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等问题,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非常大,对此,电力系统必须有足够的灵活调节电源用以保障运行稳定。灵活调节电源包括火电机组、水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和新型储能设施等。
相对而言,抽水蓄能技术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技术最成熟、经济效益最好、最具灵活性、安全性最高、寿命最长、环境污染最少、应用最为广泛的储能技术。我国在2021年已建成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3639万千瓦,全球最高。但我国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仅有1.4%,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由此可见,我国抽水蓄能市场需求巨大。
抽水蓄能电站厂址都在山区,这对发展山区地方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抽水蓄能电站大发展的同时,必须正视影响抽水蓄能健康发展的问题,应当在建设热潮中有冷思考,以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快速、有序、高效、健康发展。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发展规模滞后于新型电力系统需求
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产规模较小、在电源结构中占比低,不能有效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和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仅有2984万千瓦,到2021年底,风光两项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6.34亿千瓦,增长21倍之多。相比之下,抽水蓄能电站装机从2010年的1691万千瓦增加到2021年的3639万千瓦,仅增至2.1倍。
尽管各地政府“十四五”期间规划发展不少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但是新型储能投资大、技术不成熟,还有发电时间短、可靠性低、安全风险大的缺点,退役后处理不当将污染环境,因此存在很大的发展不确定性。有的省市区域内适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站址很少,难以满足本区域内电网调峰对抽水蓄能资源的需要;有的省区抽水蓄能资源很丰富,但是规划与建设跟不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抽水蓄能资源跨省区投资与电力电量交易尚处于探索阶段,市场化程度很低。总体上看,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滞后于新型电力系统需求。
(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成本持续快速增长
近年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成本增长速度较快。譬如,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2016年投产,单位造价每千瓦3534元;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2022年6月投产,可研单位造价每千瓦5087元;磐安抽水蓄能电站预计2028年投产,可研单位造价每千瓦6340元,抽蓄工程静态投资逐年呈上升趋势。当前,新规划、开建的抽水蓄能电站单位造价预计将在6500元/千瓦以上,投资成本的快速增长将严重影响抽水蓄能上网电价和所在省区的销售电价。
(三)抽水蓄能资源抢占激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了完善灵活性电源建设和运行机制,提出积极推动流域控制性调节水库建设和常规水电站扩机增容,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探索中小型抽水蓄能技术应用,推行梯级水电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了电价形成机制。“能核尽核、能开尽开”,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对“十四五”时期抽水蓄能项目的明确政策。在国家多项政策鼓励下,抽水蓄能行业上下游均积极投身于发展热潮。设备制造商积极扩充产能;EPC企业运用新技术改造升级,压缩周期;业主“跑马圈地”、抢占优质资源;地方政府更是热情如火,期盼几十亿乃至上百亿投资项目早日落地。在各类资本蜂拥而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也向投资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高了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成本。当前,仓促无序的规划布局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第一,布局不尽合理,可能造成电站建成不被需要或无法使用;第二,一些电站建设条件较差,经济性差,建成后增加用户电费负担;第三,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可能一时难以消化,推高投资企业负债率和社会用电成本。这些情况不利于抽水蓄能电站健康发展。
(四)抽水蓄能电站设备制造能力不足
国内抽水蓄能机组的主要生产商是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和浙富控股,前两家公司的产能约为40台/年,即一年1000万千瓦左右。2021年,我国水轮发电机组市场占有率前三位的企业分别是:哈尔滨电气约47%,东方电气约40%,浙富控股约4%。抽水蓄能设备制造能力的不足也是影响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发展抽水蓄能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统筹协调,有序高效推进抽水蓄能电站规划与建设
“十四五”“十五五”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大发展时期,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或超过12亿千瓦;跨省区电力输送将持续增加,电力系统运行将发生深刻变化。以抽水蓄能为主体的储能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保供和电网安全运行不可或缺。抽水蓄能电站的本质属性是为电网削峰填谷、安全应急、保障新能源发电,根据电网需要进行抽水蓄能或放水发电。应根据电源分布特点、电网运行特性、用电负荷分布、电力结构等确定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和容量。鉴于抽水蓄能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即建设周期通常为6~7年,前期勘测设计及审批一般需要3~4年,因此抽水蓄能电站应当根据电力发展特点,提前勘测设计、选址布局,加快开工建设,适时投产发电。又鉴于当前抽水蓄能电站站址选择以县市为主,不同程度存在着业主“跑马圈地”的情况,地方政府以不同的方式提高资源条件,业主不惜成本抢占资源,因此建议抽水蓄能电站站址选择要在政府能源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水利等部门沟通协调,做好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相关规划工作的衔接。以10年甚至15年的时间跨度,在分析预测当地经济社会和电力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选址规划、土地预审、社会稳定评估、移民规划报告等前期工作;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为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进行规划和预留空间。同时,既要强调能快则快,又要按照客观规律,保质保量地按照程序开展前期工作,有序高效推进抽水蓄能电站规划与施工建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
(二)鼓励并支持各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抽水蓄能电站
从浙江抽水蓄能电站业主分布来看,已建成投产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210万千瓦,控股业主为三峡集团;建设中的建德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装机240万千瓦,控股业主为江苏协鑫公司;纳入规划中的天台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装机170万千瓦,控股业主为三峡集团;其他已建成(浙江抽水蓄能总装机668万千瓦)、正在建设中和前期规划中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投资主体绝大部分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除抽水蓄能电站外,多种投资主体的新型储能发展如雨后春笋,虽然容量相对于抽水蓄能电站普遍偏小,但是具有建设周期短、对电网运行的适应性好、有利于当地可再生能源发展、便于电力就地平衡、多样化等特点。随着抽水蓄能两部制电价政策的实施,抽水蓄能的投资收益和经营赢利有了保障。因此,其他国有或民营企业也有很高的投资积极性,以谋求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市场中获得发展,政府应当给予支持。
(三)在积极发展抽水蓄能的同时,防止过度投资抬高输配电价
