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第三季度业绩统计数据上看,宁德时代第三季度营业收入最多,利润最高,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同比增长率也是最大的。LG新能源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略高于三星SDI。但单季利润同比增长率大幅高于三星SDI。SK on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较高,较上一季度的提升比较大,但利润方面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出现了亏损。
从动力电池装机规模上看,今年四家电池巨头企业的装机量同比去年有着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宁德时代、SK on的装机量涨幅最大。第三季度,三星SDI同比涨幅最大。SK On的三季度利润尽管赤字幅度扩大,但随着企业动力电池装机规模的稳步提升,第四季度有望扭转亏损局势。
PART 1宁德时代: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73.69亿元,同比增长232.47%。今年前三季度总营收2103.4亿元,同比增长186.72%。且前三季度营收已远超2021全年营收。
盈利能力方面来看,宁德时代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再创新高,单季度净利润94.24亿元,同比增长188.42%。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共实现净利润175.92亿元,同比增长126.95%。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宁德时代表示是业务规模增长、产销量提升带动营业收入相应增长。据了解,宁德时代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9.3%,较上半年的18.7%有所提升,其中三季度动力电池和储能毛利率逐步改善。“因为二季度包含一部分之前的价格追溯调整的影响, 二季度毛利率和三季度不可直接比较。”
不过,提及盈利水平,估计今年以来各大电池企业利润表中其营业成本增势高于营收。宁德时代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随销售增长相应增加,而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PART 2 LG新能源:
财报显示,LG新能源在第三季度的收入为7.648万亿韩元(约401.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50.8%,同比增长89.9%,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记录。营收利润为5220亿韩元(约27.3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66.8%,同样创下除2021年第二季度以外的最高记录。截至2022年9月,LG新能源的积压订单达370万亿韩元,其中70%来自北美市场。
LG新能源对第三季度业绩解释说:与上半年相比,欧洲和北美客户公司的需求有所改善,因而电动汽车电池出货量增加。此外,北美电网用储能系统集成产品供应正式开始,因而创下了历史最高季度业绩。而除了销售额增长带来的效果之外,电池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也及时传导至企业产品的售价上涨。
数据显示,本季度LG新能源营业利润率为10.5%,是三家韩国电池公司中最高的。虽然大中型电池需求放缓,但随着高端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走高,LG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增加。而储能系统集成方面,原材料上升部分反映在销售价格上,因而随着向欧洲销售的增加,其储能业务也提高了收益性。
为应对市场转型,LG新能源在业绩说明同时也发布了新的战略调整。其首要目标是提高其在北美市场的产能,以此确保其在全球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LG新能源计划,到2025年,与通用汽车、Stellantis和本田等知名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多个合资工厂,并将其在北美市场的电池产能提升到250-260GWh。LG新能源还计划通过建立数字化生产的智能工厂来进一步提升全线产品产能,包括软包电池、储能电池和圆柱电池等多项产品。
LG新能源的另一个核心战略则是通过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来确保关键电池原材料的本地供应,还将通过股权投资和长期供应协议等方式增加对金属原材料的直接采购。LG新能源计划在五年内完成72%的关键金属本土化采购,并通过建立退役电池的回收闭环来进一步推动这一目标。
PART 3三星 SDI:
三星SDI公开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37万亿韩元(约人民币281.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3.2%,同比增长56.1%。营收利润为5659亿韩元(约29.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1.9%,同比增长51.5%。净利润环比增长55.97%,同比增长51.8%,达到6383亿韩元(约32.5亿元人民币)。
按业务划分,三星SDI能源部门的销售额为4.834万亿韩元(约253.5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8.7%,同比增长76.4%。营业收入为4848亿韩元(约25.4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98.0%,同比增长140.2%,营业利润率为10.0%。
该公司表示,其中型和大型电池的销售较上一季度明显改善。由于市场对高端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尤其是高价值电池)的销量有所上升。数据显示,三星SDI 2022年第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6GWh,环比增长3%。其营收和利润增长主要由于Gen5电池、高功率电动工具、户用储能等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坚挺、销售良好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完全向下传导。
在将原材料成本上涨传导到销售价格中后,其欧洲储能系统业务销售额也有所增长,因而储能的盈利能力也有所提高。
PART 4 SK on:
11月3日,SK Innovation发布了最新业绩报告,第三季度实现合并标准销售额22.7534万亿韩元(约1203.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5%、环比增长14.3%,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7039亿韩元(约37.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环比下降69.8%。
SKI主营业务包含润滑油、化学品以及电池业务等。SKI表示,在第三季度中其润滑油事业实现了季度最大营业利润,电池事业的收益性得到了改善,但受全球经济低迷担忧导致油价及精炼利润下降的影响,与前一季度相比营业利润大幅减少。
SK Innovation旗下的电池业务子公司SK On称,因为美国、欧洲新电池工厂投产销量增加,电池原材料价格上升部分的销售单价转嫁等,电池事业部实现了销售额2.1942万亿韩元(约115.32亿元人民币)。利润亏损1346亿韩元(约7.1亿元人民币),与前一年相比,赤字幅度扩大,但与上一季度相比缩小了一半以上。营业利润率为-6%。第三季度扣除相关费用净利润为94亿韩元(约4826.5万元人民币),首次实现了季度扭亏为盈。SK On 2022年第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8.0GWh,环比增长16%,今年北美一号工厂投产,产能爬坡带动公司出货量提升,规模效应下营业利润率改善。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北美产能提升至94GWh。
SKI还表示,接下来今年第四季度到2023年,SKI在美国的第二电池工厂、中国盐城工厂二期等新工厂电池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电池销售额将维持继续增长势头,通过售价调整协议等,预计收益性也将持续改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7日,海南矿业公告,近日布谷尼锂矿采矿权转移事项已获得马里政府相关部门审批,证书已登记至其控股子公司LMLB名下,初始有效期为10年(即2025年—2034年),采矿权证到期后可依法延续。据了解,2024年11月海南矿业控股子公司KMUK及其全资子公司FM、LMLB,此前与马里政府就Bougouni锂矿(简称“布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集邦储能获悉,摩洛哥国家电力水力局(ONEE)电力分公司近日发布招标意向书(AMI),计划招募BESS集成商(可与EPC公司联合投标),负责1600MWh-AC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设备供应、施工、测试、调试及长期运维,项目将分为多个标段并在多个站点实施,计划于2025年底至2026年年中投运。此次招标不仅是摩洛
