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据了解,王维东是赢合科技的创始人、前控股股东,曾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等职务。2021年1月,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王维东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2021年3月4日,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证监会决定对王维东立案调查。2023年2月20日,赢合科技称,截止目前,上述事项尚在调查中。
赢合科技是锂电自动化设备龙头,于2015年上市,致力于新能源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赢合科技已发展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目前全球少数能够提供动力电池智能化数字工厂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2022年度业绩报显示,赢合科技2022年归母净利润 43500~56000万元,同比增长39.70%-79.84%,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扩张,在手订单充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0日晚间,华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工业园区‘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经过重新论证后,决定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华自科技于2022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2]2974号文同意注册,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4,493,267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
4月18日,由华为数字能源举办的“碳路中国价值共赢——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设计院研讨会-华北站”成功举办。会议聚焦AI智算热点趋势,云集各大设计院多位总工及设计师等技术专家,解析数据中心行业政策、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和最新设计方案与实践,共同开拓AI智算时代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新路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4年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0日,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整体情况为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000万元-42,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8,900万元-44,900万元。华自科技认为,近几年公司大项目承接能力不断加强,部分项目周期长,短期内尚无法验收确认,营
目前传统的液态锂电池性能已经迫近理论上限,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固态电池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被众多电池企业和车企视为下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其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据业内统计,固态电池“急先锋”半固态电池已实现10GWh级别出货。目前已经有上汽智己、蔚来、东风岚
近日,据央视CCTV-9报道,“中国液态锂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世界第一,全世界70%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全球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6家。”据上述节目介绍,20世纪90年代,日本率先在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技术优势,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面对这一局面,陈立泉(2001年
锂电池的生产和迭代,离不开先进锂电设备的支持。为了不断提升锂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实现电池工厂的“零碳”制造,锂电设备解决方案必须“先行一步”。近年来,我国锂电设备领域持续创新升级,不仅为我国连续多年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相关设备企业也为锂电企业研发
在整个锂电产业链,锂电装备环节受到的产业波动或许最为明显。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分拆头部设备企业营收来看,锂电设备出海正在进入“收获期”,多家企业海
在整个锂电产业链,锂电装备环节受到的产业波动或许最为明显。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分拆头部设备企业营收来看,锂电设备出海正在进入“收获期”,多家企业海
未来三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将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据研究机构EVTank预计,随着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的逐步饱和,整个锂离子电池行业呈现出结构性过剩的状态,大量规划中或者建设中的项目停滞或延期为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到2027年锂电设备行业将迎来反转。从市场表现来看,上
2024年以来,锂电企业IPO进展速度对比去年进一步放缓,除了极少数完成上市外,更多的企业因为各类原因终止。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截至到今年上述终止的企业涵盖了锂电原材料、BMS、设备、电池、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多个环节。其中有被叫停的,也有不少是因等待期过长、经营环境变动等原因主动撤销上市申请
1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盟委书记黄雅丽一行来到运达股份考察调研,运达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玲等领导陪同调研。双方就新能源产业的合作发展进行洽谈交流。黄雅丽一行实地走访了运达股份制造中心临平生产基地,考察智能生产车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大数据集控中心,详细了解了公司产品体系、
2023年7月5日至7日,国投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付刚峰应邀出席第二十九届中国兰州贸易洽谈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期间拜会了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国投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杜文民参加活动。01拜会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7日,付刚峰拜会了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
针对赢合科技董事长被刑拘一事(相关阅读:宁德时代供应商赢合科技董事长被刑拘),1月21日,赢合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不存在内幕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形。经核查,王维东及其关联方与公司之间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情形。公司称:收到《关注函》后,公司董事会高度重视,对关注函中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
