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5月9日,贵州省财政厅印发《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提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在建煤电项目建设、推进现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支持煤电机组项目实施节能改造、超低排放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支持开工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项目;推进全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稳步发展,支持非财政性资金投资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公用或专用充电设施建设;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推动煤炭、煤电、新能源联营;支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提升绿色能源供暖制冷比例;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供应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详情如下:
省财政厅 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黔财工〔2023〕39号
各市(州)、县(市、区、特区)财政局、能源行业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能源安全生产水平,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全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省财政厅、省能源局制定了《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贵州省财政厅 贵州省能源局
2023年4月24日
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黔委厅字〔2021〕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2〕16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由省能源局会同省财政厅管理,用于支持能源安全生产与保供,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应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贵州省主战略主定位相关部署要求,符合有关政策规定,遵循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统筹安排、重点突出、加强监管、注重绩效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会同省能源局按照职责
分工共同管理。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根据省能源局报送的材料及资金安排建议,按程序下达预算、绩效目标并拨付资金;会同省能源局对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绩效管理等工作。
省能源局负责按规定编制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及绩效目标,制定发布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及重点,建立项目库和项目评审专家库,组织项目申报和择优筛选工作,提出专项资金分配方案,组织开展项目和资金的跟踪监督、考核验收和绩效自评等工作。负责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和信息公开工作等。
市县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严防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会同同级能源行业管理部门对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及绩效管理。
市县能源行业管理部门根据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重点,认真做好项目筛选、审核、申报等工作,负责审核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对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考核验收和绩效管理。指导项目实施单位按要求申请资金、管好用好资金。
第三章 资金分配方式及支持范围
第五条 专项资金采取项目法分配,由省能源局发布申报指南或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开展项目评审,并依据项目评审结果,经公示后确定拟支持对象。
第六条 专项资金分为省本级支出资金和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两部分。省本级支出的专项资金,由省能源局按照部门预算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和使用。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进行安排和使用。
第七条根据省委、省政府对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部署,重点围绕聚焦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保障,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下领域:
(一)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支持透明矿山建设,强化基层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一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鼓励煤层气及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推广煤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推动煤矿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等。
(二)能源安全保供。落实电煤中长期合同任务,提高电力机组顶峰发电能力,支持移峰填谷企业生产用电;支持有关地方政府、煤炭企业、煤电企业、煤炭储备交易中心完成年度电煤供应任务和应急性电煤储备任务;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应急调峰保障机制,支持天然气储备、增强调峰能力。
(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在建煤电项目建设、推进现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支持煤电机组项目实施节能改造、超低排放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支持开工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项目;推进全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稳步发展,支持非财政性资金投资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公用或专用充电设施建设;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推动煤炭、煤电、新能源联营;支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提升绿色能源供暖制冷比例;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供应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四)其他。国家支持能源高质量发展需由地方配套安排的相关资金;省委、省政府确定支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其他事项;支持能源行业中电力、油气、新能源、油气管道等领域安全工作和能源安全建设等。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能源产业发展;委托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开展项目管理、统计调查等相关专项工作经费补助;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政府采购服务。
第八条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下列支出:
(一)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转开支。
(二)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支出。
(三)用于平衡本级预算支出。
(四)用于楼堂馆所建设、改扩建及违规装修等支出。
(五)交通工具购置、通讯设备购置及运行支出。
(六)其他与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不相符的支出。
第九条专项资金主要支持方式包括直接补助、融资贴息、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及其他。
(一)直接补助。按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相应标准给予的一次性补助,原则上支持金额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的30%,单个项目补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对省级及以上重大能源项目(含前期工作经费)、重点科研项目及其他支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优质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方式给予补助或提高补助比例。
