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能源电力发展要与“不确定性”共存共生

2023-04-27 11:41来源:中国电力作者:国网能源院关键词:数字化能源安全数字化转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电力发展要与“不确定性”共存共生

孙艺新

国网能源院

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

(来源:中国电力)

《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一书的作者王珞是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的弟子,这本书把超边际决策和行为经济学的思想应用到如今的数字时代决策博弈中,对我们理解把握能源电力领域的复杂性不确定问题有新的启发。

一、从”信息不对称”理解不确定性的本质

过去我们团队在谈到大数据、数字化作用的时候,习惯性认为能够消除不确定性,或减少信息不对称性,这里有一定“想当然”的成分,数据打通、信息连接,就能够消除不确定性么?本书认为:

人类受益于信息不对称。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中说,一个人再聪明,也掌握不了全部知识,处理不了所有数据——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学者们对信息不对称话题的关注,说明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有其合理之处。但大众却偏爱理想化的简单结论:只要信息对称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很多人包括一些互联网大佬都在宣称,互联网让信息获取变得容易,让信息对称了,甚至认为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互联网上每个节点的连接,会使一部分信息对称,但每一次连接都意味着更多的信息不对称,因为每个节点背后都是更多的信息。

本书引入隐性知识来进一步说明信息不对称的好处。作为信息内化的一种形式,知识不仅具有不对称性,还有无形化的特征。

知识的无形化对我们的启示有三点:一是说不清的需求才是真需求。二是讲不清楚的才有价值。三是信息和知识具有属人性。

在此方面,对我启发有三点:

第一,凡是能够表述的问题,甚至能够用概率描述的问题,都不是真正“不确定性”的问题。我们平常谈到用大数据消除降低不确定性的时候,要警惕这可能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使“确定性”的工作提高了效率,还没有真正触达“不确定性”的边界。

第二,不确定性有内生和外生而分,内生的不确定性来自人的知识,只有不能言说、无法传授的才是需要“信息不对称”的知识,作者称之为“无形化的知识”,比如日本寿司之父对寿司的制作工艺,这些无形化的知识构成了现代化社会的分工体系日益分化日益繁荣,大数据或者说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也不能替代这部分的价值。

第三,对于外生的不确定性,就是那些没有发生过或很难用历史数据拟合、也就无法计算其发生概率的事件,而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向这些“不确定”中找寻价值。因为不确定性往往是风险与收益并存,并且能够获得“非线性”的价值。这样来看,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的衡量标准,不是用“收入”“规模”来评价,而是用他在面对“不确定性”中的选择,以及利用“不确定性”使企业获得收益的能力。

二、只有在“左右为难”中决策科学才有价值

信息不对称和知识无形化构成了决策的约束条件。决策不能等待信息的完备,必须要在有限信息下作出决策。作者从行为经济学谈到很多认知误区。其中,被动型的心理偏差,包括锚定效应、信息易得性偏差、幸存者偏差,此外主动性的心理偏差,往往会形成自己的信息“茧房”。

谈到决策系统,作者提出要素之间不独立,互相有影响就构成了复杂系统。复杂系统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服从二八分布。我理解大多数的具有互动竞争关系的系统都是复杂系统,比如社会系统、组织系统、考核系统,也包括电力系统。本书提出要善于在复杂性中作出决策,用复杂系统和不确定性分析问题。麦肯锡风险矩阵是一种思考工具。

1.png

麦肯锡风险矩阵分析不确定性对业绩的影响程度,以不确定性为规模变量,设为横轴;以对业绩的影响程度为间接变量,设为纵轴。横轴对应不确定性,反映VUCA思想,不仅可以列举不确定性要素,还可以分析要素受不确定性影响的程度。纵轴对应复杂系统理论,下半区对业绩影响较小的要素即“长尾”部分,上半区对业绩影响较大的正是二八分布中起关键作用的头部要素。两者结合,将不确定性和复杂系统联系在一起。

在复杂系统矩阵中筛选出关键因素,最终整理出整个复杂系统对决策者而言最关键的两难矩阵后,我们就可以用博弈思维继续梳理决策框架。

这里也就涉及到全书的核心——升维。比如在能源安全、绿色、经济的三目标协同中,在三个目标的优化中决策空间很小,但如果引入“时间”作为维度,短期考虑问题和中长期考虑问题是不一样的,能源电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也不一样,这就是一种用升维的方式破解目标选择困难的方法。

专家介绍

孙艺新,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能源数字经济创新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能源大数据分析及相关研究咨询、能源区块链、能源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研究工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数字化查看更多>能源安全查看更多>数字化转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