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产业企业正文

非凡十年 中核集团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2022-11-25 09:23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关键词:中核集团核电电力央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核工业发展,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为新时代核工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2015年,总书记在核工业创建六十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新时代的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也是一段传承历史并创造历史的壮阔征程,更是一个超越自身又领跑世界的伟大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中核集团18万干部职工怀揣爱党报国大情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切嘱托,戮力同心,锐意进取,自觉担负起新一代核工业人的历史责任,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推动核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启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光辉历程。

一、这十年,中核集团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当好维护国家安全的“压舱石”

中核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政治高度和战略高度谋划推动核工业发展。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带头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建立健全党组抓贯彻落实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的工作机制,坚持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组织召开党组会、专题会、务虚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加强传达学习和工作部署,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盯不放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再学习再落实再提升主题活动,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强化责任担当,提炼形成规律性认识和长效化举措。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为核工业发展谋篇布局。强化系统设计,高质量、高效率落实“两核”重组整合融合,实现组织融合、队伍融合、文化融合、事业融合,形成强大合力。面向2050年的强核强国目标,制定落实中核集团新时代发展战略,确立“三位一体”奋斗目标和“三步走”阶段目标,为奋进新征程擘画蓝图。落实“三新一高”发展要求,制定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确立规划目标,狠抓“十四五”任务落实。

三是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坚决有力举措落实国家战略任务。构建“三高三强”战略规划体系,加强核工业重大战略、重大体制、重大项目等战略问题研究。从对国家战略和核工业长远发展负责的立场出发,及时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推动核工业走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坚持国家战略任务优先,大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落地。积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坚持度电必争、多发满发,为能源电力保供做出积极贡献。全面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展现了央企政治担当。

二、这十年,中核集团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体系化跃升

中核集团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精神,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工业发展的战略核心位置,对标美俄谋划推进核工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动核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创新能力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实现体系化、系统化发展。加强系统谋划和超前布局,着力推进核工业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科技研发。推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两核”重组以来科技研发投入增长达到三倍以上。推进重大科技攻关,“龙腾2020”工程圆满收官,“创新2030”工程深入实施,组织实施核工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施,取得一大批科技成果。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成投运,示范快堆开工建设,模块小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专用设备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自主知识产权CF3燃料元件完成小批量入堆考验,三代天然铀采冶技术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攻克一批支撑后处理示范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新一代“人造太阳”环流器二号M装置建成并首次放电,230MeV质子治疗加速器完成总装和调试,锶-89、碳-14等多种同位素实现国产化等,跻身世界核电技术第一方阵。

二是推动构建先进核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以建设更加自主、先进、安全、高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为己任。大力推动23家科研院所“一院两制”改革,打破事业单位和事业编制“铁饭碗”,推动科研院所企业化、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两脱钩”(人员与事业编制脱钩,事业费和个人待遇脱钩),打破“铁饭碗”,完善企业化劳动用工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打破“官本位”,大力推进三个“不低于”,即首席专家待遇标准不低于单位正职、科技带头人待遇标准不低于单位副职、无行政职务优秀科研人员待遇不低于行政上级;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共赢的环境氛围,科技创新活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协同创新格局加速形成。深入推进国内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合作水平和能力。打造核领域创新联合体、原创技术策源地,促进全国范围内创新要素集聚,扩大国内“科技创新研发融合圈”,深入推进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兰州大学、深圳大学以及中科院等联合共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创新体系。提高“引进来”吸引力和“走出去”竞争力,建立国际核科学技术研发中心,瞄准国际先进核技术和优秀核科技人才,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及资源为我所用,提高国际科技人才在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和大科学工程实施中的参与度。

四是核科技人才队伍壮大建强。发布中核集团科技人才发展纲要,以院士后备人才作为战略科学家重点培养对象,各院所“一人一策”制定培养措施和保障方案。以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梯队建设为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科研专家对技术引领、专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科研院所设立并实施涵盖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养及引进专项计划。各家科研院所健全完善全员业绩考核办法、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分红激励办法、荣誉管理办法等核心薪酬管理制度,薪酬机制得到全面优化。

