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山西省工信厅印发了《山西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形成100家优质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4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链较为齐备,信创产业生态体系较为健全,特色鲜明,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软硬件协同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产业载体特色突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在基础教育和产业生态领域,积极推动省内高校参与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创建,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形成重要生态支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生态、融资环境和营商环境优化完善。
山西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目 录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1
二、发展趋势及面临形势 3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6
(三)发展目标 6
四、发展重点 7
(一)加快突破基础软件 7
(二)培育发展高端工业软件 7
(三)做大做强行业应用软件 8
(四)加速提升嵌入式系统软件 9
(五)创新发展信息技术服务 10
五、重点任务 11
(一)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11
(二)大力培育名园名企名品 12
(三)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13
(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14
六、保障措施 16
(一)完善组织实施机制 16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16
(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7
(四)加强软件人才培养 17
山西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我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加快我省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山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按照《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规模、效益、质量全面提升,创新实力持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整体发展水平体现出较高的发展潜力,在山西省整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带动下,近年来山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增长势头全国领先。
1.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8%,快于全省工业增速,“5G+智能矿山”建设迈出关键步伐,落成全国首座5G煤矿。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山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达55.53亿元,同比增长17.26%,高于全国增速3.96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增速3.06个百分点。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67个百分点,标志着山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020年研发经费较2015年增长91.62%,2020年末全省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获授权软件著作权拥有量4411件。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煤矿大脑—人工智能煤矿探放水管理APP应用解决方案”获得工信部2019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山西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邮箱公司、晋城市大数据应用局等3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城市政务大数据协同安全平台”获得工信部2020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
3.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山西省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多项战略政策,积极培育和壮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产业整体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一是发布《山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指南》《山西省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产业创新发展动能。二是出台《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山西省大数据发展规划(2017-2020年)》《山西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山西省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数据标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山西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等文件,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区块链、云计算、5G等技术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字商务、智慧政务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三是通过《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山西省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全覆盖工作推进方案》等文件的实施,构筑创新生态,培育核心竞争力。
4.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近年来,山西省全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信创、大数据、半导体、光机电等数字产业集群。当前,山西省围绕“网、智、数、器、芯”五大领域,已成功推动了华为山西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基地、中国长城智能制造(山西)基地、百度云计算中心二期、百信信创基地、国科晋云基地、中电科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创设全国首个数据流量生态园,数字产业向山西跨区域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特别是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集聚了包括山西云时代、太原诚迈、山西百信、龙芯中科、国科晋云、山西长城、中标软件等在内的全省75%信创相关企业,产业集聚态势初步显现。
二、发展趋势及面临形势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生产生活带来的模式变革、效率变革将使软件市场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软件对社会管理、生产劳动、教育医疗等社会发展模式的改造和渗透将越发深刻。一方面,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已经脱离原有的细分行业领域,加速向各行业、各领域渗透融合,促成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引领多领域、多维度、深层次变革,广泛拓展市场需求边界。另一方面,软件技术加速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正持续涌现出一系列新经济增长点。
目前,软件产业呈现出云端转型、软硬协同、服务化定价的趋势。云操作系统、云+人工智能应用、远程办公等新应用层出不穷,软件和硬件的融合越发紧密,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基于浏览器的上网本、可穿戴设备、VR、车联网等新产品、新应用,让软件对硬件产品的赋能、赋智作用越发凸显,软件产业同硬件产业协同发展的需求趋势越发凸显。另外,在云化、移动化的趋势下,软件产业逐步迈向服务化转型,定价、交付、更新、维护等手段变革创新,围绕软件服务化转型过程中,数据标注等新的业态和产品正在孕育诞生。
