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月16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智能巡检中心员工在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平台上轻点无人机巡检任务执行键,在300千米之外,广德运检站内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库舱门缓缓打开,舱内无人机自动升空飞行,开始对相关重要输电通道展开全天候巡查。2022年12月,国网安徽电力建成国内首个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库示范区。
示范区内共设有6个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库,可对省内重要输电通道实施大范围、远距离、不间断式自主巡检。
无人机飞巡时,机载的高清变焦镜头将绝缘子等重要部位逐一拍摄下来。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平台在实时接收到无人机传回的巡查画面后,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可立即识别线路外力破坏、山火等隐患并主动告警。示范区内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库采用“库库互联”巡查作业模式。无人机在完成规定路线巡查作业后,无须返航,可直接降落在附近机库并进行充电、数据回传,解决了以往无人机巡查作业续航能力不足、飞行范围小等问题,将单架无人机巡查里程从100千米提升至500千米。
截至目前,国网安徽电力已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库示范区运行120架次无人机,巡查里程近5000千米,及时发现并处置37处线路安全隐患,有力保障了迎峰度冬期间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3日,在湖北鄂州供电公司输电无人机工作室,输电带电作业班副班长王焕轻点鼠标,操作着7.5千米外的输电无人机巢巡检系统,对220千伏华临线进行全自动巡检。“无人机巢系统自检完毕,数据传输链路良好,现场风速小于六级,符合起飞条件,可以起飞!”王焕指着电脑上的采集数据说。此时,7.5千米外的
“经确认,110千伏上五线147号铁塔附近无山火隐患,系统告警的烟雾其实是山林因温差过大形成的雾气。”1月1日8时30分,黑龙江伊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工区值班人员石龙登录线路通道可视化系统,调取实时高清监控照片,查看系统告警内容,确认上五线无山火隐患。与此同时,在220千伏伊联甲乙线65号铁塔下方
“多旋翼无人机机场安装部署完成,系统参数测试正常,可以开展无人机网格化巡检作业。”日前,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凤凰镇,安徽电力无人机作业人员詹赐福,正在进行多旋翼无人机驻塔机场现场安装、测试,并成功完成网格区域内输、配、变设备无人机巡检。本次无人机巡检作业的开展,是安徽电力探索网格
“无人机接收到巡检任务和航迹,已完成电池和可见光镜头安装,准备执行飞巡任务。”1月1日8时,江苏无锡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一班班长华逸民按下启动键之后,3架无人机从不同的固定机巢起飞,缓缓升至百米高空,按照规划好的航线对常州500千伏晋陵变电站至无锡500千伏斗山变电站之间的超高压密集输电通道开
12月30日,广东省设备监理协会发布团体标准《电力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质量检测规范》《电力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质量检测规范》,12月31日起正式实施。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供电分公司首次在蒙西电网呼和浩特地区实现配电网无人机自主巡检。据悉,本次无人机自主巡检,累计巡视64.51公里线路上的1114基杆塔,发现金具锈蚀、销钉缺失、线夹脱落等多处线路故障与缺陷。
12月20日,浙江嘉兴供电公司在桐乡对特高压密集通道开展浙江省首次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巡检。此次密集通道特巡应用的是泰飞-007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该无人机续航时间久、稳定性好、覆盖范围广,搭载可见光、红外多项应用,可减少人员流动,实现精细化巡检和多种检测一步到位。
盐城东台供电公司依托无人机巡检项目创新团队,探索无人机技术与电网业务的深度融合,打造无人机协同应用机制,最近,东台公司无人机智能巡检中心正式投入运行,精细化的巡检工作助力电网更智能、更安全,实现无人机业务统筹高效、安全规范发展,为无人机规模化智能应用提供东电样板。过去的输配变电设
“对10千伏同丰线8至11号杆执行精细化巡检,对110千伏四都变电站进行环绕飞行。”近日,浙江丽水供电公司南城无人机管控室输变配一体化巡检指令下达至试点机巢,该机巢无人机完成全部巡检任务后,将数据图片成功回传至数据中导站,分传至输变配全景智能应用群和变电辅控系统。这标志着丽水供电公司220
国网铜川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按照规划航线开始进行无人机自主巡检,并通过远程通讯模块将巡检画面实时回传至后台管理系统,实现无人机“一键巡检”。此次“自主巡检”标志着陕西省首台密集输电通道无人机巡检机巢建成投运。据悉,无人机机巢建设项目是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密集输电通道自主巡检示范
12月2日,江苏南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员工叶剑桥一键启动无人机,对南京市10千伏龙摄线开展巡检,共完成94根电杆、6.5千米线路的巡检,发现绝缘子破损等缺陷18处。“寒潮来临,绝缘子破损的地方受潮后容易造成短路跳闸。我们在寒潮到来前对城区线路进行一轮‘地毯式’特巡,保障居民供电可靠。”叶剑桥说
16日,记者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9日,世界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输电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青豫特高压工程”)已累计向中国的华中地区输送“绿电”3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原煤13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20万吨。青豫特高
“无人机接收到巡检任务和航迹,已完成电池和可见光镜头安装,准备执行飞巡任务。”1月1日8时,江苏无锡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一班班长华逸民按下启动键之后,3架无人机从不同的固定机巢起飞,缓缓升至百米高空,按照规划好的航线对常州500千伏晋陵变电站至无锡500千伏斗山变电站之间的超高压密集输电通道开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提出,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建设,发挥储能装置的双向调节作用,加快电网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智慧电力系统。举办全球智慧能源论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12月27日获悉,中国电科院牵头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考虑密集输电通道灾害的大电网风险预警与辅助决策技术”通过国网科技部验收。该研究成果构建起大电网防御极端灾害的第一道防线,有效提升了大电网风险预警水平。大电网风险防御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涵盖态势感知、风险定位和预防预
