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重庆市碳市场规模较小、价格相对较低,亟需用市场手段助力重庆市碳市场建设。
(来源:微信公众号“ 能源新媒” 作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 张敏)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掌握我市碳排放权交易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对发挥我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用意义重大。
早在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包括重庆市在内的7省市开展地方碳市场试点。2018年底,碳市场行政主管部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调整为生态环境部。重庆于2019年初完成职能转隶,有关具体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调整到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形成“全国+地方”两个市场的总体格局。
近年来,重庆不断强化碳市场顶层设计,健全机制体制,加快推进改革。发挥碳市场引导作用,企业自主实施工程减碳项目80余个,减碳效益约1200万吨/年。强化碳排放权履约管理,组织进行政府配额拍卖,全市碳排放权年度履约率由63%提高至95%。作为西部唯一省市出资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联建。建设全国首个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争取气候投融资全国首批试点,推动金融机构投放优惠利率贷款,发行、承销碳中和债,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气候投融资业务,募集资金近180亿元。
重庆碳市场现状
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了“1+3+N”的政策体系,其中:“1”为《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3”为《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试行)》《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细则(试行)》《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碳排放交易细则(试行)》,“N”为《重庆市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碳排放申报系统操作手册》等。
2014年4月,《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渝府发〔2014〕17号)施行,将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挂靠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联交所”)。规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控排企业每年需核查碳排放量,由社会化的第三方核查机构承担。目前,市生态环境局正在组织修订《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为支撑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顺利运行,已建成重庆市碳排报告系统、重庆市碳排放申报系统、碳排放权注册登记薄系统、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四大信息平台。我市碳交易产品主要涉及碳配额、CCER、CQCER项目三种现货交易,暂未开通碳远期、碳期货、碳期权等产品。碳排放权交易品种为配额,基准单元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交易价格以“元/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交易方式包括公开竞价和协议转让。交易设置涨跌幅,不设底价。
截至9月30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1.95亿吨、成交总额85.6亿元,均价43.9元/吨。7个地方碳市场总计成交量4.02亿吨、成交总额92.08亿元,均价22.89元/吨。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量3918万吨、成交总额8.06亿元,均价21元/吨。其中,职能转隶前累计成交量850万吨、成交总额0.29亿元,均价3.41元/吨。今年以来成交量741.4万吨、成交总额2.35亿元,均价32.6元/吨。重庆碳市场近期碳价28-33元/吨。
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自2014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以来,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抓手,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三大短板。
(一)缺乏独立专业机构。
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挂靠联交所,2018年至今,碳排放权交易额仅占联交所交易总额的0.11‰,有关业务人员均为兼职。重庆碳市场申报、报告系统缺乏运维,注册登记、交易系统嵌入联交所交易平台,体量偏小、功能欠缺,难以满足下一步改革需要。其余北京、上海、天津、湖北、广东、深圳等6个地方碳市场试点省市,均已成单独的环境能源类交易市场。
(二)制度建设有待深化。
根据《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试行)》,在参与主体方面,规定“将2008—2012年任一年度排放量达到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工业企业纳入配额管理”,范围局限为工业企业,对比其他试点碳市场,北京、上海、深圳覆盖行业还包括了大型公共建筑、公共交通。重庆碳市场运行初期共纳入242家企业,截至目前扣除“关停并转”退出和转入国家市场的企业,目前剩余155家,参与主体偏少。
在配额分配机制方面,重庆市“以配额管理单位既有产能2008—2012年最高年度排放量之和作为基准配额总量,2015年前,按逐年下降4.13%确定年度配额总量控制上限,2015年后根据国家下达本市的碳排放下降目标确定”,即历史法确定配额量。国家和其他试点省市优先采用基准法确定配额量,利于推动企业不断向行业先进水平看齐、持续减少碳排放量。
(三)市场运行亟待培育。
重庆市碳市场交易不够活跃、规模偏小、价格偏低,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接近重庆市价格的2倍。全国7个试点省市中,规模最大的地方市场为广东,累计成交量、交易额分别是重庆市的10.1倍、18.5倍。北京碳市场均价全国最高,是重庆市的5.7倍。此外,碳排放有关高水平专业机构偏少,如通过联合国CDM批准的指定经营实体(DOE)全国共6家,具备原国家发展改革委CCER审定与核证机构资质全国共12家,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均无一家。
对策建议
为推动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助力重庆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组建西部绿色交易所。
结合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需求,协同推进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参照京、沪绿交所运作模式,凸显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碳排放权、排污权两项交易并存的先天优势,以重庆碳市场为“底座”和“内核”,实施扩容、拓展、增效行动,升格为“立足重庆、辐射西部”的“1+4”(1项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碳减排量4项关联产品交易为扩充)区域绿色交易市场。
(二)深化碳市场制度建设。
结合修订后的《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加快制修订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等系列政策文件和业务管理办法,对参与主体范围、配额分配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制定重庆市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标准,合理设置企业进入碳市场交易门槛,扩大控排范围;采用基准法、强度法和总量法相结合,优化配额分配。
(三)培育壮大重庆地方市场。
完善机制、产品开发、培育机构三管齐下,实现重庆碳市场的发展壮大。借鉴其他试点碳市场成功经验,强化碳市场价格的调控,避免碳价剧烈波动,保障碳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工具创新,支持开展碳期货、碳期权、配额质押融资等碳金融创新业务,探索开发碳资产证券化和指数化的碳交易产品等;引导开发CCER项目、重庆核证自愿减排项目(CQCER);培育支持市内有能力的机构,获得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资格。
(四)完善碳市场要素配套。
一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强化碳市场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制定优化提升重庆碳市场行动方案并将其纳入全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保障体系。二是大力发展气候金融,推动重庆市气候投融资全国试点。推动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发展壮大,助推绿色金融支持低碳绿色产业放量增效。三是扩展“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功能,推动广阳岛、科学城等一批近零碳试点示范。四是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搭建国际低碳学院,培养懂专业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打造碳汇产学研基地,发展先进碳汇技术,形成示范引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新能源装机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kW,同比增长20.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亿kW,同比增长13.9%,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6%。目前,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arbonemissiontradingmarket,CET,下文简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多方位统筹布局,其中碳市场作为控排减碳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对于电力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于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虽然全国碳市场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流动性偏低,但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排放交易-核查
4月29日,青海省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和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青海省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和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函〔2
日前,《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印发。《方案》提出,2025年全省1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到2027年全省5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形成5个以上典型案例,降低锂电池、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文如下:安徽