1月18日,赢合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CEO王维东先生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其个人涉嫌违法的情况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同日,公司发布公告已改选王庆东先生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赢合科技是知名的锂电设备生产商,2020年10月26日发布重大合同中标公告称:公
9月22日,东岳集团与中信建投资本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东岳集团未来氢能技术示范中心举行。县领导和园区领导、东岳集团办公会成员、中信建投资本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中信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涛分别致辞。东岳集团总裁王维东和中信
创新模式打造“混改”标杆,赢合科技的股权变动再受关注。近日,赢合科技发布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电气再度通过受让方式获得公司7.3%股权,以此巩固控制权。上海电气强化对赢合科技的实际控制分三步走。2019年11月,上海电气受让赢合科技原控股股东王维东、许小菊夫妇9.73%股权。此外
2月17日,上海电气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王维东、许小菊持有的深圳市赢合科技7.30%股份,转让价格为11.49亿元。我们了解到,2019年11月11日,上海电气曾公告表示,拟9.59亿元受让赢合科技9.73%股权,完成后上海电气将成为赢合科技控股股东。今年1月15日,赢合科技公告称,公司董
1月15日晚间,赢合科技发布公告,公司第四届董事会换届顺利完成,上海电气提名的董事占董事会多数席位,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上海市国资委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王维东先生当选公司董事长,贾廷纲先生当选公司副董事长,许小菊女士当选公司总经理。没想到,赢合科技这么快就打响了新年之后的第一枪当
12月18日,在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国投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施洪祥等共同见证下,中国宝原与国投健康共同签订了《国投宝原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出资协议》;中国宝原与国投健康、中核苏阀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两集团为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
目前一线动力电池企业产能依旧不足,产能扩张意图明显,受此影响,相关锂电设备企业享有继续大幅成长机会。(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作者:陈荣逸)截至2019年10月份,虽然说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月度同比四连降,但从今年的整体趋势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蓬勃发展时期。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上海电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有关固态电池设备的问题。上海电气表示,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公司旗下赢合科技开发的湿法固态极片涂覆设备已成功发货到国内头部客户现场。2024年赢合科技推出了第三代干法混料纤维化+干法成膜工艺集成化设备。2024年赢合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4年以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重要的升级方向,其量产装车进程不断提速。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实现半固态电池装车,根据各大车厂和电池厂商披露的时间表来看,绝大部分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近期,固态电池领域不断传来好消息。青岛中科源本新能源高性能20Ah车载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
目前传统的液态锂电池性能已经迫近理论上限,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固态电池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被众多电池企业和车企视为下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其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据业内统计,固态电池“急先锋”半固态电池已实现10GWh级别出货。目前已经有上汽智己、蔚来、东风岚
12月2日,南方电网发布了2024年广州智慧用电与城市照明技术有限公司专项储能电池系统采购公告,项目采购规模为2.82MW/5.64MWh,用于2个项目,其一:用于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电芯1车间用户侧储能项目(一期),本次采购460kW/920kWh储能电池柜5套、130kW/260kWh储能电池柜2套,储能容量偏差不大于10%。
近日,据央视CCTV-9报道,“中国液态锂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世界第一,全世界70%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全球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6家。”据上述节目介绍,20世纪90年代,日本率先在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技术优势,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面对这一局面,陈立泉(2001年
在整个锂电产业链,锂电装备环节受到的产业波动或许最为明显。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分拆头部设备企业营收来看,锂电设备出海正在进入“收获期”,多家企业海
在整个锂电产业链,锂电装备环节受到的产业波动或许最为明显。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受产能短期供需错配影响,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各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锂电设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分拆头部设备企业营收来看,锂电设备出海正在进入“收获期”,多家企业海
未来三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将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据研究机构EVTank预计,随着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的逐步饱和,整个锂离子电池行业呈现出结构性过剩的状态,大量规划中或者建设中的项目停滞或延期为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到2027年锂电设备行业将迎来反转。从市场表现来看,上
在国内锂电池出货量满足自身市场需求后,海外市场锂电池本土化生产、供应,成为新的“格斗场”。在此背景下,海外锂电工厂的建设为锂电设备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相关设备企业已经开始受益于这波海外市场的需求放量。今年以来,包括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利元亨、逸飞激光、海目星激光、杭可科技等在内
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电池技术正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固态电池。在这一趋势下,电池设备供应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这个风口上掌握机会,满足市场对高效、可靠和创新电池生产设备的需求,将成为决定未来市场领导者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固态电池对锂电池生产设备的影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