12月15日,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西藏高高原复杂输电通道地质灾害灾情综合普查。应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汛期灾情普查请求,国网空间技术公司11月8日紧急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开展高高原复杂输电通道综合普查。此次勘察线路通道山高路险、森林密布,地理环境复杂。国网空间技术公司采用高
今天,我国首个“交流改直流”输电工程,在长江江苏扬州、镇江段开工建设。工程通过改造现有的跨江输电线路,提升跨江输电能力1倍以上,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间能源的高效流动。新开工的输电工程,分别在长江南北的扬州和镇江,新建两座直流换流站,将现有的五峰山长江大跨越输电线路,由交流线路改造
记者7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冬季江苏电网区外来电规模有望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达2321万千瓦,创历史同期新高,最大程度保障全省冬季用电安全可靠。记者了解到,面对冬季寒潮来临,江苏地区供暖用能需求大幅提升。据预计,该省今冬最大用电负荷将达1.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最大负荷增长约
国网铜川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按照规划航线开始进行无人机自主巡检,并通过远程通讯模块将巡检画面实时回传至后台管理系统,实现无人机“一键巡检”。此次“自主巡检”标志着陕西省首台密集输电通道无人机巡检机巢建成投运。据悉,无人机机巢建设项目是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密集输电通道自主巡检示范
12月1日,受本轮寒潮影响,西南电网当日最大负荷达5921万千瓦,环比增长12.1%,预计后续负荷将持续增长至6200万千瓦左右。为应对寒潮天气,做好电力保供及安全生产工作,国网西南分部以“244”(2个主要抓手、4大预警机制、4道坚强防线)保供机制为指导,密切跟踪分析气象变化趋势,滚动研判电网负荷需
受强冷空气影响,北京地区近日出现明显降温天气。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积极应对本次寒潮降温天气,启动冬季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全力保障首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确保首都人民群众温暖度冬。目前,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电力供应充足。为确保首都电网平稳度冬,国网北京电力提前投产15项35千
近年来,无人机在电网运维工作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目前,国网山西电力安装通道可视化装置11592套,在特高压重要输电通道每千米配置1套,实现“三跨”(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重要输电通道)区段、外力破坏高风险区、山火易发区全部可视化。输电全景监控平台通过自动分析,识别
1月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国网安徽电力机巡中心负责人通过无人机共享平台按下巡检任务执行键,位于宣城市、池州市的6处重要输电通道上的固定翼无人机机巢缓缓打开舱门,无人机按照预设指令,自动开展全天候通道快速巡视,这标志着国内首个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场示范区建成投运。
1月6日,安徽宣城供电公司发展部线损专责邵涤球查看线变关系核查转供异常清单,发现当地10千伏义兴线当天的日线损率为5.88%,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前往核查。根据现场情况更新数据后,线损率下降到正常范围。线变关系核查转供异常清单由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数字化部通过配网线变户关系辨识与诊断分析模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要求,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
“多旋翼无人机机场安装部署完成,系统参数测试正常,可以开展无人机网格化巡检作业。”日前,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凤凰镇,安徽电力无人机作业人员詹赐福,正在进行多旋翼无人机驻塔机场现场安装、测试,并成功完成网格区域内输、配、变设备无人机巡检。本次无人机巡检作业的开展,是安徽电力探索网格
12月初,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基于“i国网”APP“营销e助手”开发的用电检查移动作业模块上线应用,实现营销2.0系统与“营销e助手”的无缝连接,完成了用电检查和缺陷消除工单的线上流转。此前,国网安徽电力开展用电检查业务时,须在线下制订用电检查方案,出具用电检查工单,组织员工开展现场检查
11月28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技改大修造价管理平台通过验收并上线。该平台具备造价全景展示、全过程对比、预测预警、文件全文检索等功能,为技改大修项目构建了造价管理数字驾驶舱,能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开展项目管理决策、实施造价管控和统计分析等工作,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全面
11月14日,在110千伏黄山井潭变电站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开展模块化墙板安装作业。“我们采用了全装配式模块化建造技术,预计减少碳排放221.9吨,全力推动工程建设向绿色建造转型升级。”业主项目经理陈盟说道。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质”的建造
“这功能太好用了,一键就能生成所需报表,准确率高,省时省心。”11月23日,看着电脑屏幕上数据中台报表中心系统导出的物资出入库数据,安徽芜湖供电公司物资管理人员尹航说。尹航所说的是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基于数据中台报表中心系统研发的定制化报表功能。应用该功能,物资专业人员制作出入库报
11月18日,一批送检设备样品自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送抵江苏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与以往不同,这批样品上都附带着一个“小标签”。这个“小标签”是今年国网安徽电力研发的“智能封样标签”,主要应用在物资送检阶段,能够实现送检产品封样、送样等质量检测全过程透明。“智能封样标签”利用射频识别
11月17日,国网安徽超高压公司运维检修部专责汪运打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统一视频平台实时视频模块,调阅特高压古泉换流站的运行视频数据,完成了对站内设备设施和安全生产作业规范等信息的核查,实现了对古泉换流站的远程监督。国网安徽电力于11月11日完成了统一视频平台高可靠调用相关工作,实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