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不久前,沙特阿拉伯财政部公布的初步统计显示,沙特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5%,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7.6%。根据彭博社此前的分析,7.6%的增长率,将让沙特取代印度,成为2022年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作者:石力 成功(能研智库))
丰富的能源资源是沙特经济飞速增长的基础。2022年年底,沙特阿拉伯王国传出多项能源合作消息。12月9日,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中国提出了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其中包括“中方愿同阿方共建清洁能源合作中心,支持中国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在沙特参与总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等内容;12月15日,根据道达尔能源公布的消息,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将与道达尔能源建设一个世界级石化设施,项目耗资110亿美元,计划2023年一季度开建、2027年投运;12月24日,沙特能源部发表声明称,已和日本在循环碳经济、碳回收、清洁氢和燃料氨等领域签署合作备忘录。
可再生能源、石油化工和氢能如同三根手指,正在共同拧开这个传统油气大国的绿色转型旋钮。
2016年4月,在全球油价从115 美元/桶降到33美元/桶的影响下,沙特正式发布了《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下文简称“2030愿景”),明确了该国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即成为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国家、全球投资强国、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世界枢纽。“摆脱对油气的过度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是其中一项目标。在“2030愿景”开启后的第六年,这个国家的油气、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分别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变与不变?
油气:发展路径在变 支柱作用不变
石油和天然气是沙特最重要的能源资源。据统计,该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976亿桶,约占世界储量的17%,居全球第二位;天然气储量9.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储量的4.6%,居全球第六位。
沙特的经济发展和油气价格关系密切,2014~2016年,受全球石油价格走低影响,沙特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4年的7563.5亿美元缩水至2016年的6449.3亿美元;2018~2019年,在石油价格回升、改革政策落地等利好因素影响下,沙特经济出现复苏,GDP回升至8165.8亿美元。2020年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全球能源需求萎缩拉低了油价,沙特的GDP有所回落。从2021年开始,全球油气价格的持续回暖,推动该国GDP再度回升。
支撑沙特GDP增长的油气,也是该国电力主要来源。由于石油资源丰富,以石油为燃料的发电装机容量占该国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57%,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占42%,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比例极小,2021年占比仅为1%。
2022年12月,沙特发布消息称,得益于高油价,该国2022年GDP增速或将达到8.5%,预算盈余为270亿美元,是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财政盈余。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表示,上述盈余将用来支持战略性支出,助力国家经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一直以来,沙特摆脱石油依赖的途径之一是发展非油产业,即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2030愿景”提出,将财政收入中的非原油收入从435亿美元提高至2667亿美元,非原油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例到2030年提升至70%。2016年以来,沙特加速提升炼化产能,以沙特国家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大力发展下游业务,同时在海外寻求机会,加强在炼油和化工领域的合作。据统计,非原油产业收入2017年占该国GDP的10.2% ,到2020年,这个比例已经提升至18.3%。
发展非油产业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油气生产和出口。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版)》,沙特2021年原油产量为1095.4万桶,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石油出口量为649.1万桶/日,排名全球首位。“2030愿景”同样为沙特的石油和天然气发展制定了目标——在石油领域,继续投资石油工业,维持强大的生产能力;在天然气领域,实现产量翻番,建设覆盖全国的输送网络。
油气领域也为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的能源合作创造机会。沙特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工程市场,两国的能源合作多集中于石油天然气工程建设、化石能源发电等领域。除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等能源工程建设单位长期参与沙特工程项目,先后建设了中东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燃油电站拉比格独立电站、全球最大的石油气化电站吉赞燃机联合循环电站项目等化石能源发电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承包建设、产能合作和项目融资经验。
新能源:绿色目标在变 优化方向不变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2030愿景”的另一个目标。沙特可供开发的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该国北部的大内夫得沙漠、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及东部的代赫纳沙漠均为日照资源良好的地区,具备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条件。同时,沙特土地价格低廉,可大幅节省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成本。此外,高达2300千瓦时/平方米的年均光照强度提升了发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可进一步摊薄发电成本。
沙特风电资源也极为丰富,全国年平均陆上风速为6~8米/秒,多个地区陆上风速高于标准经济风速(大于7米/秒)。历史数据显示,该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山系均有较高的发展风能的潜力,年均风速分别为5.0~5.5米/秒、9.0~9.5米/秒和4.0~4.5米/秒,陆上风能开发潜力超过200吉瓦,平均容量系数达到35.2%。
2017年,沙特能源部成立了可再生能源项目发展办公室,并提出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NREP),目标是到2030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8.7吉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50%,其中以光伏发电装机为主。
从2017年年底至今,该国一共进行了四轮新能源项目招标,第一轮招标在2017年启动,共通过2个项目,总装机容量为700兆瓦;2019年的第二轮新能源项目招标通过6个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47吉瓦;2020年4月开启的第三轮招标规模略有缩小,总装机容量为1.2吉瓦;最新一轮招标在2022年9月下旬启动,项目总装机容量增至3.3吉瓦,其中风电项目装机容量为1.8吉瓦,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1.5吉瓦。
虽然已启动多轮招标,但沙特在2010~2021年投运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仅有417兆瓦,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截至目前,中国与沙特的可再生能源合作仅集中在光伏发电领域,且合作规模较小,其他可再生能源合作几乎空白,合作形式以光伏产品组件出口为主。
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沙特提出“到2050年将实现净零排放,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本国总发电量的50%”的目标,这比其此前提出的“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进一步提速。要真正实现加速,沙特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和营商环境等。
