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新时代实现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 文 | 徐进)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新时代的中国吹响前进的号角。能源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基础行业,是推动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不同方面论述了我国能源电力领域下一个五年乃到十年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路径、总体方针和基本方略,是新时代实现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
关键词一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能源转型的高度重视,也为能源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发展阶段赋予当代能源人的时代课题,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国家治理理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大势所趋也是自身发展内在需求。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确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碳排放的第一大国,仅仅只有30年就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时间之短举世罕见,困难之大可想而知,这不仅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硬仗恶仗,更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大考。
目前我国因能源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近九成,其中火电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占比超过半。由此可见,要想实现“3060”双碳目标,能源是主阵地,电力是主战场,煤电是主力军,电企是主推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四平八稳。正如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的那样,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但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
因此,实现双碳目标既要立足当下,把好节奏,循序渐进,避免层层加码和“运动式”减碳,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好具体问题;又要放眼长远,充分考虑不同行业和地区上差异,先立后破、稳中求进,有计划有步骤谋划好碳达峰这篇“大文章”。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寻求中国方案并非照搬西方模式。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自然达峰后逐渐实现碳中和,必须尊重我国以煤炭煤电消费为主的具体国情,必须把握能源电力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系统推进发展理念、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能源体系等方面变革,努力探索出一套既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能主动加速碳中和进程并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二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能源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血脉。我国现在能源供需总体平衡且相对宽松,基本实现了能源的“温饱”问题,下一步应重点解决能源“吃好”问题,这需要我国尽快从高碳的煤炭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低碳的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变,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
从资源禀赋上看,我国属于典型的“富煤贫油少气”国家,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油气进口依赖度高,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连续四年在70%以上,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近50%。与此同时,虽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仍尚不能替代传统能源体系,因为包括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在内的清洁能源消费量仅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短时间内仍难以扛起支柱能源的重任。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作为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需要从根本上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难题(即能源的清洁、安全和经济三者不可能做到同时兼顾或同时达到最优),这是我国能源界必须要共同努力解决的一道“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因为安全、经济、环保是“双碳目标”下对能源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决定了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必须肩负起更多减排任务与更大转型责任。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需要重点围绕安全稳定、清洁低碳、经济可行等三大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加快传统清洁低碳转型,加大碳捕捉、碳回收等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努力实现传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二是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大力拓展水核清洁能源,积极推进风光新能源,不断开拓氢能储能新型能源,全面提升新能源应用场景,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是稳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煤气水风光生核等多能源协同发展,创新开展供电、供暖、供气、供热、供冷等综合能源服务,实现能源立体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全方位提高用能效能。
关键词三
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能源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要按照以我为主、托底保供、有序替代的要求,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提升能源稳定供应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切实筑牢能源安全底线。
首先,要立足于国内为主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大核心技术攻关,积极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煤气油等化石能源勘测和开发水平,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切实夯实国内产量产能基础,逐步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动油气电管网和储油储气储能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补强补全油气电互联互通和输送能力“短板”,加快形成“全国一张网”,进一步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确保能源供应保持合理的弹性裕度。
其次,要发挥煤电托底保供作用。煤炭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处于支配地位,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近60%。要依托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有效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下大力抓好煤炭煤电的清洁高效和深加工利用,积极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等“三改联动”,保持煤电动态合理装机规模,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煤电煤炭在电力和能源结构中的“顶梁柱”和“压舱石”。
再者,要做好能源的有序替代。一是终端能源电能替代传统用能,积极开展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等工程,让电能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阵地”;二是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大力构建风光水核氢储生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把清洁能源打造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力军”;三是分布式能源替代集中式能源,大力发展分散式风能、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天然气,加快能源去中心化,实现能源就地取“材”、就近消纳,让分布式能源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主战场”。