根据抽水蓄能电站两部制电价政策,容量电价计入省级电网输配电价中,电量电价按煤电标杆电价或市场交易现货价格计算。抽水蓄能电站抽水与发电效率按75%计算,则综合平均电价至少要在标杆电价的基础上提高25%,如果再计入容量电价(内部收益+财务费用+税金),估计还要增加15%。即使不计电量电价,抽水蓄能综合电价势必也会远高于火电上网标杆电价。因此,除对建设投资成本要加强监管外,抽水蓄能容量需要合理配置、适时配置,抽水蓄能电站必须要达到年度设计利用小时数(2000小时)以上才具有合理的经济性。现在有不少地方正在考虑对现有水电站进行抽水蓄能改造,对此应当特别谨慎。抽水蓄能电站的原理是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抽水时应当尽可能多消耗低谷电,发电时尽可能多发顶峰电,因此它必须有足够高的水头形成势能,并根据地理条件建设恰当容量的上下水库,才能体现其蓄能的功能特征,因此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不能不顾基本要素与条件。当前,特别要关注现有水电站的抽水蓄能功能改造,如果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做得不够翔实,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浪费投资、抬高电价。抽水蓄能电站如果无序开发,无视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需求,就有可能建而少用或不用,而输配电价却被提高,最终影响销售电价,这种情况应当通过政府监管予以避免。
(四)支持水电设备制造企业积极参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投资中,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约占26%。“十四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实施“双两百工程”,即在200个市、县开工建设200个以上的抽水蓄能项目,开工目标2.7亿千瓦。力争到2025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目标是1.2亿千瓦左右。可见全国抽水蓄能建设市场之巨大。提升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极为重要。坚持自主创新为主,增强机电设备设计制造能力,重点攻关超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水轮机、大容量变速机组设计制造自主化,并进一步提升励磁、调速器、变频装置等辅机设备国产化水平。政府有关部门和投资企业在支持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集团增能扩产外,同样要积极支持培育中小型水电设备制造企业积极参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作者丨谢国兴(作者系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监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不久前,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建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简称“天台抽蓄公司”)搬了一次家,把天台县城的临时办公点搬到了毗邻电站现场的坦头镇新营地。永久营地与电站主体工程同步建设,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这是三峡集团水电建设者的惯常做法。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简称“天台抽蓄电站”)是国家
1月27日,南京市政府印发南京市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名单。其中能源及生态环保设施包含五个项目,分别是2025年电网建设重点工程、南京六合(近)零碳绿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唐南电二期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金陵石化“近零”排放改造、大唐晶桥80MW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类
2月8日,水电十四局中标福建省德化抽水蓄能电站筹建期洞室及道路工程(Q1标段),工期635日历天。福建省德化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重点实施项目之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门滩镇境内,是德化县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为庞大的单体项目。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春节期间,水电四局市场营销传来捷报,中标河北灵寿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工程。灵寿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境内,为一等大(1)型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开关站、下水库等部分组成。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5万千瓦的立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主要质量问题研究(来源:抽水蓄能行业分会作者:李太成,胡聪,傅兆庆)(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北京nbsp;100120)摘要:研究表明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容易发生工程渗漏偏大、变形偏大、结构破损、洪水破坏、设备故障等主要质量问题,对工程安全、施工进度、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0日,扎鲁特旗发改委发布扎鲁特旗哈尔布格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主体(业主)竞选公告。扎鲁特哈尔布格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境北部,距扎鲁特旗直线距离约90km,距通辽市直线距离约240km。下水库位于阿日坤都冷河支流吉布吐河上,上水库位于吉布吐河右岸支
2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禁止在云南宣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详情如下: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云南宣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曲靖市人民政府:为确保云南宣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的顺
2025年2月8日,从四川省发改委获悉,四川能投绵竹抽水蓄能电站取得核准批复,成为四川省首个核准的负荷侧抽水蓄能电站,也是《能源法》实施以来,四川省首个获得核准批复的大型抽水蓄能项目。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麓棠镇及广济镇境内半月山间,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单
近日,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在仙游抽水蓄能电站2号机组开展了新型抽蓄励磁系统电压控制功能试验。据介绍,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源出力波动明显,电网频率、电压的变化更加剧烈。抽水蓄能机组作为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问:《办法》的出台背景是什么?答: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峰、调频、调压、系统备用和黑启动等多种功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具有大规模开发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提出,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依据本省(区、市)服务电力系统抽水蓄能需求规模,统筹系统需要、建设成本及电价承受能力、站点条件、电网接入、生态环境等因素,组织项目综合比选,提出本省(区、市)服务电力
2月12日,国网浙江电力人工智能预测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集纳模型建模与预测服务功能,依托智能化算法和无代码建模技术,能够开展低门槛、高精度且场景丰富的人工智能预测,助力企业精准高效决策。随着能源清洁化进程加速推进,分布式新能源等参与互动的电网主体日趋多元,电力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
为加强全省电力调度运行监管,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月8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专题听取河南省电力公司2025年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情况报告,提出监管要求。河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电力调控中心、电力交易中心负责人参加汇报。会上,省电力公司汇
新型电力系统中提升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陈智)(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重要指示,相关重要论述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提升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指明了方向。