5G、人工智能等技术催生大量创新应用,不断拓展跨界融合边界,更快速度、更低延迟、更加智能的数字新应用和服务不断发展,正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目前,5G应用已经在能源、运输、医疗保健、农业、工业、公共安全、环境、旅游和文化等方面逐步落地,未来2-5年内将进入成熟期,广泛的应用场景将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同时,智能化的发展需要让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随着高级人工智能和分析、边缘人工智能、可解释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平台即服务(AI PaaS)等一系列技术逐步成熟并走向商业化,人工智能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动融合发展。
当前,山西省经济发展正处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前,面临经济发展压力、区域竞争压力、资源环境压力等多重挑战,亟需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目标,抓住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渗透性强、覆盖面广、带动效应明显的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助力“科技兴晋”迈上新台阶。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围绕山西省“一号工程”和国家软件产业发展战略,按照“信创牵引、生态环绕”的总体思路,以加快建立具有区域竞争优势、自主创新的软件产业生态为主线,以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积极培育新兴业态,持续深化融合应用,提升软件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将山西打造成中西部信创产业生态和创新高地,充分释放山西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完善创新发展环境,推动产学研用产业协调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向体系化、生态化、高端化演进,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实现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应用创新。
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强软硬协同布局和市场培育,充分发挥“软件定义”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的赋能引领作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互促共进、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坚持生态引领。发挥信创市场牵引作用,积极建设和完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链条,培育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壮大产业应用生态。孵化一批创新型企业,加速形成技术、产业、应用和安全协同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形成100家优质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4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链较为齐备,信创产业生态体系较为健全,特色鲜明,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软硬件协同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产业载体特色突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在基础教育和产业生态领域,积极推动省内高校参与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创建,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形成重要生态支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生态、融资环境和营商环境优化完善。
四、发展重点
(一)加快突破基础软件
打造产业创新发展体系。积极推进信创产业基地建设,设立信创创新中心、适配中心及关键行业攻关与应用示范基地,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开展可信计算、开源内核优化、实时数据处理引擎等基础软件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创新,进一步提升基础软件的成熟度、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处理服务能力,建设可以满足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的迁移服务平台。
推动信创产业生态建设。发挥龙头企业信创产业上下游连接与带动作用,联合省内优秀信创企业,加强产业合作、技术合作、市场合作,深入对接行业应用需求,打造优秀的基础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促进适配对接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落地,建立优质的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努力构建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生态。
(二)培育发展高端工业软件
集聚重点工业软件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攻关企业。面向煤化工、电力、装备、冶金等重点行业需求,以传统企业升级改造为市场牵引,加紧研发和推广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散控制系统(DCS)、企业管理系统(ERP)、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等工业软件,以市场带企业,以企业促发展。
加强重要工业领域软件解决方案定制化深度应用。推动面向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开展质量优化、设备故障预测分析、流程控制等数据分析业务,提升产业链价值;鼓励钢铁、化工等行业探索精细化操作和管控、供应链优化、节能减排诊断及调控等仿真模型建立,加强全流程业务模式创新和风险管控;支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电化学性能计算、数据采集处理、能量控制等核心技术,提升产品方案设计能力、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和综合集成能力。
利用工业互联网强化和升级工业软件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对省内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支撑、创新驱动、融合引领作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覆盖多个行业的多层次应用场景。集中培育提供多种类型信息技术资源和服务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省内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建设工业APP和微服务资源池,汇聚并共享各类算法库、工业建模工具、工业机理模型、工业微服务组件等关键资源,强化和升级软件服务能力。
(三)做大做强行业应用软件
夯实生态发展数据应用产业。围绕山西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培育发展钢铁、煤炭、白酒、能源等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提高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借助软件定义、智能服务推动传统制造业产业链“跨链强链”发展,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围绕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培育发展数据标注产业,打造能源、交通、金融、医疗、环保特色人工智能数据基地。发展建立数据交易、知识产权评估等生态体系,形成大数据产业发展新生态。
发挥特色做大优势软件产业。结合山西产业特色,充分发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赋智作用,围绕能源、环保、医疗、金融等特色产业需求,做大做强智慧能源、环保监测、智慧医疗、金融服务等软件产业。建设升级云计算服务能力环境,鼓励特色产业上云,协同发展能源、金融、医疗、环保等领域的云服务软件产业,在能源远程控制、金融云服务、在线医疗、远程环保监测等领域打造特色鲜明的云计算产业基地。鼓励相关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提高各类生产资料、信息在安全生产、供应、配置、分析、环节领域效率,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全面数字化联网,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网络和产业格局。