特别是营商环境。数据分析和咨询公司全球数据(Global Data)分析指出,沙特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包括市场缺乏透明度低、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高度依赖海水淡化以及没有健全的破产解决制度等。为此,这个国家在过去几年已开始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且已初见成效,根据2020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沙特经商便利度指数提升了30位,是营商环境改善显著的经济体。
氢能:合作方式在变 “技术领路”不变
“2030愿景”也为沙特的氢能发展明确了目标:到2030年实现400万吨氢能年产量,成为全球氢能经济的引领者。
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氢能可以分为灰氢(普通化石燃料制氢)、蓝氢(为化石能源制氢配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低碳制氢)和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沙特目前发展的氢能项目以蓝氢项目为主。尽管仍然以化石能源为原料,但该国希望借蓝氢项目的建设,加快完善氢能上下游产业链,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交易枢纽,掌握产业话语权。
沙特在发展氢能的过程中关注技术创新,并积极与全球多国开展项目合作。2020年6月,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与美国空气产品公司和沙特未来城(NEOM)新城签署协议,共同投资 50 亿美元,建造一座装机容量达到4吉瓦的绿色氢氨工厂;2020年9月,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和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以及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合作,在日本产业经济省的支持下,建成世界上第一个蓝氨供应链示范厂;2021年3月,沙特国家石油公司与韩国现代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从沙特运输液化石油气至韩国,在当地转化为氢气后,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将被带回沙特存储;同月,沙特与德国签署氢能合作协议,正式确立了双方在低碳氢生产、加工、运输及利用方面的合作;2022年12月8日,中沙双方在沙特利雅得交换了氢能领域合作文件文本。沙特方面表示,欢迎更多中国企业积极参加沙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项目合作,愿同中国加强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也是沙特关注的关键技术。从2010年起,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就开始研发相关技术,目前,该公司的二氧化碳捕集能力为80万吨/年,该国最大的CCUS项目位于奥斯曼尼亚(Uthmaniyah)油气田,碳捕集量约为800万吨/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进入2月,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预告收官。截至1月31日,Wind数据显示,A股逾26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超4成公司预喜,其中电力设备行业延续了高景气度。中电联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同比
3月26日,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与来访的道达尔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PatrickPOUYANNE)一行座谈,双方就深化务实合作、拓展合作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三峡集团副总经理王良友,道达尔能源总裁德哈兹(NicolasTERRAZ)、高级副总裁梁定伟(Ting-WeeLIANG)和普吉特(JulienPOUGET)出席座谈。雷鸣
核心提要●国际间贸易纷争不断挑起,不仅会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走出去”造成一定冲击,而且会对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清洁能源战略与促进国内投资挂钩,并采取广泛的支持措施,为本国制造商和项目开发商争取竞争优势●在经历了10年的加速增长后,受供应链瓶颈和原材料
3月23日,天津市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南开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鼓励新建建筑同步安装光伏发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打造智慧能源片区,建设数字城市城产融合试验区。原文如下:各有关单位、各
核心提要●国际间贸易纷争不断挑起,不仅会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走出去”造成一定冲击,而且会对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清洁能源战略与促进国内投资挂钩,并采取广泛的支持措施,为本国制造商和项目开发商争取竞争优势●在经历了10年的加速增长后,受供应链瓶颈和原材料
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央企业要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央企业要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实现碳达峰碳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山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先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成为当
3月22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作提到,推进能源低碳化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大力发展本地热泵、光伏系统,科学开发利用地热供暖,研究完善地热利用中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近日,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南方电网公司首个中型“零碳”建筑的能量管理系统启动运行并通过验收,标志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节能低碳供电解决方案具备了示范引领条件。经测算,该建筑的年均能耗可低至52千瓦时每平方米,比近零能耗建筑国标低20%。“我们是以‘零碳排放’为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总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在发电量方面,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由中集海工牵头“船用膜法碳捕集装置及膜技术研发项目”在深圳前海深港创新中心举行签约暨启动仪式。据悉,该项目是深圳市2022年度技术攻关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中集海工积极布局海洋环保科技,加快推动深圳实现海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探索步伐,具有里程碑意义。中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之100%控股权子公司新疆广汇碳科技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主营规划建设的“3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管输及驱油一体化项目”(简称“CCUS项目”)之首期“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示范工程”前期已完成机械竣工。(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1-046、106、121,2022-014、0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征集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装备(产品)的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生物医药、通信等制造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关于征集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装备(产品)的公告各
19日6时许,随着对讲机传来“启动”的指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响起设备轰鸣声,喷涂有蓝色“中国海油”字体的马达钻具开始缓慢下沉入海。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去年1