关键词四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毫无疑问,“举国体制”蕴藏着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秘诀”之一。
回顾往昔,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新中国依托举国体制实施了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数百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时至今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需要努力坚持并发展新型举国体制,打破美国技术霸凌,突破西方市场封锁,抢占创新新高地,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目前,我国在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能源系统区域链与数字化、能源系统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还有不少难题有待攻关,在电力芯片制造、高端软件开发、大型燃气轮机、关键元器生产、新一代核能体系、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天然气水合物等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存在被“卡脖子”可能。
这些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前期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技术复杂性、战略位置高和行业垄断强等突出特点,并不能凭一企之力、单打独奏就能够“包打天下”的,需要“汇各界之智、聚各方之力”,联合攻关、科学统筹,切实解决技术短板问题。
新型举国体制不同于传统举国体制,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协同作用、共同发力。
“有为政府”就是全面加强党对能源电力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充分发挥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等方面作用,当好“主心骨”,不搞“瞎指挥”、“乱弹琴”,切实做到“有事服务好、无事不打扰”。
“有效市场”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重要作用,能源电力科技创新要围绕市场“转”、科技项目要跟着市场“走”,按市场规则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尊重科技创新的特殊规律,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电力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
关键词五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电力市场是我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打破不同地域电力交易壁垒,实现更大范围资源配置。
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具体实践,我国基本确立现代市场体系,电力市场化改革亦取得不俗成绩,市场交易电量已占全社会用电量近一半,但电力市场化建设道阻且长,尚存在一些不足,距离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仍有较大距离:电力跨省跨区资源配置仍存在较大交易壁垒、市场交易机制与交易体系不完善不灵活、交易品种与交易模式不丰富不健全、监管规则不统一不透明、地方保护主义现象频出等问题依然存在,电力市场相互分割局面比较突出。
电力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和核心机制,其目的在于确保能源安全、低碳、经济、高效等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协同作用,构建包括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等在内的各种电力市场,并同外部碳交易市场、绿证市场等实现有效衔接,最终实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推动电力资源在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
我国已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的总体目标。但要想顺利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因为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生产与使用同时进行且看不见实物的特性,同时电价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价格,其价格的调整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因此,在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力大市场过程中,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和电力系统运行规律,科学设计市场模式路径,既要保障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的动态平衡,又要统筹不同用电时间、不同用电位置和不同供需状况的变化情况,还要兼顾到电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战略转型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六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资源“小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发展方式显然难以为继,资源约束是我国需要长期面对的严峻挑战,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节约能源资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费、减少污染物排放,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好节能降耗减排的协同效应,积小胜为大胜,全力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和歼灭战。
绿色发展,节能为王。节能被公认为是紧随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之后的“第五大能源”。要牢固树立“节能是第一能源”、节约就是增加资源的用能理念,把节能优先的思想贯穿于能源消费革命的全过程,从小培养节能意识,加大能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快节能改造步伐,少用能、用好能,坚决避免和杜绝能源浪费。实际上,破解能源约束困境,根本出路在于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思想。
节约能源,降耗为本。能耗水平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科技水平、管理能力、消费模式以及国民素质的综合反映和体现。譬如,目前我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是330克/千瓦时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2025年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的目标还有不少距离。能源降耗显得尤其重要,既是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也是适应市场需要、降成增效、改善环境、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低碳环保,减排当先。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也是全球头号的碳排放国。要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让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积极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主动推进燃煤锅炉、钢铁、水泥及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以便为“双碳”目标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七
充分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谈到,我们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近年来,我国能源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形成了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但同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预期目标仍有一定距离,突出表现在:
一是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煤炭和原油价格已经由市场形成,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价格则仍由政府主导,价格杠杆不能很好地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煤电顶牛”、价格错位等现象长期存在。
