智能电站,利用太阳能与潮汐能综合互补开发,是用组合方式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问题的一个好案例。
在需求侧,做好负荷预测,主动发挥需求侧资源在电力削峰填谷方面的作用。近年来,需求响应已成为诸多省份应对尖峰负荷的重要手段。2021年广东迎峰度夏期间,通过引导逾300家大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实现削峰超100万千瓦,相当于少建一台大型煤电机组。除关注体量大的工商业负荷外,还应将零散但快速增长的居民负荷(空调、电动汽车等)有效利用起来,扩大需求侧资源范围,并提高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双向互动优化调配可用资源,提高源荷适配性。
优化电网调度。电网调度是电力低碳转型、安全运行的核心环节。调度机构应通过加大对入网电源、负荷的预测与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另外,应打破省间壁垒,提高区域之间的互济能力,为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系统安全提供支撑。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安徽省与浙江省电力供应都存在较大缺口。经过电网调度机构的供需分析发现,安徽最大电力负荷常发生在晚间、浙江最大用电负荷常发生在白天,两方达成了电力置换互济协议以此来解决冗余电力和尖峰负荷保供问题,也有效缓解了通过新增煤电等常规电源来调峰的需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及路径。下一步应制定并动态完善具体交易规则,包括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更好体现灵活性资源的价值;完善电价疏导机制,解决目前煤价、系统可靠性成本与电价之间“顶牛”的问题;建设协同的全国区域及省份三级电力市场,实现电力资源大范围共享互济;通过绿色电力交易和碳交易协同,引导用户消费绿电等。同时,为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
放眼未来主体保供
从资源禀赋上看,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备成为主体能源的资源基础,完全能够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从技术发展上看,科技创新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能力的提高。我国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且随着发电效率的提升和投资成本的下降,可再生能源发电基本实现了平价甚至低价市场化运营。解决可再生能源供给不稳定性的主要技术也在快速兴起,包括智能微网、柔性输电技术以氢、氨为代表的大规模长时储能等技术都有望在未来十年取得重大突破,逐步替代目前提供支撑与调节作用的煤电等传统电源。
除技术进步以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和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在推进集中式与分布式并行开发的同时,可再生能源逐渐与建筑、交通等产业发生深度融合,在供热、燃料领域也得到创新应用。此外,一些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技术也在逐步应用于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将同时实现大规模利用、高水平消纳与稳定可靠供应,成为我国能源主体保供的终极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是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制定之初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适应了可再生能源起步阶段的技术特征和经济特性,在电网企业垄断特许经营的条件下,切实降低可再生能源项目交易成本,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强制上网、全额收购”制度实践中始
2月1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第6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转付情况的公告。2024年12月,财政部下达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841294万元,其中:风力发电403529.5万元,太阳能发电422381.5万元,生物质能发电15383万元。全文见下: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
据CNBC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最近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没有什么能够摧毁煤炭,无论是天气,还是炸弹。”(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近年来美国的煤炭出口一直在稳步增长,以满足全球对化石燃料日益增长的需求,尽管美国国内消费量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全球能源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
记者1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发放能源贷款超5000亿元。据介绍,2024年,国开行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加强前
记者1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发放能源贷款超5000亿元。据介绍,2024年,国开行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加强前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关于山东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印发。报告指出,2024年,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成功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半岛南U1二期等项目建成投运,完成第二批977.5万千瓦陆上集中式风电竞配,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8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消纳绿证录入及2025年1月数据收集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开展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消纳绿证录入及2025年1月数据收集通知各消纳责任主体: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5日,广西北海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文件提到2024年,广投北海电厂二期、中石化成品油储备基地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国能广投电厂二期、广西燃气LNG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闸口福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白沙平田渔光互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省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占全省电力新增装机的78%,同比增长68.5%,成为我省新增电源装机的绝对主力,年度新增装机与“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额超过546亿元,同比增长59.2%。我省可再生能源强劲增
越南《越南快讯》1月1日报道,越南工贸部日前在落实第八电力规划实施计划及调整第八电力规划会议上表示,支持地方投资建设垃圾发电站,优先将湖面光伏发电项目列入规划。越工贸部电力和再生能源局官员表示,第八电力规划的垃圾发电规模仅为2200兆瓦,分配给各地的容量有限。目前越已运营的垃圾发电站有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陕西省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占全省电力新增装机的78%,同比增长68.5%,成为我省新增电源装机的绝对主力,年度新增装机与“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额超过546亿元,同比增长59.2%。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强
关于“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回望“十四五”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电力负荷增长远超预期,以及“双碳”目标带来转型进程变局是三件大事,深刻影响了行业发展与运行规律。这一历程清晰显示行业新历史阶段新发展特征,就是电力一般基础设施属性下全面强化产业属性,提供增长新动能
筑牢抽水蓄能发展根基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赋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李昇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了抽水蓄能规划、实施、建设运行过程中的管理要求,规定了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开发建设方以及其他参与方的职责,这是抽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就斐然,新能源装机容量飞速上涨,实现了“做大”的目标。然而,当前正处于亟需准确市场价格信号引导进一步“做强”的关键时期。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了两个“全部”概念:即新能源电