(二)贷款贴息。按项目融资实际发生额,以项目实际融资利率为标准给予一次性贴息,融资贴息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两年且单个项目贴息补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
(三)以奖代补。对获得省级及以上能源相关认证、示范、试点的企事业单位或项目,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一次性补助;能源安全保供项目根据项目单位任务完成量结合有关政策文件标准给予奖补。
(四)政府购买服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4〕39号)及《贵州省省级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办法》(黔财编〔2011〕7号)等相关规定执行。
(五)其他。省委、省政府和省能源局安排的其他事项按相关程序执行。
第四章 项目申报及项目库管理
第十条申报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
(二)完成项目立项;
(三)项目真实成熟可靠、项目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可行;
(四)具有良好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十一条省能源局印发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或通知,提出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重点,明确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及项目管理等。
第十二条 省能源局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储备库,发挥项目库预算基础支撑作用。入库项目来源分为两类:一类为省直部门、中央在黔企业、省属国有企业组织上报;一类由市县能源部门组织上报。入库项目须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申报指南规定的要求和条件;同时项目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预期效益或者绩效目标明确清晰、合理、可考核等。原则上未纳入项目储备库的项目不得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第十三条项目库实行常态化开放、滚动式管理,按照“公开透明、提前储备、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通过提前研究谋划、评审论证、入库储备、动态监管等方式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原则上申报项目(除据实清算类项目)需经评审后方能入库。
第十四条项目申报材料。
(一)各市、县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申报文件;省属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出具申报文件;
(二)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五条专项资金申报和审批程序
(一)市、县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形式预审,主要审查申请材料齐备性、内容合规性,对符合申请条件且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的项目,按照申报要求上报省能源局。
(二)省能源局对项目进行初审、专家评审及根据工作需要开展现场考察,也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三)省能源局结合材料初审、专家评审、现场考察或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审核报告结果,结合产能产量、煤电保障、税收贡献、吸纳就业、绩效管理等按照项目轻重缓急提出项目初步审核意见和资金初步分配方案。
(四)省能源局集体研究决策确定拟支持项目,除涉及保密要求的内容外,按规定向社会公示。
第十六条申报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不予支持:
(一)申报项目绩效目标不明确的,项目绩效评价不合格的、未按规定报告以前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
(二)同一项目多头申报的;
(三)以前年度专项资金已支持过的(延续性项目除外)。
第十七条各市、县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应对专项资金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对其合规性、完整性负责,并加强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第五章 资金下达和管理
第十八条 省财政厅会同能源局按照本年度专项资金预计执行数的一定比例,提前下达下一年度专项资金预计数。
第十九条省财政厅会同省能源局在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年度预算后,在规定时限内及时下达专项资金预算;对年初未落实到部门、市县或项目的专项资金,应按规定报批后及时下达。各级财政、能源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拨付专项资金,对无故滞留、挪作他用及拖延专项资金拨付且情节严重的,省财政厅会同省能源局可暂停相关地区项目申报,涉及违法违规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专项资金的支付要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按照可执行指标、用款计划、支付申请和项目实际进度将资金支付到最终收款人,严禁违规向代管资金专户等财政专户、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开发区(园区)或乡镇账户、平台公司账户和共管账户转账,挪用国库库款。安排给市(州)、县(市、区、特区)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及时下达预算到项目所在市(州)、县(市、区、特区)财政局。涉及省本级支出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形成预算指标推送省能源局。
第二十一条项目组织部门按照“谁组织,谁监管”的原则,负责对获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资金申请报告和资金计划下达文件内容组织项目实施,并通过专项资金管理系统按要求填报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情况,实现线上监管与线下监管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资金使用需纳入政府采购和招标范围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项目应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单位、建设内容、支持方式等,确需调整,按以下程序报批:
(一)县级申报的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县(市、区、特区)能源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市(州)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报省能源局、省财政厅备案。
(二)市级申报的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市(州)能源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市(州)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能源局、省财政厅审批。
(三)省级申报项目,由项目单位直接向省能源局申请,省能源局会同省财政厅提出审批意见。
(四)项目调整审批不通过的,资金按相关程序收回。
第二十三条专项资金必须落实专款专用管理规定,专项资金当年预算、当年使用,原则上不得结转次年使用。省对市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在市县财政尚未分配并结转两年以上的,通过上下级结算收回省级财政总预算。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 项目验收管理
第二十四条省能源局建立健全验收管理制度。项目建成投产后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分级组织验收。
(一)经省本级拨付资金的奖补项目由省能源局负责组织验收,所需经费可在专项资金中予以列支。
(二)经省对下转移支付奖补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由县(市、区、特区)、市(州)能源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验收。
(三)验收工作可采取自行组织、委托验收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
第七章 绩效管理
第二十五条省财政厅会同省能源局建立健全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要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六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动态掌握政策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加强绩效目标完成印证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第八章 风险控制
