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3月2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
《措施》指出,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围绕“水、风、光、热、储”一体化开发利用,依托海南建设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鼓励开展抽水蓄能、低成本制氢、储氢等技术研发示范。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和增量配电网建设,支持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和光伏发电园及配套产业建设。支持干热岩等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示范,建设共和、贵德“零排放”供暖示范城市,构建“五位一体”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
推动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推动大数据和生态农牧业、清洁能源产业、旅游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以数字化赋能生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建设数据确权及可信流通平台(青海根中心)、清洁能源智能运维管控平台、“云藏”智能信息网络平台,加快推进“东数西算”“东数西储”,打造青藏高原大数据云计算产业聚集区,积极构建高原特色清洁能源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模式。
原文如下: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
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的通知
青政办〔2023〕25号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3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
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22〕72号)要求,现就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示范区”)制定如下措施。
一、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行动
1.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力量协调联动,推进组织管理、人才激励、市场环境等方面体制创新。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支持创新示范区通过"揭榜挂帅"“帅才科学家”“赛马制”等,吸引国内外科技力量破解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和瓶颈问题。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政策体系,引导海南州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和转化激励等方面制定出台配套政策,通过赋权试点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配合)
2.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围绕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生态农牧业等领域,支持与国内外高端科技力量共同培育建设全球大气本底与青藏高原大数据应用中心、多能互补绿色储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实证基地、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在创新示范区建立分支机构,提升科技基础支撑能力。引导东部各类科技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和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资源以“科研飞地”模式在创新示范区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气象局、省科协配合)
3.发挥各类创新主体带动作用。依托创新示范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鼓励省内外研究型高等院校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中试基地和野外试验基地等。支持省内外科研机构在创新示范区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聚焦生态环境治理、现代种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光伏及上下游产业等方向重点构建“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模式,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大中小企业与各类主体融通创新。(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配合)
4.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依托“昆仑英才”行动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设立“人才绿色通道”“人才特岗”,鼓励以人才柔性引进、人员外聘等方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向创新示范区集聚,推动区域性人才高地建设。支持创新示范区咨询委员会与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知名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开展重大战略咨询。鼓励创新示范区举办面向全国的产学研合作人才项目洽谈会,促进跨区域、跨行业、跨专业人才合作与交流。(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二、实施生态保护与治理提升行动
5.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创新示范区开展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技术研发。在塔拉滩、木格滩、切吉滩等地支持开展荒漠化治理、防沙造林、光伏治沙等技术应用。鼓励开展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恰卜恰河等中小河流域治理以及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水资源均衡配置等技术研究。创新江河源生态价值评估、生态补偿等关键技术,加快生态潜力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配合)
6.开展区域生态修复应用示范。鼓励优良草种选育、高寒草地植被修复、土壤保护治理等技术推广,重点在同德、贵南、兴海等县建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示范基地,构建高寒草甸生态退化综合修复治理新模式。依托海南州太阳能资源优势和土地沙化、荒漠化特点,发挥光伏电站封育等功能,提高优良牧草比例和植被盖度,支持形成“光伏产业—生态保护—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在贵德、共和、兴海等县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成果,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升泛共和盆地水资源保障能力。推广应用大数据、数字李生等技术,鼓励建立覆盖创新示范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智慧平台,支撑"智慧河湖"建设,构建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新模式。(省林草局、省水利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配合)
三、实施生态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行动
7.构建生态农牧业高效生产体系。以特色农牧业优质高产和提质增效为目标,重点围绕青稞、油菜、牧草、牦牛、藏羊、冷水鱼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开展农牧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新品种选育及技术改良,建立健全育繁推一体化高原现代种业体系。在贵南、同德等地集成示范人工草地、舍饲育肥、有机肥加工等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支持高原种业基地、牦牛藏羊标准化繁育基地等建设,建立农牧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牵头,省教育厅、省林草局、省市场监管局、省乡村振兴局配合)
8.提升生态农牧业绿色发展产业化水平。聚焦建设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支持开展特色农畜产品溯源、有机认证、绿色加工等技术集成示范,促进生态农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搭建智慧生态畜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服务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支持共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卡有机畜牧业示范园建设,促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加工,打造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品牌,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建立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价值转化新模式。(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乡村振兴局配合)
