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第三季度业绩统计数据上看,宁德时代第三季度营业收入最多,利润最高,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同比增长率也是最大的。LG新能源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略高于三星SDI。但单季利润同比增长率大幅高于三星SDI。SK on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较高,较上一季度的提升比较大,但利润方面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出现了亏损。
从动力电池装机规模上看,今年四家电池巨头企业的装机量同比去年有着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宁德时代、SK on的装机量涨幅最大。第三季度,三星SDI同比涨幅最大。SK On的三季度利润尽管赤字幅度扩大,但随着企业动力电池装机规模的稳步提升,第四季度有望扭转亏损局势。
PART 1宁德时代: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73.69亿元,同比增长232.47%。今年前三季度总营收2103.4亿元,同比增长186.72%。且前三季度营收已远超2021全年营收。
盈利能力方面来看,宁德时代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再创新高,单季度净利润94.24亿元,同比增长188.42%。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共实现净利润175.92亿元,同比增长126.95%。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宁德时代表示是业务规模增长、产销量提升带动营业收入相应增长。据了解,宁德时代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9.3%,较上半年的18.7%有所提升,其中三季度动力电池和储能毛利率逐步改善。“因为二季度包含一部分之前的价格追溯调整的影响, 二季度毛利率和三季度不可直接比较。”
不过,提及盈利水平,估计今年以来各大电池企业利润表中其营业成本增势高于营收。宁德时代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随销售增长相应增加,而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PART 2 LG新能源:
财报显示,LG新能源在第三季度的收入为7.648万亿韩元(约401.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50.8%,同比增长89.9%,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记录。营收利润为5220亿韩元(约27.3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66.8%,同样创下除2021年第二季度以外的最高记录。截至2022年9月,LG新能源的积压订单达370万亿韩元,其中70%来自北美市场。
LG新能源对第三季度业绩解释说:与上半年相比,欧洲和北美客户公司的需求有所改善,因而电动汽车电池出货量增加。此外,北美电网用储能系统集成产品供应正式开始,因而创下了历史最高季度业绩。而除了销售额增长带来的效果之外,电池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也及时传导至企业产品的售价上涨。
数据显示,本季度LG新能源营业利润率为10.5%,是三家韩国电池公司中最高的。虽然大中型电池需求放缓,但随着高端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走高,LG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增加。而储能系统集成方面,原材料上升部分反映在销售价格上,因而随着向欧洲销售的增加,其储能业务也提高了收益性。
为应对市场转型,LG新能源在业绩说明同时也发布了新的战略调整。其首要目标是提高其在北美市场的产能,以此确保其在全球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LG新能源计划,到2025年,与通用汽车、Stellantis和本田等知名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多个合资工厂,并将其在北美市场的电池产能提升到250-260GWh。LG新能源还计划通过建立数字化生产的智能工厂来进一步提升全线产品产能,包括软包电池、储能电池和圆柱电池等多项产品。
LG新能源的另一个核心战略则是通过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来确保关键电池原材料的本地供应,还将通过股权投资和长期供应协议等方式增加对金属原材料的直接采购。LG新能源计划在五年内完成72%的关键金属本土化采购,并通过建立退役电池的回收闭环来进一步推动这一目标。
PART 3三星 SDI:
三星SDI公开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37万亿韩元(约人民币281.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3.2%,同比增长56.1%。营收利润为5659亿韩元(约29.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1.9%,同比增长51.5%。净利润环比增长55.97%,同比增长51.8%,达到6383亿韩元(约32.5亿元人民币)。
按业务划分,三星SDI能源部门的销售额为4.834万亿韩元(约253.5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8.7%,同比增长76.4%。营业收入为4848亿韩元(约25.4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98.0%,同比增长140.2%,营业利润率为10.0%。
该公司表示,其中型和大型电池的销售较上一季度明显改善。由于市场对高端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尤其是高价值电池)的销量有所上升。数据显示,三星SDI 2022年第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6GWh,环比增长3%。其营收和利润增长主要由于Gen5电池、高功率电动工具、户用储能等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坚挺、销售良好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完全向下传导。
在将原材料成本上涨传导到销售价格中后,其欧洲储能系统业务销售额也有所增长,因而储能的盈利能力也有所提高。
PART 4 SK on:
