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第三季度业绩统计数据上看,宁德时代第三季度营业收入最多,利润最高,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同比增长率也是最大的。LG新能源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略高于三星SDI。但单季利润同比增长率大幅高于三星SDI。SK on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较高,较上一季度的提升比较大,但利润方面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出现了亏损。
从动力电池装机规模上看,今年四家电池巨头企业的装机量同比去年有着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宁德时代、SK on的装机量涨幅最大。第三季度,三星SDI同比涨幅最大。SK On的三季度利润尽管赤字幅度扩大,但随着企业动力电池装机规模的稳步提升,第四季度有望扭转亏损局势。
PART 1宁德时代: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73.69亿元,同比增长232.47%。今年前三季度总营收2103.4亿元,同比增长186.72%。且前三季度营收已远超2021全年营收。
盈利能力方面来看,宁德时代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再创新高,单季度净利润94.24亿元,同比增长188.42%。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共实现净利润175.92亿元,同比增长126.95%。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宁德时代表示是业务规模增长、产销量提升带动营业收入相应增长。据了解,宁德时代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9.3%,较上半年的18.7%有所提升,其中三季度动力电池和储能毛利率逐步改善。“因为二季度包含一部分之前的价格追溯调整的影响, 二季度毛利率和三季度不可直接比较。”
不过,提及盈利水平,估计今年以来各大电池企业利润表中其营业成本增势高于营收。宁德时代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随销售增长相应增加,而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PART 2 LG新能源:
财报显示,LG新能源在第三季度的收入为7.648万亿韩元(约401.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50.8%,同比增长89.9%,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记录。营收利润为5220亿韩元(约27.3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66.8%,同样创下除2021年第二季度以外的最高记录。截至2022年9月,LG新能源的积压订单达370万亿韩元,其中70%来自北美市场。
LG新能源对第三季度业绩解释说:与上半年相比,欧洲和北美客户公司的需求有所改善,因而电动汽车电池出货量增加。此外,北美电网用储能系统集成产品供应正式开始,因而创下了历史最高季度业绩。而除了销售额增长带来的效果之外,电池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也及时传导至企业产品的售价上涨。
数据显示,本季度LG新能源营业利润率为10.5%,是三家韩国电池公司中最高的。虽然大中型电池需求放缓,但随着高端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走高,LG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增加。而储能系统集成方面,原材料上升部分反映在销售价格上,因而随着向欧洲销售的增加,其储能业务也提高了收益性。
为应对市场转型,LG新能源在业绩说明同时也发布了新的战略调整。其首要目标是提高其在北美市场的产能,以此确保其在全球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LG新能源计划,到2025年,与通用汽车、Stellantis和本田等知名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多个合资工厂,并将其在北美市场的电池产能提升到250-260GWh。LG新能源还计划通过建立数字化生产的智能工厂来进一步提升全线产品产能,包括软包电池、储能电池和圆柱电池等多项产品。
LG新能源的另一个核心战略则是通过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来确保关键电池原材料的本地供应,还将通过股权投资和长期供应协议等方式增加对金属原材料的直接采购。LG新能源计划在五年内完成72%的关键金属本土化采购,并通过建立退役电池的回收闭环来进一步推动这一目标。
PART 3三星 SDI:
三星SDI公开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37万亿韩元(约人民币281.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3.2%,同比增长56.1%。营收利润为5659亿韩元(约29.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1.9%,同比增长51.5%。净利润环比增长55.97%,同比增长51.8%,达到6383亿韩元(约32.5亿元人民币)。
按业务划分,三星SDI能源部门的销售额为4.834万亿韩元(约253.5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8.7%,同比增长76.4%。营业收入为4848亿韩元(约25.4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98.0%,同比增长140.2%,营业利润率为10.0%。
该公司表示,其中型和大型电池的销售较上一季度明显改善。由于市场对高端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尤其是高价值电池)的销量有所上升。数据显示,三星SDI 2022年第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6GWh,环比增长3%。其营收和利润增长主要由于Gen5电池、高功率电动工具、户用储能等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坚挺、销售良好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完全向下传导。
在将原材料成本上涨传导到销售价格中后,其欧洲储能系统业务销售额也有所增长,因而储能的盈利能力也有所提高。
PART 4 SK on:
11月3日,SK Innovation发布了最新业绩报告,第三季度实现合并标准销售额22.7534万亿韩元(约1203.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5%、环比增长14.3%,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7039亿韩元(约37.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环比下降69.8%。
SKI主营业务包含润滑油、化学品以及电池业务等。SKI表示,在第三季度中其润滑油事业实现了季度最大营业利润,电池事业的收益性得到了改善,但受全球经济低迷担忧导致油价及精炼利润下降的影响,与前一季度相比营业利润大幅减少。
SK Innovation旗下的电池业务子公司SK On称,因为美国、欧洲新电池工厂投产销量增加,电池原材料价格上升部分的销售单价转嫁等,电池事业部实现了销售额2.1942万亿韩元(约115.32亿元人民币)。利润亏损1346亿韩元(约7.1亿元人民币),与前一年相比,赤字幅度扩大,但与上一季度相比缩小了一半以上。营业利润率为-6%。第三季度扣除相关费用净利润为94亿韩元(约4826.5万元人民币),首次实现了季度扭亏为盈。SK On 2022年第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8.0GWh,环比增长16%,今年北美一号工厂投产,产能爬坡带动公司出货量提升,规模效应下营业利润率改善。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北美产能提升至94GWh。
SKI还表示,接下来今年第四季度到2023年,SKI在美国的第二电池工厂、中国盐城工厂二期等新工厂电池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电池销售额将维持继续增长势头,通过售价调整协议等,预计收益性也将持续改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工信部、交通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推动降低维修成本。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开放,提升动力电池的维修经济性,