四、实施新经济增长点培育行动
9.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围绕“水、风、光、热、储”一体化开发利用,依托海南建设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鼓励开展抽水蓄能、低成本制氢、储氢等技术研发示范。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和增量配电网建设,支持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和光伏发电园及配套产业建设。支持干热岩等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示范,建设共和、贵德“零排放”供暖示范城市,构建“五位一体”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配合)
10. 推动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推动大数据和生态农牧业、清洁能源产业、旅游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以数字化赋能生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建设数据确权及可信流通平台(青海根中心)、清洁能源智能运维管控平台、“云藏”智能信息网络平台,加快推进“东数西算”“东数西储”,打造青藏高原大数据云计算产业聚集区,积极构建高原特色清洁能源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模式。(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通信管理局配合)
五、实施生态文化旅游惠民行动
11.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业态。充分发挥高原生态景观和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推动文化产业技术集成应用与创新,引导数字业态与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宗日文化、黄河文化,鼓励培育文旅融合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文旅技术装备水平,支持打造黄河大峡谷特色旅游廊道品牌。积极探索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乡村产业、民生改善互促互补互兴的发展新路径,实现文旅富民,构建青藏高原“数字+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体育局配合)
六、保障措施
12.加强组织领导。青海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创新示范区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海南州政府、省科技厅牵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合)
13.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设立青海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专责机构,负责创新示范区具体建设管理工作。(省委编办牵头,海南州政府、省科技厅配合)14.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金融资本强化对创新示范区的支持。结合财力状况、债务风险水平、债券资金需求等因素,政府发行债券向创新示范区符合条件的项目倾斜。(省财政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
15.强化开放合作。围绕生态保护、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开展差异化、有特色、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依托部省会商、对口支援、科技援青等合作机制,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重大战略,与东部省市联合开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共享技术、人才、市场资源,推动海南州特色产业、特色资源形成竞争新优势。(海南州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草局配合)
16.加强协同联动。海南州要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省直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统筹协调,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要素保障,上下协调,左右联动,举全省之力支持创新示范区建设。(海南州政府牵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中国能建首个“东数西算”数能融合示范项目,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举行动土奠基仪式。据了解,项目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内,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投建营一体化建设。作为“东数西算”庆阳数据中心集群首个动土
5月22日中国能建首个“东数西算”数能融合示范项目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举行动土奠基仪式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必雄出席活动并宣布项目动土开工。广东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雪平,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燕等参加活动。罗必雄在项目动工会议上
4月20日下午,春光明媚,走进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展示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型的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模拟沙盘,一个个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基地格外吸引眼球,通过一座座银色电网铁塔与产业园区紧密相连,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清洁电力能源。同时,墙上的电子屏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制定本规划。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全社会需求迫切。截
信息化时代,我国数据资源优势明显,数字经济也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最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变革。自2016年以来,我国将发展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也相继提出建设及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宏伟目标,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迎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东数西算”工程全
“东数西算”工程,旨在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的为国家数字化发展赋能。IT基础设施作为数据中心重要的一环,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物理设施保证。符合新基建要求的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将为“
编者按:“东数西算”工程,旨在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的为国家数字化发展赋能。IT基础设施作为数据中心重要的一环,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物理设施保证。符合新基建要求的IT基础设施解决方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记者6日获悉,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5日向大会提交《关于推动重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近三年来,重庆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至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增速均超过15%,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今天(23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之一的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启动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绿色数据中心。这次启动的数据中心项目,属于东数西算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项目分五期建设,将安装60万台标准机柜、占用建设用地达2910亩。同期将建设风电、光伏装机50
近日,由中国华电牵头开发建设的国家“十四五”重点清洁能源基地——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迎来里程碑节点:西藏昂多1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和西藏贡觉拉妥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分别开工建设,昌波82.6万千瓦水电项目获得核准。昂多光伏项目是目前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清洁能源项目,位于