第二十七条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贵州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用;不得无故滞留专项资金、拖延拨款。各级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强项目资金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和绩效监控,严禁将专项资金用于“负面清单”,并向财政部门报告项目实施以及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八条财政部门和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专项资金信息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除涉密事项外,财政部门和能源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向社会公开专项资金政策、项目申报指南、资金分配结果和绩效管理信息等。
第九章 监督问责、信息公开
第二十九条省财政厅会同省能源局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未经批准调整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将专项资金用于“负面清单”的,追回专项资金,视情况取消三年内专项资金申报资格,并将失信信息报送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供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对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不佳,资金拨付进度较慢及审计或财政等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市县,视情况减少该地区下一年度专项资金支持。
第三十条涉及专项资金安排使用的各部门均应自觉接受审计、纪检监察、财政监督,不得拒绝或阻碍正常的监督检查。对资金安排和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除涉密信息外,省能源局应按照“谁设立、谁分配、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按规定通过本部门门户网站、公告栏等载体公开专项资金相关信息,原则上应包括管理办法,申报指南,项目计划情况,分配方式、程序和结果,使用情况,绩效信息、监督检查和审计结果,公开接受和处理投诉情况等,并动态更新完善。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实施期至2025年,自印发之日起实行,期满后视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情况,确定是否继续实施和延续期限。原《贵州省能源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黔财工〔2021〕32号)、《贵州省煤电调节机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黔财工〔2021〕25号)同时废止。
部门解读 | 关于《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一、《办法》制定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部署,结合《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黔委厅字〔2021〕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2〕16号)精神,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府办发〔2022〕32号)相关要求,省财政厅会同省能源局进一步优化整合能源类专项资金,将原贵州省能源结构调整专项资金、贵州省煤电调节机制专项资金整合为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制定了《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和保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近日印发。
二、《办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办法》包括总则、职责分工、资金分配方式及支持范围、项目申报及项目库管理、资金下达和管理、项目验收管理、绩效管理、风险控制、监督问责、信息公开和附则等十部分,共计三十三条。第一部分明确了专项资金的政策依据、专项资金的定义、专项资金遵循的原则;第二部分明确了省、市(州)、县(市、区、特区)财政部门、能源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分工;第三部分明确了专项资金的分配方式、支持范围、禁止支出内容、支持方式等具体内容;第四部分规定了申报项目应满足的条件、申报程序、申报材料;入库项目的条件、入库项目的来源、项目库的管理原则;专项资金的审批程序及专项资金不予支持的限制性规定;第五部分规定了资金的下达和管理;第六部分规定了项目验收管理;第七部分强调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及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第八部分强调了风险控制,除涉密事项外,财政部门和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向社会公开专项资金的政策、项目申报指南、资金分配结果和绩效管理信息等;第九部分规定了监督问责和信息公开;第十部分规定了《办法》实施期限至2025年,同时原《贵州省能源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黔财工〔2021〕32号)、《贵州省煤电调节机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黔财工〔2021〕25号)同时废止。
三、《办法》规定的专项资金的分配方式、支持范围及支持方式
(一)分配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项目法分配,分为省本级支出资金和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两部分。省本级支出的专项资金,由省能源局按照部门预算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和使用。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进行安排和使用。
(二)支持范围
1、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支持透明矿山建设,强化基层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一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鼓励煤层气及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推广煤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推动煤矿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等。
2、能源安全保供。落实电煤中长期合同任务,提高电力机组顶峰发电能力,支持移峰填谷企业生产用电;支持有关地方政府、煤炭企业、煤电企业、煤炭储备交易中心完成年度电煤供应任务和应急性电煤储备任务;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应急调峰保障机制,支持天然气储备、增强调峰能力。
3、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在建煤电项目建设、推进现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支持煤电机组项目实施节能改造、超低排放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支持开工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项目;推进全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稳步发展,支持非财政性资金投资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公用或专用充电设施建设;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推动煤炭、煤电、新能源联营;支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提升绿色能源供暖制冷比例;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供应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4、其他。国家支持能源高质量发展需由地方配套安排的相关资金;省委、省政府确定支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其他事项;支持能源行业中电力、油气、新能源、油气管道等领域安全工作和能源安全建设等。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能源产业发展;委托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开展项目管理、统计调查等相关专项工作经费补助;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政府采购服务。
4、禁止支出范围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下列支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转开支;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支出;用于平衡本级预算支出;用于楼堂馆所建设、改扩建及违规装修等支出;交通工具购置、通讯设备购置及运行支出及其他与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不相符的支出。