近日,2024年新势力汽车品牌“年终成绩单”陆续出炉。多家造车新势力2024年销量大幅增长,并纷纷设定2025年销售目标,部分车企2025年销量目标较2024年最高超2倍。值得注意的是,造车新势力销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攀升,而且也成为影响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变化的重要“变量”之一。0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1月10日,龙蟠科技公告,签署了《供应协议》,将由其孙公司锂源(亚太)向BlueOval销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为期五年,具体单价由双方根据本协议条款逐月确定。此次协议的买方为BlueOvalBatteryPark,Michigan,其主营业务为生产制造电动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据公开资料显示,该电池公
据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韩国大型电池厂商正急于培养人才。1月6日,相关报道显示,三星SDI计划从2026年开始与成均馆大学合作,在韩国首次新设旨在培养电池专业人才的“电池工程系”。该系计划每年选拔30名学生,对从电池材料到大型零部件制造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教育,并赋予毕业生进入三星SDI的优先权。据
刚刚进入2025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等多家头部电池企业,相继传来产能建设项目的新进展。1月5日,亿纬锂能荆门高新区超级工厂二期(60B)基桩工程正式启动。这是继去年12月10日其超级工厂一期(60A)项目投产后,亿纬锂能又一重要扩产部署。据悉,二期(60B)工厂量产产品为亿纬锂能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7日晚间,天赐材料发布公告,公司及子公司特拉华天赐与Honeywell及其子公司AEM签署两份《股权购买协议》,拟通过股权购买和认购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旨在从事液体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产品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根据协议,特拉华天赐将向Honeywell转让其全资子公司德州天赐4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5日,吉利控股在黑龙江哈尔滨发布《台州宣言》解析会,吉利发布未来三年战略目标:至2027年,整车销量超500万台,成为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逐步形成差异化的绿色智能通行生态竞争力。吉利控股围绕落实《台州宣言》,发布了集团2030愿景: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
在2024年,郁金香创新公司(ulipInnovationKft.)宣布计划将汇集日韩两大动力电池生产商——韩国LG和日本松下的1500多个专利家族的5000多项专利组合,供全球所有电池制造商使用。其剑指中国厂商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其实在这之前,韩日厂商已经开始对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提起了大量专利侵权诉讼,诉讼地点
12月26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即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8个月或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
近日,先进固态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恩力动力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清大海峡与金石投资共同领投,老股东大兴投资旗下基金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固态电池研发、市场拓展及产能建设等方面。恩力动力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比能软包电池,开发出3.5-100Ah各系列电芯产品,能量密度高达300-450Wh/kg,其电芯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4日西典新能发布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公告指出,年产800万件动力电池连接系统扩建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4年第四季度延期至2025年第四季度。截至2024年11月30日,西典新能募集资金专户的余额为5.84亿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3.32亿元。西典新能
北极星储能网讯:随着“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全球可再生能源井喷式增长,能源转型进一步催生了储能需求。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330GWh,其中大储仍然是绝大多数储能企业的业绩支柱。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储能市场吸引力正在快速攀升。在出货量排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A股上市七年后,万亿市值企业冲刺H股?原因无他。宁德时代表明,本次港交所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宁德时代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招股书显示,宁德时代2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发布全球动力电池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其中,六家中企上榜全球动力电池装车前十榜单,装车量均超2023年全年,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其中,宁德时代以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保荐人包括美银、中金、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知名机构。据宁德时代公布的上市申请文档,2022年,2023年、2024年截止9月30日,投入研发费用为155亿、183亿、131亿;2022年,2023
2月8日,北汽福田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举行十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拟在商用车电动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围绕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海外市场拓展、整车及动力电池后市场、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此次合作,是中国商用车领域与动力电池领域两大领军企业,在商用车行业绿色转型上的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其中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45.8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93.5%,中国企业出货量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2.6个百分点。EVT
