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正极材料报道正文

坚守“锂”想 与“锂”同行 山东枣庄深耕锂电全产业链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径

2022-12-12 09:15来源:山东发改委关键词:锂电产业锂矿电池材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这个世界难题,坚持“抓重点、重点抓”,把锂电产业作为重塑辉煌、跨越赶超的首要产业来培植,初步形成了锂矿开采加工、电池材料、检验检测、终端应用、循环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2022年前三季度,山东省枣庄市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GDP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山东省前三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15项主要经济指标有14项增速或比重位居全省前10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货物进出口等多项增速指标居全省第1位。其中,规上锂电产业增加值增长14%,成为推动枣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超前布局,全产业链条聚“锂”成势

枣庄市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抢抓“双碳”政策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支持枣庄集聚发展锂电产业”的重大机遇,高质量编制《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出台《关于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到800亿元、2030年达到1500亿元、2035年达到3000亿元,奋力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为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枣庄构建“链长+链主+联盟”推动机制,推动链条有机衔接、产品协同配套、企业合作共赢。高标准谋划“1+3+3”的全域产业布局,明确了各区(市)锂电产业定位——枣庄高新区锂电池及电动车整车集群“核心基地”、滕州市锂电隔膜、电解液及储能、薛城区锂电负极材料、锂电池及电解液、台儿庄区锂电正极材料、锂电池及锂电池拆解回收“三个配套产业区”、市中区正极材料及电解液(添加剂),峄城区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控芯片,山亭区新能源汽车装备研发、制造“三个协调发展区”,形成“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在产业配套、人才招引、平台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先后组建了锂电产业联盟,开通了中国北方锂电网,成立了全国首家锂电产业工会,设立了总规模2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二、创智聚力,提升锂电产业科技创新力

为不断增强锂电产业竞争力,枣庄市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离岸创新基地、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2022年以来,共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创新平台3个,市级创新平台9个。在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揭榜挂帅”时,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锻长板-补短板”相互结合,不拘一格降人才,广泛汇聚优势研发力量,有效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围绕锂电领域“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工艺,枣庄发布了4项“揭榜挂帅”项目,揭榜奖金已超过1000万元。目前,枣庄现有各类锂电科研平台38个,累计获批锂电相关专利698项。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分别获批国际CB计划认可和北美UL标准授权实验室。

三、厚植“沃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枣庄市坚持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秉持“陪着企业一起成长”的理念,枣庄在实现人才引进和锂电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同时,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保障项目建设“快落地”,枣庄市对重点项目实行市领导帮包、专员推进,只要项目落地,都可享受全方位“店小二”服务。为精准做好企业纾难解困工作,建立“企呼枣(早)应,接诉即办”服务平台,确保各项服务“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办理”。在金融方面,枣庄成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建立了“枣惠达”企业免申奖补等服务平台,推出了“人才贷”“科创贷”“银税互动”等金融产品。目前全市金融机构为锂电新能源企业授信近130亿元,贷款余额近40亿元。加大存量土地挖潜盘活,采用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多种供地方式,对金彭新能源、小蚁新能源、精工锂离子电池、吉利欣旺达、泰和水处理、嘉益新材料、天科新能源等多个项目完成供地或部分供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产业查看更多>锂矿查看更多>电池材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