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线电缆政策正文

广西:引进建设一批大型风电整机制造和叶片、海底电缆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

2023-04-23 10:41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键词:海底电缆抽水蓄能广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

《计划》指出,开展海洋资源调查。加快推进海洋生物、矿产、油气、可再生能源等自然资源以及海域、海岛、海岸带等空间资源的调查与勘探,逐步摸清海洋资源“家底”。推动开展北海、钦州市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到2025年,建立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形成广西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指导目录,完成北海市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集成现有的自然资源调查数据成果,形成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图”。

壮大绿色临港产业集群。开展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积极打造“千亿级”高端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造纸、轻工食品、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建设和南宁六景工业园、钦州石化产业园、防城港钢铁基地、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等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到2025年,形成3000亿元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国家级现代石化产业基地;形成5000亿元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打造北部湾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依托中船钦州大型现代化修造船基地等项目,加快研发生产高技术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全力推动广西百亿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形成造船、海洋工程装备和配套设备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南宁潮力集团铝基新材料产业链、中伟新材料南部(钦州)产业基地、玉林70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北海亚王储能材料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建设沿海清洁能源基地,加强核电、抽水蓄能、清洁煤电、天然气发电等保供能力较强的清洁电源布局。科学合理配置各类电源和储能设施,推动化石能源与新能源优化组合示范利用。重点推进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建成投产,推动建设防城港红沙核电三期和白龙核电一期项目。到2025年,形成110亿元北部湾海洋装备产业基地。

海上风电产业。打造风电装备核心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海上风电产业链,引进建设一批大型风电整机制造和叶片、发电机、齿轮箱、控制系统、海底电缆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打造风电产业园,重点建设北部湾国际海上风电产业园。优先开发北部湾近海风电资源,加快钦州、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示范化开发及“海上风电+”多功能多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南宁等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建设风电大数据中心和风电咨询设计研究平台,重点发展大数据、咨询、技术研发等风电服务产业。到2025年,力争海上风电装机核准开工750万千瓦、投产300万千瓦。

原文如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

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

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桂政办发〔2023〕1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4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

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深入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精神,促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海洋强区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关于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决策部署,坚持陆海统筹,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拓展蓝色空间,壮大向海产业,畅通向海通道,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深化向海开放合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区,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通过持续深入实施向海产业壮大、向海通道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向海开放合作、海企入桂招商、美丽海湾建设等六大行动,做大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4市向海经济核心区,联动贵港、玉林、崇左等3市拓展区和柳州、桂林、梧州、百色、贺州、河池、来宾等7市辐射区,强化沿海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带、边海联动经济带、桂东向海经济带、平陆运河经济带等“五带”支撑,积极推进向海经济北部湾先行区建设,构建以陆带海、以海促陆的陆海协同一体发展新格局。

到2025年,向海经济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现代向海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向海通道网络更加健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向海开放合作深化拓展,海洋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向海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向海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力争全区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25%。

二、重点行动

(一)向海产业壮大行动。

以港口和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精品化、链条化、集群化为目标,培育延伸向海产业链,加强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产业联动,加快建设向海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向海产业体系。

1.开展海洋资源调查。加快推进海洋生物、矿产、油气、可再生能源等自然资源以及海域、海岛、海岸带等空间资源的调查与勘探,逐步摸清海洋资源“家底”。开展中华白海豚、布氏鲸等重点生物种群生态状况及遗传资源调查。推动开展北海、钦州市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到2025年,建立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形成广西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指导目录,完成北海市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集成现有的自然资源调查数据成果,形成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图”。(牵头单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海洋局、地矿局;配合单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局,北海、钦州、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2.壮大绿色临港产业集群。开展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积极打造“千亿级”高端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造纸、轻工食品、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建设和南宁六景工业园、钦州石化产业园、防城港钢铁基地、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等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到2025年,形成3000亿元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国家级现代石化产业基地;形成5000亿元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北部湾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有关市人民政府)

3.壮大向海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和高校院所科技支撑作用,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以海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原料的研究及开发利用,建立完善符合国际规范的海洋药物创新体系和功能完备的海洋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培育延伸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链,积极开发以海洋生物为原料的抗癌药、创新药、保健品及检测试剂等。着力开发疗效显著的海洋生物医药和中药新剂型产品。支持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制药及生物制品领军企业,加快海洋药物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支持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国际中小企业医学孵化中心和国际医学创新赋能中心。到2025年,力争全区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打造区域竞争力较强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集聚区。(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配合单位:自治区药监局、中医药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海洋局,有关市人民政府)

信息产业。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数字海洋特色产业园,实施“数字海洋”创新工程,提升海洋数字经济创新能力,推动传统海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培育发展海洋大数据产业,建设广西海洋大数据中心,制定全区海洋大数据标准规范,研究建立海洋大数据共享机制。引育海洋信息服务领军企业,打造海洋信息产业及设备制造基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大数据发展局、海洋局;配合单位:自治区科技厅、北部湾办,有关市人民政府)