三、这十年,中核集团建体系、强能力,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中坚、核技术应用的骨干,充分发挥体系和创新优势,经过十年发展,经济规模增长迅速,资产总额从不到3000亿元增至超过万亿元,营业收入从约500亿元增至约2500亿元;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利润从约60亿元增至约240亿元,研发投入特别是自主研发投入以及劳动生产率等逐年提高,央企排名不断提升。2020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2022年排名跃升至364位。围绕天然铀、核燃料、核电、核环保、核工程建设、核技术应用、装备制造、产业金融等主要产业环节,逐步形成8+N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核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三,核电年发电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二,在建核电规模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核能产业规模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核集团建成田湾、秦山、三门、福清、昌江五大核电基地,截至2022年7月底,核电在运机组25台,在运装机2371万千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11台,装机1133万千瓦。十八大以来,新增三门1/2号、方家山1/2号、昌江1/2号、田湾3/4/5/6号、福清1/2/3/4/5/6号等16台机组投入商运;2021年全年核能发电1739.76亿千瓦时,运行业绩创历史新高,是2012年期初数的3.89倍,为“双碳”目标实现做出积极贡献。安全运行上,2021年纳入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统计的22台核电运行机组中19台获满分,WANO综合指数平均值达99.51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创造了我国核电运行业绩的新高峰。

二是持续推动先进核能技术突破和多元化应用。按照中央提出的核能“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中核集团致力于自主创新,成功研发自主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形成完整知识产权和自主标准体系。2021年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建成投入商运,形成700余件国内专利,设备国产化化率达88%,是全球唯一按照进度计划建成的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截至目前,福清5/6、巴基斯坦K2/K3等4台华龙一号机组相继建成投运,“华龙一号”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快堆示范工程2017年年底实现土建开工;作为中国核能发展的第三步,聚变堆取得重大进步,2020年12月,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实现首次放电,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为国际热核核聚变贡献了中国力量;小型多用途模块化反应堆成功落地,海南小堆2021年7月13日实现FCD;秦山核电南方首个核能供暖项目投运,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于2022年5月27日正式开工。此外,“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超临界水冷堆等先进反应堆科技均取得较大进展。

三是核燃料循环产业能力持续增强,牢牢端住核工业“饭碗”。天然铀产业完成布局调整,打造天然铀产供销储一体化平台,全面建成伊犁千吨级铀矿大基地,完成纳米比亚罗辛铀矿收购,2021年,天然铀销售量达到1.3万吨,跻身全球第2;核燃料产业加快提质增效,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大型商用示范工程全面建成,高温气冷堆、AP1000燃料元件生产线全面建成,自主知识产权CF3核燃料元件和N36锆合金实现批量化生产,核燃料元件步入自主化、型谱化发展新阶段。十年来,中核集团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知识产权应用,成功使“中国龙”用上了“中国芯”。

四是打造工程建设标杆,积极当好核工业建设领域的主力军。中核集团所属中国核建承担了国内几乎所有已建和在建核电机组核岛建安工程,拥有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能力;拥有国际原子能机构授权的全球唯一一家核电建设国际培训中心(ICTC)。与此同时,中国核建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和地方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具备了完整产业链及实施能力,涵盖了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石油化工等9个业务领域。中国核建多次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国安装之星、全国优秀焊接工程等国家奖项。

五是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迈上新高度。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加大重点区域、地方省份市场开发力度。积极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中俄核能合作迈上新高度,中巴、中欧核能合作不断深化,阿根廷核电项目签署总承包合同,积极推进哈萨克斯坦、沙特、阿联酋核电项目合作,中东、中亚、南美地区核能市场开拓迎来新的机遇,推动华龙一号等自主核电品牌带动核工业全产业链加快“走出去”。高质量完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核心安装工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加强沟通合作,发出全球核治理的中国声音。

四、这十年,中核集团抓改革、调结构,发展内生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中核集团聚焦深化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奋力攻坚,深入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始终坚持高目标引领、高水平布局、高质量推进,全面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和突出成效,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核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改革发展之路。

原标题: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企业子报告一: 非凡十年 中核集团高质量发展报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核集团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