(三)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主要支持方式包括直接补助、融资贴息、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及其他。其中:直接补助和贷款贴息单个项目补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以奖代补,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一次性补助;能源安全保供项目根据项目单位任务完成量结合有关政策文件标准给予奖补。
四、《办法》规定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和资金下达
申报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完成项目立项;项目真实成熟可靠、项目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可行;具有良好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省能源局印发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或通知,建立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来源分为两类:一类为省直部门、中央在黔企业、省属国有企业组织上报;一类由市县能源部门组织上报。项目审批先由市、县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形式预审,对符合申请条件上报省能源局。省能源局采取初审、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委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评审等方式,结合产能产量、煤电保障、税收贡献、吸纳就业、绩效管理等按照项目轻重缓急提出初步分配方案,经集体研究,并按规定向社会公示后向省财政厅提出资金下达申请。省财政厅对省能源局提交的资金分配方案进行要件、程序审核后,会签厅内相关处室,会同省能源局下达资金。专项资金的支付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安排给市(州)、县(市、区、特区)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及时下达预算到项目所在市(州)、县(市、区、特区)财政局;省本级支出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形成预算指标推送省能源局。
申报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不予支持:绩效目标不明确的;项目绩效评价不合格的、未按规定报告以前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同一项目多头申报的;以前年度专项资金已支持过的。
五、项目验收管理
项目建成后分级组织验收,经省本级拨付资金的奖补项目由省能源局负责组织验收,省对下转移支付奖补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由县(市、区、特区)、市(州)能源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验收。
六、《办法》规定的绩效管理及监督管理
各级能源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严格落实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不佳,资金拨付进度较慢及审计或财政等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市县,省能源局、省财政厅视情况减少该地区下一年度专项资金支持。
省财政厅会同省能源局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未经批准调整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将专项资金用于“负面清单”的,追回专项资金,视情况取消三年内专项资金申报资格;对资金安排和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新型储能安全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2024年度专家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作为首批委员代表,欣旺达储能加入我国新型储能领域首个针对新型储能全过程安全的专家委员会。新型储能安全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是我国新型储能领域首个针对新型储能全过程安全的专家委,将为推动储能安全高端智库建设,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到2024年10月底,重庆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近50个,合计规模约154万千瓦/315万千瓦时,总投资约48亿元。据悉,今年重庆建成投运13个电网侧储能项目,在今年迎峰度夏中为全市增加了顶峰能力140万千瓦、网内移峰填谷能力280万千瓦。
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首次低于50%,中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50GW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11.49GW(包括抽水蓄能、熔融盐储热、新型储能),同比增长48%,比去年底增长29%。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首次低于50%。
新型储能眼下处于高速发展期,装机稳步增长、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与此同时,行业同质化竞争泛滥,低价内卷严重,商业模式及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11月8日,在河北沧州举行的“零碳能源与绿色工业创新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围绕“求解新型储能可持续商业模
11月7日,湖北鄂州发布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鄂州政办发〔2024〕24号),其中指出,以光通信、新型显示、电池正极材料为重点,推动武鄂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稳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试点。方案提到,到202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7日,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做好2025年新型储能项目计划申报及项目管理工作。文件提出,长沙发改委将组织申报2025年电源侧和电网侧储能项目建设计划。申报的项目原则上应于2025年底前建成投产。文件要求,未纳入年度建设计划的电网侧和电源侧新型储能项目,属地发改部门不
11月7日至8日,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新华通讯社共同指导的第七届中国企业论坛在北京举行。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作了题为《以“两化”协同促“两型”建设加快塑造能源电力生产力新质态》的发言。其间,《南方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入选《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分
11月5日,江苏常州征求《钟楼区重大产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意见。其中包括传统制造业项目。办法指出,传统制造业项目属于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发挥转型升级示范作用的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不低于3000万元(或300万美元)。未来产业项目包括合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天津市新型储能项目共享容量租赁信息公开的通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现协助开展新型储能项目共享容量租赁信息公开工作,原则上新能源发电企业和储能企业的容量租赁合同有效期应不低于3年,鼓励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租赁合同作为新能源企业配置储能容量和项目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政府印发《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加快壮大新型储能产业体系:1.积极布局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推动我县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培育
新型储能交出的最新“成绩单”行业有目共睹:装机稳步增长、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128GWh),较2023年底增长约86%。其中,从省份来看,江苏省新增装机约500万千瓦,为各省份中最高。今年夏天,江苏再
近些年来,新能源赛道爆火,相关的科技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我国兴起了一股新能源革命。以光伏和水利、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有着明显的潮汐特点。发电高峰和低谷往往有巨大的量差,需要庞大的储能才能持续供电。这也就产生了非常庞大的储能市场。目前储能概念大火,宁德、包头、宁波、东莞、沈阳、长沙等纷
