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深远海域海上风电技术是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是我国风电赶超国际前沿的契机,是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一片蓝海,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深远海风力发电发展现状、深远海与近海风电装备的区别,这一篇文章将从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难题及施工难题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我国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价值。
技术难题
1、大容量风机技术
风电机组是海上风电的核心,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场所采用的风电机组一般考虑符合大容量、高可靠性等性能要求,同时需能够满足国产化自主可控要求。
目前我国已形成4至5兆瓦海上风机批量制造能力,6兆瓦级风机研制能力基本普及,7兆瓦及以上风机产品研制和发布数量增多;首批7兆瓦风机在福建沿海投入商业运行,首台8兆瓦风机下线,10兆瓦大容量风机正在研发;叶轮直径最大达到180米等级。欧洲市场目前7至8兆瓦等级风机逐步投入规模化商业运行;三菱维斯塔斯10兆瓦风机正式推向市场;通用电气12兆瓦风机预计今年安装样机,叶轮直径达到220米等级。
我国大型化海上风机的研发和批量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设备长期运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大型风机从产品研发、样机示范到批量制造需要一个迭代完善的过程,欧洲的发展经验同样值得借鉴。发展海上风电应借鉴大水电设备发展模式,通过前期开展国外4~5MW级大容量先进海上机组样机示范项目,掌握并提升大容量机组控制一体化、荷载优化、整体耦合、基础经济安全等关键技术和制造水平;同时扶持并参与8~10MW级海上风电机组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开发与示范,在扶持国内风电机组制造业的同时,不断提高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引领我国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跨越式应用和发展。
2、远距离输电技术
海上风电并网的典型技术路线包括常规交流送出、低频交流送出和柔性直流送出等。
常规交流送出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无需电能变换、工程经验丰富等特点,从技术、经验以及成本的角度来看,一般对于离岸不超过70千米、容量50万千瓦左右的近海风电场,交流输电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大容量远海风电并网的应用场景下,交流电缆电容效应会大大增加无功损耗,降低电缆的有效负荷能力。若采用常规交流送出方式则需在海底电缆中途增设中端补偿站,通过并联电抗器补偿,这会带来运维检修困难、整体经济性降低等问题。
低频交流送出技术可通过降低频率提高交流电缆的有效传输功率,但该技术尚面临大容量交流变频器研制、电气设备低频匹配性设计、变压器低频磁饱和抑制等难题,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与常规交流送出、低频交流送出技术相比,柔性直流送出技术采用直流电缆输电,避免了交流电缆充电功率造成的输送距离受限问题,同时具备有效隔离陆上交流电网与海上风电场的相互影响、可为海上风电场提供稳定的并网电压、系统运行方式调控灵活等技术优势,是远海风电可靠并网的首选技术方案,也是目前唯一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大规模远海风电并网方案。但是与传统的陆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不同,远海风电经柔性直流送出工程海上平台空间布局紧张、环境恶劣、运行维护工况复杂,对柔性直流换流站轻型化、紧凑化及防污性、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并且,深远海域风电场离岸距离远,海上输变电系统设计非常关键。海上升压变电站是风电场的枢纽节点工程,既有变电站的工程特征,又具有海上构筑物的工程特征。深远海风电场海上升压站的机械结构设计将与近海风电场存在较大差异。常规海上升压站结构设计考虑载荷为自重、风载荷、波浪作用、潮流力和地震作用等几方面。但由于深远海风速较大,海洋水流情况复杂,海上升压站水平载荷远比近海时大,因此其机械结构设计时应重点考虑水平载荷,保障平台安全运行。另外,深远海风电场海上升压站是否安排人员常驻以节省设备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根据投资成本、运维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在海上升压站设计上体现。
要实现远海风电经柔性直流送出,亟须解决风电场的组网方式、风电机组电力的直流变换与控制、直流升压变换与海上直流升压站的控制、岸上换流站的并网控制、直流风场的故障隔离与保护等技术难关。
3、漂浮式基础技术
漂浮式结构成为在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型式的首选,与固定式风力机不同,漂浮式风力机浮式基础在海洋环境载荷作用下有一定的六自由度运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倾斜、位移等问题。风力机位于距海面近百米的高空,漂浮式基础的微幅运动即可造成风力机的剧烈运动,不仅需要一定的加固、密封等优化措施,对风力机叶片、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件的设计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适应更加复杂的海上环境。
施工难题