二是能源开发模式不完善。以行政审批制为主要特征的能源项目管理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权力寻租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一些能源行业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垄断现象,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发展活力明显不足。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有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更好发挥政府在维护市场规则和环境、协调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保障弱势群体等方面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供求、价格和竞争中主导作用;既要避免擅自乱用政府“有形的手”,不能让其伸得过长,大包大揽、“一手遮天”,又要擅长运用市场“无形的手”,不能让其不受约束和控制,出现形形色色的商业欺诈及扰乱经济发展秩序的违法行为。只有两者之间保持合理平衡协调,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核心在于鼓励竞争、破除垄断。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过度垄断必然会导致信号失真、资源错配和效率低下。特别是对能源这个具有某种天然垄断性的行业来说,竞争显得弥足珍贵,如果缺乏竞争机制,很容易造成各种形式的垄断和壁垒,从而妨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
因此,要通过推动能源领域的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相互分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能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不断优化能源供给模式,更好适应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八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表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能源合作是我国对外合作不可或缺的一环,能源电力是“一带一路”重点投资领域。
一方面受新冠冲击、俄乌冲突、美元加息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球经济正陷入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加速呈现,经济全球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逆流,给国际能源合作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尤其是俄乌冲突导致世界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转换,使全球同时面临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三重危机,很有可能让世界分裂成用俄罗斯能源和不用俄罗斯能源的两大阵营对立局面。
另一方面,随着5G、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应用日益广泛,全球互联互通趋势更加明显,使全球经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不是脱钩、对抗、阻断、重构,还有因温室气体排放过量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等世纪难题待解,需要各国携手努力、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根基并没有动摇,能源一体化的总格局并没有被打破,加强能源合作、推动能源变革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电力行业要以更加积极姿态拥抱全球化、融入全球能源大循环,科学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切实把握好能源发展内在逻辑,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行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同周边国家在能源电力领域的互联互通建设,主动加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积极引领全球能源绿色发展,用高超的智慧打破个别国家的脱钩断供、极限施压、单边制裁、贸易壁垒、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断链等各种“伎俩”,形成安全稳定的能源供需格局、打造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推广绿色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式、共建普适高效的能源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共赢的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全面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电力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11月,宁夏、重庆、南方区域、云南、贵州、福建、陕西、辽宁等多地开展了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各地区现货市场最新进展详情如下:宁夏11月1至30日,宁夏电力现货市场首次完成整月试运行,标志着宁夏电力现货市场在市场规则、市场机制、市场运营、运行控制等方面向长周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粤澳电力实现联网40年。南方电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内地累计对澳门输送电量达757亿千瓦时,为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供重要能源支撑。粤澳两地电力联网始于1984年。这一年,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电”)在广东投资建设韶关发电厂,并通过珠海变电站到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2月18日,福建电力交易中心印发《福建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2024年第二次修订版)》,其中提到,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用户(除居民、农业用电电量外)原则上应全电量入市。已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高耗能用户,不得退出市场交易。独立新型储能主体参与电能量市场应满足最大充放电功
12月11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新疆电网累计售电量达到1904.87亿千瓦时,超过去年全年售电量,同比增长17.94%,增幅位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7家省级电力公司首位,反映出新疆各产业及相关用电客户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能源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经济社
11月1至30日,宁夏电力现货市场首次完成整月试运行,标志着宁夏电力现货市场在市场规则、市场机制、市场运营、运行控制等方面向长周期结算试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本次现货市场整月试运行期间,发用两侧交易电量达到102亿千瓦时,发电侧36台煤电机组、353座新能源场站,用户侧229家
近年来,华北电网已实现向特高压电网的跨越式发展,是联结“三华”“三北”电网的电力保供关键枢纽,承担着保障首都安全可靠供电的重大政治任务。同时,华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居全国各区域电网首位。国网华北分部深入把握“三个平台”功能定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型调度体系建设方案,着力提高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2月18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重庆市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其中提到,工商业用户原则上要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按照市场价格购电,暂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的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电力中长期交易现阶段主要开展电能量交易,灵活开展合同转让交易,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开展输电权、容量
12月6日,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云南省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首次明确将存量常规水电绿证实施无偿划转。作为全国首个明确存量常规水电绿证无偿划转机制的省级绿电交易细则,《细则》明确指出,将电力交易溯源结果作为存量常规
近日,我国能源领域的顶层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正式发布,解决了我国能源领域基本法长期缺失的问题,是我国能源工作中的里程碑事件。作为我国能源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能源法》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目标,在推动实施“四个革命、
近日,2024年11月重庆电力交易简报发布。11月,交易平台新增市场主体103家,电力用户新增100家,售电公司新增3家,独立储能0家。截至11月底,交易平台注册市场成员10191家,同比增长1.0%,其中发电企业39家、售电公司211家、电力用户9930家、储能11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冀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冀北电力市场成员自律公约(试行)》的通知,本公约适用于参与冀北电力市场的所有经营主体、电网企业及市场运营机构。其中,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如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市场运营