6月6日,证监会发布企业债券注册通知,同意七家公司发行相应金额的债券。同意杭州西湖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246000万元,所筹资金108000万元用于杭政工出〔2021〕44号新制造业项目,108000万元用于杭政工出〔2021〕45号新制造业项目,30000万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同意湖北交通投
近日,由中国华电牵头开发建设的国家“十四五”重点清洁能源基地——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迎来里程碑节点:西藏昂多1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和西藏贡觉拉妥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分别开工建设,昌波82.6万千瓦水电项目获得核准。昂多光伏项目是目前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清洁能源项目,位于
6月5日,随着国能晋江热电公司扩建工程烟囱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宣告了本工程烟囱顺利结顶,较原里程碑节点计划提前5天。该公司扩建工程烟囱全高140米,自基础混凝土浇筑以来,历经149天,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提前完成了结顶。烟囱结顶标志着该公司扩建工程又一重大里程碑节点目标顺利实现
6月5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一行座谈,双方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推动长江大保护、加快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三峡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党组副
6月5日,央视网《ESG在中国》系列观察纪录片重磅上线,节目深度探寻商业目标与企业责任之间的深层链接。今年以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andGovernance)从高频词变成高热词,甚至热到发烫。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研究院院长谢安在今年3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上甚至表示,博
5月15日,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包头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引导非化石能源消费和分布式能源发展,在有条件的旗县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逐步提高县城清洁能源消纳比例。原文如下:各旗、县、区人民政府
5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深入集团宁夏区域一线企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现代能源产业集群、建强“三支队伍”、推进科技教育人才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
6月1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与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座谈,双方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鄂尔多斯市委常委、秘书长刘凤云,市政府副市长吉日木图出席座谈。雷鸣山对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给
6月1日,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在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更好地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
第30届东盟可再生能源专项工作组及系列会议于2023年5月3日至5日在老挝万象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马来西亚天然资源环境及气候变化部、老挝能源矿产部、东盟秘书处和东盟能源中心共同主办,是东盟国际合作机制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工作层会议。本次会议包括第三届东盟可再生能源长期路线图专项会议、东盟海
从见道Seetao官微获悉,5月31日,硅光伏产业链项目开工仪式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举行。据悉,项目总投资350亿元、分三期建设,硅光伏产业链项目是德令哈市2023年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今年以来青海省单个投资最大的光伏制造业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采用国内首台套重力储能系统进行储能,规
5月31日,总投资350亿硅光伏产业链暨青海莱德宝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20GW单晶拉棒项目开工仪式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举行。总投资350亿元、分三期建设的硅光伏产业链项目是德令哈市今年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今年以来青海省单个投资最大的光伏制造业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采用国内首台套重力
立夏后,地处柴达木戈壁深处的750千伏昆仑山输变电工程建设正酣。随着施工“黄金季”的来临,千余名电网建设者挥汗施工现场,“快马加鞭”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力争工程早日建成投运,为青海海西地区绿色发展赋能。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良好的光伏、光热、风电等资源为新能源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这
23日,记者从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获悉,日前,在乌图(昆仑山)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顺利完成工程构架首吊作业,正式启动施工关键环节。同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按照“机械化流水作业”原则,统筹安全、质量、技术、造价、环保等因素,全面做好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各项工作。乌图(昆仑山)750千伏变电站
1-4月,全省发电量312.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8%。其中:水电99.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2.9%;火电6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太阳能9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风电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1-4月,全社会用电量33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
截至4月底,青海电力交易平台共注册市场主体1524家。其中,发电企业802家,同比增长3.1%;售电公司219家,同比减少39.5%;电力用户503家,同比增长11.3%。4月份,省内电力用户市场化交易结算电量7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跨省跨区交易外送电量12.6亿千瓦时(含省间现货、短期实时、跨省调峰替发、网损及
事由: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视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了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重大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明确规划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5月20日,中国电力建设青海乌图美仁多能互补一期70万千瓦光伏项目光伏电池组件采购项目入围公示,中标企业隆基乐叶。
有迹可循?对每一度“绿电”追根溯源?怎么做到的?且看小编细细分解通过“绿电态势感知分析平台”,可以:充分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对内推进清洁能源全链条数据深度融合和智能溯源,对外创新研发绿电全景视图,实现重点工业园区清洁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的溯
近日,光伏們获悉青海第三批风光大基地项目清单已正式下发,总计6个项目入选,规模为5.53GW,其中光伏超4.5GW,风电则不到1GW。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青海省政府此前公开信息显示,青海第三批风光基地共上报10GW,但从结果来看,最终获批规模为一半左右。结合此前青海第一、二批风光大基地以及沙戈荒基地
5月16日,中国华能青海分公司与青海华胜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本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及青海省人民政府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目标政策,在电源建设开发、用电负荷需求、技术创新、项目投资等方面积极合作,全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产业发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