11月3日,SK Innovation发布了最新业绩报告,第三季度实现合并标准销售额22.7534万亿韩元(约1203.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5%、环比增长14.3%,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7039亿韩元(约37.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环比下降69.8%。
SKI主营业务包含润滑油、化学品以及电池业务等。SKI表示,在第三季度中其润滑油事业实现了季度最大营业利润,电池事业的收益性得到了改善,但受全球经济低迷担忧导致油价及精炼利润下降的影响,与前一季度相比营业利润大幅减少。
SK Innovation旗下的电池业务子公司SK On称,因为美国、欧洲新电池工厂投产销量增加,电池原材料价格上升部分的销售单价转嫁等,电池事业部实现了销售额2.1942万亿韩元(约115.32亿元人民币)。利润亏损1346亿韩元(约7.1亿元人民币),与前一年相比,赤字幅度扩大,但与上一季度相比缩小了一半以上。营业利润率为-6%。第三季度扣除相关费用净利润为94亿韩元(约4826.5万元人民币),首次实现了季度扭亏为盈。SK On 2022年第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8.0GWh,环比增长16%,今年北美一号工厂投产,产能爬坡带动公司出货量提升,规模效应下营业利润率改善。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北美产能提升至94GWh。
SKI还表示,接下来今年第四季度到2023年,SKI在美国的第二电池工厂、中国盐城工厂二期等新工厂电池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电池销售额将维持继续增长势头,通过售价调整协议等,预计收益性也将持续改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美国《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已于当地时间7月4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这或将引发一场新能源行业的“地震”。据了解,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此前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简称FEOC)的限制。业内
自2021产销量和装机量反超三元锂电池后,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据相关媒体报道,奔驰与吉利的合资品牌——smart电池项目定点花落蜂巢能源,蜂巢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向smart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除了smart以外,蜂巢能源也在接触一家头部跨国车企,
近日,一批来自江门泽塔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储能锂电池通过“合并批次+组箱出口”模式申报出口,顺利通过海关查检后,即将运往美国。作为“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的新能源企业,江门泽塔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投产,截止目前,该公司出口储能锂电池突破2.3亿元,成为江门第一
本周硅片价格止跌持平,整体持稳运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0.86元/片,环比上周持平;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00元/片,环比上周持平;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9元/片,环比上周持平。虽然国内光伏市场终端需求无大规模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从多维度明确发展方向。政策要求结合地方经济、新能源汽车推广及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核心,科学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省级部门需联合制定发展目标与专项规划,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计划,对重大节假日利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分享了年度报告中第七篇,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一)钙钛矿技术概述钙钛矿(Perovskite-PVK)是指以俄国地质学家LevPerovski名字命名的一类具有ABX3结构的矿物化合物(如CaTiO3),而具有光伏效应的钙钛矿材料主要是一类具有相同晶体结
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BBB)以微弱优势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其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EntityofConcern,简称FEOC)的限制。这种政策的快速更迭,不仅正在重塑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格局,也将对
电池的研发与设计创新模式,正在被重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预测,锂电下一个十年的技术竞争核心在于材料,而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材料的研发范式。欧阳明高院士这一预测,正在被一家有着深厚电池基因和AI技术能力的企业变为现实。(文章来源:电池中国)今年4月底,SESAICorporation(简称“S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固态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其中半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38.4亿元,全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1.6亿元,其中全固态电池产线主要为实验室中试线。EVTank预计随着固态电
美国《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已于当地时间7月4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这或将引发一场新能源行业的“地震”。据了解,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此前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简称FEOC)的限制。业内
