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双碳’目标下,能源化工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既是我国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依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如何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建设、绿色资源勘探开发方面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李毛结合企业自身实践给出了答案。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能源化工企业应该如何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李毛:“十四五”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围绕煤炭开采、洗选、燃煤发电、燃煤锅炉供热、煤炭转化等重点领域,把“取其材、用其能、固其碳、不污染”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安全采出是前提。我们矿区炼焦煤资源丰富,主焦精煤品质位居世界第二,全国第一。瓦斯是制约炼焦煤安全生产的最大障碍,对此,我们形成了适合我国煤矿实际的完整系统的瓦斯灾害治理技术装备体系,并在全国40多个高瓦斯突出矿井推广应用。为破解深部炼焦煤高效开采问题,从2019年开始,我们组织开展了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目前已建成省级智能化煤矿4对、智能化综采工作面26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40个。
高效洗选是根本。我们一共建有4座大型炼焦煤选煤厂,年入洗能力超过3000万吨,年生产精煤1150万吨以上。借鉴国内相关中煤、煤泥再洗工艺设计经验,在4个选煤厂实施中煤再洗和煤泥再洗工艺改造,变炼焦煤洗选“副产品、废品”为精煤,实现了炼焦煤在洗选环节的高效清洁利用。此外,我们也加大动力煤向炼焦精煤转化,实施丁戊庚组煤洗选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成功开发出中硫肥精煤产品和高硫肥精煤产品,并通过不断创新,生产出了国内最为优质的低硫炼焦精煤。
增值转化是方向。我们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推动煤炭从“燃料”“原料”向“材料”转变。目前,已打通了煤基尼龙材料、煤基碳材料、煤基硅材料三条产业链,在尼龙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等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在煤基硅材料方面,我们利用炼焦产生的副产品氢气,衍生出了“煤—焦炭—煤气—工业氢气(高纯氢气)—高纯硅烷气—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硅材料”产业链,开发出高纯硅烷、半导体芯片硅料等高新技术产品;把煤基碳材料作为新能源新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把炼焦后的煤焦油制备成沥青,转化成针状焦和负极材料,再经过合成加工转化成为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锂电池负极材料以及高性能电池,不仅实现了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而且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能源化工企业应如何参与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
李毛:按照集团“十四五”规划布局,我们以风、光、储及瓦斯发电为重点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争取到‘十四五’末绿电替代占比达到30%。
加快光伏项目建设。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从电池片制造到电站建设的光伏产业链。依托产业基础,我们按照“能建则建、应建尽建”的原则,充分利用办公楼屋顶、工业空地、铁路沿线等空地资源优势种好各种“自留地”,同时也依托上下游客户、对口扶贫点、合作院校等关联方,通过与各方政企合资合作,大力开拓外部的“南泥湾”。
积极布局风电项目。依托自身环境优势,积极推动“一矿一杆”风力发电项目,重点在香山矿西风井、八矿东风井、八矿砖厂、十矿北翼工区等8个区域开展项目推进工作,建成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
强占新型储能“黄金赛道”。大力发展芯片硅料、高效单晶硅电池片、负极材料、全钒液流电池等绿色新兴产业。目前,我们从煤、焦到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负极材料的碳材料产业链已经完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能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1.4万吨,锂离子电池产能1.5GWh。此外,加大全钒液流电池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废弃矿井地下空间等保护利用,充分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应急备用、容量支撑等多元功能。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目前能源化工企业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快绿色资源的勘探开发?