(四)加速提升嵌入式系统软件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省内高校的技术支撑作用,贯彻落实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嵌入式系统软件研发过程中硬件设计、接口设计、软件设计、系统集成等各个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实时性、可靠性、跨平台性、电磁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鼓励省内企业积极参与嵌入式相关的国内外行业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定,增加省内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提高专利质量,加强对嵌入式系统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嵌入式人才培养,支持高校设置嵌入式相关专业,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打造软硬件协同的知识体系,培育基础知识过硬、创新实践能力超群的嵌入式专业人才。
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整合全省嵌入式产业链上游的嵌入式芯片设计制造企业、产业链中游的嵌入式系统软件研发企业和产业链下游的终端应用产品生产企业资源。加强优势互补、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建立集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嵌入式产业联盟,积极研究和解决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升产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依托太原—忻州半导体产业集群,加速嵌入式芯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完善嵌入式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服务体系,降低嵌入式芯片的功耗、体积与成本,提升嵌入式芯片的可靠性、处理速度与电磁兼容性,在同样的硅片面积上实现更高的性能。充分释放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创新活力,推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慧物流等海量新兴应用的广度融合与深度嵌入。
(五)创新发展信息技术服务
推动产业大数据高质量发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夯实基础数据服务能力,稳步推进基础数据存储、采集、标注产业建设,提升行业数据资源定制化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场景化的整体数据解决方案和精细化数据产品。建立环首都数据中心基地,加大对行业数据资源集聚、挖掘和利用,创新大数据分析业务,提升产业链价值。健全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机制,推动数据资源跨政府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共享及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鼓励社会公众对数据的合法创新性开发和利用。
推动区块链和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区块链新业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治理、金融创新、能源供给、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和场景下的试点应用,加快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搭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动企业上云、深度用云,推动各行业领域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推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发展,促进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扩大和升级新型信息消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信息技术服务基础能力和多元产业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建设,提升信息技术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定制化水平。加快中试验证、检验检测、信息服务、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建立信息消费统计监测体系,以打造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信息消费体验中心为引领,完善信息消费发展载体。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创意以及各种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形态。
五、重点任务
(一)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深化信创引领。围绕信创产业生态,大力推进软件产业研发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布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基础带动性强、市场关注度高、应用需求大的新兴软件创新平台,形成“信创牵引、生态环绕”的创新发展能力布局。
强化机制创新。鼓励省内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引导建立创新前后端有效对接、创新资源集约利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的创新机制。支持建设山西软件产业协同攻关中心和省内示范性软件创新应用基地,鼓励先行先试,打造先进高效、开放协同、布局合理的软件产业创新全网络。
加强基础研究。围绕产业链体系化部署创新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等手段,面向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着力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和扩散,构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发展优势。
(二)大力培育名园名企名品
全力培育软件名园。按照产业化聚集、功能化服务、产业链支撑、生态化发展的标准,支持山西软件园、清控创新基地、太原中北软件园建设。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进入园区,打造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聚集、产业链条完整的软件产业集群,形成大中小微企业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融通发展格局。强化要素保障,降低企业入驻成本、融资成本,让软件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加快培育软件名企。针对龙头软件企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中的薄弱环节延链补链强链,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链相关配套及上下游企业健康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重组、并购、上市,不断扩大企业规模,逐步做大做强。促进龙头企业与高校、智库、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不同领域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加强基础研究前瞻部署,加快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造名企核心竞争力。
重点打造软件名品。引导软件企业开拓业务领域,优化传统软件功能,研发新技术和产品,促进产品应用和服务拓展,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等领域打造山西软件品牌。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支持企业加强多维度客户消费特征分析、产品策略分析和销售策略指导,提升企业精准营销和敏捷服务水平,保证品牌市场地位。
(三)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培育生态构建支点企业。以应用需求为牵引,政策保障为推动,建立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资源向省内软件产业有效集聚的市场机制。鼓励省内金融机构发展面向软件企业的金融服务,促进产融有效对接和协同发展,支持软件企业专业化、体系化整合,培育一批创新活跃、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软件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形成细分领域专业化的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强化软硬协同发展体系。依托重大项目或工程,引导省内软硬件企业及研究机构协同合作,在标准对接、产品配套等方面建立软硬联合体,并对协同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形成可推广的软硬协同创新模式。推进信创产业基地建设,设立信创创新中心、适配中心及关键行业攻关与应用示范基地,完善信创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生态。完善软硬件协同公共服务体系。支持软硬件综合可靠性试验平台和安全风险检测平台建设,面向软硬协同系统开展试验和检测,排查安全风险,保障产品质量。推动软硬协同产品信息收集与共享平台建设,面向全产业链提供信息对接服务。
