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中国电科院院士 孙华东:电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2023-01-09 08:27来源:电网头条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孙华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月6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电科院院士和首席专家评选结果公布。专访中国电科院院士,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孙华东

记者: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建立了中国电科院院士制度和首席专家制度,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请您分享一下此次当选院士的感受。

孙华东:此次当选中国电科院院士,我倍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这既是对我多年科研工作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矢志科研创新的鞭策和鼓励。当前,我国正处于朝着“双碳”战略目标不断迈进的关键时期,能源革命和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万千能源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我将带着这份荣誉与责任,心怀国之大者,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为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贡献力量。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本届职代会报告也提到要持续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您认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在未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新型电力系统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孙华东: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是能源电力安全的基本前提,是最大化消纳新能源的主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是国家层面继“新型电力系统”之后对能源发展提出又一重要理念。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要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后能被广泛地利用和转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进一步发挥坚强智能电网的平台枢纽作用,有效推动可再生能源较快替代化石能源,实现新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更大份额。

记者: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对于电网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孙华东:随着电源主体发生根本变化,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应对电力电量平衡、系统安全稳定、能源电力深度脱碳三个方面的巨大挑战,这三大挑战主要对应电力系统的充裕性与灵活性、安全性与稳定性、技术经济性。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同时面对供需两端的巨大变化,“风光”出力的强随机性波动性和用电负荷的日益尖峰化都给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源、荷实时平衡模式难以为继。如何在更大的时间尺度和空间范围内,重新构建源、荷、储三者参与的非完全实时电力电量平衡模式,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和灵活高效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外研究和电网运行经验表明,电力系统在新能源的接入容量和出力占比达到一定规模时,系统运行所面临的安全稳定风险将显著上升,系统频率和电压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主要依靠方式预控(限制新能源功率渗透率)加以解决。而未来新能源将成为装机、电量和出力的主体,初步生产模拟分析表明,2060年系统中新能源高出力占比(大于50%)时段约占全年时间的一半,迫切需要创新稳定性认知与分析理论、研发新的新能源自主支撑控制等技术来奠定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石。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系统低碳转型路径复杂,技术依赖度较高,且须主要依靠自身完成深度脱碳。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高度依赖电网灵活性资源,但现有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灵活性资源规模有限,还有保障系统供电的压力,因此未来亟需突破火电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储能、需求侧响应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接入规模,促进能源电力系统深度脱碳。此外,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趋势下,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消纳压力日益增大,有必要应用新能源电制氢等技术开辟新的新能源非电消纳途径,进一步提高一次能源消费中的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降低电网消纳途径的压力,提升能源系统整体利用效率,深度减少碳排放。

记者:人尽其才百事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对于公司青年科技工作者,院士有什么成长建议?

孙华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近年来,国家为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公司在项目和资金以及人才托举和评价方面给予了青年人强有力的支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初心使命,珍惜“舞台”,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要敢于啃“硬骨头”、甘于坐“冷板凳”,努力在国家重点科研领域攻坚克难、在“卡脖子”核心技术上大胆突破,抢占电力技术制高点,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标题:专访中国电科院院士孙华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需求侧响应查看更多>孙华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