李毛:我们有煤和盐“一黑一白”两大资源优势,在绿色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巷道、盐穴、煤层气、地热等可利用资源还亟待研究开发。
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我们科学制定了地下空间中长期开发利用规划,对地下空间分类利用,有序开发。依托地方丰富的盐矿资源优势,目前我们正在建设集天然气“产、供、储、销”为一体的盐穴储气库。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煤矿地下空间和高落差开展抽水蓄能发电、压缩空气蓄能研究;利用煤矿采空区及废弃巷道进行二氧化碳封存、二氧化碳驱替煤层气开采以及二氧化碳防灭火等项目的研究和试点工程建设。
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我们持续探索瓦斯高效利用新模式。多年来,我们不断攻克深井瓦斯治理技术难题,引进开发改进瓦斯发电技术,建设瓦斯发电示范工程,以实现瓦斯高效清洁利用。目前,现有的6座瓦斯发电站年发电量可达1.2亿千瓦时,预计到2025年末,年瓦斯发电能力可提升至2亿千瓦时。除此,我们将煤矿单位的煤层气经过技术处理,替代天然气,并输送到集团所属单位使用,以缓解用气紧张、费用高等问题。
在地热资源利用上,我们开发出了双工况机组地面热泵系统,这套系统开创了集团‘冷水入井’+‘地面供(冷)暖’模式的先河,不仅能够实现冷水入井,用于井下打扫、喷雾、设备冷却等用途,也实现了冷风入井,有效地改善了井下大巷温度,同时还实现了地面供冷供暖,解决了地面宿舍、办公楼、绞车房、井口等地点的夏季制冷和冬季取暖问题,是我们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地面集中降温制冷的创新方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3月7日,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协商会议在京召开。环境资源界别政协委员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围绕“着力能源与化工绿色低碳转型,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发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与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中核四0四是我国首批建设的核工业66“五厂三矿”之一,为“两弹”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城。面对核工业发展难得的机遇期,立足中核集团新时代“三位一体”奋斗目标,中核四0四如何拥抱数字化转型发展,涵养人才发展生态,深化“产学研用月”99吊融合,做做好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核技术应用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同方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同辐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泳江就核技术应用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企业国际化布局等话题接受了
油气是战略资源,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围绕矿权管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若干法规和文件,促进了油气行业不断加大投资,强化技术创新,勘探开发成绩显著,有力支撑了我国石油产量重回2亿吨和天然气快速上产。但随之也出现了油气矿业
全面深化改革激活经营主体活力——访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全国两会期间,“深化改革”作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关键词”之一,多次出现在代表委员的热议中。政府工作报告从经济体制、民生保障、开放格局等多维度部署改革任务,释放出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的鲜明信号。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山东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2024年年底,山东电网成为全国首个风光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的省级电网。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志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使命。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分别为6.1%、5.7%。当地电力需求也快速增长,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11%,最大负荷达3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光伏、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5%、79.8%、70.4%,“新三样”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中能传媒记者专访,围绕加大力度支持我国“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加快推进新型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提高至2024年的2
作者简介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发明的EEAC理论攻克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的世界难题,迄今仍是国际上唯一得到理论证明并实现工程应用的量化分析方法。研发了大电网停电防御体系(WARMAP),应用于我国90%的省级以上电网。提出了C
3月28日,江苏省微电网产业链对接大会暨常州市微电网城市建设推进会召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洪波表示,国网江苏电力将全力支持常州微电网示范城市建设,深化源网荷储新业态发展研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一步丰富微电网商业运营模式,不断拓展新能源和智
3月2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重庆拜会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司为国,重庆市领导陈新武、刘尚进参加会见。袁家军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温枢刚一行来渝深化合作,感谢中国华能长期以来对重庆发展特别是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袁家军
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发明的EEAC理论攻克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的世界难题,迄今仍是国际上唯一得到理论证明并实现工程应用的量化分析方法。研发了大电网停电防御体系(WARMAP),应用于我国90%的省级以上电网。提出了CPSSE框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能源工作的战略部署,加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有关要求在能源行业落地见效,近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带队赴新疆,围绕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外送、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能源科技创新
3月25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党委副书记毕天姝。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房方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汪庆华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华北电力大学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华能的关心和支持表
3月25日,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在总部与上海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李明福、校长顾春华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共同见证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姚焕,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符杨参加会谈。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小军与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张波代表
2025年3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期“双碳大讲堂”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由怀柔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作专题授课,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同志主持。汤广福主任以“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支撑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为主题,从我国能源发展总体情况、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新型
深入谋划“十五五”能源发展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有关重点任务。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从高标准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纵深推进能源改革和法
用能之道在于绿色智慧节约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树立科学用能导向,实现绿色智慧节约用能,是逐步建立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2024年,我国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工作、开展经济社会节能降碳技术建设改造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预计全年
3月1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近期重要文章精神等,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司领导张传江、余波、王瑛、曲波、陶云鹏、苟伟、王海腾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