打造产业高效集聚效应。支持创建环首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形成若干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激活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重点领域,以及下一代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建设“软件名城”、“软件名园”,打造产业发展集聚与特色优势。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软件产业集群建设,推动软件设计开发、系统集成、测试认证、运维服务等产业链全环节协同攻关和集成创新。
(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推动网络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强化网络安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研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强化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加强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领域安全技术研究,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重点项目等领域提供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引导和支持各市结合省级专项资金,出台扶持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地方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计划。积极争取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项目落地山西,吸引国家网络安全骨干企业入驻建设分公司、实验室、研发中心,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工控安全等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建设。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完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推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鼓励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漏洞库、病毒库等网络安全基础资源库,促进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新型应用场景,建设网络安全测试验证、培训演练、设备安全检测等共性基础平台。支持构建基于商用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网络身份认证体系。
加快提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督促相关企业落实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从物理、网络、主机、应用、管理等多个层面,构建层次化的纵深数据安全防御体系。推进工业企业和工业数据安全的分类分级,形成重要企业和系统清单,对不同类别和级别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加强先进制造、电力系统、交通运输、水利枢纽、城市设施等重要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推动企业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完善内控合规体系,健全数据流动管理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发展理念要求贯彻到产业生产、发展全过程。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大主线,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增强企业安全生产力量,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风险能力,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完善企业人员安全生产定期培训和能力提升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实施机制
加强部门、行业、区域之间的协调联动,合力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工作,引导和推动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合理布局重大应用示范和产业化项目,统筹做好政策宣导、营商保障、商事服务等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作用,引导企业协同推进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行业自律、公共服务等。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大企业和投资机构设立产业专项资金或产业基金、创新创业基金、天使创投等各类基金,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深化产融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加大对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上市。
(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软件正版化,鼓励企业联合建设软件专利池、知识产权联盟。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软博会”“电博会”“中博会”“能博会”等大型展会,宣传我省软件产业优秀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大政策支持,优化信创产业发展环境,加强银企对接,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信创产业的精准支持力度。
(四)加强软件人才培养
围绕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需要,依托省内重点高校,培养行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急缺人才、技术人才。加强产教融合,支持建立软件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等产教融合平台,开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业技能在职教育和职业培训,实现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与输送。开展创新人才引进,鼓励企业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瞄准“高精尖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积极推进“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保障引进人才待遇。鼓励企业依托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加强人才协作,推动软件人才和制造业人才交流。加强与国家高端智库合作,为我省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顺利通过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认证,取得信息技术服务三级资质,标志着该公司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规范的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ITSS资质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标准之一,涵盖了信息技术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412号提案的答复。文件明确,强化协同创新。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新能源需求融合创新,打造“智能光伏、新型储能、终端应用、信息技术”协调发展的能源电子产业集群。原文如下:对自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6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印发《东城区加快硅巷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指出,做强两个特色优势产业。数字文娱:以数字赋能文化消费创新发展为主线,加大数字化文娱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数智能源:支持能源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4年7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会。会议介绍了以图谱化、场景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工作考虑,并就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钢铁产业链“一图四清单”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标准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报告,江西、河北地
