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受强冷空气影响,东北、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先后降温8℃~14℃,局部地区降温达20℃,全国开启“速冻”模式。
面对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国内天然气需求持续攀升,国家管网集团“全国一张网”日供气量已突破7.5亿立方米,较上周增幅超18%,较上个供暖季提前18天进入高峰供气时段。
新疆•乌鲁木齐 -20℃
面对近三年最强降雪天气,西部管道公司全力应对极寒天气,日输气量不断攀升,最大程度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
西部管道公司日进气量超2.15亿立方米,向乌鲁木齐市供气超2200万立方米/日,向兰州市供气达843万立方米/日,向西宁市供气达580万立方米/日,均创今冬新高。
黑龙江•黑河 -30℃
管道安全运行面临”大考”,驻守中俄东线黑河首站的管网员工艰难跋涉在林海雪原,跃沟爬坡,全覆盖排查管道风险隐患,确保管道巡护“不留死角”,切实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北方管道公司黑河首站,每日进气量超43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所辖中俄东线入冬以来累计向京津冀地区供气超9亿立方米。
陕西•榆林 -20℃
作为“陕气进京”的源头站,陕京管道系统榆林压气站4台压缩机组高速运转,保障重点时段北方地区用气。
北京管道公司榆林压气站,每日向下游输送天然气超过80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0%,所辖陕京管道系统向北京市日供气量超1亿立方米,较月初日均供气量陡增30%。
宁夏•中卫 -15℃
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中卫联络压气站被包裹在凛冽的寒风中。自入冬起,该站压缩机组和计量调压等设备“火力全开”,以最佳状态、最高规格正面迎击这场冬供保卫战。
西气东输公司中卫联络压气站,日最高输气量达1.73亿立方米,自入冬起累计输气量超23亿立方米,所辖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日均输气量超3亿立方米,全力保障沿线近5亿居民用气。
山东•威海 -4℃
为迎接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山东运维中心密切关注管线运行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密切监视电加热器及电伴热系统的运行情况,多措并举保证冬季天然气供应。
山东运维中心所辖榆济线、冀宁线等天然气管道,12月1日总输气量突破7600万立方米,达到入冬以来最高峰,较11月15日供暖首日增长22%。
辽宁•大连 -8℃
首轮寒潮伴随雨雪大风低温恶劣天气来袭。正值封站管控期的大连LNG接收站第一时间启动严寒天气应急预案,驻站干部员工坚守生产一线,强化责任落实,持续加强与上下游单位协调,严格生产计划管理,确保天然气安全平稳外输。
大连LNG接收站日气态外输量达890万立方米,LNG管理公司所属7座LNG接收站日气态外输总量近1亿立方米,创今年输量新高,为今冬明春天然气调峰保供蓄足“底气”。
四川•广元 0℃
随着入冬以来的首次大幅降温,川渝地区今冬第一场雪提前到来。11月30日,位于四川盆地“北大门”的中贵天然气管道广元作业区一夜之间“银装素裹”。管网员工严阵以待,作业区三台压缩机组全力冲刺,确保保供“要塞”平稳运行。
西南管道公司所辖中贵天然气管道,每日向中卫方向输送天然气近3000万立方米,充分发挥“南气北上”的保供作用。入冬以来,西南管道公司累计输送天然气超23亿立方米,日均输气量近80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
这是一场冷与暖的竞速,这是一场使命与担当的同行,管网人身披橙色战袍,在风雪里用行动诠释,“管网铁军 舍我其谁 保供有我 使命必达”的铮铮誓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马杰刘林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源系统通过集成电力、热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欧洲北海综合能源系统的成功实践表明
2024年12月30日19点58分,随着#1/#3/#5整套机组顺利通过“72+24”小时试运,华电扬州江都经济开发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实现年内5台机组全投。整套启动试运过程中,主、辅设备运行安全稳定,保护投入率、仪表投入率、自动投入率均为100%,各项技术参数和指标均达到优良级。华电扬州江都经济开发区天
2024年12月27日,中国西电开关事业部2024年科技项目鉴定验收会在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召开。鉴定会分两组进行,特邀清华大学刘卫东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彭宗仁教授分别作为主任委员,来自国家电网、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等单位的14位领导和专家作为
1月10日,大唐金华天然气发电项目2号余热锅炉钢架首吊顺利完成,工程进度节点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实现新年“开门红”。为确保顺利吊装,该公司联合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多轮技术和安全交底,工程管理部人员对起吊设备、钢丝绳和卡环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稳步推进钢结构吊装作业。该项目是集团公司首套、浙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由新星新疆绿氢公司实施的库车门站天然气掺氢示范工程顺利投产,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首次实现天然气掺氢工业化应用,为绿氢应用场景拓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该项目的成功运行,将有效扩展新疆绿氢示范项目“制储输用”的示范性,显著降低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1月上旬与2024年12月下旬相比,16种产品价格上涨,30种下降,4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337.3元/吨,比上期下降1.7%;液化石油气(
1月13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联动调整2024年天然气发电项目电量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气电价格联动机制,H级机组电量电价联动标准为0.1262元/千瓦时(含税,下同),联动后电量电价为0.4186元/千瓦时;F级机组电量电价联动标准为0.1321元/千瓦时,联动后电量电价为0.4385元/千瓦时。详情如下:四
2024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增长6.4%,创历史新高。2024年,西南油气田在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三大领域持续发力,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500万吨。同时,该公司加快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全面强化“天然气+”多元发展,不断优化“双碳三新”产业布局。2024年,“天然气+伴生资源”
1月10日,国内首个万吨级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在阜宁电厂正式启动,标志着气电集团碳捕集核心技术正式进入落地阶段。该项目不仅是气电集团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在“双碳”产业前沿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天然气产业链的C
发展FLNG和浮式风电产业培育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观察”日前召开的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具体到海洋能源领域,应将目光聚焦于深远海。这既出于国际合作的考虑——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EPC总承包项目。据悉,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建设2台460兆瓦级改进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发电机组。
2月9日至16日,中国石油春节期间累计供应天然气超53.6亿立方米,占全国供气量6成以上,最高日供气量达7.5亿立方米,累计向国内市场供应成品油149万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幸福过年。多产一方气,多暖一家人。新春佳节,随着新一轮用气高峰的到来,长庆油田靖边、榆林、苏里格等主力气田2万余口
随着北方地区主要城市陆续停止供暖,天然气冬季保供步入收尾阶段。截至3月31日,中国石油在去冬今春保供期间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量占全国供气量的64%,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超6%,最高日供气量为8.4亿立方米,突破历史峰值,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温暖答卷”。去冬今春保供季,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受