目前,浮式风机的平台基础制造还是以钢质材料为主。但近些年,已有部分设计提出以预应力混凝土作为浮式基础平台的主材料。整个平台的制造过程可在船厂等陆上基地进行,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和大规模生产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浮式平台基础重量大多在2000t以上,混凝土材料可达10000t以上。相比于固定式风机,浮式风机在浅水区域并不具有经济优势,但其平台重量对水深变化不敏感,因此在深远海域逐渐凸显其成本优势。
半潜型和张力腿型浮式风机能够在港口码头完成基础平台、塔筒和风机的组装工作,而不必像固定式风机那样在海上通过大型浮吊等设备进行复杂的海上安装作业。半潜型浮式风机对运输工具要求较低,通常简单的拖船即能将其运输到预定机位点进行海上锚定。运输的过程常采用湿拖的方式,并且为浅吃水状态,因此拖航过程需要预先进行稳性校核以防倾覆,并对拖航时的海况有窗口期要求。对于立柱型浮式风机,由于吃水较深,拖航过程需要特别考虑航道水深。对于张力腿型浮式风机,由于不具有自稳性,因此多用干拖方式,对运输船只稳性要求较高,海上施工安装也较为复杂。
对于桩基,桩基应该适应多种条件地质,深海平台桩基设计方法与浅海相应结构的设计方法基本相同。通常情况下,打入桩的造价会随着水深的增加会大幅提高,这是桩基在在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应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此外,不同于深海石油平台,海上风电机组结构柔度大,自振周期长,桩基的刚度计算必须考虑循环荷载作用下刚度折减效应。同时海上风电机组常采用大直径桩基,大尺寸桩基的侧向刚度问题也必须考虑进来。
技术成熟度来看,目前桩基设计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都有关于桩基设计的相应规范,在深水油气平台中应用也较广泛。桩基作为最常见的水工基础型式,在国内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一般以钢管桩为主,钢管桩的突出优点是制作方便、重量轻、施工速度快、以及在循环荷载下具有较强的抗疲劳特性,并且对于钢结构的防腐蚀技术也已经较为成熟。但是海上打桩施工通常需设置临时施工平台和打设钢套筒,施工时间较长,施工受限因素较多。
从项目运行期来看,深远海风电项目离岸距离远,风、浪、潮、涌海况更加复杂,相比近海风电,更难以接近,使得风电场日常维护和故障消缺难度更大,面临更加严峻的运营风险。
结语
从目前开发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海上风电场的离岸距离将增加到50km以上,因此现有的机组基础型式及安装技术势必不能满足新的环境要求。中国具备开发建设远海风电的良好条件,随着中国第一个远海风电柔直并网工程建设,远海风电产业勘测设计水平和施工建设能力日趋成熟,装备能力提升显著,远海风电将展现更加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必须引起重视的是,深远海域海上风电与近海风电相比,面临的风险将会更大,不确定性也将更多。在深远海风电工程前期研究中,要充分识别工程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通过科研攻关解决技术和工程风险,这样才能确保后续技术研发和攻关的顺利,保证后续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的安全性,最终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技术升级。
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难题(上)-->扫码查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依托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研发的全球首例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设计获中国船级社原则性批准(AIP)证书,标志着该设计获得业内权威机构认可,完成了项目工程建设又一重要里程碑节点。全球首例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设计示意图随着海上风电
日前,国内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光伏与养殖融合的项目发布吸力锚系统安装招标公告。招标内容为:一台漂浮式风机9套吸力锚系统运输、安装、试验等。据悉,该项目位于莆田市南日岛以东0~7km海域,机位水深约35.7m。项目拟布置一台漂浮式基础,浮体上部安装一台上海电气4MW风机。下部采用三立柱半潜式漂
3月2日,在中国新能源电力发展论坛暨第七届新能源电站设计与设备选型研讨会上,电气风电参建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和渔业养殖融合装备研究与示范项目获“新能源电力发展优秀奖(漂浮式风电技术创新奖)”荣誉,该项目由龙源电力福建龙源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主导开发。海上风电在全球能源脱碳路径上发挥着重
IberBlueWind表示,该公司计划在FigueiradaFoz海岸附近开发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这是该公司在葡萄牙的第一个项目。该风电场名为“Botafogo”,装机容量990兆瓦,拟安装55台单机容量为18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场址面积为359平方公里。FigueiradaFoz是葡萄牙政府提议的五个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区之一,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月26日,在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装”)“‘扶摇号’海上浮式风电装备试验场工程项目”获创领先锋奖。而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扶摇号”更是作为高新技术代表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得天独厚,应势而生近年来,在