6月13日,2024年粤港澳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第十二届粤港云计算大会暨第七届粤港澳ICT大会在广州举办,大会发布了《2024广东软件风云榜》,远光资金分析调控平台Cashinsight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实力以及创新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获评“优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远光资金分析调控平台Cashinsight
4月7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加强源头减碳、过程减碳、终端固碳,创建10个以上示范性绿色化工园区、绿色工厂,开展绿色化工产品认证,推进化工材料产业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二是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并且,加快5G、大数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日前公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相较于上一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划分,电气工程二级学科由5个(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增加为10个(电工理论与新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发函〔2023〕243号)要求,经企业自主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确定了184个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发布关于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的公示。原文如下:关于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的公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申报工作的通知》(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2月11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的通知。文件提出,原文如下: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山东省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的通知鲁工信工联〔2023〕247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企业(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1月30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的通知。其中包括《南昌市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文件明确,电子信息产业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软件和硬件协同发展,推进产业链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9月27日,河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支持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燕郊中兴科技园发展。支持廊坊依托燕郊中兴科技园发展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人工智能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引进光通信、传输芯片与器件等国内知名通信设
5月28日,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上海成功组织召开了“1E级继电器嵌入式软件验证与确认技术”鉴定会。叶奇蓁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来自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核集团、国家核电公司、广核集团以及上海同济大学、中船重工719研究所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经鉴定委员会评审,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该项目是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依托国家能源核电站仪表研发(实验)中心软件验证与确认技术团队,历时一年多,依据IEC60880国际标准而开展的研究。通过项目研究,建立了完备的1E级嵌入式软件验证与确认方法、程序和工具,成功开发
导读: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联合实验室日前正式揭牌,为嵌入式系统软件有业内专家预计,明年我国嵌入式软件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嵌入式软件是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与提升的关键技术,她对整体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大幅增强我国软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嵌入式软件技术与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快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嵌入式技术正飞速发展,并期待着在各种行业的深入渗透。我国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与传统的制造业结合,嵌入式系统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5月19日,2014中国国际嵌入式大会暨展览会于上海正式拉开帷幕。国内外顶尖工程师、专家学者等跨领域专业人士齐聚申
Gartner最新预测,到2020年,不包括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内的物联网(loT)装机量将增长到260亿台,是2009年9亿台装机量的30倍。Gartner表示, 2020年,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将产生超过3,000亿美元的增量收入,主要来自于服务。通过多样化终端市场的销售将带来1.9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附加价值。物联网是包含嵌入式技术以与内部状态或外部环境进行沟通和互动的物理对象的网络。Gartner研究总监Peter Middleton表示:“物联网的增长将远远超过其它可连接设备的增长。到2020年,在使用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
电子信息产业在本质上是个创新型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研发创新的支持。从世界范围看,研发创新做得好的区域,往往能够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形成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如美国的硅谷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关键与核心环节薄弱等,产业发展在总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但目前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在研发——制造——销售这一产业价值链中,研发环节的增值能力大大高于其它环节,随着芯片和电子元器件等硬件的逐渐趋
产品介绍:“智能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是深圳市爱科赛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多年研发及多行业现场实用经验,运用嵌入式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采集控制技术、视频技术、组态技术、传感技术、IEC61850规约技术、激光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自主开发的针对输变电设备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包括设备运行周边环境、杆塔、线路、GIS、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并集成故障测距、雷电监测、污秽测报、可靠性分析、电网稳定、无功优化、绝缘监测、变压器在线监测等功能系统,为电网安全生产指挥提供数字化操作平台。智能化变电站综合监控管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不管是否身处电子圈,每个人都被这些词团团围绕,因为这些看似云山雾绕的概念确实已经在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云端来到现实。而你有没有想过,大数据不是空气中的1、0、1、0,物联网也不仅仅是遍布的一张无形的大网,而云计算更不是漂浮的云,这些都是要通过一个个有形的固化的设备来实现的。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实现物联网的伟大构想,要云计算的无缝过渡,这里面涉及很多的智能化处理和互联需求,也就意味着现有设备要升级,下一代设备要做好布局。于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出现了,我们看到的是众多半导体厂商都将目光投向了这块市场。作为一家