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打造北部湾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依托中船钦州大型现代化修造船基地等项目,加快研发生产高技术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全力推动广西百亿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形成造船、海洋工程装备和配套设备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南宁潮力集团铝基新材料产业链、中伟新材料南部(钦州)产业基地、玉林70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北海亚王储能材料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建设沿海清洁能源基地,加强核电、抽水蓄能、清洁煤电、天然气发电等保供能力较强的清洁电源布局。科学合理配置各类电源和储能设施,推动化石能源与新能源优化组合示范利用。重点推进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建成投产,推动建设防城港红沙核电三期和白龙核电一期项目。到2025年,形成110亿元北部湾海洋装备产业基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自治区北部湾办、农业农村厅、科技厅、海洋局,有关市人民政府)

海上风电产业。打造风电装备核心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海上风电产业链,引进建设一批大型风电整机制造和叶片、发电机、齿轮箱、控制系统、海底电缆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打造风电产业园,重点建设北部湾国际海上风电产业园。优先开发北部湾近海风电资源,加快钦州、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示范化开发及“海上风电+”多功能多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南宁等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建设风电大数据中心和风电咨询设计研究平台,重点发展大数据、咨询、技术研发等风电服务产业。到2025年,力争海上风电装机核准开工750万千瓦、投产300万千瓦。(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海洋局、北部湾办,广西海事局,有关市人民政府)

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鼓励沿海临港工业区以及沿海电力、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以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普及推广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应用,提高海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海岛及滨海旅游区开发建设需求,推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落地。“十四五”期间,全区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左右。(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海洋局;配合单位:自治区水利厅,北海、钦州、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4.升级发展向海传统产业。

海洋渔业。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实施渔港升级改造工程,逐步完善渔港服务配套设施功能,推动形成以中心渔港、一级渔港为核心的渔港经济区,重点打造防城港、北海、南澫、钦州等4个渔港经济区。树立大食物观,积极推进蓝色粮仓和海洋牧场工程。加快构建现代海洋水产种业体系。积极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重点发展新型贝类浮筏养殖和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加快发展陆基设施化养殖。鼓励发展远洋捕捞,大力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振兴南珠产业,建立海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推进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区域性水产品交易市场。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6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3个,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牵头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自治区海洋局,北海、钦州、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文旅产业。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推动北海、防城港、钦州旅游一体化联动发展。持续打造北部湾休闲度假游、海上丝路邮轮游、中越边关跨国风情游、滨海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生态游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打造北部湾边海风景道。加快建设一批海洋主题酒店和山水主题酒店,打造涠洲岛旅游民宿标杆示范地。大力开展美食文化活动,做优钦州蚝情节、北部湾开海节等节庆美食品牌,打造具有北部湾特色的海丝文化创意产品。积极扶持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提档升级防城港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钦州三娘湾景区,推动北海银滩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桂林山水”与“浪漫北部湾”大品牌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海洋运动产业。推动游艇帆船公共码头、沙滩体育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发帆船、潜水、海钓等滨海体育运动项目。积极举办帆船、沙滩排球等海洋体育赛事,打造北部湾海洋运动品牌。到2025年,全区至少创建2个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5个自治区级滨海旅游度假区、5个国家AAAA级滨海旅游景区,力争北海文化产业园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配合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海洋局,有关市人民政府)

交通运输产业。加快铁海联运发展,拓展区外铁海联运范围,稳步增加铁海联运开行规模,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等衔接,实现货源共享。加密北部湾港至南宁、柳州、桂林、百色、贺州等城市的铁路货运班列,促进通道与区内物流产业集聚区联动发展。强化海陆运输资源整合,拓展海洋交通运输网络。加密和扩大重庆、四川等西部地区至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开行频次和开行范围。持续加密北部湾港至东盟国家的航线频次,开辟北部湾港至欧美等地区新的远洋航线,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中亚等国际班列对接。到2025年,全区铁海联运集装箱运输量突破50万标箱。(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北部湾办、交通运输厅,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配合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5.培育发展高端服务业。推动船舶代理、货运代理等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建立船舶代理等水路运输辅助企业“互联网+信用监管”模式,积极推进船舶代理、客货运代理、无船承运业务备案全程网上办理。推动海洋金融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水运港口发展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港口基础建设项目及临港产业项目,探索海洋供应链金融模式,服务海洋产业发展。发挥政策支持优势,用好陆路启运港退税等政策,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品牌。拓展物流商贸功能,提高铁海联运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全程“一口价”、“一单制”服务。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大力发展航运交易、金融保险等航运服务业。(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配合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保监局,有关市人民政府)

6.推动陆海产业链联动发展。优化陆海资源配置和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深化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产业合作,推动沿海产业和内陆腹地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产业带、西江沿线产业带、北钦防临港工业集聚区、桂东南工业东融先导区等“两带两区”陆海产业链联动发展新格局。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促进“陆海”、“江海”联动发展。谋划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以北海、钦州、防城港市为重点,打造北钦防临港工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化工、高端金属新材料、食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以南宁、柳州、桂林市为重点,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以百色、河池、崇左、来宾、贵港、梧州市为重点,依托内河航运优势,强化西江沿线产业带建设,重点发展高端金属新材料、特色食品、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产业。以梧州、玉林、贺州市为重点,打造桂东南工业东融先导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材料、再生资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到2025年,全区共建设14个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牵头单位:各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海洋局;配合单位:自治区商务厅)

(二)向海通道建设行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底电缆查看更多>抽水蓄能查看更多>广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