近年来,伴随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我国电力结构正在快速迈向清洁化。一方面,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首次超过14亿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保持着高比例
2月12日,国网浙江电力人工智能预测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集纳模型建模与预测服务功能,依托智能化算法和无代码建模技术,能够开展低门槛、高精度且场景丰富的人工智能预测,助力企业精准高效决策。随着能源清洁化进程加速推进,分布式新能源等参与互动的电网主体日趋多元,电力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
为加强全省电力调度运行监管,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月8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专题听取河南省电力公司2025年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情况报告,提出监管要求。河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电力调控中心、电力交易中心负责人参加汇报。会上,省电力公司汇
新型电力系统中提升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陈智)(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重要指示,相关重要论述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提升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指明了方向。
《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能源法治建设迈入新的阶段。作为能源行业基本法,《能源法》对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市场化改革等诸多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能源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电网企业的具体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合规管理建议,供相关企业参考。(来源
2月6日,四川省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申报项目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导向,重点聚焦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化石能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新型储能、抽水蓄能、氢能及其综合利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支持常德市相关企业或园区建设虚拟电厂、“源网荷储”、分布式光伏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多措并举降低用电成本。原文如下: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
2月7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钱庆林,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罗汉武拜会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卫东,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建平,汇报沟通西宁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征求对西宁市“十五五”电网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西宁市领导张俊录、肖向东、褚平峻,公司领导郭顺宁、郭雷,西
上月,国家发改委同时印发了两份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分别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和《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升级了原来的版本。不同于前者的一脉相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与取代的《有序用电管理办法》(2011年发布)相比,名称都彻底改变,内容呢?看下图就明白了。(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政府发布洞头区2023年有序用电相关文件。文件指出,切实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各部门、街道(乡镇)要动员企业配合做好全省统一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平台的接入工作,今年上级部门将继续实施用电指标分配管理办法,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促进低谷用电奖励指标额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温州湾新区管委会公示2023年温州龙湾区、温州湾新区、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有序用电方案。2023年全区域有序用电方案共安排负荷40.2万千瓦,分六级执行。A级方案:6.7万千瓦B级方案:13.4万千瓦C级方案:20万千瓦D级方案:26.8万千瓦E级方案:33.5万千瓦F级方案:40.2万千瓦深入开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3月6日上午10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李春临、杨荫凯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去年以来,国际能源供需形势严峻、紧张、复杂,对我国
受多重等因素影响,叠加冬季低温大负荷,安徽电网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内挖潜力、外争支援,全力提升供电能力,通过建立联防网络、加强设备运维、滚动开展电力平衡预测、强化负荷管理等举措,扎实做好电力保供各项工作。政企联动深挖供电潜力受寒潮影响,国网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2月28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做好岁末年初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认真做好电力安全保供工作。电网企业要针对冬季雨雪冰冻天气频发等特点,提前研判电力电量供需情况,优化运行方式,科学合理调度,充分发挥跨区、跨省电力支援能力,做好电网调峰调频,进一步加强
11月23日8时45分,江苏扬州供电公司营销部负控专责倪超通过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用采2.0”)完成负荷参数配置,向扬州地区负荷分路改造客户专用变压器负控终端下达分路负荷控制命令。5秒之内,客户负控终端相应分路发生动作,并成功返回分路控制反馈信号。当天,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毕节市人民政府12月22日发布《毕节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严格执行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机制,加大实施力度,落实落后“两高”企业的电价上浮政策。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完善城镇供热价格机制。落实和执行
工业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两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深入研究工业领域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浙江杭州富阳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2022年富阳区迎峰度冬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公示。通知指出,用电高峰来临且用电趋紧时,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缺电对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采取以下预控措施:1.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需求响应体系。完善用户负荷资源
11月15日,国网西北分部召开西北电网今冬明春电力保供电视电话会议,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西北电网迎峰度冬电力保供任务。总体来看,迎峰度冬期间西北电网全网紧平衡、局部有缺口、外送压力大。国网西北分部将扛牢责任担当和政治、管理、岗位责任;健全网省协同、网源协调、专业协作工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