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保障能源安全需准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
(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是正确认识本国国情的要素,是影响我国能源政策、能源战略的关键点,对于确保国家长远的能源安全、引导能源转型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意义。
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丰厚,科学技术基础坚实。曾以“富煤贫油少气”对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进行的描述,是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绝对多数时的认识,然而放在当前发展形势和客观情况下看,这一描述忽略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特点。因此,需要根据最新实践和研究数据,完整准确理解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为我国能源转型奠定准确的基础认知。
一、准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首先,要正确认识所谓“富煤”。根据谢和平院士《碳中和目标下煤炭科学产能资源量及支撑能力分析》一书数据,我国现有煤炭科学产能可供开发资源量约为3258亿吨,其中在产煤矿可供开发资源量约为1710亿吨。这意味着,如果仅考虑在产煤矿现有可供开发资源量以及现有的技术和回采率水平,按照40亿吨左右的年产量规模,我国煤炭产能只能支撑40年左右。所以,“富煤”是相较于国内油气资源而言,是“相对富煤”。但对比全球,我国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次,要充分评价可再生能源的潜力。BP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统计回顾》数据显示,2021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的比例首次超过10%,达到10.2%。同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7%。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均超过3亿千瓦。即便如此,可再生能源已开发资源量尚不足其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
再次,要准确把握我国油气资源的新增态势。目前我国石油的年产能为2亿吨左右,天然气的年产能在2000多亿立方米。尽管我国石油公司在努力加大勘探力度、提升增储上产能力,但数量级并没有变化。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分别达36.89亿吨、63392.67亿立方米,由此可计算出二者的储采比分别仅为18年、30年左右。
二、建议
全球能源体系深刻变革,能源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共识。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更不能忽视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因为这是我国自己可以掌控的,它不依赖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幻,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基于现阶段能源电力保供形势与能源转型发展策略,建议如下:
一是节能提效。这是我国能源战略之首,也是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给安全、环境安全、气候安全的要素。在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节能提效仍是减排的主力。二是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基于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重要性,仍需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三是坚持先立后破原则,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推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高质量发展,以及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时,要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原则发展可再生能源。纵向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横向构建多能互补,通过智能电网集成新能源和储能等灵活性资源,使电力系统具有柔性平衡功能,实现优质的电力输出。在可再生能源可靠替代、顶峰出力的基础上,实现化石能源逐步减退。四是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并行不悖。我国的人口规模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既要保证目前80%以上的能源自给率,也要保证未来长远的能源安全,需始终确保能源安全,这是兼顾当下和长远的大计。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杜祥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12月27日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6日晚间的例行视频讲话中表示,目前乌克兰全境电力短缺仍然存在,断电仍在继续。截至26日晚间,乌克兰多个地区约有900万人处于断电状态,但受断电影响的人数和断电持续时间正在逐渐减少。
新华社12月26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加强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居民用电用气价格稳定。《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
新华社12月26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加强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居民用电用气价格稳定。《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
严冬已至,能源危机笼罩下的欧洲国家正经受更严峻的考验。12月12日,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负责人克劳斯·穆勒(KlausMüller)公开表示,目前德国天然气消费量仍处于高位,如果不能采取强力手段节约用气,今年冬季很可能还是会面临天然气短缺风险。不仅如此,一周前,法国政府致信各大政府机构称
千家万户安得三冬暖六问能源央企看保供12月24日CCTV2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六问能源保供》对话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伟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孟振平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千家万户安得三冬暖六问能源央企看保供12月24日CCTV2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六问能源保供》对话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伟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孟振平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11月6日至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沿海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围绕减缓、适应、损失和损害、支持等议题达成了相对平衡的一揽子成果。在俄乌冲突影响持续发酵并波及能源供应安全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实现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和清洁低碳转型成为贯穿大会始终的重要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三峡集团聚焦清洁能源主业不动摇,积极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行业引领地位更加巩固、清洁能源品种更加丰富、能源供应保障更加有力、服务“双碳”目标更加有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2月20日,在2022绿色发展峰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适时稳步推出碳税,要把握好时间、范围和强度,不能因为碳税而挫伤能源行业的积极性,以至于影响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实行碳税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是为了促进减碳减排,所以征收的同时需要
2002年12月29日上午10点,人民大会堂的小会堂里,由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而成的两家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四家辅业集团纷纷亮出各自匾牌,11家崭新的大型电力公司同时宣布成立。弹指一挥间,五大发电集团即将集体迎来20岁生日。激荡二十年,从最初的“40后”与“50后”前辈们合奏“厂网分开”的改革交
目前,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供暖季,能源供应压力增大。为有效应对冬季寒冷天气对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和影响,五大发电集团开足马力,全力保障冬季能源供应。截至12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完成5.69亿吨,同比增长4%。发电量1.0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北方十省121台供热机组按时开栓,