文丨北极星储能网2025年伊始,储能行业以强劲的势头开启了新一年的征程。2月7日晚,海博思创与亿纬动力同时官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计2025-2027年度电芯采购总量达50GWh,较此前2023年-2025年14GWh的电芯供应计划大幅上涨。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头部储能集成商,海博思创此前一直与宁德时代保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5年1月20日—2月4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其中包括:StellantisN.V.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锦湖轮胎株式会社股权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淄博齐鲁高电压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股权案、
借势国家级舞台撬动万亿市场。*题图来自宁德时代官微2025年央视春晚上,eVTOL、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表演打开观众对赛博未来的想象空间。低空经济距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峰飞航空的V2000CG(凯瑞鸥)eVTOL和亿航智能的EH216系列eVTOL航空器在本次春晚亮相。峰飞航空凯瑞鸥在重庆分会场起飞,最大起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持续挑动着行业神经。行业预计,目前国内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025年具备固态电池技术内容的出货量(包括车载与非车载领域)有望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2-3年完成小批量上车。2025年开年以来,国内外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蛇年开工遭遇三件大事!2025年锂电产业的竞争或将再上三层楼!第一是,特斯拉开年再次挑起价格战,价格战要再上一层楼。第二是,美国再次加征关税10%,锂电出口、海外开拓要再上一层楼。第三就是科技迭代。蛇年伊始,不仅AI加速来袭,DeepSeek打开大模型封印,比亚迪、宁德时代纷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4日,比亚迪发布1月产销快报,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0.05万辆,去年同期为20.15万辆;1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6.63万辆;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5.511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5.511GWh。
近日,2024年新势力汽车品牌“年终成绩单”陆续出炉。多家造车新势力2024年销量大幅增长,并纷纷设定2025年销售目标,部分车企2025年销量目标较2024年最高超2倍。值得注意的是,造车新势力销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攀升,而且也成为影响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变化的重要“变量”之一。0
随着2025年来临,比亚迪的2024年度最终产销情况也正式揭晓,包括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新能源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销量三大数据纷纷创下了最新记录。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装机方面,比亚迪每个月的电池装机量都在不断突破新高,在12月内达到了23.495GWh。全年来看,比亚迪2024年内实现了194.705GWh
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3.1GWh,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45.5%。1-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847.5GWh,累计同比增长38.3%。销量方面: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0.3GWh,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47.4%。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79.1GWh,占总销量71.7%,环比增长3.3%,同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3日,比亚迪公布2024年10月产销量数据,其中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21.018GWh,依然保持了超30%的同比增长,环比增长6.15%。今年以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累计装机已达到148.738GWh,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28%,总量已接近去年全年的150.909GWh。在10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量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7日,比亚迪发布最新月销快报,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4年9月实现了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19.8GWh,这一数字同比增长38%、较上月环比增长5%,且再次打破了月度装机最高记录。截至9月底,比亚迪2024年动力及储能电池累计装机总量达127.72GWh。9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日,比亚迪公告2024年7月产销快报。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7月新能源车销量为342383辆,去年同期262161辆,同比增长30.6%。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13000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为210799辆。本月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为30014辆。2024年7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根据新能源汽车交强险口径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约427.9辆,同比增长41%,带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00.6GWh,同比增长40%。其中,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装机约193.6GWh,占整个动力电池装机量的96.5%,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同比增
7月8日,高工产研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74.5GWh,磷酸铁锂占比44%。
7月1日,比亚迪发布产销快报,公司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6.101GWh,2024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72.555GWh。公司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41,658辆,去年同期为253,046辆;新能源汽车本年累计销量1,612,983辆,同比增长28.46%。
5月30日上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下称“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在创新联盟2024年度大会上发布《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面向2035发展框架研究报告》(下称《2035发展框架》),为动力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清晰的战略指引。《2035发展框架》旨在应对全球气候政策框架推动下的绿色转型趋势,确保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