日前,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的长兴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级燃煤燃机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CCUS)项目全面进入运行阶段。同在长兴岛的江南造船集团也成为了首家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就能用上二氧化碳的企业。长兴岛发电厂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之前,其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脱碳、脱硫等处理,虽然做到环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3月14日上午,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园区零碳产业园双碳示范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有4个,总投资近25亿元,包含安徽普碳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淮南金宏二氧化碳捕集综合利用项目及煤化工园区纬四路、经二路项目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初步形成
据天然气加工新闻网3月8日报道,雪佛龙美国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雪佛龙新能源公司(ChevronNewEnergies)和日本JERA有限公司(JERA)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为双方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碳捕集与封存项目上的合作提供了框架。该谅解备忘录有可能扩大雪佛龙和JERA目前的重要液化天然气(LNG)关系,并进一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我国CO捕集与埋存(CCS)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与政策建议》和《广东省CO捕集与封存(CCS)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研究》启动会和研讨会。中国能建广东院作为两个咨询项目的子课题承担单位参会并作专项汇报,两个项目已分别被列为中国科学
3月13日,广汇能源公布,目前,公司CCUS项目之首期“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示范工程”已顺利完成机械竣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一、项目背景为了积极响应我国双碳战略,推动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并助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以“碳减排”为重要抓手,依托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着技术进步及成本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CCUS)前景光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石化领域代表、委员关注CCUS技术发展。如,据中国环境APP产经频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中
据烃加工网3月6日报道,雪佛龙(ChevronCorp)和塔洛斯能源公司(TalosEnergyInc)周一表示,他们已将拟议的墨西哥湾碳捕集和储存中心的规模扩大两倍。他们的合资企业包括CarbonvertInc,计划收集和掩埋得克萨斯地区石化、水泥、钢铁和其他工业企业客户的温室气体。收购的成本未披露。所谓的BayouBend
政策浙江省:建设3个以上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3月27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促进浙江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加快建设浙江海上风电基地,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建设3个以上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到2027年,全省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达到750万千瓦。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4日,察右后旗迎来了热电联产特许经营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29亿元。据悉,该热电联产项目计划今年10月底前机组并网发电,并将为察右后旗城镇居民提供安全、优质、充足的供热保障。
3月24日,白杨河电厂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人民政府签署乡村振兴新能源综合项目开发投资协议,标志着电厂在省外新能源开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根据协议,拟在平定县规划开发乡村振兴分散式风电项目,选布机位200个,预计开发风电场总容量100万千瓦。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荒
3月26日,锡林热电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便于对风扇磨煤机内部降温的埋刮板式给煤机”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可称重式埋刮板给煤机”两项专利获得德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实现公司国际专利授权零的突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4日晚,国家能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神华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神华实现营业收入3445.33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6.26亿元,同比增长39%。公告称,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①本集团多台新机组投产,售电量同比增长15.
3月19日11时27分,黑龙江省全口径清洁能源发电出力达1010万千瓦,这是继3月16日突破1000万千瓦后,连续3次突破历史新高。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全面落实关于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的部署,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统筹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和高效消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豫能控股日前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30.96亿元,同比增长9.69%;2022年净利润亏损21.4亿元,同比降低7.01%。
政策江西省公布40GW新能源规划项目库清单3月24日,江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新能源规划项目库的通知,共799个新能源项目入库,总规模为40.26GW,其中风电项目195个,规模共计15226.6MW;光伏项目429个,规模共计24234.65MW;屋顶光伏项目171个,规模共计695.23MW;生物质项目4个,规模共计107.75MW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华南、西南、西北地区14个地方在2023年1-2月的发电量情况,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的发电量情况,详情如下:1、广东2023年1-2月,广东省总发电量86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其中,火电发电量57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水力发电量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7%;风
2022年,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多个地区电力告急。随着能源保供问题愈发受到关注,煤电项目的开发、核准也驶入“快车道”。和以往不同的是,五大发电对煤电的投资更加谨慎,已经不是这一轮新建煤电的投资主力。(来源:北极星电力网作者:sunshine)01投资新煤电五大发电占比仅三成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华东、华中地区9个地方在2023年1-2月的发电量情况,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的发电量情况,详情如下:1、上海市2023年1-2月,上海市总发电量14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其中,火电发电量14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风力发电量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太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