摘要:作为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柱,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欧洲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与此同时,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动作频频,希望从中国企业手中“收复”市场,建立“欧洲制造”的光伏产业。未来,在全球光伏供应链多元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俄乌冲突使得能源安全成为欧洲优先考虑事项。为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发布的《可再生能源2022》(Renewables2022)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全球能源危机将史无前例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的全球总容量增长将几乎翻番,在取代煤炭成为最大发电来源的同时,并有可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
海洋可再生能源通常指附着在海水上的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是一种能源源不断产生的清洁能源。在能源转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下,海洋可再生能源以其不占用土地空间、资源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绿色清洁等优势,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国际能
近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在第九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暨零碳岛论坛上联合发布了《中国县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县域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实现“3060”目标的关键力量。中国有近2000个县域经济体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
美国能源部一份新报告表明,大多数现有和新近退役的燃煤发电厂可以被重新利用,以廉价的方式容纳未来先进的核能项目,并为经济发展弱势社区提供经济刺激。(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董芮)美国最新研究认为,曾在电气化时代帮助构建美国经济的燃煤电厂,可能在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再次扮演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全国上下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在实践中寻找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能源领域备受关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整县推进”“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全国上下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在实践中寻找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能源领域备受关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整县推进”“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全国上下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在实践中寻找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能源领域备受关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整县推进”“大
12月4日,“宁电外送”累计电量突破6000亿千瓦时,达到6002亿千瓦时,凸显了国网宁夏电力全力服务地方能源转型、助力能源绿色低碳高效利用的实践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宁夏电力贯彻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先后建成投运宁夏至山
摘要:氢能作为高效低碳的能源载体,绿色清洁的工业原料,在交通、工业、建筑、电力等多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未来清洁能源转型中确定的趋势,将持续成为资本追捧的热点赛道。氢作为元素周期表排名第一的元素,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低碳,同时应用场景十分丰富的二次能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替代的
2002年12月29日上午10点,人民大会堂的小会堂里,由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而成的两家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四家辅业集团纷纷亮出各自匾牌,11家崭新的大型电力公司同时宣布成立。弹指一挥间,五大发电集团即将集体迎来20岁生日。激荡二十年,从最初的“40后”与“50后”前辈们合奏“厂网分开”的改革交
“低碳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并行不悖。可再生能源比例增高,我国能源的安全性和独立性会更好。”在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单位主办的“清洁能源多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暨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表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
“低碳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并行不悖。可再生能源比例增高,我国能源的安全性和独立性会更好。”在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单位主办的“清洁能源多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暨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表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
“低碳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并行不悖。可再生能源比例增高,我国能源的安全性和独立性会更好。”在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单位主办的“清洁能源多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暨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表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
今年以来,国际能源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欧洲能源危机正在改变世界能源供需格局,并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世界变局之下,我国如何端稳能源饭碗?转型与变革之中,能源行业该如何锚定目标持续发力?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
杜祥琬强调,当前,一定要用好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同时,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立足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所谓“立”就是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核电,实现规模化和安全稳定供应;“破”则是逐步减退化石能源,而不是化石能源的退出。“能源安全是首要的,转型是做加法而非减法。不
杜祥琬强调,当前,一定要用好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同时,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立足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所谓“立”就是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核电,实现规模化和安全稳定供应;“破”则是逐步减退化石能源,而不是化石能源的退出。“能源安全是首要的,转型是做加法而非减法。不
2022年11月19日,在首届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主席杜祥琬以《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为题作线上主旨报告。他表示,国家在应对现代气候变化中,应当建立科学的决策基础,认准“气候变化的现实与趋势”以及“可再生能源的
保障能源安全需准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杜祥琬(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
2022年11月23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协办的“2022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省份、行业和企业四大层面的低碳转型,包括转型路径、技术应用、风险防范、就业转型等议题。在
11月19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在陕西省西咸新区隆重开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发表题为《能源的走势与双碳目标》的致辞!以下为文字实录:大家好,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题目叫《能源的走势与双碳目标》。第一个问题就是刚才各位领导提到的,俄乌战争是不是引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