日前,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详情如下: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关于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的通告为规范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参与方注册登记活动,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我中心研究制定了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调,全面抓好公司贯彻全国两会精神22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公司各单位围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碳业务体系建设,服务碳排放双控,助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效服务促进企业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标的物,通过市场化机制设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资金流动的专项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涵盖了所有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为中心的金融活动,包括投融资,交易,咨询,管理等诸多碳排放领域的活动;狭义碳金融专指金融机构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相关投资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载体,“西电东送”南通道工程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其战略定位已实现三重跨越:从传统能源输送转向低碳枢纽,从区域互补升级为国家能源网络整合,从国内资源配置延伸至国际能源合作;其功能从区域能源电力调配演进为服务“双碳”目标、推动全球能源电力治理系统性工程,成为支撑经
5月6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等。全文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
当地时间4月29日23时55分,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的首个水电项目——秘鲁圣加旺III水电站投产发电,该项目是中秘两国产能合作第二批早期收获项目之一,被列为秘鲁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工程,投产发电对于提升南部地区电力供应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圣加旺III水电站位于秘鲁东南部普诺省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春和景明启新程,乘势而上谱华章。4月29日,安徽芜湖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顺利通过集团公司董事会决策,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建设实施阶段。该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峨桥镇、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千伏高压受端,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
随着“4.30”关键并网节点日益临近,国内光伏市场进入白热化抢装阶段。清源科技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争分夺秒推进施工进度,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客户“保交付”的郑重承诺。从前期项目规划的精密部署到施工现场的有序推进;从实地勘察的细致入微到并网验收的严苛把关,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高效协同。目前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新能源装机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kW,同比增长20.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亿kW,同比增长13.9%,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6%。目前,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arbonemissiontradingmarket,CET,下文简
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方案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刘光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作为连接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微观实践的桥梁,零碳示范区、产业园区、工厂既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沪环气候〔2025〕64号各相关单位: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
4月29日,我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在福建实现全容量并网。东山海上光伏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全年风速都较大,最大风速超过48米/秒,这是我国首个建设在如此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
近日,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牵头总承包建设的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工程全系统投运发电。项目全系统投运发电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光热发电规模化应用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据悉,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坐落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占地面积约287公顷,作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5日,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电站、金沙江上游川藏段装机规模最大水电站——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首台机组转轮成功吊装。据悉,叶巴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电站布设4台51万千瓦大机组及2台20万千瓦互为备用的生态流量泄放机组,建成后平均年发电量为102.05亿千瓦时,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第五批售电公司退出售电市场公示,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国家电投集团电站运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市场注销申请。该售电公司因企业自身原因,自愿申请退出重庆售电市场并注销在重庆电力交易平台的市场注册。经核实,该售电公司在重庆不存在未履行的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售电公司注册公示(2025年第十一批)。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重庆数字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申请,并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核验,现将企业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30日至2025年5月29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第十批售电公司注册公示。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等文件精神,重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四川中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能投智网(山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注册申请,并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八批、第九批售电公司注册情况,涉及2家售电公司。公示期为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5月20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泽盈(重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申请,并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核验,现将企业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因注册材料不符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9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万州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提高用能用地保障。用好用足分时电价政策。探索在万州经开区建设增量配电网,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储能项目。支持民营整车企业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售电公司注册公示(2025年第七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等文件精神,重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成都小马腾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申请,并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到2025年年底,实现新能源汽车与超充网络相互协同、与电网融合互动,建成布局均衡、充电便捷、智能高效、机制完备、技术先进的便捷超充生态,
4月3日,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为实现绿电交易加速跑,重庆加大绿电供需情况摸排,加强宣传培训,服务重点企业,重庆绿电交易正驶入“快车道”。一季度,重庆绿电成交电量达26亿千瓦时。其中,省间绿电成交量达17亿千瓦时,市内绿电成交量达9亿千瓦时;绿证成交量突破36万张,有效满足市场主体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包括开工、在建、完工、储备“四个一批”项目。其中: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共1252个,总投资约3.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00亿元;储备项目316个,总投资约1.2万亿元。项目包括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9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州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用好用足分时电价政策。探索在万州经开区建设增量配电网,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储能项目。支持民间资本建设养老、社会福利等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截至3月底,重庆2025年绿电成交电量已达26亿千瓦时,其中省间绿电成交量17亿千瓦时,市内绿电成交量9亿千瓦时;绿证成交量突破36万张,有效满足市场主体对绿色用能的需求。据悉,2024年11月至12月,重庆共组织全市48家售电服务公司、533家企业申报2025年省间绿电交易,并首次放开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