美国关税,被视为2025年电池行业的第一只“黑天鹅”,不仅影响了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的在美布局,也将暂缓部分企业的赴美进程。近期,美国白宫在其官网最新发布声明称,对中国的关税加到245%。从时间线来看,4月9日政策正式生效前的关税在82.4%,4月10日提升至125%。业内人士表示,当关税超过一定数值,加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2025年4月7日-9日,第50届中东迪拜国际电力、照明及新能源展览会(MiddleEastEnergyDubai2025)在阿联酋迪拜世界贸易中心开幕,这也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展示创新技术与产品的舞台。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全方位解决方案服务商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携自研储能电芯、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亮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近日,日本大型电池企业麦克赛尔株式会社(Maxell)宣布,将解散旗下一家中国子公司——无锡麦克赛尔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无锡麦克赛尔)。资料显示,麦克赛尔成立于1961年,1964年成为日立集团成员,以研发和生产高科技数据媒体、视听设备及能源产品著称。无锡麦克赛尔成立于1996年,是麦克赛尔在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方正”)披露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福建省鹏鑫创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鑫创展”)持有的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鹏通信”)60%股权。骏鹏通信由宁波方正实际控制人方永杰、王亚萍之
4月17日,宁德时代与中国物流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综合物流、绿色科技创新、商业资源、资产资本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为物流供应链低碳发展树立行业标杆。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与中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进行座谈并一同见证签约。宁德时代市场体系联席总裁韩伟与中国物流党
美国关税,被视为2025年电池行业的第一只“黑天鹅”,不仅影响了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的在美布局,也将暂缓部分企业的赴美进程。近期,美国白宫在其官网最新发布声明称,对中国的关税加到245%。从时间线来看,4月9日政策正式生效前的关税在82.4%,4月10日提升至125%。业内人士表示,当关税超过一定数值,加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给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储能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1年12月28日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发〔2021〕37号),计划代号(20214450-Q-339)正式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仅3个月,宁德时代收到800亿入账。4月14日晚间,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公布了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19%,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趋势;归母净利润13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9%;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达328.7亿元,同比增长15.91%;期末货币资金超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4月10日,“懂车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在黄浦江畔的上汽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正式举行。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在现场表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9400万用户的信赖与厚爱,汇聚成推动上汽“前行不已”的澎湃动力。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现场透露,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5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蔚能(海宁)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赖晓明,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蓄电池租赁、充电控制设备租赁、储能技术服务、电池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2024年,宁德时代反超贵州茅台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达1785.75亿元,被2861只基金共同持有。近日,2024年公募基金的年报披露完毕。Wind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报,公募基金全部持股中前三大重仓股的所属行业分别为工业、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其中,2024年,宁德时代反超贵州茅台成为公募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出如下特点: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触底回升;2)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快速起量;2)在正极材料中占比进一步扩大。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价格开始回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2025年3月产销快报,3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74万辆,同比增长24.76%;本年累计销量为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2025年3月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2723辆。2025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0.347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刚果(金)政府发言人帕特里克·姆亚雅(PatrickMuyaya)表示,鉴于2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已推动钴价反弹超过50%,该国可能会延长为期四个月的出口限制,以进一步稳定市场。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钴产量约占全球供应的78%以上。上月,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要强化全链条管理,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近日,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就
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近期,韩国电池厂接连与中国三元材料企业签发订单。结合行业动向,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3月10日,当升科技宣布与LG新能源(LGES)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约定2025-2027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