润和软件8月7日晚间披露了公司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93.4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75%。而得益于报告期政府补贴的大幅增加,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大幅提升至3489.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22%,几乎达到了此前预计指标的上限。中国证券网记者注意到,润和软件今年6月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公司有望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0万元-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99%– 47.64%。按照公司既定的经营计划,公司上半年坚持国际、国内市场互动的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国际、国内重点区域的市场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的
一则《报告》的发布让行业企业、专家看到了国产工业软件的美好前途,但在深入剖析我国工业软件的现状时又不免让人陷入沉思。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工业软件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发布了《2011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到616.34亿元,同比增长17.9%,远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长。同时报告预测,未来3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预计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37.46亿元。虽然前景很美好,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王威仍表示:“尽管我国工业软件市场成长
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工业软件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发布了《2011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到616.34亿元,同比增长17.9%,远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长。不过,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王威也表示,今年上半年整个软件行业都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态势,工业软件也不例外,而且放缓态势更加明显,这与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降低和增速放缓一致。与会专家建议,国家应出台鼓励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并加快实施工业软件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规范市场秩序。国产工
11月19日,山西省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忻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建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依托与保定等地共建绿色能源经济廊道,积极谋划“忻州—京津冀”特高压输电通道;进一步延伸能源发展产业链,孵化带动高端能源装备产业落地。王建峰补充道,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售电公司(2024年第十三批)名单,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6家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1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近日开展了2024年年度售电公司信用评价工作,评价周期为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评价期内各季度得分已在交易平台进行公示,年度奖惩分数通过信用评价系统发送至各售电公司。现将年度信用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3个工作日(11月20日-22日),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请
11月20日,银星能源山西新材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工仪式在山西新材料电解厂区北门篮球场隆重举行。山西新材料分布式光伏项目是2024年银星能源分批实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之一,也是中铝集团打造绿色低碳“新中铝”建设的生动实践。该项目装机容量为30.16MWp,按生产厂房将光伏发电系统分为40个发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4日,山西省阳泉市举行新型储能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华驰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约新型储能项目。这次签约的300MW/315MWh城区新型储能项目,飞轮储能系统规模为150MW/15M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规模为150MW/300MWh,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忻州市电力总装机达到1957.73万千瓦,其中绿色能源装机1202.83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61.44%,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2.39个和6.7个百分点。”11月19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忻州市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0日,山西晋城市人民政府印发晋城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4-2026年)的通知。文件提出,鼓励建设光储充换一体站。鼓励具备条件的专职公共充电站、大型公共停车场建设光储充换一体站。规划利用现有及新建车棚顶面,建设分布式光伏,通过模块化储能装置,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山西省发改委发布山西省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23年修订)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生活垃圾焚烧厂规划调整建议如下:运城市夏县、河津市、永济市、闻喜县、芮城县、万荣县各规划垃圾焚烧项目一座,现有垃圾焚烧规模实际处理规模已基本满足要求,同时万荣县城距离河津市
华能山西分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三六六”发展战略和“3855”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中国华能战略愿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大力开展新能源开发储备工作,推动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企业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拾级而上,装机容量实现大幅提升,达到630.5万千瓦,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8日,由山西孝义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和鹏飞集团共同主办的2024年光电氢储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举行。项目依托鹏飞集团制氢、储氢、加氢、充电等产业优势,推进孝义市太阳能光伏发电、充电桩基础设施、电解水制氢、储氢、加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光电氢储一体站”建设。项目
11月16日,山西省长子县县委书记郭强,县委副书记、县长牛志强实地调研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情况。长子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鲍旭岗,政府办主任张宇锋及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能源局、气象局、环卫中心负责人参加。郭强、牛志强先后深入大堡头镇大堡头村、邹村、青仁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