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访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徐进
核心提要
●不仅要做到资本合、资源合、组织合、人员合,更要实现战略合、管理合、理念合、文化合,这样才能取得“1+1>2”的效果
●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将原先同质化和内部竞争的业务进行组织和业务的归集合并,让企业实现“瘦身减负”、专业聚焦
中能传媒:能源电力企业重组与整合对企业有何意义?对能源电力领域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徐进:能源电力企业重组与整合既是能源电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主营业务板块的有力举措,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形成“主业主责突出、专业分工明确、生产各有侧重、产业高度协同”的经营格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电力企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多而不专”的发展难题。
个人认为,大致能够带来三大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从企业角度来看,具有深化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经营提质增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业务转型升级的好处。二是从产业角度来看,具有推动相关业务的产业链整体协同、带动上下游同频共振、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三是从行业角度来看,能够有效避免和跳出同质化竞争、恶意价格战、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无序扩张的“怪圈”。尤其是在当前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思潮日益抬头,美国推动的“脱钩断链”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能源电力企业作为“国之重器”,其重组与整合关乎着国企央企改革的成败,关乎着能源战略转型的大局,关乎着国计民生,更关乎着民族的命运,必须慎之又慎,细之又细。
中能传媒:从能源电力企业重组与整合的案例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启示?
徐进:近来,能源企业整合密集“落子”,可谓“好戏连台”。譬如,国家电投携手中煤集团开展超过1000万千瓦煤电项目整合,并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生物质发电领域牵手整合,还有中国电建与通用技术集团在医疗资源上整合签约,以及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划转中交集团等等。
能源电力板块业务的整合同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行的改革“重头戏”高度契合。能源电力企业重组整合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从中得到的经验与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要杜绝“拼盘式”的重组与整合。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企业意愿,坚持以市场化配置为原则,通过以平等协商、依法依规的形式引导和激励能源电力企业自愿、自主参与重组与整合,尽可能避免“拉郎配”,防止出现“貌合心不合”。
其次,要避免重“组”轻“合”的做法。因为企业间的重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顺利地走完后面的“长征路”,整合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不仅要做到资本合、资源合、组织合、人员合,更要实现战略合、管理合、理念合、文化合,这样才能取得“1+1>2”的效果。
最后,要充分考虑能源电力行业特性。能源电力价格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能因为重组与整合而造成能源电力价格的波动、出现新的市场垄断、加重老百姓生活负担,更不能影响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的重任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
中能传媒:您认为应该如何持续深化能源电力企业重组与整合?
徐进:能源电力企业的重组与整合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个人认为,用好“加减乘除”的“新算法”,才能真正写好重组与整合的“新文章”,从而打造世界一流能源电力企业。
一是以“加法”思维壮大企业主导产业。要通过重组与整合,实现“强强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行业集聚度,推动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与提升,在补链、强链、延链中实现“二次创业”,为企业发展添势赋能,借机跻身产业晋升的“新赛道”,换来企业腾飞“加速期”。
二是以“减法”思维优化企业发展空间。要借助重组与整合契机,达到“减层级、减机构、减冗员”的目的,不断降低管理成本和经营费用,并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将原先同质化和内部竞争的业务进行组织和业务的归集合并,让企业实现“瘦身减负”、专业聚焦,最终达到“一企一业、一业一企”和“一类业务主要由一个子企业专业运营,一个子企业主要经营一类业务”的要求。
三是以“乘法”思维提高企业发展加速度。要通过重组与整合,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不断放大体制活力、机制动力、创新驱动力、资本扩张力,加强内部资源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充分发挥资本与技术的乘数效应,推动能源电力企业实现“弯道超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四是以“除法”思维推动企业轻装上阵。要通过重组与整合,下大力消除退出低效无效资产和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分拆和剥离不相干、关联度不高的业务,化解置换产能过剩产业,加快消除“臃肿之身、累赘之身、超负之身、低效之身”,坚决摒弃不必要的“包袱”、革除无谓的“负担”,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将宝贵资源向核心业务、主导产业、关键领域集中,达到既“强体”又“塑身”的目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26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的通知(沪经信企〔2025〕46号)。其中包括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锂电池、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RMW3系列万能式断路器、朗松珂利(上海)仪器仪表有限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310.5亿元,比上年下降3.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397.3亿元,比上年下降4.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66.4亿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637.9亿元,下降1.7%;
为进一步丰富完善公司企业文化内涵,以文化人、凝心聚力,提升公司文化的引领力、驱动力和感召力,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召开第七届职代会企业文化专委会第四次会议,为其他部门和单位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范例,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开花结果。在企业发展的宏大蓝图中,企业文化
最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社保中心(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来感谢信,对江苏公司在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共享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无疑是江苏公司对员工福利保障新路径的不懈努力与杰出贡献的有力见证。一直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加强汇聚各方智慧与力
2024年是“十四五”征程中的关键之年,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华润电力落实“学标杆、稳增长、争一流”的年度主题,围绕“十四五”中期检讨目标,校准战略航向、明确业务重点、深耕主责主业,持续明确新时期公司的新责任、新目标,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指标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果显著。为展
企业经营管理“头雁人才”培养计划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工信部人才中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
法国电力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电力体制和发展模式为多国电力行业的学习对象。整体来看,法国政府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和控制程度较高,与我国相似,国有的法国电力公司为垂直一体化电力企业,在多个领域呈现垄断态势。法国的电力体制也曾经历过一系列改革,2023年年中,法国电力公司再次实现完全国有
1月13日,泉州市数据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泉州市数据应用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在众多参赛地市县、乡镇、街道、园区及企业中,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报送的《基于5G+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应用研究》案例成功入选,成为泉州区域唯一一家入选的电力企业。该案例充分展现了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在