小新说中央企业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力军,承担了90%以上的油气供应,在今冬明春能源保供中肩负重任。1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朝闻天下》栏目聚焦国资委启动冬季能源保供,专题报道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中央企业全力上产增储保运,全力保障天然气供应。当前正处于迎峰度冬的关键
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以及欧洲随之水涨船高的天然气价格水平,促使非洲投建天然气管道并瞄准出口欧洲的计划重新摆上了桌面。因成本过高和工程庞大而搁置多年的两条天然气管道——大西洋脊背项目和跨撒哈拉天然气管道(TSGP),眼下已经正式重启,目标是推动非洲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天然气市场的“新玩家
新年伊始,据中石油天然气湖南分公司统计:2021年中石油共向湖南省供应天然气34.36亿方,同比增长8.39%。其中,2021年12月29日供气量1535万方,创单日供气量历史新高。中石油是湖南省管道天然气供应主体,供应量占比近80%。2021年,中石油天然气湖南分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落实中国石油部署,保民
12月25日,国家管网集团4.8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突破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供气量60%,超过上一供暖季最高值7.66亿立方米,刷新我国主干天然气管网供气新纪录。
11月,重庆市天然气供用量为10.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3%,环比下降1.18%。从供应结构看:中石油供应7.3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3.81%;中石化供应3.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02%,环比下降10.08%。
10月2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为确保完成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工作,中国石化细化保供措施,大幅增加清洁能源天然气的生产供应。重点加大京津冀周边等北方7省市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量,筹措资源88.1亿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8亿方,增幅15%。(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预计今冬明春国内
按照曝气的方式不同,曝气池的分类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分为推流式曝气池和完全混合型曝气池两种,各种不同的曝气方式设计的参数也是不相同的,这主要是根据实际条件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曝气设备的选择则是经济效益和运行成本控制的关键。1、需氧量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除需要有性能良好的
即将召开的西安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备受市民关注。到底为什么要调价?此次价格调整的方向是什么?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同时表示通过此次调整,我市天然气价格将合并为居民和非居民用气两类,集中采暖用气包括小区自备锅炉和市政集中采暖将按居民用气类别执行。理顺居民气价
“大寒”节气前后,新一股冷空气强势来袭,2024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上线”。国家管网集团提前做好全方位准备,全力应对新一轮雨雪寒潮天气,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备足资源,以最大确定性应对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2024年首个工作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提升至8000万立方米以上,增幅超8%
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四周年,累计输气量突破500亿立方米;今年已累计输气超20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中俄东线是我国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全长511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20
10月26日,国家管网集团古浪—河口天然气联络管道工程实现“绿色”投产,进一步完善了西北地区多通道供气网络,对推动甘肃省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提高“全国一张网”在甘青地区的供应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古浪—河口天然气联络管道工程是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甘肃省重点民生工
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截至6月7日,陕京天然气管道系统自投产以来总输气量突破6000亿立方米,为保障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量清洁能源。陕京天然气管道系统总里程5584公里,年设计管输能力800亿立方米,供气范围覆盖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省份,承担保障首都、
5月18日,随着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管网有限公司海丰分输站BA4302号出口阀缓缓打开,粤东天然气主干管网“海丰—惠来”联络线项目海丰分输站正式投入生产运营,汕尾市管道天然气用气量实现“零”的突破。“海丰—惠来”联络线项目是广东省政府部署的“市市通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55公里,年设计输气
【编者按】随着供暖季到来,各能源企业多措并举,扎实做好能源供应,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近日,国资委网站推出“能源保供央企行动”系列报道,聚焦各央企能源保供行动及成效。敬请关注。今冬,国家管网集团充分发挥“全国一张网”集中调控优势,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已突破8.4亿立方
中俄东线日输气量超6000万立方米累计向国内输送天然气超300亿立方米国家管网油气调控中心生产数据显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向国内输送天然气超300亿立方米,日输气量提升到6100万立方米,大幅提升了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天然气保供能力。中俄东线是世界上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
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家管网集团西部国门站——霍尔果斯压气首站已累计向国内输送中亚天然气超过400亿立方米日输气量突破1.2亿立方米为我国天然气保供提供了坚强保障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也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共同的“龙头站”和全线运行的“动力舱”。该站承担着来自中亚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22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发现过境乌克兰输往摩尔多瓦的天然气在乌克兰境内被截留,如果截留现象继续存在,俄方将减少过境乌克兰的输气量。乌克兰方面当天否认俄气说法。俄气说,通过库尔斯克州苏贾计量站输往摩尔多瓦的天然气数量超过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边境记录到的输
从11月15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全部进入冬季供暖季。国家管网集团“全国一张网”以日输气量超过6亿立方米的强劲动力,正式开启“保供模式”,为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工作一鼓作“气”,再添“马力”。○11月11日,国家管网集团举行天然气冬季保供誓师大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向全体干部员工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