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资委在2023年度中央企业工作会上明确要求中央企业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作为中央企业重要一员的电力央企,推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自身必须肩负的历史改革重任,又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笔者认为电力央企高质量发展要想取得新突破、新跨越,需要学会“十指弹钢琴”,全力打好打赢“十大攻坚战”。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徐进)
打好打赢瘦身健体
与提质增效攻坚战
“大而全、小而全”早已是不少电力央企的“通病”;“拖家带口”,负“重”前行,这也是一些电力央企多年改革难以迈过的“坎”。近年来,通过开展化解过剩产能、剥离“三供一业”“处僵治困”、“两金”压控等专项治理活动,一些长期依附在电力央企身上的“老毛病”得到有效治疗,为电力央企高质量发展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电力央企“瘦身健体”没有“休止符”,“提质增效”仍在路上,要借助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一步做好清“淤”消“肿”、割“瘤”去“毒”工作,精准“把脉”、对症“开方”,加快消除“臃肿之身、累赘之身、超负之身、低效之身”,坚决摒弃不必要的“包袱”和革除无谓的“负担”,将有限资源向核心业务、主导产业、关键领域集中集聚,主动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尽量“在数量上做减量,在质量上做增量”,更好聚焦核心资源、化解重大风险、解决主要矛盾,让电力央企最终回归到市场主体的“本来面目”,成为“大而强、专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典范。
打好打赢深化重点
领域改革攻坚战
要以刮骨疗伤、猛药去疴的决心,直面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难题,加快清除和破解那些制约电力央企经营活力和国有资本效益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一是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以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雄心和毅力,坚决啃下电力央企改革一直最难啃的劳动、人事、分配三大块“硬骨头”,真正建立起“职位能高能低、收入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和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二是全面弘扬企业家精神,打破“铁交椅”。大胆尝试职业经理人制度,把组织任命出资人代表和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区分开来,改变过去领导干部主要由“一纸任命、终身受用”方式,推行市场定价、股权期权激励等薪酬方式,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复合型企业家队伍;三是深入推进总部机关化改革,破除“官本位”。坚决治理行政化的“大机关病”,切实清除较为普遍的机构设置臃肿、职能分工过细、管理错位越位、行政色彩浓厚等弊端,优化集团管控模式,激发总部管理活力,把各级总部打造成为业务发展的引擎、风险管控的中枢、公司治理的典范。
打好打赢加快专业化
整合攻坚战
2023新年伊始,电力央企整合纷至沓来,密集“落子”,好戏“连台”:国电投携手中煤集团开展超过1000万千瓦煤电项目整合,并与国家电网在生物质发电领域牵手整合,还有中国电建与通用技术集团在医疗资源上整合签约,以及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划转中交集团等。上述电力板块业务的整合同今年国资央企大力推行的改革“重点戏”高度契合,即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开拓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发挥领头羊作用。其实,专业化整合作为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和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借助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将宝贵和有限的资源资本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集聚,既是电力央企做强做精做壮主营业务板块的有力举措,也是提升电力央企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形成“主业主责突出、专业分工明确、生产各有侧重、产业高度协同”的经营格局以及从根本上解决电力央企“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多而不专”的发展难题。
打好打赢混合所有制
改革攻坚战
混改是实现电力央企高质量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效率低下的必要之举。电力央企混改绝不能成为为“混”而改的“面子工程”,切忌“指腹为婚”“近亲联姻”,也不可搞“闪婚”“拉郎配”,而是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自由恋爱”实现“双向奔赴”,以达到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电力央企和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目的。其实,电力央企混改是一种革命性颠覆性的制度安排,既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又要理论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到混改复杂性和特殊性;既要防范民资“搭便车”心理,旨在通过垄断利益“分一杯羹”,又要防止“引狼入室”“鸠占鹊巢”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还要切忌以引资为目的、让引入资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做法。
打好打赢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攻坚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优化电力央企产业布局、助力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和关键一招。要通过“加减乘除”法为电力央企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势:一是扩大有效供给用“加法”,围绕主导产业,加大业务整合,加快各种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集聚,扩大有效供给,填补经营短板,推动产业由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二是破除无效供给用“减法”,继续下大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和社会职能剥离,有序压减法人数量和压缩管理层级,切实化解产能过剩、库存过多、杠杆过高、成本过大、负担过重等问题,让电力央企轻装前进;三是提升活力效率用“乘法”,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的乘数效应,坚持人才强企、科技兴企战略,完善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机制,健全激约机制,加快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除旧革弊用“除法”,结合“放管服”改革要求,全力推进市场化、法制化改革,全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切实消除体制机制的藩篱,深挖改革潜力、倒逼改革落地,真正破解影响电力央企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打好打赢创新驱动与动能
转换攻坚战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电力央企要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创新驱动之路,担当好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一是以技术创新厚植发展根基。瞄准世界电力前沿、关键及核心技术,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研发体系,尽快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从根本上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局和“卡脖子”难题;二是以产品创新引领市场潮流。加强信息化、数字化与电力工业化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加大产品与服务技术含量,加快商业模式转型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力拳头产品,以“新”和“智”接轨世界、引领全球;三是以制度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优化技术激励考核机制,简化知识产权与专利的许可、转让及入股等流程,重塑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激发出创新内生动力。
打好打赢法人治理体系
建设攻坚战