2月23日,由中国海油投资建造的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出坞。“海油观澜号”由中国海油首次自主完成深远海浮式风电的研发、设计和建造,在单位兆瓦投资、单位兆瓦用钢量、单台浮式风机容量等多个指标上,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平台由3个边立柱和1个中心立柱组成,边长超8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月11日,中国海洋经济产业大会在粤成功举行。近500名行业领军人物、企业家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谋海洋文章、畅想浩瀚未来。会上,明阳展示了把全球领先的技术、产业链优势和我国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协同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海洋能源的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和应用场景化。明阳
全球首款无塔筒浮式风机PivotBuoy的首台样机X30从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港出发,前往大加纳利群岛海洋平台测试场(Plocan)。此前,安装单位已提前将一根长1.4km的动态电缆的一端安装在测试场,另一端留在机位附近的海底,等待样机就位后,通过一套Ditrel的电缆中间接头与样机上的电缆连接,连通整根动态
近日,BWIdeol的FloatGen2MW样机达成一个里程碑——投运以来的累计发电量已达25GWh。FloatGen采用Ideol设计的阻尼池驳船式基础,于2018年9月并网发电。经过投运之初的调试,随即进入稳定发电阶段。其中,2019年全年发电量为6GWh,2020年全年发电量为6.8GWh。在2022年11月至今年1月底的三个月中,FloatG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葡萄牙WindFloatAtlantic项目2022年发电量达到了7800万千瓦时,同比提高了5%。WindFloatAtlantic由葡电可再生能源(EDPR)、ENGIE、Repsol及WindFloat专利技术的拥有者PrinciplePower共同开发,位于葡萄牙西海岸,离岸约20公里,水深约100米,安装了3台维斯塔斯8.4MW风机,是全球
近日,德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商BayWa宣布,已申请开发位于葡萄牙600MW漂浮式风电项目,该项目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零补贴漂浮式风电项目。项目位于葡萄牙VianadoCastelo,BayWa希望能在该场址布置30台单机容量为20MW,总容量600MW。公司表示,项目建成后,所有电力将通过签订购售电协议出售,而不需要任何补贴
3月7日至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大规模风电/光伏多时间尺度供电能力预测技术”和“支撑20%新能源电量占比场景下的电网智能调度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在甘肃兰州召开。会议进一步落实项目研究计划,明确管理要求,全面部署项目研究工作。两个项目均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作题为《海上风电发展机遇与挑战》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名誉会长、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党组副书记毕亚雄作题为《“双碳”目标下的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报告,经专家同意后,特此分享![$NewPage$]
不久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秘书长秦海岩在朋友圈里晒了一封信,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90年写给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贺德馨的。钱学森在信中嘱咐:“风力发电今后不能停留在小打小闹,要大干,从你们自己提高认识开步!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30多年后,中国风电已经发展成为
近日,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透露,如果在纽约州第三轮4.6GW海上风电招标中获得足够多的订单,将在纽约州北部新建两座工厂,分别用于制造新版Haliade-X海上风机的叶片和机舱。去年9月,美国波士顿联邦法官作出了“禁止GE在美国制造、使用、出售、进口或安装Haliade-X海上风机”的裁决,造成GE约9GW的潜在
过去一年多里,国内陆上风电项目风机招标对单机容量的要求一再提高,主流风电整机厂商也陆续推出超大型陆上风电机组,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进程再提速。近日,内蒙古能源杭锦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获批。该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70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建设规模预计为160万千瓦,拟采用134台单机容量
近日,国际知名机构DNV为禾望电气在线颁发了全球首张构网型变流器证书,确认禾望电气的风电变流器(WPC),已通过适当的方法得以验证,符合以新能源发电为主体的未来电网对构网型变流器的技术要求。自2021年起,禾望电气与国际知名机构DNV合作,参与了欧盟Horizon2020支持的科研项目Wingrid,在主流风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
近期,内蒙锡林浩特京能苏左旗EPC风电项目40台风机全部完成吊装交付,这是电气风电陆上半直驱Xcaliber卓刻平台进入批量投运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式项目。此前,该平台的多个项目已在山西、黑龙江等地并网稳定运行,标志着Xcaliber卓刻平台正式迈入成熟稳定的运营阶段,全面引领陆上紧凑型半直驱新时代。图