11月7日,在宁德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储能大会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面向全球首次发布储能专题研究报告——《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报告从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阿联酋共识”切入,探析各国乃至全球如何科学设定储能装机目
北极星储能网从企查查获悉,11月1日,广东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龚方红,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池制造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南网科技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90%和1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4日,浙江省绍兴市发改委消息称,今年前三季度,绍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152个,规模合计63.21万千瓦,完成率211%,规模居全省第一。据了解,为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全链发展,近年来,绍兴还积极推动比亚迪电池生产基地、卧龙智慧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等一批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新型
政策原文:《广州市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4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发布《广州市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主要依托三大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发挥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吸聚新型储能行业龙头企业,促进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产
为加快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由宁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世界储能大会将于11月6—8日在福建省宁德佰翔三都澳大酒店举办。本届大会以“全球视野全新储能”永恒主题,以“谱全球储能新篇筑安全绿色高地”为2024年度主题,旨在深入打造世界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介绍新型储能发展和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有关情况,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边广琦针对记者提出的“国家能源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30日上午,宜宾储能产业园第二批入驻企业集中开工活动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举行。此次开工10个项目,总投资超33亿元。这批项目包括吉林省东驰新能源聚合物固态电池科创中心及复合集流体制造基地、宜宾中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紫辰星储能电控生产基地等,不仅有生产制造基
2024年10月29日,山东海辰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山东菏泽举行,正式宣告海辰储能牵头建设的全球首个长时储能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区(以下简称菏泽基地)落地菏泽,该项目聚焦长时储能生态,其上下游产业链计划总投资超130亿元。山东省副省长周立伟、菏泽市委书记张伦、菏泽市长李春英、菏
压缩空气储能概述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含压缩、储气、蓄热/冷、回热/冷、膨胀发电等多个子系统,系统内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机。压缩空气储能分为传统与新型两大技术路线
“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143万台,有效支撑了28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高速公路服务区安装的充电设施已经超过2.88万台,覆盖停车位4.48万个,重大节假日的充电服务保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处处长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西发改委发布关于对《关于动态调整峰谷分时电价机制的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峰平谷比价保持不变,为1.5:1:0.5,上网环节线损费用、输配电价(包括容量电价、需量电价)、系统运行费用、力调电费、为保障居民和农业用电价格稳定产生的新增损益(含偏差电费)等损益类费用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鼓励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的倡议书,其中提到,各单位结合实际,合理收取充电费用,力争做到户外与户内同价,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免费提供充电服务,号召引导职工群众工作期间在单位规定的区域内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做到“安全充电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规划成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等问题,为此远光软件所属远光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横琴)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出车网互动充电站规划解决方案,构
10月23日,特锐德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青岛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中标通知书,特来电科技为和县县域充电设施补短板建设项目中标人,中标金额约为13,400万元。本次特来电科技中标和县县域充电设施补短板建设项目,将对和县公共和政府事业单位停车场进行充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18日,广东揭阳市住建局关于揭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对于当前规划布局充电配套设施存在的问题,文件提出,一是按照《揭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关于涉及既有住宅小区停车库安装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诉求办理的协调意见》,住宅小区停车库建设安
10月11日,广东佛山发布关于推动降低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费的倡议书,其中提到,推动充电设施由电网直接供电。对现有居民住宅小区尚未实现电网企业直接供电的,鼓励产权单位为电网企业向充电设施直接供电创造条件,推动降低因转供推高的充电服务费。原文如下:关于推动降低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费的倡议书
10月1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合政办秘〔2024〕30号),其中提到,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电报装纳入国家提升“获得电力”服务范畴,指导电网企业开辟接电绿色通道,将接电报装纳入零上门、零投资、零审批“三零”服务事项,依据相关技术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8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湖南省第十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公示。同意对湘潭市星勇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娄开新能源有限公司、长沙亿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湖南国能售电有限公司、郴州云欣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界旺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以下45家电动汽
1—8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112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培育,带动五省区电力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反映出经济延续向好的积极态势。“三新”行业用电量连续19个月增速超25%分产业看,1—8月
为切实规范我市非电网直供环节(含非电网供电主体及充电设施运营单位等,下同)价格行为,确保国家电价政策真正惠及终端用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现就规范全市非电网直供环节价格行为,提醒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