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的核心,是指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电力央企治理水平较以往虽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形成真正独立的产权主体和市场主体还有一定距离。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需要搭建一流的公司治理体系,这亦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应有之义:首先,要把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结构有机协调起来,依法确立企业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间的权责关系,科学界定各自管理边界,避免越位、缺位和错位;其次,要构建科学高效的制衡机制,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既不能搞一股独大的“一言堂”,也不能让资本作用无限放大;再者,要做到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双腿”并行,电力央企发展的首要目标是获得盈利、创造价值,但要体现在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及承担上;其四,要在追求公司经济利益最大化中兼顾利益相关者权益,切实平衡好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公司员工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坚强制度保障,为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
打好打赢防范化解
重大风险攻坚战
备豫不虞,治企常道。电力央企正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债务负担较重、改革任务艰巨、新旧动能转换等多重形势任务,风险无处不在、相互叠加,心存侥幸等于“送命”。尤其是在这个多变世界,“黑天鹅”突如其来,“灰犀牛”司空见惯。任何一项重大风险发生,稍有处理不慎,极有可能带来“致命伤害”甚至生存危机。因此,电力央企要想基业长青,必须把风险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守住风险的底线,把未来风险降到最低,把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发展才更有底气。要牢固树立“控风险就是保安全、控风险就是增效益、控风险就是促发展”的管理理念,清醒认识到防范风险既是当务之急、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电力央企稳健发展的重要前提和长久之计,要切实强化风险意识,筑牢风险防范防线,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打好打赢能源安全
清洁保供攻坚战
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电力央企的第一责任和重要任务。电力央企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扛起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能源保供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让人民群众“用上电、用好电、好用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电网覆盖率几乎达到100%,就连偏僻山区的居民也能用上电,但局部性、季节性缺电仍然时有发生。电力央企要树牢底线思维,加大跨区域余缺互济力度,最大限度地补缺口、保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用电稳定与安全。与此同时,电力央企要加快电力的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科学推广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试验示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平衡好安全、低碳、转型成本三者间关系,聚力推进能源电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让电力更清洁、更绿色、更环保、更廉价,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电力高质量发展道路,全力以赴打好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阵地战、攻坚战。
打好打赢提升党建
工程质量攻坚战
加强党的核心领导是引领电力央企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电力央企作为国有经济核心载体,是国民经济“顶梁柱”,要紧扣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企业特点,更加责无旁贷地加强党建工作:一是进一步突出党组织在治理主体中的核心地位,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大原则下,充分保证董事会决策独立性和经理层经营管理权自主性,推动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二是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落到实处,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得到贯彻执行,构建正气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监督制约作用,处理好党内监督与监事会监督、职工民主监督、新闻媒介监督之间的关系,跳出“小监督”惯性思维,推动形成“大监督”工作格局;四是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对重要人事任免权,协调好党管干部和市场化选人用人之间的关系,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2日,国家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国电南瑞和国网英大分别发布《关于控股股东筹划国有股份无偿划转暨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和《关于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的提示性公告》等系列公告。根据公告信息:(1)国网电科院拟将其全资子公司南瑞集团持有的国电南瑞4,135,564,206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1.49%
4月14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全面总结一季度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奋力推动实现“双过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出席会议,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事、党组副书记余波主持会议,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参加会见。温枢刚对郑庆华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同济大学给予中国华能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温枢刚表示,中国华能牢牢
4月8日,三峡集团召开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国务院国资委有关文件要求,研究审议相关议题。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伟平主持会议并讲话,集团领导、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出席会议。会议强调,以习近
去年11月15日,时任大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的邹磊还以客人的身份前往国家能源集团总部进行合作交流。谁曾想到,短短3个月后,邹磊便完成了从“客”到“主”的转变。今年2月,邹磊履新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在履新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邹磊以惊人的效率开展了超过30次公开活动,其行程之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0日,据中国大唐集团雄安总部项目设计变更公告(二次)显示,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2.2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办公楼及其配套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具体面积以规划验收为准)本项目最高投标限价4798万元。”变更为“2.2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办公楼及其配套工程,项目
中核集团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信心坚定,切实履行实际控制人职责,“一企一策”制定年度市值管理方案,全力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核集团高度重视市值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成效,控股上市公司多次取得中国证券“金紫荆奖”。2022年以来,中核集团积极推动优质资产注入