近日,我国能源领域的顶层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正式发布,解决了我国能源领域基本法长期缺失的问题,是我国能源工作中的里程碑事件。作为我国能源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能源法》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目标,在推动实施“四个革命、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将于2025年1月1日施行。《能源法》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和任务,提出“构建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体系,依法规范能源市场秩序,
一图读懂丨国家能源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文案:赵悦婧
12月16日,国家能源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落实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4年能源监管成绩,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国家能源局
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从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洞悉中国能源发展脉络关键时期,关键一年,我国能源行业在接续奋斗中掀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发电总装机约33.2亿千瓦,发电量10万亿千瓦时;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亿千瓦以上;风电光伏总装机13.5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习近平
一图读懂丨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执行:中能传媒数字媒体编辑部文案:支彤张栋钧制图、编辑:吴苏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
12月6日,华北能源监管局主要领导带队,赴华东能源监管局调研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与市场监管等相关工作,华东能源监管局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工作交流。双方围绕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完善交易机制、加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区域电
自2015年电改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即将到达电改十年的重要里程碑节点。回首十年改革,我国电力行业以经济学普遍规律为基础,结合中国电力发展实际,在不断探索试错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电力现货遍地开花,售电公司、增量配电网、聚合商等主体
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正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载体。在电力系统持续升级迭代的过程中,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技术蓬勃发展,虚拟电厂、智
聚新型经营主体之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李健张高张晓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和“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改革部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亟须加快构建适应新型经营主体特性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新型经
国际电力价格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比较及启示(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卿琛1;张超1;尤培培1;曾小晶2)(1.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nbsp;2.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电价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成果的直观体现。电力价格形成机制中,电能量价值是电价形成的基点,而政府政策调节是电价形
自2015年电改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即将到达电改十年的重要里程碑节点。回首十年改革,我国电力行业以经济学普遍规律为基础,结合中国电力发展实际,在不断探索试错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电力现货遍地开花,售电公司、增量配电网、聚合商等主体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仅是技术系统的革新,更是涉及经济社会全局性问题的复杂过程。在系统梳理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中,国网浙江电力发现,必须正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经济性与持续深化改革问题,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聚焦效率和效益,国网浙江电力提出构建大经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探索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为以电力现货市场为核心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在新电改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轮驱动下,市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加快,电力商品属性被逐步还原并细化,电力市场体系与电价结构逐渐完善,各类电源在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发生
在几十年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家对建立电力市场化机制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特别是2015年中发9号文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机制改革的序幕,以现货市场为核心的电力市场改革到如今已进入深水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修远)近年来市场建设喜报频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地方中长期交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的发布,算电协同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关键力量。然而,算力电力产业协同发展仍面临资源分配不均、技术兼容难题等挑战。在此背景下,以算电
栏目主持人赵国政按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是世界上国土最辽阔的国家。从诸多方面看,俄罗斯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同样存在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平衡现象,两国在电力领域的改革也有着相似的背景——都是经济快速发展中、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改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俄罗斯发电量仅次于我
4月9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了适用于浙江电力现货电能量市场运营的《浙江电力现货电能量市场交易实施细则》,从5月1日起,浙江电力现货市场重启长周期结算试运行,为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撑。浙江是用电大省,也是能源供应小省。近五年来,浙江全社会用电量以年均超过6%的速度增长,外来电超过全
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如何为调节能力付费、为灵活性买单。(来源:《能源评论》作者:侯守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从国内外电力市场建设实践来看,固定价格会导致出现过度激励或者过度压制的后果,价格
9月23日,安徽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晓明带队赴省电力交易中心调研新能源参与市场情况。局电力处、新能源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调研组参观了安徽电力交易大厅,听取省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做好电力市场交易服务的介绍,观看了当日中长期滚动撮合交易情况。座谈会上,省电力交易中心介绍了全省电力
2023年,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和持续几年之久的疫情均得到控制,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主要发达国家电力需求下降,天然气和煤炭等一次能源价格回落,全球多个国家电价随之降低。同时,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显著加快,欧盟、中国等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超50%。如何建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