《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能源法治建设迈入新的阶段。作为能源行业基本法,《能源法》对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市场化改革等诸多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能源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电网企业的具体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合规管理建议,供相关企业参考。(来源
2月6日,四川省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申报项目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导向,重点聚焦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化石能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新型储能、抽水蓄能、氢能及其综合利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支持常德市相关企业或园区建设虚拟电厂、“源网荷储”、分布式光伏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多措并举降低用电成本。原文如下: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
2月7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钱庆林,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罗汉武拜会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卫东,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建平,汇报沟通西宁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征求对西宁市“十五五”电网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西宁市领导张俊录、肖向东、褚平峻,公司领导郭顺宁、郭雷,西
蛇年春节假期,青海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各族群众欢乐过大年,各种活动红红火火,这背后是广大干部员工的坚守,更是大电网的坚强可靠、安全风险管控的常年积累。在这个春节同样红火的,还有DeepSeek。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是防范大面积停电事故,保障电力安全的重中之重。电网不稳或大面积停电,将导致
2月10日,西宁市召开绿色算力产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西宁市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启动“零碳园区”建设,并加快推进6兆瓦光储充智能微电网和新型储能基础设施。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命脉。面向“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方面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源侧生产力结构性变化和荷侧形态多元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步从量变向质变过渡,电力系统发展环境面临重大改变,电力规划面临前
2月8日,温州公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其中明确,新增电力装机300万千瓦以上,新投产电网工程300万千伏安以上。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原文如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一、张文杰市长牵头重点工作总负责。二、王军常务副市长牵头重点工作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责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这是继2021年燃煤发电全面市场化改革后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新能源电价全面迈向市场化,对新能源发电行业及电力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将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全面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价格机制,支持新能源企业全面参与电
1月22日,2025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等安排部署,传达学习省政
1月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以改革赋能发展高质量构建吉林特色新型能源体系”有关情况。“十四五”以来,全省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屡创历史新高,2024年,能源及关联产业项目投资突破1100亿元,是“十三五”末的六倍;发电装机规模连年刷新纪录,全省装机总容量发展到4705.68万千瓦
2024年是四川电力市场化交易运行的第七个年头,在这一年中,电源和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国家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省调装机规模同比增长了69%,占四川省调总装机容量的20%,省内电源结构的多样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nbsp;nbsp;nbsp;与此同时,电力市场化改革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
国际电力价格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比较及启示(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卿琛1;张超1;尤培培1;曾小晶2)(1.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nbsp;2.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电价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成果的直观体现。电力价格形成机制中,电能量价值是电价形成的基点,而政府政策调节是电价形
自2015年电改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即将到达电改十年的重要里程碑节点。回首十年改革,我国电力行业以经济学普遍规律为基础,结合中国电力发展实际,在不断探索试错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电力现货遍地开花,售电公司、增量配电网、聚合商等主体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仅是技术系统的革新,更是涉及经济社会全局性问题的复杂过程。在系统梳理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中,国网浙江电力发现,必须正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经济性与持续深化改革问题,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聚焦效率和效益,国网浙江电力提出构建大经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探索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为以电力现货市场为核心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在新电改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轮驱动下,市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加快,电力商品属性被逐步还原并细化,电力市场体系与电价结构逐渐完善,各类电源在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发生
在几十年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家对建立电力市场化机制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特别是2015年中发9号文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机制改革的序幕,以现货市场为核心的电力市场改革到如今已进入深水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修远)近年来市场建设喜报频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地方中长期交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的发布,算电协同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关键力量。然而,算力电力产业协同发展仍面临资源分配不均、技术兼容难题等挑战。在此背景下,以算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