7月14日,华为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汽车官方发布了首款车型官图——尚界H5。这款车型预计搭载华为ADS4和鸿蒙座舱,有望于秋季正式上市,目前已吸引超1000家经销商报名参与渠道招商。卖多少钱,才能爆?有消息人士透露,鸿蒙智行已稳住40万以上市场,尚界则主打20万级主流消费市场,尚界H5定位15万元
SKOn将以北美储能系统市场为目标,加速其磷酸铁锂电池业务,努力建立一个可靠的供应链来支持其最新的合资企业。7约15日,SKOn宣布,公司近日与L&F就向北美市场供应LFP阴极材料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SKOn看来,与总部位于韩国的主要电池材料制造商L&F合作,积极应对美国对LFP电池不断增长的需求,旨在加
7月11日,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简称“蔚能”)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在电池资产管理、电池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优势,在资本、技术、业务模式等多维度深化合作,携手推动新能源行业升维发展。蔚能CEO赖晓明与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总经
近日,宁德时代与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资源公司必和必拓(BHP)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采矿设备电动化、快充基础设施建设、储能与电池回收等领域展开合作,以一体化、全景式解决方案推动矿山运营电气化转型,为全球采矿业打造可复制的绿色转型样本。现场,宁德时代执行总裁朱威与必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8.2GWh,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35.9%。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7GWh,占总装车量18.4%,环比增长2.0%,同比降低3.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7.4GWh,占总装车量81.5%,环比增长1.9%,同
自2021产销量和装机量反超三元锂电池后,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据相关媒体报道,奔驰与吉利的合资品牌——smart电池项目定点花落蜂巢能源,蜂巢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向smart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除了smart以外,蜂巢能源也在接触一家头部跨国车企,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11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推进“新能源+储能”融合应用!国家电投将在兰州投建300MW光储项目7月6日,兰州新区管委会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青海青投绿动智慧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量道储能广东省首个业主自投工商储项目——开平科联织带储能项目正式投运。项目装机容量1.05MW/2.329MWh,由10台105kW/232.9kWh液冷系列一体机户外柜、交流汇流柜、自研的能源管理系统(EMS)等组成,其中电芯由宁德时代提供。本项目由科联织带自投,在15年的运营周期内,每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自汽车形成工业,价格战的硝烟从未真正褪去。1908年,福特T型车在美国上市,售价850美元,是同期汽车售价的一半。数年内,福特开启大规模降价,1913年更是推出全球第一条汽车流水线,将T型车价格压低至265美元,将汽车从贵族阶层的玩具,变成了普通工人的代步工具。彼时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一场由价格战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1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装机数据双双飘红,装机量同比增长20.1%至38.8GWh,多项锂电材料价格也迎来反弹,锂电需求端拐点似乎已然明确。年初之际,市场普遍展望全年,锂电需求是否已进入上行周期?要解答这一问题,不妨从两个维度切入。量化层面,市场机构对锂电行业未来市场规模和增速均给出乐观预测。G
近期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预示着锂电产业链正步入触底反弹的关键阶段。据最新市场动态,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有分析指出,出现品控问题后,比亚迪对一季度供应安全的担忧,促使它提前布局,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磷酸铁锂预计于12月19日启动招标,尝试开放2025半
过去几年,行业经历过山车式的行情,中国锂电产业调档换速,驶入新周期。如果说2023年是锂电产业从高位极速跌落的一年,那么2024年则是探底回升的一年。这集中表现在,经历2024年上半年价格滑落,行业增速减缓的情况下,2024下半年电池价格企稳止跌,“金九银十”产业旺季更是超预期,带动装机出货增长
近日,2024年新势力汽车品牌“年终成绩单”陆续出炉。多家造车新势力2024年销量大幅增长,并纷纷设定2025年销售目标,部分车企2025年销量目标较2024年最高超2倍。值得注意的是,造车新势力销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攀升,而且也成为影响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变化的重要“变量”之一。0
锂、钴、镍等金属矿产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装机呈规模化增长,带动关键金属矿产资源需求倍增,其全球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日益凸显。车百智库发布《新国际环境下动力电池关键金属矿产博弈与我国供应链风险》分析了此类关键金属矿产的国际新形势。PART.0
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近期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预示着锂电产业链正步入触底反弹的关键阶段。据最新市场动态,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有分析指出,出现品控问题后,比亚迪对一季度供应安全的担忧,促使它提前布局,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