近日,由中国海装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165米级钢管混凝土预应力格构式塔架在山东中明德州乐陵风电项目顺利完成吊装。该样塔的顺利实施,标志着中国海装已掌握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撑结构的核心技术并已具备批量化、市场化、产业化实施条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我国风电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
近期,中国风电产业重大事件接连不断,一个个重磅产品发布刷新眼球,一台台超大机组下线创新记录。海上风电15MW+时代22年11月23日,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合作研发的16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成功下线,成为当时全球叶轮直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今年年
3月16日,在南通如东海事处的积极推动下,如东县海上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和如东县海上风电运维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如东县海上风电水上工种及人员资质标准(试行)》。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关于明确海上风电水上工种及人员资质的标准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为全国海上风电水上从业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6日,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发布《阳江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到,培育绿色能源新增长极,加快海上风电重点项目建设,拓展海上风电装备等产业链发展环节,适度发展太阳能光伏、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领域。加强海上风电多能互补研究,开展风电储能系统联合、风电
3月16日,山东省新能源装备(风电)产业链建设推进会暨山东省风电产业链联盟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大会举行了山东省风电产业链联盟揭牌仪式,面向省内上下游企业发布了第一批风电产业链机会清单,金额达到500亿元,涉及设计、主机设备、电气设备、主轴、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施工安装等环节。据介绍,省风
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开发继续引领全球。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吊装容量516万千瓦,约占全球的54%;累计吊装容量3051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20%。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已全面进入无国家补贴发展阶段,不仅要大规模发展,更需
海上风电观察获悉,通用电气称其正在生产旗舰机型Haliade-X海上风电机组的17-18MW版本,这可能是迄今为止西方制造商投放到市场上的最大风电机组!据悉,GEVernova首席执行官ScottStrazik在OEM的资本市场日告诉投资者,GE旗舰版17-18MWHaliade-X的升级机型将于2023年推出,且市场已经对下一代Haliade-X
3月14日,国家电投集团广西电力有限公司广西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勘察采购项目开标,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金额为7599.86万元。据悉,2022年6月,国家能源局批复广西海上风电规划场址中的A、F1、F2、C1、C2场址,规划装机容量共270万千瓦,分为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和钦州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3月7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风电相关要点:加快推动大型海陆风光基地建设。抢抓
据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报道,随着国内海上风电招标量和装机量增长,市场对于海上风电船舶需求量也在相应增加,目前船厂正在抓紧生产相关船舶,整体订单量也有明显提升。在江苏启东一家造船企业,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工两艘风电运维母船,两艘船目前处于钢结构搭建过程中,建设成本共4.1亿元,分别可
海上风电观察获悉,近日,海南富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储能技术服务等。爱企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江苏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100%持股,也就是说,该公司由天合光能等间接共同
3月10日,风电海缆龙头企业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2年业绩。据公告显示,2022年东方电缆实现营业收入70.09亿元,同比减少下降11.64%。其中其中陆缆系统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36亿元,增长3.53%;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0.54亿元,下降25.82%。究其原因,东方电缆表示,主要在于2020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作题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展望》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