4月7日,三峡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高层联动,82年生的三峡能源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龙,调往湖北能源任党委书记,并推荐为董事长人选。此番履新,张龙从三峡集团的新能源战略实施主体三峡能源,跨越到综合能源发展平台湖北能源,也标志着他从单一新能源领域的深耕转向综合能源平台的全面统筹。这一角
4月8日,三峡集团召开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总结一季度工作,研判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强调要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乘势而上、有力有序有效抓好二季度重点工作,确保年度工作“双过半”和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会议指出,三峡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
中国华电对中国经济保持坚定信心,持续看好资本市场前景,主动引领控股上市公司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和投资价值同步提升。中国华电着力推动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提升质量,提高股东回报,加大对投资者回报频次。2024年,华电国际
4月7日,受美“对等关税”影响,引发我国A股市场巨震。4月8日,国家电网控股的国电南瑞已经发布上市公司董事长提议股份回购的公告,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回购规模预计5亿元至10亿元人民币。据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多家电力央企陆续出手,通过回购、增持等措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国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7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官网领导团队更新,原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治平,出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这一人事调整被业内认为可能是中国汽车产业整合的关键一步。2月9日晚,多家上市企业发布公告显示,两大央企集团东风汽车集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1月17日,国务院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介绍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央企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拼搏,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企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资委始终坚持高质量
9月27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4年9月23日-9月27日)。政策篇国家发改委:支持企业建设回收废旧产品的逆向物流体系推进退役风电光伏等高效利用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总体进展成效。会上,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组织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研究推动专业化整合工作。国务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涉及动力电池、共享资源和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会议指出,中央企业要深刻认识专业化整合是推动“三个集中”的有力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途径,
访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徐进核心提要●不仅要做到资本合、资源合、组织合、人员合,更要实现战略合、管理合、理念合、文化合,这样才能取得“1+12”的效果●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将原先同质化和内部竞争的业务进行组织和业务的归集合并,让企业实现“瘦身减负”、专业聚焦中能传媒:
虽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于2022年底高质量圆满收官,但国企改革并没有歇歇脚、喘口气。今年,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再次迈出新步伐,中央企业在能源领域开展专业化整合已是动作频频、大戏连台。专业化整合目标指向行业转型升级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评价研究室主任周健奇核心提要●央企战略目标从业内领航升级为世界一流,迫切需要通过新一轮的结构优化来进一步提升核心能力并筑牢专业基础●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有利于突破“卡脖子”技术,将基础性工作转由业内领航企业主导有助于突破制约新兴业务的市场
自2017年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重组整合为国家能源集团之后,国资委在电力领域看到了“1+1>2”的整合效应。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国资委对央企整合、管理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即聚焦主业核心、合并同类,该合的合,该增的增。(来源:北极星电力网sunshine整理)3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再次举办中央企业专业
北极星碳管家网从国资委官方网站获悉,3月29日,17家中央企业、4家地方国有企业就11组专业化整合项目开展了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清洁发电、矿产资源、生态环保、医疗康养等多领域。据了解,此次签约的项目包括招商局集团将旗下中国交通进出口有限公司持有的招商物产51%股权,无偿划转至国投下属中国国投
4月11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正式披露转让四家新能源公司股权,详情见下:上述股权也是五凌电力持有的全部股权。此次转让之后,五凌电力将不再持有上述四家公司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湘的二级单位,成立于1995年5月3日,注册资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质子交换膜
日前,国家电投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标结果定了(除标段14、标段15、标段27未开标外),详情如下:相关阅读:均价2029元/kW,这次风机价格抗住了!
作为承担内蒙古通辽市主城区2550万平方米供热任务的国有企业,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通辽热电公司持续推进落实“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通过智慧供热系统升级与市场拓展双向发力,在连续四年亏损的背景下,2024年较年初目标减亏960万元,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利超3000万元,走出一条热电企业提质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2日,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闽东电力”)发布《关于参股设立宁德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闽东电力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参股设立宁德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8000万元人民币,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5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4月10日,电投产融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此次交易涉及将公司持有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出,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
今年以来,中船科技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178”总体工作要求,以公司“126433”工作推进体系为行动指南,全体干部职工以“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进姿态,铆足干劲、拼搏奋进,全力以赴抢抓资源开发和市场订单、谋划科研创新、推进生产交付等重点工作,以首季“开门红”为全年“满堂彩”奠定坚实基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