1月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后,华能系统各单位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谋发展话落实,一起来看各单位怎么做。办公室强化政治担当勇担使命责任坚决当好集团党组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办公室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年度工作会议精
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重大、高频电力安全隐患“百日攻坚”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通知》有关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岁末年初电力安全生产和保暖保供工作,2025年1月3日,华北能源监管局组织召开了天津地区重大、高频电力安全隐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第一次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指出,各有关电力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电投的控股子公司五凌电力有限公司转让衡东凌南新能源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底价30.00万元。衡东凌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18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由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控股51%,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
让AI评价下AI先上AI对比出来的答案目前电力行业的大模型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已有多个企业和研究机构推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下对主流电力大模型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并补充行业趋势洞察:一、主流电力行业大模型对比二、关键技术突破方向1.多物理场耦合建模:新型模型可同时处理电磁-热力-机械耦合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310.5亿元,比上年下降3.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397.3亿元,比上年下降4.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66.4亿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637.9亿元,下降1.7%;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方电网与中兴通讯在广州供电局南沙狮洋500千伏变电站顺利完成电力行业首个26Ghz频段5G毫米波通感一体外场测试验证。据悉,5G毫米波通感一体技术在同一台无线通信设备上融合了宽带通信、雷达感知探测和目标智能分析跟踪等功能,可精准识别、跟踪定位并测距测速无人机、飞鸟
一道弧光,跨越百年。在南京,有这么一家“百年老电”,在114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风雨兼程、薪火相传,从未间断过生产,从未停止过开拓和创新。他用炽烈的炉膛燃烧着“电力报国”的矢志与梦想,用光和亮的笔触书写着中国电力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篇章,现如今,依旧矗立在扬子江畔
1月24日,中电联本部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电联2025年第一次理事长办公会议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国际一流协
在我国的官方碳足迹数据库还没推出,我国的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还停留在2022年的时候,就在今天,我国居然就官宣了2023年的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来源:老汪聊碳中和)这相当于是啥?相当于是在航母和五代机都还在研发的过程中,突然就直接发布了舰载五代机!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很明显,这个电力碳足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为落实《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了2023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
2024年浙江经济已经交出了“答卷”。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4.3%、6.1%,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积极因素增多”的良好态势。经济大省挑大梁,透过电力大数据,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一年浙江经济运行的稳健向好及其背后的亮点。热词
1月14日,浙江丽水供电公司无人机运营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浙江首家地市级电力行业无人机一站式综合服务“4S”店正式启用。无人机运营中心是集销售、维修、保养、租赁、保障和培训“六位一体”的多业态智慧服务站点,可受理无人机故障维修、定期保养和技能培训3大类业务,让用户享受从采购选型、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低碳电力能为绿色产业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当前,我国电力
2025年1月12日在淮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张志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2024年,洛河电厂四期、怀凤高速等261个重大项目开工,泰来电机、科博达产业基地等204个重大项目竣工,竣工数创历史新高。生态修复取得新成效。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深入实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1月17日,国务院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介绍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央企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拼搏,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企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资委始终坚持高质量
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组织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研究推动专业化整合工作。国务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涉及动力电池、共享资源和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会议指出,中央企业要深刻认识专业化整合是推动“三个集中”的有力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途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资委在2023年度中央企业工作会上明确要求中央企业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作为中央企业重要一员的电力央
虽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于2022年底高质量圆满收官,但国企改革并没有歇歇脚、喘口气。今年,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再次迈出新步伐,中央企业在能源领域开展专业化整合已是动作频频、大戏连台。专业化整合目标指向行业转型升级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评价研究室主任周健奇核心提要●央企战略目标从业内领航升级为世界一流,迫切需要通过新一轮的结构优化来进一步提升核心能力并筑牢专业基础●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有利于突破“卡脖子”技术,将基础性工作转由业内领航企业主导有助于突破制约新兴业务的市场
北极星碳管家网从国资委官方网站获悉,3月29日,17家中央企业、4家地方国有企业就11组专业化整合项目开展了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清洁发电、矿产资源、生态环保、医疗康养等多领域。据了解,此次签约的项目包括招商局集团将旗下中国交通进出口有限公司持有的招商物产51%股权,无偿划转至国投下属中国国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31日,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11组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当日集中签约的这11组项目包括:中粮集团与中国宝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专业化整合项目;航空工业沈飞与沈阳航空产业集团签署大型航空机加结构件专业化整合项目合作协议;中国电子与中国国新
3月23日,一则国家电网决心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消息上了微博热搜。国家电网表态称,根据国资委整改要求,未来将聚焦主业,退出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务。目前,国家电网的房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鲁能集团。如此背景下,近几年在房地产市场并不突出的鲁能集团将何去何从?对此,《证券日报》联系了鲁能的相关
中丝集团整体划入保利集团,“南北船”官宣筹划战略性重组,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联合重组……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在集团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等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值得一提的是,国资委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推进央企集团战略性重组,积极研究做好装备制造、船舶、化工等领域的企业战略性重组。“上述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